();
海风吹过码头,带着咸涩的潮气,卷起了赵敏那身月白色公子袍的衣角。
她嘴角噙着那抹足以让冰雪消融的笑意,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船头之上的宋青书,仿佛她不是身处戒备森严的敌营,而是在自家王府的后花园,偶遇了一位故人。
“宋教主别来无恙,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她声音清脆,言语谦恭,可那双璀璨如星的眸子里,却闪烁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属于上位者的光芒。
船舷之上,庄铮与数十名鹰卫营精锐早已将手按在了刀柄之上,周身杀气凝聚,如临大敌。
只要宋青书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扑杀而下,将这胆大包天的汝阳王府郡主,乱刃分尸。
宋青书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眸子,古井无波。
赵敏仿佛没有看到那些足以刺穿骨髓的凛冽杀机,她只是轻轻拍了拍手。
她身后那十几名骑士立刻翻身下马,将那辆华丽马车的后厢打开。
一箱箱沉重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资,被他们抬了出来。
“宋教主此番出海,远赴海外蛮荒之地,路途遥远,风浪险恶。小女子不才,特备下一些清水、粮草、以及我王府秘制的伤药,聊表心意。”赵敏的笑意更盛,“另外,家父听闻宋教主欲为国除害,扫清那金毛狮王与成昆之流,心中甚是感佩。特命小女子,率亲卫一队,随船出海,名为协助,实为监军。还望宋教主,莫要推辞。”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她将一场赤裸裸的监视与渗透,说成了一次冠冕堂皇的“协助抗敌”。
她送来的这些物资,更是如同滚烫的烙铁,接,是引狼入室;不接,便是公然与朝廷撕破脸皮,坐实了那反贼的名头。
庄铮等人听得脸色铁青,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巧舌如簧、用心险恶的女子。
然而,宋青书却只是笑了笑。
他缓缓走下船舷,在那数十名汝阳王府亲卫警惕的目光注视下,一直走到了距离赵敏不足三丈之处,方才站定。
“郡主有心了。”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只是,宋某这艘船,小得很。怕是载不下郡主这尊大佛,更容不下王府的赫赫天威。”
“无妨。”赵敏摇着手中的白玉折扇,笑容狡黠如狐,“我这人,不挑。随便在甲板上搭个帐篷便可。至于我的这些手下,他们也只会在我自己的船上待着,绝不踏上贵教座舰半步,如何?”
她竟是连后路都想好了,不仅自己要来,还带来了一艘船。
宋青书看着她,看着她那双写满了“我吃定你了”的灵动眸子,沉默了片刻。
最终,他竟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怔。
“教主!”庄铮失声惊呼。
宋青书却只是微微抬手,制止了他。
他看着赵敏,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同样玩味的笑意。
“既然郡主盛情难却,宋某若是再推辞,倒显得小家子气了。”他对着赵敏,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码头风大,郡主,请登船吧。”
赵敏的眼中,闪过一丝意料之外的惊讶。
她本以为,还要再费一番唇舌,甚至不惜以武力相逼。
却不想,对方竟如此干脆利落地,答应了。
这让她心中,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一丝动摇。
她深深地看了宋青舟一眼,随即展颜一笑,那笑容,灿若玫瑰。
“宋教主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小女子佩服。”
她没有再多言,在那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之下,竟真的大大方方地,朝着那艘属于明教的旗舰,缓步走去。
就在这码头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惊心动魄的交锋所吸引时。
没有人注意到。
在那艘旗舰的另一侧,一处不起眼的、用来装卸货物的舷梯旁。
一道纤细而又略显单薄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登上了甲板。
她身穿一袭素净的青色布裙,头上戴着一顶宽大的斗笠,将那张清丽绝俗的脸庞,尽数笼罩在阴影之中。
她的手中,只提着一个简单的小小包袱,以及一封用蜡封好的信。
她走得很快,也很急,仿佛身后有猛虎在追赶。
当她踏上甲板,看到那早已等候在此的、神情平静的小昭时,那具一直紧绷着的、柔弱的身体,才微微一松。
“周姑娘,教主已在船舱等候。”小昭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周芷若的身体,微微一颤。
她缓缓抬起头,那张被斗笠阴影笼罩的脸上,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半分温婉,只剩下一片近乎于死寂的苍白,与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决绝。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那封信,递给了小昭。
信封之上,是灭绝师太那熟悉的、充满了凌厉剑意的字迹。
收信人,是武当,宋远桥。
这是一封遗书,也是一封……绝笔。
小昭接过信,对着她,郑重一礼,随即转身,快步离去。
周芷若静立于甲板的角落,她能清晰地听到,不远处,那个让她又敬又怕、也让她心乱如麻的女子,正用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指挥着她的手下,将一箱箱物资,搬上甲板。
她也能感觉到,那个早已将自己视作全部信仰的小小侍女,在为那个男人,细心地打点着船舱内的一切。
一个,是权倾朝野、智计百出的蒙古郡主,是他棋盘之上,最强劲的对手。
一个,是温顺体贴、忠心不二的红颜知己,是他疲惫之时,最温暖的港湾。
而自己呢?
周芷若下意识地,握紧了藏在袖中的那柄短剑。
那冰冷的触感,让她那颗早已被悲痛与仇恨填满的心,有了一丝诡异的平静。
我是来杀他的。
她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我是来完成师父的遗命的。
三个各怀心思的女子,就这样,齐聚于这艘即将远航的巨轮之上。
甲板之上,无形的暗流,在悄然涌动。
正午时分,潮水已至。
宋青书走上旗舰最高处的了望台,看着那片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汪洋,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终于燃起了一股即将开启全新征程的、炽热的火焰。
他没有再做任何停留。
他猛地一挥手,声音沉凝,响彻整个船队!
“扬帆!”
“起航!”
“呜!”
悠长而又苍凉的号角声,冲天而起!
三艘巨大的福船,在数百名水手的齐心协力之下,缓缓地,升起了那如同垂天之云般的巨大船帆。
船身微微一震,便如同三头苏醒的巨兽,斩开碧波,朝着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希望的深蓝,毅然驶去!
海风,吹拂着宋青书的衣角,将他那身青衫,吹得猎猎作响。
他静立于船头,整个人如同一柄即将刺破苍穹的利剑,锋芒毕露。
就在此时,一阵环佩叮当的轻响,伴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兰花香气,从他身后,缓缓传来。
赵敏不知何时,也已登上了这处视野最好的了望台。
她没有说话,只是命人搬来了一张小小的棋桌,与两个精致的蒲团。
她素手纤纤,将那黑白分明的云子,一颗一颗地,摆入棋盒。
随即,她抬起头,对着那个依旧负手而立、凝望着远方的青衫身影,露出了一个动人心魄的、充满了无尽战意的笑容。
她伸出手,拈起一枚白子,轻轻地,放在了那空无一物的棋盘之上,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随即,她对着宋青书,遥遥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意思,不言而喻。
这天下,为棋盘。
苍生,为棋子。
宋教主,该你落子了。
海风吹过码头,带着咸涩的潮气,卷起了赵敏那身月白色公子袍的衣角。
她嘴角噙着那抹足以让冰雪消融的笑意,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船头之上的宋青书,仿佛她不是身处戒备森严的敌营,而是在自家王府的后花园,偶遇了一位故人。
“宋教主别来无恙,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她声音清脆,言语谦恭,可那双璀璨如星的眸子里,却闪烁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属于上位者的光芒。
船舷之上,庄铮与数十名鹰卫营精锐早已将手按在了刀柄之上,周身杀气凝聚,如临大敌。
只要宋青书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扑杀而下,将这胆大包天的汝阳王府郡主,乱刃分尸。
宋青书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眸子,古井无波。
赵敏仿佛没有看到那些足以刺穿骨髓的凛冽杀机,她只是轻轻拍了拍手。
她身后那十几名骑士立刻翻身下马,将那辆华丽马车的后厢打开。
一箱箱沉重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资,被他们抬了出来。
“宋教主此番出海,远赴海外蛮荒之地,路途遥远,风浪险恶。小女子不才,特备下一些清水、粮草、以及我王府秘制的伤药,聊表心意。”赵敏的笑意更盛,“另外,家父听闻宋教主欲为国除害,扫清那金毛狮王与成昆之流,心中甚是感佩。特命小女子,率亲卫一队,随船出海,名为协助,实为监军。还望宋教主,莫要推辞。”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她将一场赤裸裸的监视与渗透,说成了一次冠冕堂皇的“协助抗敌”。
她送来的这些物资,更是如同滚烫的烙铁,接,是引狼入室;不接,便是公然与朝廷撕破脸皮,坐实了那反贼的名头。
庄铮等人听得脸色铁青,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巧舌如簧、用心险恶的女子。
然而,宋青书却只是笑了笑。
他缓缓走下船舷,在那数十名汝阳王府亲卫警惕的目光注视下,一直走到了距离赵敏不足三丈之处,方才站定。
“郡主有心了。”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只是,宋某这艘船,小得很。怕是载不下郡主这尊大佛,更容不下王府的赫赫天威。”
“无妨。”赵敏摇着手中的白玉折扇,笑容狡黠如狐,“我这人,不挑。随便在甲板上搭个帐篷便可。至于我的这些手下,他们也只会在我自己的船上待着,绝不踏上贵教座舰半步,如何?”
她竟是连后路都想好了,不仅自己要来,还带来了一艘船。
宋青书看着她,看着她那双写满了“我吃定你了”的灵动眸子,沉默了片刻。
最终,他竟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好。”
一个字,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怔。
“教主!”庄铮失声惊呼。
宋青书却只是微微抬手,制止了他。
他看着赵敏,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同样玩味的笑意。
“既然郡主盛情难却,宋某若是再推辞,倒显得小家子气了。”他对着赵敏,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码头风大,郡主,请登船吧。”
赵敏的眼中,闪过一丝意料之外的惊讶。
她本以为,还要再费一番唇舌,甚至不惜以武力相逼。
却不想,对方竟如此干脆利落地,答应了。
这让她心中,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一丝动摇。
她深深地看了宋青舟一眼,随即展颜一笑,那笑容,灿若玫瑰。
“宋教主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小女子佩服。”
她没有再多言,在那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之下,竟真的大大方方地,朝着那艘属于明教的旗舰,缓步走去。
就在这码头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惊心动魄的交锋所吸引时。
没有人注意到。
在那艘旗舰的另一侧,一处不起眼的、用来装卸货物的舷梯旁。
一道纤细而又略显单薄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登上了甲板。
她身穿一袭素净的青色布裙,头上戴着一顶宽大的斗笠,将那张清丽绝俗的脸庞,尽数笼罩在阴影之中。
她的手中,只提着一个简单的小小包袱,以及一封用蜡封好的信。
她走得很快,也很急,仿佛身后有猛虎在追赶。
当她踏上甲板,看到那早已等候在此的、神情平静的小昭时,那具一直紧绷着的、柔弱的身体,才微微一松。
“周姑娘,教主已在船舱等候。”小昭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周芷若的身体,微微一颤。
她缓缓抬起头,那张被斗笠阴影笼罩的脸上,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半分温婉,只剩下一片近乎于死寂的苍白,与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决绝。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那封信,递给了小昭。
信封之上,是灭绝师太那熟悉的、充满了凌厉剑意的字迹。
收信人,是武当,宋远桥。
这是一封遗书,也是一封……绝笔。
小昭接过信,对着她,郑重一礼,随即转身,快步离去。
周芷若静立于甲板的角落,她能清晰地听到,不远处,那个让她又敬又怕、也让她心乱如麻的女子,正用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指挥着她的手下,将一箱箱物资,搬上甲板。
她也能感觉到,那个早已将自己视作全部信仰的小小侍女,在为那个男人,细心地打点着船舱内的一切。
一个,是权倾朝野、智计百出的蒙古郡主,是他棋盘之上,最强劲的对手。
一个,是温顺体贴、忠心不二的红颜知己,是他疲惫之时,最温暖的港湾。
而自己呢?
周芷若下意识地,握紧了藏在袖中的那柄短剑。
那冰冷的触感,让她那颗早已被悲痛与仇恨填满的心,有了一丝诡异的平静。
我是来杀他的。
她一遍又一遍地,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我是来完成师父的遗命的。
三个各怀心思的女子,就这样,齐聚于这艘即将远航的巨轮之上。
甲板之上,无形的暗流,在悄然涌动。
正午时分,潮水已至。
宋青书走上旗舰最高处的了望台,看着那片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汪洋,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终于燃起了一股即将开启全新征程的、炽热的火焰。
他没有再做任何停留。
他猛地一挥手,声音沉凝,响彻整个船队!
“扬帆!”
“起航!”
“呜!”
悠长而又苍凉的号角声,冲天而起!
三艘巨大的福船,在数百名水手的齐心协力之下,缓缓地,升起了那如同垂天之云般的巨大船帆。
船身微微一震,便如同三头苏醒的巨兽,斩开碧波,朝着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希望的深蓝,毅然驶去!
海风,吹拂着宋青书的衣角,将他那身青衫,吹得猎猎作响。
他静立于船头,整个人如同一柄即将刺破苍穹的利剑,锋芒毕露。
就在此时,一阵环佩叮当的轻响,伴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兰花香气,从他身后,缓缓传来。
赵敏不知何时,也已登上了这处视野最好的了望台。
她没有说话,只是命人搬来了一张小小的棋桌,与两个精致的蒲团。
她素手纤纤,将那黑白分明的云子,一颗一颗地,摆入棋盒。
随即,她抬起头,对着那个依旧负手而立、凝望着远方的青衫身影,露出了一个动人心魄的、充满了无尽战意的笑容。
她伸出手,拈起一枚白子,轻轻地,放在了那空无一物的棋盘之上,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随即,她对着宋青书,遥遥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意思,不言而喻。
这天下,为棋盘。
苍生,为棋子。
宋教主,该你落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