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耀赫这番高屋建瓴又极具操作性的总结,以及最后那句“不是对手,是战友”,深深触动了林志国和陆乘风。

  林志国脸上的倨傲消散了,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陆乘风,似乎第一次真正正视这个年轻人的价值。

  陆乘风则感到一种豁然开朗,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执着或许有些狭隘。

  研讨会后,研究院的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陆乘风带领团队,在林志国偶尔的指点下主要是理论计算和数据分析方面,新型复合调味料项目进展顺利,很快就拿出了稳定,优质且成本可控的产品,获得试用部队的好评。

  而林志国也放下了身段,开始主动走进车间,了解总厂的真实情况和老师傅们的经验智慧。

  他带来的严谨方法论,也确实帮助陆乘风的团队解决了一些之前凭经验难以量化优化的技术细节。

  新老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一种更具建设性的合作氛围开始形成。顾耀赫和沈妙音看着研究院逐渐步入正轨,心中稍感欣慰。

  然而,就在总厂上下为新产品的成功和研究院的稳定发展而振奋时,一封来自海外的匿名信件,寄到了顾耀赫的办公桌。

  信中没有落款,只有一张模糊的,林志国多年前在国外某实验室与一个身份不明者交谈的照片,以及一行打印的英文,“他带来的,不只是技术。”

  顾耀赫拿着那封匿名信,眉头紧锁。

  照片像素不高,但林志国的面容清晰可辨,他正与一个戴着鸭舌帽,看不清全貌的外国男子在某个实验室背景下交谈。

  那行英文更像是一根毒刺,精准地扎向总厂刚刚趋于平稳的神经。

  他没有立刻声张,而是将信纸和照片锁进了抽屉,点燃一支烟,在办公室里踱步。

  林志国是上级部门调来的,背景经过审查,技术能力有目共睹。

  这封来历不明的信,是恶意中伤,还是真的揭示了某种潜在危险?

  如果是后者,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

  破坏研究院刚刚建立的和谐?还是针对总厂更深层的图谋?

  “妙音,你看看这个。”顾耀赫将沈妙音请到办公室,把信件递给她。

  沈妙音仔细看完,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耀赫,这封信来得太巧了。林工和乘风的关系刚有缓和,研究院工作刚上正轨,这分明是想再次挑起纷争,甚至把水搅浑。”

  “我也这么想。”

  顾耀赫沉声道,“但无风不起浪,林志国在国外留学和工作多年,有些我们不了解的社会关系也属正常,可如果这封信是真的,或者部分是真的,那问题就严重了。”

  “你打算怎么办?”沈妙音问道。

  “暂时按兵不动。”

  顾耀赫做出决定,“我们没有确凿证据,仅凭一张模糊照片和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无法给林志国定性,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寒了真正想干事的人的心。”

  “况且对方在暗,我们在明,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观察一下林志国的反应,也看看这背后是否还有别的黑手。”

  他顿了顿,看向沈妙音,“研究院那边,你多费心,既要支持林志国和乘风的工作,也要更加留意技术资料和研发进程的保密,尤其是林志国接触的核心数据范围,要心中有数。”

  “我会让国强那边,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加强对研究院外围,特别是林志国住所和社交往来的监控。”

  “我明白。”

  沈妙音点头,“我相信林工是真心来做研究的,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正如顾耀赫所料,这封匿名信仿佛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任何公开的波澜。

  总厂和研究院的工作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

  林志国似乎并未察觉任何异常,依旧专注于他的前瞻技术研究,偶尔也会对陆乘风的项目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态度比之前谦和了许多。

  陆乘风团队的项目进展迅速,新型复合调味料开始小批量供应部队,反馈极佳。

  他也谨记顾耀赫的教诲,遇到复杂的技术模型计算,会主动向林志国请教。

  林志国也倾囊相授,两人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不少,甚至开始有些学术交流的意味。

  然而,在平静的水面下,张国强领导的保卫科却捕捉到了一些细微的异常。

  他们发现,林志国除了正常的学术交流邮件外,偶尔会使用一个非官方的加密邮箱与境外联系,虽然内容经过伪装,像是普通的家庭通信或学术讨论,但收发频率和时机有些微妙,往往在总厂关键技术节点前后。

  同时,监控发现,近期有两个陌生面孔以考察投资环境为名在总厂周边活动,曾与林志国有过偶遇和简短交谈。

  “厂长,情况有些复杂。”

  张国强向顾耀赫汇报,“林总监的境外联系无法判定性质,那两个陌生人的背景还在查,但他们反侦察意识很强,另外,我们拦截到一段微弱试图侵入研究院内部网络的试探信号,来源也在境外。”

  顾耀赫听着汇报,眼神越来越冷,“看来,那封信不是空穴来风,林志国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已经被盯上了,或者他本身就是某个计划的一部分。”

  他手指敲着桌面,“继续密切监控,但要更隐蔽,重点保护核心技术数据,尤其是乘风那边已经成熟的工艺和配方,对林志国暂时不要惊动,看看他们下一步想干什么。”

  几天后,总厂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为某次重大军事演习提供一批特制的高能野战食品,时间紧,要求高。

  顾耀赫和沈妙音商量后,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研究院,由林志国和陆乘风共同负责,这也是检验他们合作成效的绝佳机会。

  林志国负责整体方案设计和营养学把关,陆乘风则负责生产工艺落地和品质控制。

  两人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经常在实验室和车间讨论到深夜。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对理想的技术搭档。

  然而,就在任务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陆乘风发现自己存放关键工艺参数和配方优化数据的加密U盘,竟然在一次例行安全检查中,被发现插在了一台连接外网的公共电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