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回到住处,韩宇神色复杂地看着正在绣花的柳芸,“这柳记商行可真是了得。光是运盐这一项,一年的利润就得有五六倍。”
他伸出手掌在柳芸面前晃了晃,生怕她看不明白似的。
柳芸的手中的绣绷顿了顿,眉头微蹙:“这跟我要打听的有什么关系?”
韩宇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神秘兮兮地凑近,压低声音道:“柳临本名柳云海,是西北安城人。”
他注意到柳芸的手指微微颤抖,继续说道:“四年前西北遭了难,他举家南迁,却在路上死了个精光。他自己也差点被当成死人,幸亏遇到了现在跟着他的三叔。”
韩宇咽了咽口水,犹豫片刻继续道:“娘子,我听说...听说柳家商队的柳大掌柜一直在找妹妹。”
柳芸眸光微闪,面上却不动声色:“哦?”
“是,是的。”韩宇搓着手,“他妹妹也叫柳芸。”
“所以呢?”柳芸打断他的话,“你想说什么?”
韩宇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娘子,要不要我去打发了他们?就说认错人了?”
柳芸轻轻放下茶盏,瓷器与木桌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凝视着杯中残留的茶叶。
柳临的妹妹...这个身份她注定是认不得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她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柳芸,又如何能编织出完美的谎言去欺骗一个关心妹妹的兄长?
昨夜柳临三番两次试探,想必也已经察觉到了异常。那些关于童年的问题,那些只有兄妹二人才知道的秘密...她一个都答不上来。
“娘子,村口好像有动静。”韩宇见她不语,小心翼翼地试探,“要不我去瞧瞧是不是阿珑他们回来了?”
“去吧。”柳芸应了一声,目送他离开。
屋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檐下风铃偶尔发出的清脆声响。柳芸站起身,走到窗边。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
“阿娘!阿娘!”三郎和四娘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官差来了好多人,把那些坏人都抓起来了!”
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拉着柳芸的衣袖,满脸兴奋。他们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呼吸也有些急促,显然是一路跑回来的。
柳芸转身看向角落里蜷缩的身影,“虎娃,虎娃,你们也一起来。”
被褥里的两个小身影瑟缩了一下,像是受惊的小兽。
“有衙门给你们撑腰,不用再害怕了。”柳芸放柔了声音,“我相公是举人,有他作证,县令大人一定会秉公**。”
见两个孩子还是不敢动,她又补充道:“而且...你们若是不快些去,等会儿可就轮不到你们立功了。”
过了好一会儿,虎娃才拉着弟弟怯生生地走了出来。两个孩子都穿着柳芸让人送来的新衣裳,虽然有些大,但总比之前破烂的衣服强多了。
四娘一路上认真教虎娃兄弟俩该如何在官差面前说话,语气虽然还带着几分不耐烦,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敌意。
“四姑娘,你不是对我有看法吗?”虎娃小声问道。
四娘撇了撇嘴,加快脚步朝村口跑去:“我娘说了,你们也是受害者。”
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衙役们正在清点人犯。瘸子等人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官差大人,这事还有俩目击者!”四娘大声喊道。
在四**鼓励下,虎娃带着弟弟跪在官差面前,将瘸子一伙人的罪行和分工都说了个清楚。他们的声音虽然颤抖,但字字句句都说得清清楚楚。
很快,那群人贩子就被分批押解起来。被救出的妇孺也被安置上了马车,准备送往郡衙等待认领。
这一忙就是大半日,直到午时才将狼窝村清理完毕。期间不断有新的官差赶到,甚至还来了几位穿着绸缎的老爷。
案情惊动了宁州府,主城派来了大批人手,用了半个月才将所有人犯缉拿归案。据说这个贩卖人口的团伙已经存在多年,受害者遍布各地。
期间,韩宇和柳临作为举报人多次出入衙门作证。每次作证完,韩宇都要去衙门的账房走一趟,将各路悬赏金一一收齐。
他的钱袋子日渐鼓胀,就连郡守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他,似乎觉得这举报来得蹊跷。韩宇只能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强调他们也是受害者。
案子告一段落,柳芸一行人继续赶路。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三郎四娘还在担心虎娃兄弟的去向。这些天他们已经和两兄弟熟络起来,虽然一开始有些芥蒂,但朝夕相处下来,倒也生出几分情谊。
“放心吧。”殷欢安慰道,“能在那种环境下活下来的孩子,没那么容易倒下。”
“是啊。”韩宇笑着接话,“狼窝村的田产房屋都归他们了,再加上分到的赔偿金,日子不会太差。”
说着,他又摸了摸自己鼓囊囊的钱袋,心里美滋滋的。娘子可真大方,这一百八十两赏金,直接赏了他三十两。虽说要扣除一路上的伙食费,但有阿珑打猎,有殷欢采野菜,这钱可不就都是他的了?
正美着,阿珑骑马从前面经过,马尾巴扫了他一脸灰。韩宇呛得直咳嗽,连忙用袖子擦脸。
“夫人,柳家商队也要去京城,说是想与我们同行,好有个照应。”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继续道,“那日我和三叔进城报案时,他一直旁敲侧击打听夫人和老爷的事。”
柳芸并不意外,轻轻点头。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车窗边缘:“既是同路,若他们有需要,我们也当伸手相助。”话语平静,却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阿珑应声而去,继续前方探路。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道路尽头的树林中。
柳芸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经意间瞥见一道身影骑马而来。那人身着藏青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正是柳临。阳光下,他的面容清晰可见,眉目如画,风度翩翩。
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一触即分。
柳临眼中闪过惊喜,抬手朝她挥动。
柳芸淡淡一笑,随即转过头去,仿佛那不过是对陌生人的礼貌回应。她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青翠的山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这一幕落在柳临眼里,让他的手臂缓缓放下,眼中的光芒也随之黯淡。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调转马头离去。
韩宇靠在车厢上,悠闲地甩着马鞭。马车轻轻摇晃,车轮碾过地面发出细微的声响。有了阿珑在前探路,他只需与殷欢轮流赶车,轻松不少。
商队那边,柳临正低声询问三叔打探的结果。
他伸出手掌在柳芸面前晃了晃,生怕她看不明白似的。
柳芸的手中的绣绷顿了顿,眉头微蹙:“这跟我要打听的有什么关系?”
韩宇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神秘兮兮地凑近,压低声音道:“柳临本名柳云海,是西北安城人。”
他注意到柳芸的手指微微颤抖,继续说道:“四年前西北遭了难,他举家南迁,却在路上死了个精光。他自己也差点被当成死人,幸亏遇到了现在跟着他的三叔。”
韩宇咽了咽口水,犹豫片刻继续道:“娘子,我听说...听说柳家商队的柳大掌柜一直在找妹妹。”
柳芸眸光微闪,面上却不动声色:“哦?”
“是,是的。”韩宇搓着手,“他妹妹也叫柳芸。”
“所以呢?”柳芸打断他的话,“你想说什么?”
韩宇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娘子,要不要我去打发了他们?就说认错人了?”
柳芸轻轻放下茶盏,瓷器与木桌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凝视着杯中残留的茶叶。
柳临的妹妹...这个身份她注定是认不得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她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柳芸,又如何能编织出完美的谎言去欺骗一个关心妹妹的兄长?
昨夜柳临三番两次试探,想必也已经察觉到了异常。那些关于童年的问题,那些只有兄妹二人才知道的秘密...她一个都答不上来。
“娘子,村口好像有动静。”韩宇见她不语,小心翼翼地试探,“要不我去瞧瞧是不是阿珑他们回来了?”
“去吧。”柳芸应了一声,目送他离开。
屋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檐下风铃偶尔发出的清脆声响。柳芸站起身,走到窗边。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
“阿娘!阿娘!”三郎和四娘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官差来了好多人,把那些坏人都抓起来了!”
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拉着柳芸的衣袖,满脸兴奋。他们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呼吸也有些急促,显然是一路跑回来的。
柳芸转身看向角落里蜷缩的身影,“虎娃,虎娃,你们也一起来。”
被褥里的两个小身影瑟缩了一下,像是受惊的小兽。
“有衙门给你们撑腰,不用再害怕了。”柳芸放柔了声音,“我相公是举人,有他作证,县令大人一定会秉公**。”
见两个孩子还是不敢动,她又补充道:“而且...你们若是不快些去,等会儿可就轮不到你们立功了。”
过了好一会儿,虎娃才拉着弟弟怯生生地走了出来。两个孩子都穿着柳芸让人送来的新衣裳,虽然有些大,但总比之前破烂的衣服强多了。
四娘一路上认真教虎娃兄弟俩该如何在官差面前说话,语气虽然还带着几分不耐烦,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敌意。
“四姑娘,你不是对我有看法吗?”虎娃小声问道。
四娘撇了撇嘴,加快脚步朝村口跑去:“我娘说了,你们也是受害者。”
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衙役们正在清点人犯。瘸子等人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官差大人,这事还有俩目击者!”四娘大声喊道。
在四**鼓励下,虎娃带着弟弟跪在官差面前,将瘸子一伙人的罪行和分工都说了个清楚。他们的声音虽然颤抖,但字字句句都说得清清楚楚。
很快,那群人贩子就被分批押解起来。被救出的妇孺也被安置上了马车,准备送往郡衙等待认领。
这一忙就是大半日,直到午时才将狼窝村清理完毕。期间不断有新的官差赶到,甚至还来了几位穿着绸缎的老爷。
案情惊动了宁州府,主城派来了大批人手,用了半个月才将所有人犯缉拿归案。据说这个贩卖人口的团伙已经存在多年,受害者遍布各地。
期间,韩宇和柳临作为举报人多次出入衙门作证。每次作证完,韩宇都要去衙门的账房走一趟,将各路悬赏金一一收齐。
他的钱袋子日渐鼓胀,就连郡守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他,似乎觉得这举报来得蹊跷。韩宇只能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强调他们也是受害者。
案子告一段落,柳芸一行人继续赶路。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三郎四娘还在担心虎娃兄弟的去向。这些天他们已经和两兄弟熟络起来,虽然一开始有些芥蒂,但朝夕相处下来,倒也生出几分情谊。
“放心吧。”殷欢安慰道,“能在那种环境下活下来的孩子,没那么容易倒下。”
“是啊。”韩宇笑着接话,“狼窝村的田产房屋都归他们了,再加上分到的赔偿金,日子不会太差。”
说着,他又摸了摸自己鼓囊囊的钱袋,心里美滋滋的。娘子可真大方,这一百八十两赏金,直接赏了他三十两。虽说要扣除一路上的伙食费,但有阿珑打猎,有殷欢采野菜,这钱可不就都是他的了?
正美着,阿珑骑马从前面经过,马尾巴扫了他一脸灰。韩宇呛得直咳嗽,连忙用袖子擦脸。
“夫人,柳家商队也要去京城,说是想与我们同行,好有个照应。”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继续道,“那日我和三叔进城报案时,他一直旁敲侧击打听夫人和老爷的事。”
柳芸并不意外,轻轻点头。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车窗边缘:“既是同路,若他们有需要,我们也当伸手相助。”话语平静,却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阿珑应声而去,继续前方探路。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道路尽头的树林中。
柳芸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经意间瞥见一道身影骑马而来。那人身着藏青色锦袍,腰间系着玉带,正是柳临。阳光下,他的面容清晰可见,眉目如画,风度翩翩。
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一触即分。
柳临眼中闪过惊喜,抬手朝她挥动。
柳芸淡淡一笑,随即转过头去,仿佛那不过是对陌生人的礼貌回应。她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青翠的山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这一幕落在柳临眼里,让他的手臂缓缓放下,眼中的光芒也随之黯淡。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调转马头离去。
韩宇靠在车厢上,悠闲地甩着马鞭。马车轻轻摇晃,车轮碾过地面发出细微的声响。有了阿珑在前探路,他只需与殷欢轮流赶车,轻松不少。
商队那边,柳临正低声询问三叔打探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