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院子里的气氛却是另一番景象。
阿珑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下午,饭菜的香气早已飘满整个院子。
柳芸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见人到齐,这才挥手示意开饭。
虽说食材有限,但阿珑还是变出了一锅野菜汤和一盘干菌爆炒鸡。那只鸡,正是虎娃说要用来报恩的母鸡。汤色浓郁,鸡肉金黄,香气四溢。
韩宇正埋头扒饭,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目光转向堂屋角落。两个小身影正努力缩成一团,试图降低存在感。他们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尘土,与这温馨的饭桌格格不入。
“咕噜噜”的声音突兀响起,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两个孩子脸上泛起红晕,更加用力地把自己往角落里缩。
柳芸轻叹一声,这才想起还有两个小家伙。她的目光柔和了几分,却又很快恢复了冷淡。
虎娃兄弟二人见状,也连忙低下头扒饭,生怕引来柳芸的注意。他们虽是初来,但从柳芸神情的变化和席间其他人小心翼翼的样子中也察觉出,这位女主人若是露出那种表情,恐怕就要有人不好过了。
韩宇轻咳两声,起身找来两个干净碗,盛满杂粮饭送到兄弟俩面前。
两个孩子像是饿极了,也顾不得礼数,抱着碗就往嘴里扒拉。饭粒洒落在衣襟上,却浑然不觉。
柳芸蹙眉,朝殷欢使了个眼色。
殷欢会意,忙端来半壶水放在两个孩子身边,轻声提醒:“慢些吃,别噎着。水就在这里,渴了就喝。”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喧闹终于平息。殷欢和阿珑收拾出两间屋子,男女分开安置。
虎娃兄弟蜷缩在墙角的被褥里,小声道:“对不起...”
柳芸冷着脸吩咐殷欢:“给他们打水洗脸,再上些药。”她的语气虽然冷淡,但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殷欢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一盆温水。她动作轻柔地替两个孩子擦拭脸上的污渍,又仔细查看他们身上的伤痕。
“这伤...”殷欢倒吸一口冷气,“是被人打的?”
虎娃连忙摇头:“不是,是自己不小心摔的。”说着还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柳芸站在一旁,眼神逐渐冷了下来。她太熟悉这种伤痕了,那是被皮鞭抽打留下的痕迹。
天亮时分,阿珑依照吩咐牵马同去郡衙报案。
韩宇早已习惯早起,见阿珑离开,便悄悄溜出院子。昨晚柳芸是给了他一个任务:查清楚柳临的底细。
他轻车熟路地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家茶馆。这里是城中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就没有打听不到的事。
茶馆掌柜见他进来,笑呵呵地迎上前:“韩爷,今儿个这么早?”
韩宇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
掌柜压低声音:“听说城南来了个富商,姓柳。这人来头不小,据说是从北方逃难来的。”
韩宇心中一动:“可知道他家里的情况?”
掌柜摇摇头:“这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听说他一直在打听一个人,似乎是他妹妹。”
韩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打听了些其他消息才离开。回去的路上,他的心情越发沉重。
如果柳临说的是真的,那位夫人真的是他妹妹,这事可就麻烦了。
而此时的柳临,正站在窗前发呆。晨光洒在他疲惫的脸上,映出几分苍白。
四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妹妹的踪迹。可为什么,她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她会不认识自己?
种种疑问在心头盘旋,却找不到答案。他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个女子,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柳芸。
柳家商队的营地里一片忙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马粪和潮湿泥土的气息。
护卫们刚与马夫换完岗,拖着疲惫的身子往村里休息。他们的脚步沉重,眼中布满血丝,昨夜的遭遇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营地里只剩下一名管事带着几个马夫在清点货物。他们脸上都带着愁容,时不时抬头望向悬崖下方,那里散落着昨夜被推下去的货物。
“该死的山贼!”一个年轻马夫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要不是大当家及时赶到...”
管事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昨夜那场遭遇来得突然,他们不得不将几辆马车横在悬崖小道上以作防御。虽然最后那伙歹人退去了,但临走前却将最前头几辆马车上的货物推下山崖。
“清点得怎么样了?”另一个马夫走过来问道。
管事叹了口气,手中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损失不小。那些日常用品倒是大部分都找回来了,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就在这时,韩宇在城里打听完事情准备回去时,刚好路过营地,他看到管事和马夫们正在忙碌,便停下脚步,好奇地走了过去。
韩宇站在不远处,目光在那些货物间游移。他的眼神渐渐变得惊讶起来,喉结微微滚动。这些货物中,有一样东西格外引人注目——盐。
而且不是普通的盐,从那些精致的包装来看,这批盐货的规模不小。再加上那些上等的皮革和羊毛,这位年轻的东氏的身家,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原来是个正经的盐商。”韩宇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想到柳临年纪轻轻就已经坐上了盐商大掌柜的位置,他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涩。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挂起温和的笑容,向那管事走去:“昨夜辛苦了。”
那管事抬头看见是个读书人,态度立刻热络起来:“哎呦,这不是韩先生吗?”
得知韩宇还是个举人后,管事更是连声称呼“韩举人”“韩老爷”,态度恭敬得几乎要把腰折断。
“东氏他最是敬重读书人,”管事笑着说道,“若是知道韩举人在此,定要亲自相请。”
韩宇谦逊地摆摆手:“东氏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才是真正令人佩服。”
这一句恭维立刻打开了管事的话匣子。没过多久,韩宇就从管事口中套出了不少关于柳临的消息。
阿珑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下午,饭菜的香气早已飘满整个院子。
柳芸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见人到齐,这才挥手示意开饭。
虽说食材有限,但阿珑还是变出了一锅野菜汤和一盘干菌爆炒鸡。那只鸡,正是虎娃说要用来报恩的母鸡。汤色浓郁,鸡肉金黄,香气四溢。
韩宇正埋头扒饭,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目光转向堂屋角落。两个小身影正努力缩成一团,试图降低存在感。他们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尘土,与这温馨的饭桌格格不入。
“咕噜噜”的声音突兀响起,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两个孩子脸上泛起红晕,更加用力地把自己往角落里缩。
柳芸轻叹一声,这才想起还有两个小家伙。她的目光柔和了几分,却又很快恢复了冷淡。
虎娃兄弟二人见状,也连忙低下头扒饭,生怕引来柳芸的注意。他们虽是初来,但从柳芸神情的变化和席间其他人小心翼翼的样子中也察觉出,这位女主人若是露出那种表情,恐怕就要有人不好过了。
韩宇轻咳两声,起身找来两个干净碗,盛满杂粮饭送到兄弟俩面前。
两个孩子像是饿极了,也顾不得礼数,抱着碗就往嘴里扒拉。饭粒洒落在衣襟上,却浑然不觉。
柳芸蹙眉,朝殷欢使了个眼色。
殷欢会意,忙端来半壶水放在两个孩子身边,轻声提醒:“慢些吃,别噎着。水就在这里,渴了就喝。”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喧闹终于平息。殷欢和阿珑收拾出两间屋子,男女分开安置。
虎娃兄弟蜷缩在墙角的被褥里,小声道:“对不起...”
柳芸冷着脸吩咐殷欢:“给他们打水洗脸,再上些药。”她的语气虽然冷淡,但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殷欢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一盆温水。她动作轻柔地替两个孩子擦拭脸上的污渍,又仔细查看他们身上的伤痕。
“这伤...”殷欢倒吸一口冷气,“是被人打的?”
虎娃连忙摇头:“不是,是自己不小心摔的。”说着还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柳芸站在一旁,眼神逐渐冷了下来。她太熟悉这种伤痕了,那是被皮鞭抽打留下的痕迹。
天亮时分,阿珑依照吩咐牵马同去郡衙报案。
韩宇早已习惯早起,见阿珑离开,便悄悄溜出院子。昨晚柳芸是给了他一个任务:查清楚柳临的底细。
他轻车熟路地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家茶馆。这里是城中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就没有打听不到的事。
茶馆掌柜见他进来,笑呵呵地迎上前:“韩爷,今儿个这么早?”
韩宇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
掌柜压低声音:“听说城南来了个富商,姓柳。这人来头不小,据说是从北方逃难来的。”
韩宇心中一动:“可知道他家里的情况?”
掌柜摇摇头:“这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听说他一直在打听一个人,似乎是他妹妹。”
韩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打听了些其他消息才离开。回去的路上,他的心情越发沉重。
如果柳临说的是真的,那位夫人真的是他妹妹,这事可就麻烦了。
而此时的柳临,正站在窗前发呆。晨光洒在他疲惫的脸上,映出几分苍白。
四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妹妹的踪迹。可为什么,她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她会不认识自己?
种种疑问在心头盘旋,却找不到答案。他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个女子,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柳芸。
柳家商队的营地里一片忙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马粪和潮湿泥土的气息。
护卫们刚与马夫换完岗,拖着疲惫的身子往村里休息。他们的脚步沉重,眼中布满血丝,昨夜的遭遇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营地里只剩下一名管事带着几个马夫在清点货物。他们脸上都带着愁容,时不时抬头望向悬崖下方,那里散落着昨夜被推下去的货物。
“该死的山贼!”一个年轻马夫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要不是大当家及时赶到...”
管事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昨夜那场遭遇来得突然,他们不得不将几辆马车横在悬崖小道上以作防御。虽然最后那伙歹人退去了,但临走前却将最前头几辆马车上的货物推下山崖。
“清点得怎么样了?”另一个马夫走过来问道。
管事叹了口气,手中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损失不小。那些日常用品倒是大部分都找回来了,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就在这时,韩宇在城里打听完事情准备回去时,刚好路过营地,他看到管事和马夫们正在忙碌,便停下脚步,好奇地走了过去。
韩宇站在不远处,目光在那些货物间游移。他的眼神渐渐变得惊讶起来,喉结微微滚动。这些货物中,有一样东西格外引人注目——盐。
而且不是普通的盐,从那些精致的包装来看,这批盐货的规模不小。再加上那些上等的皮革和羊毛,这位年轻的东氏的身家,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原来是个正经的盐商。”韩宇摸了摸下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想到柳临年纪轻轻就已经坐上了盐商大掌柜的位置,他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涩。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挂起温和的笑容,向那管事走去:“昨夜辛苦了。”
那管事抬头看见是个读书人,态度立刻热络起来:“哎呦,这不是韩先生吗?”
得知韩宇还是个举人后,管事更是连声称呼“韩举人”“韩老爷”,态度恭敬得几乎要把腰折断。
“东氏他最是敬重读书人,”管事笑着说道,“若是知道韩举人在此,定要亲自相请。”
韩宇谦逊地摆摆手:“东氏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才是真正令人佩服。”
这一句恭维立刻打开了管事的话匣子。没过多久,韩宇就从管事口中套出了不少关于柳临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