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仰头望着墙上的告示,小脸上写满了震惊。阳光透过茶棚的竹帘,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衬得那双乌黑的大眼睛愈发明亮。
一百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
在她的认知里,这笔钱都够买下十亩上等良田,让一家三口吃喝不愁过完这辈子了。街上来往的行人不时驻足观看,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阿娘,这个略卖人是什么?怎么值这么多钱?”四娘拽了拽柳芸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几分天真的困惑。
柳芸凑近仔细看了看告示内容,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略卖人就是专门拐卖人口的歹徒,这家人的女儿被拐走了,所以才出这么大的赏钱寻人。”她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吓到身边的孩子。
整面墙上贴满了寻人启事,密密麻麻的字迹中夹杂着各式各样的画像。有蹒跚学步的稚童,有天真烂漫的少女,甚至还有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些失踪案件扎堆出现,绝非偶然。
一阵凉风吹过,掀起几张已经泛黄的告示,露出下面更早的寻人启事。柳芸的心头涌上一丝不安,这座城里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
“走吧,回客栈。”柳芸牵起四**手,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亮起灯笼,暮色渐渐笼罩了这座城市。
客栈大堂里人声鼎沸,食客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桌前,热络地讨论着什么。灯火通明的堂内,茶水的香气与酒菜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本该是温馨热闹的场面,却因谈话的内容平添了几分阴霾。
“听说昨晚又有一户人家的孩子不见了...”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叹息道。
“可不是嘛,那伙人专挑带孩子的下手,手段狠辣得很。”旁边的食客接话道,脸上写满了愤懑。
“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找了些老人妇女做掩护,装作是走散的老太太找人帮忙,谁能想到这竟是个圈套?”
“现在这世道,千万别让孩子单独出门啊...”
零星的对话飘进柳芸耳中,让她心头一紧。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确认四个孩子都在身边,这才稍稍放心。
“阿娘,我怕。”四娘小声说道,紧紧抓着柳芸的手,小脸上写满了惊慌。
柳芸蹲下身,轻轻**着女儿的头发。灯光下,孩子眼中闪烁的泪光让她心疼不已:“不怕,有阿娘在。不过你们几个要记住,不能随便离开大人视线,看到陌生人靠近要赶紧躲开,想出门一定要先告诉大人,知道吗?”
“知道了。”四个孩子乖巧地点头,脸上的表情却各不相同。大郎显得格外严肃,二郎若有所思,三郎还带着几分困惑,而四娘则紧紧依偎在柳芸身边。
三郎突然问道:“阿娘,他们拐走孩子是要做人肉包子吗?”他天真的问题让周围几个食客的脸色都变了。
“胡说八道!”大郎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意,“拐子要是想吃肉直接去偷猪不就得了,何必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拐人?”
二郎摸了摸三郎的脸蛋,语气沉重:“傻弟弟,他们是要把孩子卖掉。运气好的还能进富贵人家当奴仆,运气差的...”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客栈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在墙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一个跑堂的小二匆匆端着酒菜经过,酒香四溢,却掩盖不住话题带来的沉重气氛。
“好了,别吓唬弟弟。”柳芸打断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走,阿娘带你们买些零嘴。”
街上的小摊贩已经收摊了大半,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收拾。柳芸给孩子们买了些糖果点心,又特意挑了些干果,想着路上可以解解馋。
买完零食回到客房,韩宇和殷欢已经准备好了晚饭。饭菜的香气驱散了些许阴霾,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享用着清炒野菜、爆炒五花肉、煎豆腐和鸡蛋汤。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在这异乡客栈里,却让人倍感温暖。殷欢不时给孩子们夹菜,韩宇则细心地把骨头挑出来。
用过晚饭,大家开始为明日启程做准备。柳芸和殷欢去后院照看马匹。
韩宇则带着孩子们收拾行李,仔细检查每个包袱,确保没有遗漏。夜深人静时,一切才总算妥当。
躺在床上,柳芸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她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天看到的那些告示。
次日拂晓,一家人早早起身。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两匹马儿迈着稳健的步伐,拉着载满行李和人的马车,一步步向前挪动。
直到日上三竿,他们才来到一处平坦的村庄。道路两旁的农田里,农人们正在忙碌,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娘子,”韩宇**酸痛的腰身,指着前方的茶棚,声音里带着疲惫,“要不我们歇歇脚,吃点干粮垫垫肚子?”
茶棚里已经坐了几个行人,他们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依旧是关于那些失踪案件的议论。柳芸看了看天色,又望了望孩子们疲惫的小脸,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那里休息片刻。”她的声音清冷。微风拂过她的衣袖,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让她眉头微蹙。
马车在颠簸中缓缓前行。距离泰镇坊还有十五里路程,按他们的脚程,一个半时辰便可抵达。休息半个时辰,时间绰绰有余。
“半个时辰后继续赶路。”她转头对车厢里的人说道。
原本安静的车厢瞬间热闹起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四个孩子像脱缰的小马驹般冲向茶棚。阳光下,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欢快的笑声回荡在这片空地上。
茶棚内,一位老妇人正在忙碌。她动作麻利,腿脚利索,完全看不出年迈的迹象。灰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挽在脑后,围裙上沾着面粉的痕迹。
除了寻常的茶水,摊位上还摆着几样小食。蒸得松软的面馍馍上还冒着热气,烤得金黄的麦饼散发着**的香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应节的青团,翠绿的外皮透着**的光泽。
这青团与芸香府的做法迥异,老妇人将其压扁,内里塞满咸花生碎和腌菜,别具一格。案板上还摆着几个未成形的青团,老妇人的手不停地**着。
“大娘,我要尝尝这个!”三郎眼睛发亮,指着青团喊道,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也要!”四娘紧跟着附和,小手已经伸向了摆放整齐的青团。
大郎轻轻拉住妹妹的手,稳重地说:“请给我们上七碗热茶。”
二郎摸出钱包,问道:“一共多少钱?”钱袋在他手中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妇人笑眯眯地打量着这四个孩子,他们容貌相似,气质出众,一看就知是一母所出。尤其是那对龙凤胎,更是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她的目光在孩子们身上流连,仿佛在寻找什么。
一百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
在她的认知里,这笔钱都够买下十亩上等良田,让一家三口吃喝不愁过完这辈子了。街上来往的行人不时驻足观看,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阿娘,这个略卖人是什么?怎么值这么多钱?”四娘拽了拽柳芸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几分天真的困惑。
柳芸凑近仔细看了看告示内容,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略卖人就是专门拐卖人口的歹徒,这家人的女儿被拐走了,所以才出这么大的赏钱寻人。”她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吓到身边的孩子。
整面墙上贴满了寻人启事,密密麻麻的字迹中夹杂着各式各样的画像。有蹒跚学步的稚童,有天真烂漫的少女,甚至还有十三四岁的少年。这些失踪案件扎堆出现,绝非偶然。
一阵凉风吹过,掀起几张已经泛黄的告示,露出下面更早的寻人启事。柳芸的心头涌上一丝不安,这座城里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
“走吧,回客栈。”柳芸牵起四**手,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亮起灯笼,暮色渐渐笼罩了这座城市。
客栈大堂里人声鼎沸,食客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桌前,热络地讨论着什么。灯火通明的堂内,茶水的香气与酒菜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本该是温馨热闹的场面,却因谈话的内容平添了几分阴霾。
“听说昨晚又有一户人家的孩子不见了...”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叹息道。
“可不是嘛,那伙人专挑带孩子的下手,手段狠辣得很。”旁边的食客接话道,脸上写满了愤懑。
“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找了些老人妇女做掩护,装作是走散的老太太找人帮忙,谁能想到这竟是个圈套?”
“现在这世道,千万别让孩子单独出门啊...”
零星的对话飘进柳芸耳中,让她心头一紧。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确认四个孩子都在身边,这才稍稍放心。
“阿娘,我怕。”四娘小声说道,紧紧抓着柳芸的手,小脸上写满了惊慌。
柳芸蹲下身,轻轻**着女儿的头发。灯光下,孩子眼中闪烁的泪光让她心疼不已:“不怕,有阿娘在。不过你们几个要记住,不能随便离开大人视线,看到陌生人靠近要赶紧躲开,想出门一定要先告诉大人,知道吗?”
“知道了。”四个孩子乖巧地点头,脸上的表情却各不相同。大郎显得格外严肃,二郎若有所思,三郎还带着几分困惑,而四娘则紧紧依偎在柳芸身边。
三郎突然问道:“阿娘,他们拐走孩子是要做人肉包子吗?”他天真的问题让周围几个食客的脸色都变了。
“胡说八道!”大郎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声音里带着几分怒意,“拐子要是想吃肉直接去偷猪不就得了,何必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拐人?”
二郎摸了摸三郎的脸蛋,语气沉重:“傻弟弟,他们是要把孩子卖掉。运气好的还能进富贵人家当奴仆,运气差的...”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客栈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在墙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一个跑堂的小二匆匆端着酒菜经过,酒香四溢,却掩盖不住话题带来的沉重气氛。
“好了,别吓唬弟弟。”柳芸打断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走,阿娘带你们买些零嘴。”
街上的小摊贩已经收摊了大半,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收拾。柳芸给孩子们买了些糖果点心,又特意挑了些干果,想着路上可以解解馋。
买完零食回到客房,韩宇和殷欢已经准备好了晚饭。饭菜的香气驱散了些许阴霾,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享用着清炒野菜、爆炒五花肉、煎豆腐和鸡蛋汤。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在这异乡客栈里,却让人倍感温暖。殷欢不时给孩子们夹菜,韩宇则细心地把骨头挑出来。
用过晚饭,大家开始为明日启程做准备。柳芸和殷欢去后院照看马匹。
韩宇则带着孩子们收拾行李,仔细检查每个包袱,确保没有遗漏。夜深人静时,一切才总算妥当。
躺在床上,柳芸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她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天看到的那些告示。
次日拂晓,一家人早早起身。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两匹马儿迈着稳健的步伐,拉着载满行李和人的马车,一步步向前挪动。
直到日上三竿,他们才来到一处平坦的村庄。道路两旁的农田里,农人们正在忙碌,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娘子,”韩宇**酸痛的腰身,指着前方的茶棚,声音里带着疲惫,“要不我们歇歇脚,吃点干粮垫垫肚子?”
茶棚里已经坐了几个行人,他们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依旧是关于那些失踪案件的议论。柳芸看了看天色,又望了望孩子们疲惫的小脸,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那里休息片刻。”她的声音清冷。微风拂过她的衣袖,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让她眉头微蹙。
马车在颠簸中缓缓前行。距离泰镇坊还有十五里路程,按他们的脚程,一个半时辰便可抵达。休息半个时辰,时间绰绰有余。
“半个时辰后继续赶路。”她转头对车厢里的人说道。
原本安静的车厢瞬间热闹起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四个孩子像脱缰的小马驹般冲向茶棚。阳光下,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欢快的笑声回荡在这片空地上。
茶棚内,一位老妇人正在忙碌。她动作麻利,腿脚利索,完全看不出年迈的迹象。灰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挽在脑后,围裙上沾着面粉的痕迹。
除了寻常的茶水,摊位上还摆着几样小食。蒸得松软的面馍馍上还冒着热气,烤得金黄的麦饼散发着**的香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应节的青团,翠绿的外皮透着**的光泽。
这青团与芸香府的做法迥异,老妇人将其压扁,内里塞满咸花生碎和腌菜,别具一格。案板上还摆着几个未成形的青团,老妇人的手不停地**着。
“大娘,我要尝尝这个!”三郎眼睛发亮,指着青团喊道,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也要!”四娘紧跟着附和,小手已经伸向了摆放整齐的青团。
大郎轻轻拉住妹妹的手,稳重地说:“请给我们上七碗热茶。”
二郎摸出钱包,问道:“一共多少钱?”钱袋在他手中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妇人笑眯眯地打量着这四个孩子,他们容貌相似,气质出众,一看就知是一母所出。尤其是那对龙凤胎,更是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她的目光在孩子们身上流连,仿佛在寻找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