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第四百三十三章 买菜

小说: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作者:乱了来 更新时间:2025-10-17 03:56:33 源网站:2k小说网
  “水!快给我水!”韩宇大喊,脸都涨红了。

  柳芸手忙脚乱地递上水囊,看着韩宇猛灌了几口。水囊在他手中晃动,眼看着就要见底。

  “阿爹,给我们留点!”四个孩子急得直跺脚,争抢着剩下的水。

  看着桌上其他几道菜,没人敢轻易尝试。三郎捂着肚子,眼圈都红了。

  “要不...我来试试?”柳芸小心翼翼地说,“总要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在全家人的注视下,她一道道尝过去。每尝一口,其他人就紧张地盯着她的表情。终于,她放下筷子:“除了特色鱼脍和甜汤,其他都能吃。就是...味道和家里的不太一样。”

  虽然知道还有能吃的菜,但经过两次打击,谁都提不起胃口。几个孩子有一口没一口地扒拉着碗里的饭,眼神不时飘向窗外。

  “我想阿珑叔了...”三郎突然嘟囔道。

  这话像是捅破了什么,其他人也都沉默下来。离家才几天,一家人就都瘦了一圈。这宁州的饭菜,与家乡的口味相差太远。

  “我去拿干粮。”柳芸起身说道。她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这一路上,他们越发想念家中的饭菜。尤其是阿珑的手艺,以前觉得平常,如今才知道是多么难得。每每想起阿珑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心里就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滋味。

  柳芸看着孩子们失落的样子,心里暗暗叹气。

  柳芸很快拿来干粮,分给每人一份。看着家人小心翼翼地咬着干硬的饼子,她突然有些鼻酸。

  窗外,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处传来小贩的吆喝声,混杂着马车的辚辚声。阳光依旧明媚,可落在这一家人身上,却显得格外清冷。

  饥饿是最难熬的煎熬。

  柳芸看着桌上寡淡无味的饭菜,连筷子都提不起劲。碗里的白粥稀得几乎看得见底,配菜只有几片发蔫的咸菜。她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丈夫,韩宇正低着头,一口一口地往嘴里扒饭。

  “阿爹,我饿。”四娘趴在桌边,眼巴巴地望着那碗寡淡的白粥,小脸因为饥饿而显得格外苍白。

  一旁的韩宇偷偷观察妻子和女儿的神色,心疼得紧。这几日在外,饭食实在难以下咽,连向来不挑食的娘子都吃不下去了。孩子们更是饿得直叫唤,可他们还要继续赶路,不得不在这宁州暂住几日。

  “娘,我也饿。”二郎**肚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那碗咸菜。

  三郎也跟着附和:“我也饿......”

  大郎虽然没说话,但那不停咽口水的模样,足以说明他的饥饿程度。

  韩宇放下筷子,目光在孩子们脸上一一扫过。他们都瘦了,连日奔波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想到这里,他猛地站起身来:“走,带你们去买菜。”

  “阿爹要亲自下厨?”大郎惊讶地问道,眼里闪过一丝期待。

  “不然难道看着你们饿肚子?”韩宇边说边往外走,“大郎、二郎、三郎,都跟上。”

  宁州的街市热闹非凡,各色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韩宇带着三个儿子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目光敏锐地搜寻着新鲜食材。空气中飘荡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让几个饿肚子的孩子更加难受了。

  “阿爹,那边有卖包子的!”二郎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韩宇看了看价格,掏出铜钱买了四个肉包子。“先垫垫肚子。”他把包子分给三个儿子,自己却没要。

  “阿爹,你也吃。”大郎把自己的包子掰了一半递给父亲。

  韩宇摸了摸长子的头:“阿爹不饿,你们吃。”

  继续往前走,一个卖野菜的农妇引起了韩宇的注意。那捆野菜青翠欲滴,正是做汤的好材料。

  “这野菜多少钱?”韩宇问道。

  “二十文一捆。”农妇笑眯眯地说。

  “二十文?”韩宇眉头一皱,“十文,要不要?”

  “这......”农妇为难地看着那捆青翠的野菜,“老爷,这可是今早刚摘的......”

  “八文,不能再多了。”韩宇转身就要走。

  “哎哎,十文就十文吧!”农妇连忙应下。

  二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阿爹好厉害。”

  “这叫讨价还价,”韩宇解释道,“以后你们也要学会。”

  买完野菜,韩宇又来到肉铺。“掌柜的,这排骨怎么卖?”

  “三十文一斤。”

  “二十文。”

  “这......”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韩宇终于以二十五文一斤的价格买下了排骨。接着,他又买了一只肥鸡。看着手中的食材,他暗自盘算着差价。这些东西在芸香府可要贵上不少。

  “阿爹,”大郎提醒道,“阿娘要是问起来......”

  “就说花了二两银子。”韩宇眨眨眼,“咱们得让你阿娘少操点心。”

  “封口费十文!”二郎和三郎异口同声。

  韩宇笑着掏出二十文钱分给两个小子:“一人十文,可不许说漏嘴。”

  回到客栈,韩宇让孩子们在外面玩耍,自己则钻进厨房忙活起来。很快,香气就飘满了整个房间。

  柳芸闻着香味走进来,看见丈夫正在灶台前忙碌。他的额头上沾满汗水,衣服也被烟火熏得发黑,但脸上却带着笑意。

  “这是要破家啊。”柳芸故作责备地说。

  “破不了,”韩宇头也不回地应道,“孩子们都瘦了,得补补。”

  晚饭时,桌上摆了一大盘红烧排骨,一碗野菜汤,还有一只香喷喷的烧鸡。孩子们围着桌子,眼睛都亮了。

  柳芸端着碗,连扫五碗米饭。她心里明白丈夫的小算盘,却也不说破。这样的温暖,值得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吃过晚饭,韩宇带着孩子们去院子里消食。柳芸收拾完碗筷,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嬉闹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的精神都好了许多。柳芸带着孩子们在宁州城里游玩,看杂耍,逛铺子,好不热闹。

  街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四娘拉着母亲的手,好奇地东张西望。大郎、二郎和三郎则走在前面,不时指指点点,对这繁华的街市充满了新鲜感。

  “阿娘,那边有卖糖人的!”四娘兴奋地喊道。

  柳芸摸了摸钱袋,犹豫了一下,还是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个糖人。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她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一路上花销不小。

  傍晚时分,路过悬赏告示墙,柳芸随意扫了一眼。各种寻人寻物的告示贴满了整面墙,赏金从二百文到五两银子不等。有寻找走失的亲人的,有找回丢失物品的,也有通缉要犯的。

  “这要是去了京城......”柳芸心里盘算着,京城的赏金想必会更多。但很快,她就摇了摇头,驱散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