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就是觉得妈住进来了,咱们不方便。”
冉秋叶有些无奈。
至于为什么不方便,她没说,两人心知肚明。
亲热的时候,冉秋叶总会发出那种声音,她不好意思让吕蔷听到。
这玩意也控制不住啊。
“再缓一年,我们能搬到大房子里去。”
“到时候咱俩一间房,爸妈一间房,孩子一间房。”
陈建业笑着道。
“真的呀?”
冉秋叶高兴了。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秋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换一个地方生活?”
话说到这儿,陈建业索性试探一下冉秋叶的想法。
“啊?换地方生活干嘛,四九城挺好的啊。”
冉秋叶一愣,之前她压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换到一个更繁华的城市生活,那边能天天吃肉,出行有汽车,屋里通电。”
陈建业描绘场景。
“咱们国家还有比四九城更繁华的城市吗?”
“啊,你说港城?”
冉秋叶忽然想到了。
“对,就是港城。”
陈建业肯定道。
“你不是说港城那边制度不好吗,那边贫富差距大,普通人生活也苦。”
冉秋叶不解。
“我们过去自然不是普通人,去那边我可以赚很多钱,给你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陈建业平静道。
“可是国家不允许我们去港城啊,我们没法去的,而且就我们去了,爸妈和梅叔他们都在这儿呢,他们怎么办。”
冉秋叶担心道。
“我是这么打算的.....”
陈建业说起自己的安排。
研发完高压锅之后,明年五月高压锅会大批量生产,之后他再研发电热毯。
等电热毯研发完毕,投产,基本上就到了明年年底,一年就过去了。
陈建业预判,这个时候国内肯定乱了。
他会跟领导提出带领团队前往港城,首要任务在港城开设工厂,赚取资金,为国家发展助力。
另外,陈建业一行人可以作为国内在港城安插的势力。
了解港城的发展,为港城回归做准备。
他可以联络港城各界势力,同时大力赚钱,为国内运输必要物资。
陈建业相信领导不会拒绝自己。
可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还可以解决港城以后回归的问题。
这两个条件对领导吸引力太大了。
“那我们过去了,爸妈怎么办?”
冉秋叶听完了陈建业的计划,问道。
“爸妈愿意跟我们一起过去最好,他们要是不愿意过去,也可以留在这里。”
“我们是公派过去港城执行国家任务,官方一定会照顾他们。”
陈建业笃定道。
冉家爸妈留在国内,日子好不好,主要看他在港城发展的好不好。
他在港城发展的好,官方肯定会照顾冉爸冉妈。
他要是在港城发展的不行,冉爸冉妈生活如常,不会有太大变动。
毕竟他不是私自前往港城,而是去港城执行任务。
如果他私自前往港城,那冉爸冉妈留在这儿,得遭老罪了。
“建业,咱们留在四九城不好吗?”
“我总觉得港城那边人生地不熟,担心在那边过不好。”
冉秋叶抱住陈建业,心里很担忧。
“秋叶,我们留在四九城,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
“往小了说,我们去港城奋斗,让我们小家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往大了说,我们去港城发展的好,能够帮助国内发展,更是为了港城回归做准备。”
“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
陈建业用大道理劝说。
他太了解这个年代人的想法了。
为了国家,他们能付出一切。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国家短短几十年就爬了起来,成为强国。
“你都决定了,我听你的。”
冉秋叶把头埋在陈建业臂弯,哪怕她有再多不愿意,在为了国家这个理由前,她只能同意。
“我们一定会过上好生活。”
陈建业**冉秋叶的头发。
两人没有亲热,抱在一起睡去。
接下来几天,陈建业一如往常一般,上班看看研发进度,做出指导,然后跑一跑尤凤霞那边。
吕蔷在陈家住了七天,又回去冉家了。
说休息一周再过来。
给自己放个假,也给冉秋叶放假。
这天陈建业在办公室休息,庄洪涛和梁冬儿又来了。
不仅他俩来了,他们还带了几个穿着中山装,胸口夹着笔,打扮像是文化人的同志过来。
“陈总工,这位是人日记者包宇翔,这位是四九城日报记者葛妙晴,他们希望对你进行一次专访。”
“你有空吗?”
庄洪涛问道。
“有空。”
陈建业微微一笑。
记者专访相对于宣传科采访,级别高了一级。
对于陈建业来说,没什么差别。
登上报纸的荣誉也比登上厂内宣传栏荣誉更大,对陈建业来说,也没有太大意义。
他和这个时代的人观念不同,荣誉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有的话挺好,没有的话也行。
人日记者和四九城日报记者跟陈建业进行沟通,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庄洪涛问的问题差不多。
有些问题更细一些。
陈建业一一回答。
一个半小时后,采访结束。
“陈总工,大概在后天,我们对你的采访会登上报纸,到时候大家都会知道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了。”
包翔宇说道。
“谢谢,功劳不是一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代替团队领奖。”
陈建业客套道。
“这句话真好,我要记录下来,跟你的事迹一同登上报纸。”
葛妙晴眼睛发亮。
陈建业笑笑。
送走了记者,杨亮平的秘书又来了。
“陈总工,接下来工业部有几个评奖活动,杨厂长决定派你参加劳动者奖章竞选,并且为你的团队提名了劳动者奖章团体奖。”
“这里是材料,你看一下,有不懂的问我。”
秘书拿出一摞文件。
陈建业嘴角抽了抽,开口致谢。
等杨亮平秘书离开,陈建业看着一摞文件,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
自己应该找一个秘书了。
随着他地位的上升,下现场干活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的时间越来越多。
有些重要文件确实需要他亲自审阅,签字。
更多的文件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他只需要知悉就行。
这个时候,秘书就很重要了。
秘书先查看一下文件,提炼重要信息给他,由他作出判断。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他的时间。
陈建业终于明白,为啥领导都要配置秘书一职。
没有秘书,连篇累牍的文件,领导看都看不完,还干什么工作。
冉秋叶有些无奈。
至于为什么不方便,她没说,两人心知肚明。
亲热的时候,冉秋叶总会发出那种声音,她不好意思让吕蔷听到。
这玩意也控制不住啊。
“再缓一年,我们能搬到大房子里去。”
“到时候咱俩一间房,爸妈一间房,孩子一间房。”
陈建业笑着道。
“真的呀?”
冉秋叶高兴了。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秋叶,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换一个地方生活?”
话说到这儿,陈建业索性试探一下冉秋叶的想法。
“啊?换地方生活干嘛,四九城挺好的啊。”
冉秋叶一愣,之前她压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换到一个更繁华的城市生活,那边能天天吃肉,出行有汽车,屋里通电。”
陈建业描绘场景。
“咱们国家还有比四九城更繁华的城市吗?”
“啊,你说港城?”
冉秋叶忽然想到了。
“对,就是港城。”
陈建业肯定道。
“你不是说港城那边制度不好吗,那边贫富差距大,普通人生活也苦。”
冉秋叶不解。
“我们过去自然不是普通人,去那边我可以赚很多钱,给你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陈建业平静道。
“可是国家不允许我们去港城啊,我们没法去的,而且就我们去了,爸妈和梅叔他们都在这儿呢,他们怎么办。”
冉秋叶担心道。
“我是这么打算的.....”
陈建业说起自己的安排。
研发完高压锅之后,明年五月高压锅会大批量生产,之后他再研发电热毯。
等电热毯研发完毕,投产,基本上就到了明年年底,一年就过去了。
陈建业预判,这个时候国内肯定乱了。
他会跟领导提出带领团队前往港城,首要任务在港城开设工厂,赚取资金,为国家发展助力。
另外,陈建业一行人可以作为国内在港城安插的势力。
了解港城的发展,为港城回归做准备。
他可以联络港城各界势力,同时大力赚钱,为国内运输必要物资。
陈建业相信领导不会拒绝自己。
可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还可以解决港城以后回归的问题。
这两个条件对领导吸引力太大了。
“那我们过去了,爸妈怎么办?”
冉秋叶听完了陈建业的计划,问道。
“爸妈愿意跟我们一起过去最好,他们要是不愿意过去,也可以留在这里。”
“我们是公派过去港城执行国家任务,官方一定会照顾他们。”
陈建业笃定道。
冉家爸妈留在国内,日子好不好,主要看他在港城发展的好不好。
他在港城发展的好,官方肯定会照顾冉爸冉妈。
他要是在港城发展的不行,冉爸冉妈生活如常,不会有太大变动。
毕竟他不是私自前往港城,而是去港城执行任务。
如果他私自前往港城,那冉爸冉妈留在这儿,得遭老罪了。
“建业,咱们留在四九城不好吗?”
“我总觉得港城那边人生地不熟,担心在那边过不好。”
冉秋叶抱住陈建业,心里很担忧。
“秋叶,我们留在四九城,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
“往小了说,我们去港城奋斗,让我们小家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往大了说,我们去港城发展的好,能够帮助国内发展,更是为了港城回归做准备。”
“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
陈建业用大道理劝说。
他太了解这个年代人的想法了。
为了国家,他们能付出一切。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国家短短几十年就爬了起来,成为强国。
“你都决定了,我听你的。”
冉秋叶把头埋在陈建业臂弯,哪怕她有再多不愿意,在为了国家这个理由前,她只能同意。
“我们一定会过上好生活。”
陈建业**冉秋叶的头发。
两人没有亲热,抱在一起睡去。
接下来几天,陈建业一如往常一般,上班看看研发进度,做出指导,然后跑一跑尤凤霞那边。
吕蔷在陈家住了七天,又回去冉家了。
说休息一周再过来。
给自己放个假,也给冉秋叶放假。
这天陈建业在办公室休息,庄洪涛和梁冬儿又来了。
不仅他俩来了,他们还带了几个穿着中山装,胸口夹着笔,打扮像是文化人的同志过来。
“陈总工,这位是人日记者包宇翔,这位是四九城日报记者葛妙晴,他们希望对你进行一次专访。”
“你有空吗?”
庄洪涛问道。
“有空。”
陈建业微微一笑。
记者专访相对于宣传科采访,级别高了一级。
对于陈建业来说,没什么差别。
登上报纸的荣誉也比登上厂内宣传栏荣誉更大,对陈建业来说,也没有太大意义。
他和这个时代的人观念不同,荣誉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有的话挺好,没有的话也行。
人日记者和四九城日报记者跟陈建业进行沟通,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庄洪涛问的问题差不多。
有些问题更细一些。
陈建业一一回答。
一个半小时后,采访结束。
“陈总工,大概在后天,我们对你的采访会登上报纸,到时候大家都会知道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了。”
包翔宇说道。
“谢谢,功劳不是一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代替团队领奖。”
陈建业客套道。
“这句话真好,我要记录下来,跟你的事迹一同登上报纸。”
葛妙晴眼睛发亮。
陈建业笑笑。
送走了记者,杨亮平的秘书又来了。
“陈总工,接下来工业部有几个评奖活动,杨厂长决定派你参加劳动者奖章竞选,并且为你的团队提名了劳动者奖章团体奖。”
“这里是材料,你看一下,有不懂的问我。”
秘书拿出一摞文件。
陈建业嘴角抽了抽,开口致谢。
等杨亮平秘书离开,陈建业看着一摞文件,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
自己应该找一个秘书了。
随着他地位的上升,下现场干活的机会越来越少,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的时间越来越多。
有些重要文件确实需要他亲自审阅,签字。
更多的文件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他只需要知悉就行。
这个时候,秘书就很重要了。
秘书先查看一下文件,提炼重要信息给他,由他作出判断。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他的时间。
陈建业终于明白,为啥领导都要配置秘书一职。
没有秘书,连篇累牍的文件,领导看都看不完,还干什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