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自漫步在港城街头,听着身边的粤语,看着街道两边的灯光,陈建业有种不真切的感觉。

  他踩在63年港城的土地上,收服了雷洛和李家成两个未来的港城顶级大佬,拥有了第一家自己的工厂。

  如果不出意外,拿下热得快代理权,他很快就能挣到自己第一个一百万,甚至第一个五百万。

  名扬印刷厂在陈建业对未来的规划定位中,是传媒渠道。

  他真正赚钱的机器,还是开设工厂。

  从生产一次性餐具,塑料花,铁皮玩具这些小玩意做起,等工厂规模扩大,就做高压锅,热水壶,热得快,不粘锅等等家用电器厨具。

  总之,未来光明的他几乎睁不开眼睛。

  回到对外贸易部,章君钢几个人聚在一起,聊着明天干完码头卸货的活后,去商场逛一逛。

  码头卸货是计件拿钱,他们一天能赚个七八块,如果死命干,十块钱都能赚到。

  为了多干几天,他们都维持着一天赚七八块钱的状态。

  干了三天,三人手里攒积了二十多块钱,可以去商场看一看给家人带什么礼物了。

  “建业,你忙活啥了啊?”

  看到陈建业回来,章君钢三人停止议论。

  他们都很聪明,担心谈论给家人买礼物,让陈建业听到了不高兴。

  因为陈建业没有跟他们一起去码头卸货,自然没有赚到钱。

  “我这几天一直在周边逛着,了解港城的风土人情,增长了很多见识。”

  陈建业笑着道。

  “建业,我们几个卸了三天货,赚了点小钱,你要是加入,现在还来得及。”

  章君钢想了想,还是决定劝说一下。

  免得等回去的时候,他们仨买了礼物,只有陈建业没钱买礼物。

  “没事,我有我的计划,谢谢你,君钢同志。”

  陈建业笑笑,还是坚定的拒绝。

  哪怕他知道,章君钢确实是一番好意,可他真的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去码头卸货这种事上。

  章君钢没有继续劝说,转而说起这趟过来的工作。

  “领导下达了文件,让我们发出热得快代理商招标的方案,并且接受投标。”

  “两天后,投标截止,我们需要召集参与投标的人员开会,判断他们的能力和态度,之后汇总信息发给领导,领导开会做出决策,确定新的热得快代理商。”

  章君钢传达信息。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天接受投标,两天我们召集他们开会,汇总信息给领导。”

  “领导那边再花三天左右的时间做出决策,也就是说,我们在港城应该还有一周出头的时间。”

  曹柴核算各个事情的时间点,估摸着道。

  两天加两天加三天,就是一周。

  “差不多吧,咱们按十天计算,错不了。”

  章君钢说道。

  十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加上过去的五天时间,差不多半个月。

  对于章君钢三人而言,是一次非常正常的公干差旅时间。

  “君钢同志,我能给家里写信吗,我小孩刚出来没多久,我给媳妇报个平安,也跟她说一下我回去的时间。”

  陈建业提出要求。

  “可以写信,不过我建议你打电话,打电话给我们在国内的同事,然后由他们把信息转给你的家人。”

  “这样速度更快。”

  章君钢笑着道。

  “写信过去国内,得拆封检查,现在写信,寄到四九城起码得一周。”

  “打电话过去,明天就有同事给你家人带消息。”

  曹柴说道。

  “上哪儿可以打电话?”

  陈建业问道,他确实需要这个。

  “我带你去吧。”

  龙启文自告奋勇道。

  陈建业跟着龙启文,前往对外贸易部一楼的大厅。

  “一楼就有电话,可以直接打到国内。”

  “电话接通之后,你直接说你的个人信息,以及你想要办的事,电话那头的接线员会记录下来,部里会有专门的人落实。”

  龙启文跟陈建业介绍。

  陈建业微微点头,说了声谢谢。

  来到一楼大厅。

  龙启文跟大厅工作人员简单说明陈建业的情况。

  “陈建业同志,这部电话可以直接沟通国内。”

  “需要我帮你打过去吗?”

  工作人员说道。

  “需要,谢谢。”

  陈建业点头。

  工作人员拨号,很快电话接通,然后接到国内对外贸易部的专线。

  “你好,我是陈建业,红星轧钢厂副总工程师,受对外贸易部陈部长指派,跟随对外贸易部章君钢同志一行来港城公干。”

  “我家住在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我希望部门人员帮我给我媳妇儿带话,告诉她我在港城很安全,还有大概十天的工作时间,之后便会坐船返回港城,请她不用担心,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陈建业说话很平稳,尽量让电话那头的接线员听的清晰些。

  “你好陈建业同志,我已记录完你的需求,请问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电话那头,响起清脆的女声。

  “没有了,谢谢接线员同志。”

  陈建业挂断电话。

  他确实有点想冉秋叶和儿子陈忠国了。

  “陈建业同志,你小孩多大了?”

  龙启文笑着问道。

  “两个月不到。”

  陈建业回道。

  “那真小啊,难怪你要打电话回去报平安,你媳妇孩子肯定很想你。”

  龙启文感叹。

  陈建业笑了笑。

  回到上楼,他和章君钢三人闲扯了半个小时。

  翌日,章君钢几人没有出门去码头卸货。

  上级给了工作指示,他们仨都得忙活起来。

  首先是起草招募热得快代理商的公告,然后将公告刊登在港城报纸上。

  陈建业也在边上帮忙弄。

  一来是帮助章君钢等人工作,二来借此机会,他也能更加了解招标的流程和对外贸易部对代理商的需求。

  公告写完之后,陈建业和章君钢一起去报社花钱刊登信息。

  刊登信息有几个等级,对应报纸上的不同位置。

  位置最显著的版面,花钱最多。

  要是在报纸的犄角旮旯,花钱最少。

  章君钢之前做过这样的工作,选择将招商信息刊登在报纸的右下方。

  两人需要跑五个报社。

  近一点的就靠腿,距离远的坐公交。

  花了三个小时,章君钢和陈建业才把报社跑完。

  陈建业学习了很多新的东西,初窥港城传媒一角。

  要是他以后创立报社,可以专门做一个商业板块,作为商业沟通的桥梁。

  甚至,可以专门做一份商业报纸。

  商业行为,最重要的就是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