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边境的雨林像一块吸饱了水汽的绿绒毯,湿热的风掠过树梢时,便能看见林隙间突兀升起的成片木屋与铁皮顶——那是座临边境而建的城。
城市虽然不大,而且除了市中心的那些楼房外,其他的也都是成片的木屋与铁皮房顶,成片的贫民窟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破落。
可即便是如此,现在这座城市仍然是这个国家最繁华的城市,三年前,拥有200万人口的金边被一夜疏散,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居民。在一夜之间被驱离出城市,而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从这个国家消失了。
三年前的这里还只是个依河而居的村落,仅仅只有几百农民生活在这里。直到溃败的**军像被打散的野狗般涌来,他们带着枪伤与硝烟味,破烂的军装上满是泥污。
后来是上校把人拢在一块儿,他把这些散兵游勇组织在一起,在距离这里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建立起来第一道防线。
然后在盟国的支援下,成功的阻挡了安卡军队的进攻。
再后来这群“丧家之犬”硬是把防线一点点往外围推,推成了如今的西部根据地。
人是跟着防线来的。从真腊各地逃来的民众——那些被从城市中驱逐出来的人们,背着布包、牵着孩子,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封锁线,来到了这里。
他们砍倒雨林边缘的树,搭起了木屋,种起了水稻与木薯,搭起竹屋,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过程之中——城市,这个已经在这个国家消失了名词,又一次出现在这个国家。
如今的这里早没了村落的模样。二十几万人口把街巷挤得满满当当,清晨有挑着菜筐的妇人踩着露水穿行,正午的市集上能听见三四种方言讨价还价,傍晚时酒肆里的猜拳声能盖过雨林的虫鸣——这些被安卡斥为“腐朽人心”的东西,依然在这里顽强的存在着。
当然,热闹里也有其难以掩饰的另一面:街角常有难民蜷缩在屋檐下,酒馆后巷偶尔会因争抢地盘闹出斗殴,可没人愿意离开。
毕竟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这座城市,是唯一能让他们安稳活下去的地方。
至少在这里他们不需要担心被退去,不需要担心城市被大自然所绿化,就像是吴哥窟一样。
入夜的城市被霓虹切割成两半,一边是高楼大厦下的灯红酒绿,而另一边则是木屋竹楼的污水横流,这是一座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城市。
但是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虽然他们的生活是贫穷的,但是至少不至于被饿死,至少这里是安全的。
所以大体上他们还是关于现状的,而那些僧人们也能够在这里安全的生活,像过去一样每日诵经。
在城市的东北郊,钢铁拒**尖刺在探照灯下泛着寒光,混凝土桩上还留着子弹嵌进去的凹痕,荷枪实弹的士兵警惕的看着前方。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里曾经多次遭受过袭击——**式炸弹,**式汽车,当然还有小股武装人员。
两辆m41坦克停在防线后侧,旁边还停着几辆M113装甲车,这里就是真腊共和国最后的武装——第7战术区司令部所在地。
司令部二楼的作战室里,司令陈文才正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他的目光盯着沙盘上的金边,手边的瓷杯里,咖啡早已凉透,杯壁上结着一圈深褐色的渍痕。
这会这个曾经两次登上时代杂志的陆军少校,正眉头紧锁的思索着一直以来所思索着的那个问题——如何夺回他的国家。
三年半之前,他率领1000多名部下掩护着几万民众撤退到这里,然后,依托边境,依靠着暹罗军队的支持,巩固了第七战术区域。
不仅是为了这里的几十万民众,而且还庇护着近百万从各地蜂拥而来的难民。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两度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被称为民众的庇护者和最后的真腊战士。
“报告长官。”
情报官林舟推门进来,军靴在水泥地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他的手里拿着文件夹。
“这是金边方面的最新动态,还有河内的动向。”
陈文才转过身,他身上的军装仍然还是几年前的旧军装。
三年前,金边的权贵们乘着外国直升机逃离时,作为团长的他来到了这里,从那时开始,他的身上始终穿着那套有些老旧的M65军装。
林舟看着司令官继续介绍道:
“自从赤真占领金边以来,就与河内方面多次在湄公河沿岸发生冲突。
上周河内的外交使团已经秘密前往莫斯科,现在,他们正在全力争取苏联人的支持。”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们的线人传回消息,河内军队的精锐已经向边境集结,而且韩桑林和他的部队也在边境一带进行活动。一旦获得苏联的武器支援,他们向金边发起进攻只是时间问题。”
韩桑林是赤真东部地区的师长,三年前当那位安卡以躯体生病了为由开始进行内部清理的时候,面对大量的同泽被杀,11万人被清洗的局面。韩桑林率部逃亡,投靠了河内方面。
现在,他的活动显然是受到河内方面支持的。
陈文才的目光落在沙盘上,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他的计划。
“如果河内军队发起进攻的话,金边能撑多久?”
陈文才的声音不大。
“撑不过一个月。”
林舟的语气很肯定:
“金边守军的主力都部署在对抗我们的前线,而且,他们的内部也有问题,其内部有很多人对高层不满,在东部有韩桑林的逃亡,在西部同样也有一头疼我们这里。”
当林舟说出“河内方面很有可能已经着手实施这方面的行动,而金边很难抵挡他们的进攻”时,陈文才突然长叹了一口气,那口气像是从肺腑深处挤出来的,带着三年里积压的疲惫。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晚风裹着远处城市的隐约喧嚣吹了过来,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所守护的。
“在过去的三年之中,我们一直在准备着进攻。”
陈文才的目光望着远处霓虹闪烁的方向,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们扩充军队训练士兵,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打回金边,去解救我们的人民。”
他转过身,看着林舟,说道:
“你还记得赶出来的日子呢?”
林舟的眼眶红了,他点点头,他当记得事实上这里所有的人都记得他们是怎么样像野狗一样被驱赶出自己的家。一旦拒绝的话就会被格杀无论。
“我们的民众受了太多的苦难。”
陈文才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
“可现在,河内的入侵虽然将会给金边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是同样也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一旦河内占领金边,他们很可能会以‘解放者’的名义站稳脚跟,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装备更精良的外国势力,当然还有被他们的解放所蛊惑的民众。”
“长官,我认为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金边。”
林舟上前一步,语气急切,说道:
“只要能够击败他们,我们就能控制首都,凝聚全国的力量。”
他指着沙盘说道: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河内军队入侵的机会,发起全面的反攻。金边的守军腹背受敌,肯定抵挡不住我们的进攻。等我们击败他们之后,再一步步地去击败河内的外国入侵者,这样既解决了内患,又能名正言顺地对抗外敌。”
陈文才没有立刻说话,作战室里只剩下挂钟滴答滴答的声响。他走到沙盘前,盯着面前的沙盘。
三年前他们像丧家之犬一样在丛林里逃窜时,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每一个决定都连着上百万人的生死。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
“对于我们而言,这确实是一次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
他的声音渐渐坚定起来,说道:
“我们会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待了太长时间,现在,是时候,去收复我们的国家了。”
林舟立刻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
“还有。”
陈文才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沙盘角落里一个没有标注名字的绿色区域,
“和曼谷那边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态度。”
当年他们像丧家之犬一样来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没有来自暹罗的支援,他们是无法在这里站住脚的。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暹罗不仅向他们提供大量的军事情报,而且还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以及经济援助。
正是靠着那边的援助,他们才建立起了装甲部队,炮兵等技术兵种,甚至还拥有一支空军部队,
“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支援我们的话,我们就一定能够收复金边,结束这场战乱——这同样也是他们所希望的。所以我们早要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援!”
林舟抬头看了他一眼,用力点头:
“是,长官!我现在就去安排!”
林舟离开后,作战室里又恢复了安静。陈文才走到窗边,推开了整扇窗户。晚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城市的霓虹在他眼里模糊成一片光晕,那是他和战士们用鲜血守护的颜色。
看着这一切。让他想起了三年前那个清晨,将军乘坐直升机离开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注定要失去他了。”
面对垂头丧气的将军,他是如何回答的呢?
“将军,或许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作为军人我必须要守住这片土地,守住这里的人们。”
这就是他当时的回答!
“好吧,希望你能够守护他们!”
将军向他敬了个礼,然后带着他的家人乘美国人的直升机离开了,而他呢?
他选择留了下来。
去守卫这片土地,守卫这里的人们。
而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抓住这个机会的话,他就有可能重新夺回自己的国家,将解救那些民众。
这是他作为军人的责任。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默默的说了一声,陈文才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坚毅……
城市虽然不大,而且除了市中心的那些楼房外,其他的也都是成片的木屋与铁皮房顶,成片的贫民窟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破落。
可即便是如此,现在这座城市仍然是这个国家最繁华的城市,三年前,拥有200万人口的金边被一夜疏散,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居民。在一夜之间被驱离出城市,而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从这个国家消失了。
三年前的这里还只是个依河而居的村落,仅仅只有几百农民生活在这里。直到溃败的**军像被打散的野狗般涌来,他们带着枪伤与硝烟味,破烂的军装上满是泥污。
后来是上校把人拢在一块儿,他把这些散兵游勇组织在一起,在距离这里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建立起来第一道防线。
然后在盟国的支援下,成功的阻挡了安卡军队的进攻。
再后来这群“丧家之犬”硬是把防线一点点往外围推,推成了如今的西部根据地。
人是跟着防线来的。从真腊各地逃来的民众——那些被从城市中驱逐出来的人们,背着布包、牵着孩子,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封锁线,来到了这里。
他们砍倒雨林边缘的树,搭起了木屋,种起了水稻与木薯,搭起竹屋,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过程之中——城市,这个已经在这个国家消失了名词,又一次出现在这个国家。
如今的这里早没了村落的模样。二十几万人口把街巷挤得满满当当,清晨有挑着菜筐的妇人踩着露水穿行,正午的市集上能听见三四种方言讨价还价,傍晚时酒肆里的猜拳声能盖过雨林的虫鸣——这些被安卡斥为“腐朽人心”的东西,依然在这里顽强的存在着。
当然,热闹里也有其难以掩饰的另一面:街角常有难民蜷缩在屋檐下,酒馆后巷偶尔会因争抢地盘闹出斗殴,可没人愿意离开。
毕竟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这座城市,是唯一能让他们安稳活下去的地方。
至少在这里他们不需要担心被退去,不需要担心城市被大自然所绿化,就像是吴哥窟一样。
入夜的城市被霓虹切割成两半,一边是高楼大厦下的灯红酒绿,而另一边则是木屋竹楼的污水横流,这是一座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城市。
但是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虽然他们的生活是贫穷的,但是至少不至于被饿死,至少这里是安全的。
所以大体上他们还是关于现状的,而那些僧人们也能够在这里安全的生活,像过去一样每日诵经。
在城市的东北郊,钢铁拒**尖刺在探照灯下泛着寒光,混凝土桩上还留着子弹嵌进去的凹痕,荷枪实弹的士兵警惕的看着前方。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里曾经多次遭受过袭击——**式炸弹,**式汽车,当然还有小股武装人员。
两辆m41坦克停在防线后侧,旁边还停着几辆M113装甲车,这里就是真腊共和国最后的武装——第7战术区司令部所在地。
司令部二楼的作战室里,司令陈文才正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他的目光盯着沙盘上的金边,手边的瓷杯里,咖啡早已凉透,杯壁上结着一圈深褐色的渍痕。
这会这个曾经两次登上时代杂志的陆军少校,正眉头紧锁的思索着一直以来所思索着的那个问题——如何夺回他的国家。
三年半之前,他率领1000多名部下掩护着几万民众撤退到这里,然后,依托边境,依靠着暹罗军队的支持,巩固了第七战术区域。
不仅是为了这里的几十万民众,而且还庇护着近百万从各地蜂拥而来的难民。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两度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被称为民众的庇护者和最后的真腊战士。
“报告长官。”
情报官林舟推门进来,军靴在水泥地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他的手里拿着文件夹。
“这是金边方面的最新动态,还有河内的动向。”
陈文才转过身,他身上的军装仍然还是几年前的旧军装。
三年前,金边的权贵们乘着外国直升机逃离时,作为团长的他来到了这里,从那时开始,他的身上始终穿着那套有些老旧的M65军装。
林舟看着司令官继续介绍道:
“自从赤真占领金边以来,就与河内方面多次在湄公河沿岸发生冲突。
上周河内的外交使团已经秘密前往莫斯科,现在,他们正在全力争取苏联人的支持。”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我们的线人传回消息,河内军队的精锐已经向边境集结,而且韩桑林和他的部队也在边境一带进行活动。一旦获得苏联的武器支援,他们向金边发起进攻只是时间问题。”
韩桑林是赤真东部地区的师长,三年前当那位安卡以躯体生病了为由开始进行内部清理的时候,面对大量的同泽被杀,11万人被清洗的局面。韩桑林率部逃亡,投靠了河内方面。
现在,他的活动显然是受到河内方面支持的。
陈文才的目光落在沙盘上,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他的计划。
“如果河内军队发起进攻的话,金边能撑多久?”
陈文才的声音不大。
“撑不过一个月。”
林舟的语气很肯定:
“金边守军的主力都部署在对抗我们的前线,而且,他们的内部也有问题,其内部有很多人对高层不满,在东部有韩桑林的逃亡,在西部同样也有一头疼我们这里。”
当林舟说出“河内方面很有可能已经着手实施这方面的行动,而金边很难抵挡他们的进攻”时,陈文才突然长叹了一口气,那口气像是从肺腑深处挤出来的,带着三年里积压的疲惫。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晚风裹着远处城市的隐约喧嚣吹了过来,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所守护的。
“在过去的三年之中,我们一直在准备着进攻。”
陈文才的目光望着远处霓虹闪烁的方向,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们扩充军队训练士兵,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打回金边,去解救我们的人民。”
他转过身,看着林舟,说道:
“你还记得赶出来的日子呢?”
林舟的眼眶红了,他点点头,他当记得事实上这里所有的人都记得他们是怎么样像野狗一样被驱赶出自己的家。一旦拒绝的话就会被格杀无论。
“我们的民众受了太多的苦难。”
陈文才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
“可现在,河内的入侵虽然将会给金边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是同样也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一旦河内占领金边,他们很可能会以‘解放者’的名义站稳脚跟,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就是装备更精良的外国势力,当然还有被他们的解放所蛊惑的民众。”
“长官,我认为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金边。”
林舟上前一步,语气急切,说道:
“只要能够击败他们,我们就能控制首都,凝聚全国的力量。”
他指着沙盘说道: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河内军队入侵的机会,发起全面的反攻。金边的守军腹背受敌,肯定抵挡不住我们的进攻。等我们击败他们之后,再一步步地去击败河内的外国入侵者,这样既解决了内患,又能名正言顺地对抗外敌。”
陈文才没有立刻说话,作战室里只剩下挂钟滴答滴答的声响。他走到沙盘前,盯着面前的沙盘。
三年前他们像丧家之犬一样在丛林里逃窜时,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每一个决定都连着上百万人的生死。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
“对于我们而言,这确实是一次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
他的声音渐渐坚定起来,说道:
“我们会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待了太长时间,现在,是时候,去收复我们的国家了。”
林舟立刻掏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
“还有。”
陈文才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沙盘角落里一个没有标注名字的绿色区域,
“和曼谷那边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态度。”
当年他们像丧家之犬一样来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没有来自暹罗的支援,他们是无法在这里站住脚的。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暹罗不仅向他们提供大量的军事情报,而且还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以及经济援助。
正是靠着那边的援助,他们才建立起了装甲部队,炮兵等技术兵种,甚至还拥有一支空军部队,
“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支援我们的话,我们就一定能够收复金边,结束这场战乱——这同样也是他们所希望的。所以我们早要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援!”
林舟抬头看了他一眼,用力点头:
“是,长官!我现在就去安排!”
林舟离开后,作战室里又恢复了安静。陈文才走到窗边,推开了整扇窗户。晚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城市的霓虹在他眼里模糊成一片光晕,那是他和战士们用鲜血守护的颜色。
看着这一切。让他想起了三年前那个清晨,将军乘坐直升机离开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注定要失去他了。”
面对垂头丧气的将军,他是如何回答的呢?
“将军,或许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作为军人我必须要守住这片土地,守住这里的人们。”
这就是他当时的回答!
“好吧,希望你能够守护他们!”
将军向他敬了个礼,然后带着他的家人乘美国人的直升机离开了,而他呢?
他选择留了下来。
去守卫这片土地,守卫这里的人们。
而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抓住这个机会的话,他就有可能重新夺回自己的国家,将解救那些民众。
这是他作为军人的责任。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默默的说了一声,陈文才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坚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