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机而动 第76章头条

小说:伺机而动 作者:姜之鱼 更新时间:2024-01-02 22:18:53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这位粉丝不仅自己评论,还了自己的好友过来,于是楼中楼里很快多了一片“哈哈哈哈”。

  “真的蛮像的,这位沈先生,你说买的各式各样是什么样哈哈哈哈!”

  “可能是各种兔都来一个,垂耳兔白兔灰兔……”

  “不会说你也生姓沈吧?”

  沈经年也是哑然失笑。

  甚至于,这其中一个问题,更是他当初对关青禾求婚约时用的一个理由。

  他退出微博,没有再和她们讨论自己是不是本人。

  -

  翌日清晨,关青禾醒来时刚好八点半,因为最近天冷,她夜里都是关窗的。

  洗漱好后,才推开窗透气。然后就看见了窗下那移栽过来的海棠枝头上落了一点雪皮。

  关青禾有些惊喜,喃喃:“下雪了。”

  她伸出纤长的手指在枝头上碰了一下,瞬间那点白色就化成了水,沁凉了指腹。

  这花园里多是其他季节的花,冬季到来之后就没有了颜色,绿叶也很少,多是枝头。

  关青禾看了会儿,回床边去拿手机。

  沈经年人在国外,他那边应该还见不到,也错过了今年宁城的第一场初雪。

  她拍完照,才发现微信多了条未读消息。

  沈经年:

  关青禾弯唇,他该不会是看了网上的视频吧,她把照片发过去,又回复:

  她认真回忆了下,自己还真没有特别的喜好,只要戴着好看,都可以。

  只不过,沈经年在这方面的审美,她就不确定了,堂堂沈三爷,应该不会买到丑的吧。

  关青禾又心存好奇。

  “没想到今年第一场雪是在宁城看的。”关老爷子早就起床,在园子里逛了一圈,也不怕冷。

  “我记得和你奶以前在团里的时候,下雪天演出,外面飘着雪,我们在台上唱,底下客人喝着热茶……”

  关青禾笑起来:“阿爹,您要是想唱,可以陪我去茶馆里唱上一曲。”

  关老爷子摆手,“我现在可唱不了一首。”

  人要服老,他是知道自己的身体的。

  一老一少一起去餐厅吃饭。

  吃完饭后,关青禾还未走出几步,管家询问:“太太,最近天冷,先生让我们准备了一些帽子,您看看留下哪些?”

  她一愣:“帽子?”

  沈经年才问,这就买好了?

  等戴着帽子的人过来,关青禾就知道为什么是些了。

  因为屋子里站了一排的模特,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给她展示。

  关青禾与众模特对视。

  模特惊于近距离看沈太太的美貌。

  关老爷子可是第一次看这种场景,皱纹都深了些,“还能这样选帽子的?”

  管家笑眯眯道:“帽子就像衣服,穿上了才能看见好不好看,还有风格搭配。”

  关青禾一眼看过去,模特很美,每个帽子也都很好看,选择困难症瞬间复发。

  管家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当即开口:“不如都留下,每天换一顶,冬天很长。”

  关青禾心说这会不会太奢侈。

  “帽子本就是做出来给人戴的。”管家说:“太太戴了开心,商家卖出去也开心,先生买得也开心。”

  关老爷子:“?”

  他怎么听着哪里不对劲呢。

  但是孙女有好多帽子戴,他做爷爷的当然很开心,于是赞同道:“都戴都戴,孙囡戴起来最好看。”

  关青禾正好选不出来,便轻轻点头,还好今天来的模特数量不是非常多。

  “那就都要吧。”

  管家功成身退。

  因为许多客人昨天都想看关青禾戴兔帽,她从这些帽子里挑了一顶有兔子绣样的白帽,正好不遮耳。

  如今天不到最冷时,她不想戴遮耳的,影响听音。

  关青禾照镜子转了圈,又问老爷子:“阿爹,好看吗?”

  “好看!”

  得到这答案,关青禾眉眼弯弯地去茶馆里上班了。

  留守在家的关老爷子站在檐下,看着她轻快的背影,咕哝道:“这小子讨起孙囡欢心来倒是会,哼。”

  -

  虽然白天停了雪,但以防万一,关青禾还是带了一把伞,昨天穿的披肩也换成了毛绒绒的小披风。

  加绒旗袍到脚踝,走动间微微露出一点白色,保暖极了,走在街头巷尾,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关青禾怕冷,出门前还戴了手套。

  小苏特地到巷子口去接人,看见她边上绣着兔子的白色绒帽,眼睛一亮:“沈先生买的吗?”

  关青禾想了想:“嗯。”

  他付钱,就是他买的。

  小苏说:“比我那个好看多了。姐,咱们从后门走,你昨天上热搜,今天又来好多人。”

  关青禾惊讶:“这么冷,人也不见少?”

  “看到您不就不亏了嘛。”小苏眨眼,“今天来的客人可是都冲着您来的,还买了帽子。”

  好在当初关青禾在节目播出前就提过,茶馆里不允许收取客人的礼物,不然柜台上恐怕堆满了帽子。

  关青禾摇摇头,有点无奈。

  从后门进入院子里后,小苏说:“没想到沈先生速度还真快,昨晚上我还看到有人问沈先生买好了帽子没,还有网友装沈先生的口吻,说买好了,买了各式各样的哈哈哈哈。”

  她当时还回了一句呢。

  关青禾琢磨着,这位网友猜得够准。

  她一笑而过。

  关青禾在茶馆里露面,看到她戴的绒帽,今天特地为此而来的客人们心满意足了。

  -

  王淳从小秘书晋升为总秘已有不少年,见过无数情况,大小世面不计其数,第一次难倒了。

  ——买兔帽儿。

  在听到自家先生的这句话时,他脑袋里闪过无数和兔子有关的花样,还有各种形状的帽子。

  最终落在了另一个诡异的思路上——这兔帽儿,有没有可能是另类用途的兔耳朵?

  王秘书可不敢问。

  随着一路离开别墅,到步入公司电梯内,王秘书终于收到各大品牌发来的帽子总览。

  他这才开口:“先生,有兔子花样的帽子,但是这些品牌都没有太太昨天戴的那种。”

  这在国内买更简单吧,毕竟已经是产业链,在国外问品牌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故意为难。

  王秘书认真道:“品牌店里很少会有这种风格的,反而是国内手工居多,我让他们从国内选好?”

  沈经年垂目,随意扫过那些商品图,全都价值不菲,却一顶也没有入他的眼。

  他问王淳:“出差带礼物,你说当地买还是回家买?”

  王秘书眨眼,“当地。”

  可当地买的是当地的特产,哪有在当地买家里多的东西。

  沈经年抬手看向腕表,估摸出国内的时间,问:“今天行程有哪些?”

  王秘书立刻报出一串。

  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他听见自家先生温醇的嗓音落下:“加上唐人街。”

  王秘书震惊了一秒。

  “怎么,有问题么?”

  沈经年侧目看他,唇边淡笑道:“快过年了,唐人街大约有兔年的东西。”

  “没问题。”王秘书回神,“您说得有道理。”

  虽然实际上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除夕,自家先生说快过年,那就是快过年!

  -

  国内时间傍晚,沈经年收到了国内的视频。

  镜头里,关青禾恬静温柔,大家闺秀般气质出众,夜色下,开了灯后,院子里飘的雪花就更清晰。

  沈经年指尖轻点,发过去一条消息。

  关青禾刚刚演出结束,正在后院里喝水,见到这话,差点呛住:

  还有澄清什么?

  沈经年:

  关青禾莞尔:

  彼时这边刚刚十一点多,正是午间,沈经年刚出会议室,松了松领带,回复:

  关青禾莫名想到今天小苏和她提到的那件趣事,有人冒充沈经年在网上说买好了帽子。

  秀个恩爱,好像也没有影响。

  关青禾思来想去,等回到静园后,看到屋子里多出来一架新柜子,柜子里每格都收着一顶帽子。

  管家当真是会收纳,正正好。

  她忽然灵机一动,对着柜子拍了一张照片,随后发到了微博上,配上文字。

  关青禾:

  她许久没发微博,一有动静,最近新粉的网友们就注意到了,纷纷过来评论。

  “眼花缭乱……第一个吧。”

  “好多帽子,挑花眼了,我选第二排第三个。”

  “哈哈哈哈所以沈先生连夜买了一柜子的帽子吗?”

  “笑死我了,昨天我评论说一个人冒充,现在看他那句话装得还真蒙对了,确实各式各样!”

  “姐妹们,别看帽子,这装帽子的柜子是老家具啊,一根腿儿都比所有的帽子贵……”

  “柜子还空着几格呢,快再买几个。”

  一时间,各种言论纷呈。

  粉丝们还真热情地选起明天的帽子来,在她们看来,老板娘这么漂亮优秀,就该有几十上百顶帽子。

  关青禾将链接发给沈经年,一本正经:

  屏幕那头,沈经年正翻阅评论。

  网友们的殷勤快乐,与昨晚哈哈他那条回复时的态度完全不同,他摇了摇头。

  沈经年眉梢微抬,询问:

  身后的王秘书早在自家先生低头看手机时就知道要与太太聊天,毕竟恰好这时间是茶馆演出结束时间。

  他低声婉拒了几位高层的饭局。

  关青禾撑着下巴,回复:

  沈经年轻笑:

  关青禾松开手,敲击屏幕,指甲圆润而饱满:

  说到做到,她第二天选了第一排第二个。是一顶西洋风的蕾丝帽,这顶帽子是纯色的,只在太阳穴上一点位置,嵌了只白色小兔子。

  她穿的是浅色的旗袍,搭配的外套是白色,戴上这帽子,像一个留洋归来的大小姐。

  茶馆里的客人们被一颦一笑撩得心动不已,尤其是她站在这古色古香的庭院里,西洋与古典碰撞出撩人的火花。

  演出结束后,关青禾和茶馆里众人一起去吃了火锅,这么冷的冬天,自然吃火锅最舒服。

  刚吃完,小苏摸着肚子玩手机,突然叫了一声。

  周谦问:“怎么了?撑了?”

  “什么啊。”小苏摆手,转向关青禾,兴奋道:“青禾姐,你和沈先生一起上热搜啦。”

  关青禾喝下一口热茶,抬眸看去,“他回国了?”

  小苏摇头:“不是,是网上都在说,沈先生昨晚出现在唐人街,一定是买到了很珍贵的老物件,或者是遗落海外的古董。”

  她把手机递过去。

  关青禾放下茶盏,接过了她的手机,微微低下头查看,帽檐的蕾丝遮住她的眉眼,落下一点阴影。

  正好屋内是暖灯,犹如西洋油画里的少女般精致美好。

  小苏看着都呆了。

  手机屏幕上是今天的头条新闻,拍了一张灯火通明的夜景照片,照片中,纷乱背景也不及男人惹眼。

  沈经年一身清辉西装与唐人街内热闹的背景看起来仿佛格格不入,却又意外的有一丝独特和谐。

  还是这样的中式背景,更适合他。

  这是关青禾看着照片,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

  她不禁弯唇,纵然沈经年私底下偶尔斯文败类,但他那张脸,那身形与气质,无论何时,都是端方雅正的。

  头条文案上写了洋洋洒洒一堆,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沈经年是去出差的,却突然去了唐人街,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吸引他,除了古董以外,别无他物。

  热评里也赞同这个观点。

  “沈先生喜好众所周知,一定是看中了新东西!”

  “我只想知道买了什么。”

  “今年宁城博物馆的捐赠推迟了,这次买的会在捐赠列表里吗?”

  “沈先生又要破费了。”

  不怪他们这么想,关青禾也是这个想法。

  因为沈经年每年捐赠古董的事,以至于这条新闻一出来,全网都在关注,就连一些科普博主都开始期待。

  就算这次沈先生不捐,能带回国,他们也开心。

  小苏问:“姐,你说沈先生这回买的是什么,去年他从国外拍卖会上买了件古董衣,捐给博物馆去了。”

  周谦摸着下巴:“肯定是好东西。”

  关青禾摇头:“我哪里知道。”

  她也好奇,打开手机打算问问,却不曾想,十分钟前沈经年给她发了一条消息。

  他登机了,即将回国,到达后会先去。

  关青禾抬头,对着好几个人期待的目光,无奈笑说:“上飞机了,等回来才能知道。”

  小苏掰着手算了算:“那要明天早上才到宁城了。”

  -

  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航程,王秘书睡了一觉,醒来后一直在刷新闻,看见国内各大媒体的猜测,默默无言。

  该怎么告诉大家……

  沈先生只是给老婆买了顶兔帽呢。

  到达宁城后,他看向苏醒的男人,收拢好心神,询问:“先生,您是回静园,还是直接去公司?”

  沈经年按着眉心,扫了眼时间,嗓音磁沉,略带一点清哑:“先回静园。”

  大约能赶上关青禾起床。

  王秘书诶了一声,随后跟在他身后,低声提醒:“您去唐人街的事儿上了头条。”

  他又补充:“国内媒体都在猜测,您是不是买了老物件、古董,现在庄园外可能有媒体。”

  沈经年捏着手机,随意旋转了一下,也有点无奈,笑道:“新闻还真是喜欢乱写。”

  王秘书问:“您要不要休息会儿?”

  等几个小时不到人,媒体们自然就会离开。

  沈经年敛目,略略侧眸看着长廊外的庄园景色,漫不经心道:“比起躲媒体,我更迫不及待看我妻子收礼的模样。”

  王秘书秒懂。

  -

  庄园外,媒体们皆在等待。

  沈经年的停机坪在这个庄园从来不是秘密,那么大一架飞机落地,庄园外都能瞧见。

  “你们说,沈总会买到什么?”

  “唐人街那边很多是几十年上百年前远渡过去的国人,手里头真说不准有什么老物件。”

  “他们拍也只拍到不大不小的盒子,应该不是瓶子,有人说是碗碟的可能性比较大。”

  “沈总的采访可不好拿,我们这不打招呼过来,之前这种情况,沈总都不接受的。”

  “预约的话,实在也太久,还可能会被拒绝,这种新闻谁先出来谁就是大王。”

  “说不准沈总得了宝贝,今天心情好,就接受我们的临时采访了。”

  几家媒体站在一起,聊天都心不在焉,又害怕自己采访不上,又担心沈经年直接在园内休息一天不露面。

  好在几分钟后,庄园大门缓缓打开,一辆车从内驶出。

  众人立刻扛着机子拿着麦克风话筒跑过去,这等大新闻,当然是第一个开口的最好。

  车窗缓缓降下,男人斯文儒雅的脸庞出现在视线内。

  王秘书主动代为开口:“诸位,我家先生今天还有急事,只能抽空回答你们一个问题。”

  沈经年抬眼看向他们,面容淡然自若,礼貌而谦逊地淡笑:“可以快一点么?”

  震惊的记者们中有一个最先回过神,大声道:“沈总,您在唐人街买了什么宝贝?”

  其余人都来不及嫉妒他夺得机会,只想听答案,并且还觉得他这问题问得太好了,直入重点!

  周围寂静,只余微风与呼吸声。

  无数镜头之前,沈经年神色自若,温声告诉他们:“兔年将至,给我太太买的兔耳帽。”123xyq/read/7/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