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从凤藻宫出来后,在内侍的引领下离开紫禁城,又到内阁拜会了老山长叶高,然后便打算回兵部办点事,结果经过刑部时,恰好遇到了锦衣卫指挥使易洪,后者正押着一众人犯送往刑部大牢。
贾环虽不欲与易洪这种酷吏交往过密,但之前从教坊司为宝钗等人赎身,到底还欠着对方人情,所以主动上前施礼道:“易指挥别来无恙?”
易洪的独目一亮,一面吩咐手下将犯人押往刑部大牢,一面把贾环招呼到一边,问道:“环兄弟不是在守备宁远吗?多早晚回京的?”
贾环揶揄道:“易指挥竟然不知,看来锦衣卫也并非无所不能,也有两眼一抹黑的时候。”
此言正好刺中了易洪的痛处,由于在太上复辟一事上,锦衣卫的情报系统完全失灵,皇上对此十分不满,如今成立了由太监掌控的东缉事厂,无疑大大削弱了锦衣卫的作用,最要命的是,东厂不仅拥有与锦衣卫相同的所有权力,还额外多了一条,那就是监督锦衣卫。
锦衣卫自成立以来,向来只有监督别人的份,如今反过来被人监督,那滋味自然如芒刺在背,试问易洪哪里高兴得起来?冷哼一声道:“我也是刚回京,不知环兄弟回京岂不正常!”
贾环轻咦一声:“易指挥出京办差了?到底是什么大案,竟劳动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前往抓捕?”
易洪点了点头道:“跑了一趟湖广江夏,还是为熊廷百一案,三个儿子都抓回来。”
贾环皱了皱剑眉道:“太过了,熊廷百纵有失职失土之责,也不必祸及家人吧?”
易洪不以为然地冷笑两声道:“环兄弟有所不知了,熊廷百经略辽东这几年,经手的银子数百万两,如今初步查明有十七多万两下落不明,皇上震怒,下旨抄没熊家追赃,以填补亏空,若亏空补不上,嘿嘿,可够熊廷百三个儿子受的。”
“原来如此!”贾环恍然自语道,说实话,熊廷百此人虽然脾气又臭又硬,但说他贪污了十七万两的军费,贾环还是不太相信的,要么是下面的人动了手脚,要么是有人落井下石,罗织罪名。
易洪瞥了贾环一眼,试探道:“环兄弟可知道东缉事厂?”
贾环点了点头道:“才知道不久,今日入宫觐见皇上,正好遇上了史公公,还客套了几句。”
易洪独目中光芒一闪,嘿笑道:“史大用向来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刀,环兄弟可要小心了,这家伙其实最恨文官,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在皇上面前表功,呶,东缉事厂才成立不足两个月,已经有十名文官遭了殃,其中便包括前兵部尚书张鹤鸣,皆事涉辽东军饷的钱粮物资。”
贾环心中微凛,拱手道:“多谢易老哥提醒。”
“呵呵,我还得向皇上复命,等闲下来再与环兄弟聚话。”易洪一拱手便行了开去。
…………
乾清宫南书房,东厂提督史大用正匍匐在乾盛帝面前,向后者回禀贾环在凤藻宫中见齐贾二妃的经过,要是贾环在此听到,保准大吃一惊,因为史大用复述得极为详细,竟连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漏。
且说史大用复述完后,笑道:“老奴早听说贾环此子与其嫡母不和,看来并不假,虽然贾贵妃刻意示好,但贾环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亲近。”
“你的话有点多了!”乾盛帝面无表情地道。
史大用吓得哆嗦了一下,连忙扇了自己几个大嘴巴:“奴才多嘴,奴才该死!奴才罪该万死!”说完又咚咚地磕头。
乾盛帝只冷眼盯着,直到史大用磕得头破血流,这才淡道:“再有下次,仔细你的脑袋,退下吧!”
史大用连忙谢恩,撅着臀缓缓退到门口,这才敢转身走了出去,此时后背已经被冷汗湿了一层,迎面风一吹,不禁机灵灵地打了个寒颤。
乾盛帝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活在太上皇康平帝的强势影子下,而他却能忍而不发,慢慢培育自己的势力,直到最后完全挣脱康平帝的束缚,可见其并非庸君,相反,乾盛帝极为聪明,也极有城府!
事实上,乾盛帝也深知宦官干政的危害,之所以成立东厂,完全是维护自身极权的需要,他只是把东厂当成控制吏民的一条恶犬,狗绳的长短完全取决于他,而且只能按照他的意愿咬人,一旦恶犬有上炕的行为,他会立即予以敲打,甚至直接打死。
太上皇康平帝发起的这场内乱,虽然给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平息了这场内乱之后的乾盛帝,内心比以往什么时候都要强大和自信,但也更加的多疑。
为了达到多方平衡,他成立了由太监主导的东缉事厂,既震慑文官集团,又监督锦衣卫,如此一来,三方必然相互制衡,相互斗争,而他自己则作为裁判的角色稳居其上,享受那智商碾压的**。
乾盛帝以往厌恶勋贵,经过这次内乱后,旧勋贵集团几乎被他全部清理掉了,只剩下几家站对队的,譬如南安郡王,又譬如荣国府二房,不过乾盛帝还是不喜欢贾环,皆因此子太过出众了,有成为权臣的潜质。
乾盛帝只需要听话的臣子,不需要曹操和司马懿之类的权臣,不过,乾盛帝也不会因人而废事,既然贾环在宁远表现出过人人才能,而他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坐镇宁远,干脆便封了贾环为宁远兵备道,才尽其用。
乾盛帝很自信,能将贾环控制在指掌之间,不过一旦有失控的迹象,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毁灭,绝不给其成为权臣的机会,今**允准贾环到凤藻宫见贾元春和十二皇子,其实就是一种试探,不过贾环的表现还不错,并没有流露出霍光式的野心。
所以,乾盛帝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便继续让此子在宁远抵挡建奴的兵锋吧!
(本章完)
贾环虽不欲与易洪这种酷吏交往过密,但之前从教坊司为宝钗等人赎身,到底还欠着对方人情,所以主动上前施礼道:“易指挥别来无恙?”
易洪的独目一亮,一面吩咐手下将犯人押往刑部大牢,一面把贾环招呼到一边,问道:“环兄弟不是在守备宁远吗?多早晚回京的?”
贾环揶揄道:“易指挥竟然不知,看来锦衣卫也并非无所不能,也有两眼一抹黑的时候。”
此言正好刺中了易洪的痛处,由于在太上复辟一事上,锦衣卫的情报系统完全失灵,皇上对此十分不满,如今成立了由太监掌控的东缉事厂,无疑大大削弱了锦衣卫的作用,最要命的是,东厂不仅拥有与锦衣卫相同的所有权力,还额外多了一条,那就是监督锦衣卫。
锦衣卫自成立以来,向来只有监督别人的份,如今反过来被人监督,那滋味自然如芒刺在背,试问易洪哪里高兴得起来?冷哼一声道:“我也是刚回京,不知环兄弟回京岂不正常!”
贾环轻咦一声:“易指挥出京办差了?到底是什么大案,竟劳动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前往抓捕?”
易洪点了点头道:“跑了一趟湖广江夏,还是为熊廷百一案,三个儿子都抓回来。”
贾环皱了皱剑眉道:“太过了,熊廷百纵有失职失土之责,也不必祸及家人吧?”
易洪不以为然地冷笑两声道:“环兄弟有所不知了,熊廷百经略辽东这几年,经手的银子数百万两,如今初步查明有十七多万两下落不明,皇上震怒,下旨抄没熊家追赃,以填补亏空,若亏空补不上,嘿嘿,可够熊廷百三个儿子受的。”
“原来如此!”贾环恍然自语道,说实话,熊廷百此人虽然脾气又臭又硬,但说他贪污了十七万两的军费,贾环还是不太相信的,要么是下面的人动了手脚,要么是有人落井下石,罗织罪名。
易洪瞥了贾环一眼,试探道:“环兄弟可知道东缉事厂?”
贾环点了点头道:“才知道不久,今日入宫觐见皇上,正好遇上了史公公,还客套了几句。”
易洪独目中光芒一闪,嘿笑道:“史大用向来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刀,环兄弟可要小心了,这家伙其实最恨文官,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在皇上面前表功,呶,东缉事厂才成立不足两个月,已经有十名文官遭了殃,其中便包括前兵部尚书张鹤鸣,皆事涉辽东军饷的钱粮物资。”
贾环心中微凛,拱手道:“多谢易老哥提醒。”
“呵呵,我还得向皇上复命,等闲下来再与环兄弟聚话。”易洪一拱手便行了开去。
…………
乾清宫南书房,东厂提督史大用正匍匐在乾盛帝面前,向后者回禀贾环在凤藻宫中见齐贾二妃的经过,要是贾环在此听到,保准大吃一惊,因为史大用复述得极为详细,竟连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漏。
且说史大用复述完后,笑道:“老奴早听说贾环此子与其嫡母不和,看来并不假,虽然贾贵妃刻意示好,但贾环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亲近。”
“你的话有点多了!”乾盛帝面无表情地道。
史大用吓得哆嗦了一下,连忙扇了自己几个大嘴巴:“奴才多嘴,奴才该死!奴才罪该万死!”说完又咚咚地磕头。
乾盛帝只冷眼盯着,直到史大用磕得头破血流,这才淡道:“再有下次,仔细你的脑袋,退下吧!”
史大用连忙谢恩,撅着臀缓缓退到门口,这才敢转身走了出去,此时后背已经被冷汗湿了一层,迎面风一吹,不禁机灵灵地打了个寒颤。
乾盛帝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活在太上皇康平帝的强势影子下,而他却能忍而不发,慢慢培育自己的势力,直到最后完全挣脱康平帝的束缚,可见其并非庸君,相反,乾盛帝极为聪明,也极有城府!
事实上,乾盛帝也深知宦官干政的危害,之所以成立东厂,完全是维护自身极权的需要,他只是把东厂当成控制吏民的一条恶犬,狗绳的长短完全取决于他,而且只能按照他的意愿咬人,一旦恶犬有上炕的行为,他会立即予以敲打,甚至直接打死。
太上皇康平帝发起的这场内乱,虽然给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平息了这场内乱之后的乾盛帝,内心比以往什么时候都要强大和自信,但也更加的多疑。
为了达到多方平衡,他成立了由太监主导的东缉事厂,既震慑文官集团,又监督锦衣卫,如此一来,三方必然相互制衡,相互斗争,而他自己则作为裁判的角色稳居其上,享受那智商碾压的**。
乾盛帝以往厌恶勋贵,经过这次内乱后,旧勋贵集团几乎被他全部清理掉了,只剩下几家站对队的,譬如南安郡王,又譬如荣国府二房,不过乾盛帝还是不喜欢贾环,皆因此子太过出众了,有成为权臣的潜质。
乾盛帝只需要听话的臣子,不需要曹操和司马懿之类的权臣,不过,乾盛帝也不会因人而废事,既然贾环在宁远表现出过人人才能,而他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坐镇宁远,干脆便封了贾环为宁远兵备道,才尽其用。
乾盛帝很自信,能将贾环控制在指掌之间,不过一旦有失控的迹象,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毁灭,绝不给其成为权臣的机会,今**允准贾环到凤藻宫见贾元春和十二皇子,其实就是一种试探,不过贾环的表现还不错,并没有流露出霍光式的野心。
所以,乾盛帝还是比较满意的,那便继续让此子在宁远抵挡建奴的兵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