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第一驸马 第517章 死了还要鞭尸

小说:帝国第一驸马 作者:天香瞳 更新时间:2024-05-08 10:32:24 源网站:笔趣阁
  听到此言,众人内心无不惊疑。

  所谓一切都推倒重来,其实就是把这个王朝彻底推翻,所有不需要的人全部杀死,一切的一切全部替换,完全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而现在这种情况则是有些择中,是在大康的基础上建立,至少名义上是这样。

  这也是关宁的真实想法。

  经历这场内战之后,大康已经破坏的不像样,城民百姓遭受苦楚,民不聊生。

  梁国会放弃这个机会吗?

  魏国又会放弃吗?

  当然不会!

  关宁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起战争。

  而现在的大康已经无力应对。

  所以必须要尽快恢复稳定,恢复生产,发展国力。

  这才是关宁用这种相对中和方式的主要原因。

  他是以驸马身份继位,可只是一个由头。

  可这些人的意思是要为隆景帝正式发丧,让他认爹。

  这不是开玩笑?

  等这个过渡期结束,他连国号都要更改。

  不过这需要一步步的来。

  现在还是要稳定。

  关宁也能够理解,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王朝突然改变,一时接受不了也正常。

  所以他才预留了过渡期。

  等他把朝局稳定下来,那些该处理的,该改变的都要处理。

  他可不是隆景二世。

  在这同时,薛怀仁也在打量着关宁。

  他忍不住想到四年前,关宁刚来上京的样子。

  那时还带着些稚嫩,但已经显露出锋芒。

  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落魄世子能走到这一步。

  今年他才二十岁吧。

  可其身上那种威严却已经相当重了。

  妖孽!

  除了这两个字,他再想不到该怎么形容。

  历大人,隆景帝发丧的事宜就交给你操办,就是我刚才提的要求,时日最长不过七天。

  历修身体微颤。

  他很想拒绝,但看到关宁的冷目又不敢不应。

  其实曾经他跟关宁关系不错,因为有自己女儿舒兰的那一层,私交不错,他也曾多其多有照顾。

  可现在身份已经转变。

  他刚提出反对意见,就让他来操办。

  历修知道,关宁这是借他之手,来堵那些反对之口。

  他不敢拒绝。

  因为这位有推倒从来的气魄,这是当年隆景帝都不具备的。

  是啊!

  他在大殿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都敢杀掉那些言官文臣,又有什么可顾忌的?

  微臣领旨。

  虽未正式登基,但他们都以臣下自居,历修再不敢言语。

  另外,你们对隆景帝的称呼也要改变一下了,以后可称其为僖宗。

  这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惊。

  皇帝驾崩,后继者都会为其追加庙号。

  庙号的选字并不严格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誉。

  这其实就是对皇帝的一种评价,起盖棺定论的作用。

  既然是评价那便是有好有坏。

  仁、孝、睿代表仁爱孝顺的贤主,中、圣则是中兴之主。

  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

  这已经是极差的庙号,但还有更差的。

  那就是僖宗,因为这代表的是昏庸腐朽!

  关宁作为新继者,自然有资格对隆景帝追封庙号。

  只是这庙号着实有些不好。

  这就相当于杀了你,还要鞭尸。

  后世对隆景帝的评价也会因此而盖棺定论!

  这个是不是有些不妥?

  礼部尚书怀元开口道:人死为大,隆景帝毕竟已经死了,其两个儿子也都那般悲惨,依臣下之见,隆景帝生前修道,不如追封道宗,也有玄虚之意。

  人死为大?

  关宁淡问道:这二者能相提并论吗?还是你觉得我的评价有错?

  至于他的两个儿子,那是他自己造成。

  可这样,确实有些

  关宁平静道:难道我要对一个杀父仇人极尽褒溢吗?

  众人都说不出话了。

  杂事太多,让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

  隆景帝确实是关宁的杀父仇人。

  我是造反夺位,无论我怎么掩盖,都不会改变,我也敢于承认,但隆景帝昏庸的事实,同样不能掩盖。

  关宁又看向了怀元。

  你是礼部尚书,辅助历大人为僖宗发丧事宜,另外可再写一篇檄文,述尽其生平之事,包括其与蛮族勾结迫害我父亲,及修道寻长生,定立年幼太子使得朝局混乱之事。

  我要的是详述,不多加笔墨,但也不能短缺。

  怀元身心震颤,面色当即变得极其不自然。

  他是礼部尚书,确实适合写这篇檄文,只是这内容,让他不知怎么下笔。

  这是要他写一篇罪书!

  述尽隆景帝罪证!

  他死得其所,关宁造反也是顺应大势!

  把隆景帝的罪定死了,那关宁造反之举也会被无限减弱,甚至能改变为正义之举。

  他不是造反,而是救国!

  这位好大的心思!

  另外前太子萧政,以及秦王萧腾的死也要在檄文中说明。

  关宁开口道: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本王杀的他们,这个锅我可不背。

  后半句他们没太听懂,但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写好之后交由本王阅览,这檄文要传告全国。

  我写不了。

  怀元从心底里接受不了。

  哪怕都是事实,可他依旧做不到。

  你是礼部尚书你不写谁写?

  大不了我不做这个礼部尚书。

  怀元是文人,倒也有几分骨气。

  好。

  关宁开口道:那你可以离开了,但暂时还不能回家。

  来人,带怀大人出去。

  有兵卒立即带着他离开。

  关宁也不在意,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也不能强求。

  薛大人?你愿意写吗?

  薛怀仁也很有意思。

  老夫的声名已经烂透了,倒是不差这一件。

  哈哈。

  这话说的关宁也笑了,不愧是自家人就是能办事。

  关宁对自己人向来不客气。

  那操办登基大典的事情也交给你办了。

  薛怀仁开口道:老夫已经年长,心有余力不足,能否让公良禹大人帮衬着?

  什么叫人精,这才是人精啊!

  关宁忍不住感叹。

  公良禹,你跟着帮忙,好好向薛大人学习。

  是。

  关宁又接着道:还有一件事情比较重要,高廉段盎等人已经伏诛,其罪孽深重,应当抄家灭族,这件事情该由谁来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