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54章 会试

小说: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更新时间:2024-05-08 10:32:55 源网站:新笔趣阁
  ();

  大海无垠,一望无边,海的那头是什么,李雪儿也很好奇。

  “李爷爷,你要去海的那头吗?”

  她不信地球论,不过,对海之尽头却非常向往。

  “去也是许久许久以后的事了。”李青望着海面,轻声道,“大明这边还有诸多事要做,现在只是个开始,等什么时候彻底进入新时代了,我会去走上一遭。”

  不知我等不等得起……李雪儿唇瓣蠕动,却终究没说出口。

  她缓缓站起身,面朝大海,呼海风,好一会儿,转身往回走。

  “做甚去?”

  “修行!”

  李雪儿展颜,晶亮眼眸眨了眨,继而进了船舱。

  “这小妮子……”李青苦笑摇头,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倚在躺椅上,眯着眼,就着海风入睡……

  李青日子悠闲,整天吃喝玩乐,颇为惬意。

  春更浓,天气愈发炎热起来,李宏也终于做好了筹备,打算跟佛郎机干一架。

  既扬大明国威,还能彰显大明对藩属国的爱护,何乐不为?

  三十余艘小型战舰,都是在满剌加紧急改良出的渔船、商船,跟大明的没法比,却胜在灵活。

  李宏带领部分水师将士熟悉了几日,接着,换装上大明火炮,并启用了两艘中型舰船,打算狠狠揍一顿佛郎机。

  对于佛朗机炮,李宏已然了解透彻,心中更是信心十足。

  然,他还是过于乐观了。

  人家佛郎机根本不打!

  数次求战无果,可把李宏气够呛,奈何,对方比泥鳅都滑,别说正面对决了,都不跟大明水师碰面。

  大明水师没到,佛郎机人就跑了。

  幸赖,大明水师人数众多。

  李宏干脆全军出击,你不是喜欢跑吗,我把你晾晒货物,栖身之所,藏匿财物……等占据的小岛屿全给占了。

  你他娘给老子在大海上飘着吧……

  这一招果然有效,很快对方就撑不住了,再来谈判。

  佛郎机人野蛮不假,崇尚暴力掠夺也是真,可他们不傻,双方实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开战根本没有赢的希望……

  ~

  大明,乾清宫。

  刘健、李东阳,谢迁再来催促,“皇上,再过两日就要会试了,不能再拖了啊。”

  朱佑樘抬手写下一个条子,道:“刘爱卿去礼部一趟。”

  “臣遵旨。”刘健接过小太监转递来的谕旨,瞥了眼,眼中升起一抹惊讶,随即又恢复如常。

  “嗯…,”朱佑樘揉了揉眉头,面容带着疲倦,道,“张家、孙家,周家的人可是不安分了?”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谢迁拱手道,“自宣宗之后,外戚逐渐势大,犹以张家为甚!数代下来,在官场确有些能量。”

  文官乃至整个武将团体,甚至包括勋贵,对外戚都不待见。

  无他,文官是靠着科举、政绩等手段做官,做大官,武将、勋贵则要么是立了军功,要么是祖上立了大功,都是对大明有贡献的人。

  而外戚这个团体则不然,他们没有一点贡献不说,地位却比他们还要高!

  靠着女儿发迹,有什么可趾高气昂的啊!?

  不过,瞧不起归瞧不起,仍有不少人愿意结交。

  “张家……”朱佑樘沉吟了下,问道:“张家的爵位传几代了?”

  李东阳道,“回皇上,传到了第四代。”

  “四代……”朱佑樘沉吟了下,“孙家呢?”

  当初正统皇帝北狩,景泰帝上位后,考虑孙氏在皇宫经营许久,便予以孙家优待,爵位又传承了下去。

  “第三代。”李东阳道。

  顿了下,补充:“周家现阶段也快到第三代了,当今皇后娘张家,才到第二代。”

  朱佑樘缓缓点头,沉吟不语。

  三人瞧出皇帝似动了整顿外戚的心思,忙趁热打铁,谢迁道:

  “皇上,大明建国之初,太祖便有过明言,非军功不可永远世袭罔替,外戚爵位世袭都有限制,普遍在三代,最长不过五代,迄今为止,只有在正统朝监国的诚孝张皇后,外戚世袭五代,余者皆在三代。”

  顿了下,“皇上,大明无外戚干政先例,主要也得益于太祖的限制,然,臣以为,五代终是太久了,难保不会扎下根来。”

  说起来,当初张太皇太后的娘家人之所以能世袭五代,也是托三杨的福。

  当然,朱祁镇也是点头的。

  只因那时的朱祁镇并没有掌实权,国家大事都要皇奶奶拿主意,他自然要多巴结。

  新官不算旧官账,同为内阁阁臣,三人自然要为前辈留些面子,只谈事实,不提缘由。

  刘健附和,“谢大学士言之有理,皇上,不若趁着此

  番机会,对外戚施以雷霆手段!”

  李东阳微微皱眉,却是没有跟进。

  果然,朱佑樘摇头不允。

  “犯了错,自然要惩处,可也不能因一人否定一群人。”

  身为皇帝,任何一个决策都干系甚大!

  外戚之所以臭名昭著,皆因文官们的笔杆子,是因为他们鄙视外戚。

  事实上,外戚并非那般不堪,比如卫青、霍去病之流。

  甚至,在王莽没有篡位之前,皇帝对外戚是相当亲近且信赖的,对皇帝来说,外戚并非如狼似虎,相反,这个团体还挺可爱。

  无他,外戚抢皇位的概率几乎为零。

  且,外戚唯有抱紧皇帝,才能保障自己的荣华富贵。

  王莽那样的例子,不会发生在大明,就如大明的太监绝做不到唐汉那般,王振、汪直那般大凶之流,不过是皇帝的白手套罢了,根本威胁不到政权。

  其实朱佑樘给俩舅子封侯,也是存着培养外戚的心思,然,两个舅子烂泥扶不上墙,根本没发挥出他期望的价值,反而大肆敛财,给他抹黑。

  外戚不能废了!

  从某种角度来看,外戚跟太监的属性都差不多,是皇帝可以用的刀,他的这把刀锈迹斑斑,不代表未来的刀也是如此。

  朱佑樘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此事勿要再劝,一码归一码!”

  “皇上英明,不过,谢大学士的担忧也有些道理。”李东阳斟酌着说,“世袭五代确实太久了,不若皇上把规矩定死在三代,如此,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隐患。”

  顿了顿,“外戚在官场素有结交,不过,内阁会坚定地站在皇上您这边,相信六部之中,更多人也是向着皇上的。”

  皇帝什么都好,就是过于守成了!

  一向是能不改动,就不改动,保持现状即可。

  “臣附议!”刘健恭声道,“无论发生什么事,内阁都会一直坚定地站在皇上一边。”

  “臣也附议,皇上莫再犹豫了。”谢迁促请。

  朱佑樘道:“办是要办,不过,朕觉得待科举过后再处理此事才好。”

  “皇上惩治国舅,极大鼓舞了学子,若能赶在会试前促成此事,那么反响会更好。”谢迁诱惑。

  朱佑樘心动了。

  他也爱名啊!

  “那好,”朱佑樘道,“朕就下一道中旨,今后,外戚爵位只可世袭三代。”

  谢迁侧耳聆听,然,皇帝却没了下文。

  不是,真就这点?

  你还想如何?朱佑樘瞪了他一眼,“谢爱卿去拟旨吧。”

  “……是,臣遵旨。”谢迁无奈,终究是没能大挫外戚。

  李东阳却不觉得可惜,他感觉如此就很好了,千百年构成的格局,还是不要颠覆的好,步子迈太大终究不是件好事。

  …

  程宅。

  程敏政缓缓起身,双手接过圣旨,还有些不真实。

  他没想到,皇上竟真的让自己做主考官。

  “程大人,会试在即,时间紧迫,你要多多辛苦了。”刘健含笑道。

  程敏政点头,笑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本是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之说?”

  ~

  酒楼。

  唐伯虎全力冲刺,徐经也不再懈怠,与唐伯一般,挑灯夜读,全力备考!

  十年寒窗苦读,能不能一飞冲天,就看这一回了。

  …

  两日匆匆而过,学子们终于迎来了会试,这一场考试,关乎着他们的一生。

  走进贡院,挤在单人单间的‘牢笼’里,学子们聚精会神,全力以赴。

  接着,他们傻眼:

  这题……也太生僻了吧?

  王守仁提着笔,眉头紧锁,也是有些怀疑人生,他本就不太擅长科举考试,两次落榜的他,好不容易忍着枯燥,将四书五经背得个滚瓜烂熟,结果……

  你说你不考?

  王守仁都有种骂冲动了。

  完蛋,又要落榜了……王守仁欲哭无泪。

  想到父亲,想到李青,他想死的心都有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倒霉的不只我一个,别人估计也好不太多……王守仁自我安慰:矮个子里面挑大个,我未必不能中第。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如此祈祷了。

  ~

  ‘我去,伯虎兄大才,大才啊……’

  徐经兴奋得无以复加,这题确是生僻,可当初押题时,伯虎兄给提过,还曾长篇大论一番。

  他甚至都不用费心思,结合当初伯虎兄的论述,加以润色也就是了。

  ~

  唐伯虎看着试卷上的考题,只有一个念头。

  ‘稳了,会元稳了……’sxbiquge/read/72/7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