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格鲁朗的命令,加上亲卫营第一军强大的火力支持,冲锋的建奴士兵很快便从冲锋变成了逃荒。
这些建奴士兵遍地的逃跑,身边的人不断的倒下,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
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回家找妈妈。
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负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明军来说,重要的是可以杀多少敌人,俘虏多少人。
对于建奴来说,他们是奔跑着冲出包围回到盛京见到亲人。还是一步到位,直接飞升上天见先人。
格鲁朗和他的一众亲兵也加入了冲锋的队伍,但是格鲁朗的运气不好,也可能是命不好。
一枚火炮炮弹直接在他的身边爆炸开来,他和他的亲兵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便直接上了西天。
主帅死了,一众建奴士兵也没有了约束,在他们的面前只有两条路。
要么死,要么投降。
一些眼光独特的建奴士兵很果断的选择投降。
而一些脑袋瓜子不灵光的死忠分子则成为了明军的枪下亡魂。
在这样的局面下,亲卫营和右卫营的将士,也在军令下达后,从井然有序的冲锋,变成了以小旗为单位,自由射击。
战场局面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
两军对战演变成了明军的猎杀。
而猎物就是四处窥探的建奴士兵。
这场战斗注定会被写入史册,因为这是火枪火炮被大规模装备以来,所面对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
交战双方人数差不多,一方使用热武器,一方使用冷兵器。
结果证明,冷兵器在热武器面前不值一提。
这场战斗直至午时才彻底结束,除了极少的一部分祖坟冒青烟的建奴士兵逃出去外,几乎所有的建奴士兵都被杀死,或者投降。
一番统计下来,这一仗,明军俘虏建奴士兵两万七千多人,歼灭建奴两万八千多人,逃出去的建奴士兵人数不足四千人。
而亲卫营第一军这面,战死五百二十余人,受伤人数三百六十余人,伤亡人数合计不到一千人。
右卫营的情况差不多,伤亡不到一千人。
以伤亡不到两千人的代价,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这足以证明,刀剑弓弩的时代已经过去,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同时,也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在原来的历史上,几十万清军和义和团军,打不过万余人的八国联军。
不仅打不过,还让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
清军腐败无能是一方面,可能更大的原因也是武器装备的落后。
“黄总督!黄总督!大胜!大胜!”
得知战斗结果的朱复国喜出望外,连忙找到黄得功。
黄得功也是面带笑容。
“朱总兵,恭喜你,立下如此战功!真是可喜可贺!”x33
黄得功自然不会吝啬赞美的话。
听到黄得功的赞美,朱复国自然也是谦让一番。
“全部仰仗总督大人指挥有方!”
朱复国此话一出,黄得功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好了!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
黄得功打趣说道。
正在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两人耳边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耳边又传来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黄得功和朱复国大惊失色,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军火库爆炸了。
二人面面相觑,连忙冲着爆炸声来援望去。
二人发现不断的爆炸声来源竟然是辽城。
二人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又传来一声急促的传报声。
“报!总督大人,辽城内不断发生爆炸,我军一个百户进城查看情况,可能已经………”传令兵话没说完,已经哽咽起来。
黄得功和朱复国自然明白发生了什么。
耳边的爆炸声不断传来,辽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爆炸声中坍塌。
“他么的,济尔哈郎这个老匹夫,好毒!”
朱复国愤怒的骂道。
黄得功也是一脸动容。
一个百户的将士,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倒在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之中。
“确实歹毒,不打了败仗逃跑,逃跑前甚至连城都炸了!歹毒!太歹毒了!”
黄得功也是破口大骂。
“血债必须血偿,黄总督,末将建议从投降的士兵中,挑选五百个八旗人,就地处决,以慰被炸死的兄弟们亡魂!”
朱复国直接准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什么?朱总兵,这五百建奴不是因为逃跑才被处决的么?”
黄得功的话先是让朱复国一头雾水,不过随即便反应过来。x33
“对!对!黄总督说的对,末将失言了,末将这就带人去抓捕逃跑的建奴八旗!”
朱复国顺着黄得功的话说,黄得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朱复国急匆匆而去。
“来人,等辽城爆炸结束后,派人再去,收集一下被炸死士兵的遗物。”
“得令!”
一名传令兵应声而去。
“来人,准备笔墨,本督亲自写信,将此事向太子殿下汇报!”
很快,纸墨笔砚便准备好了,黄得功伏案奋笔疾书。
当朱慈烺收到黄得功的战报时,已经是傍晚了。
朱慈烺率领亲卫营第四军、左卫营以及右卫营克虏军,已经抵达沈阳城南三十里。
朱慈烺见天色已晚,便直接命令大军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为明天总攻盛京做准备。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朱慈烺召见了孙传报和李定国,这是朱慈烺才拿出了黄得功禀报的战报。
一番阅读下来后,朱慈烺连连说好。
看到朱慈烺这般模样,孙传庭和李定国的好奇心彻底被勾了起来。
“你们看看吧!黄得功在辽城取得大捷,虽然建奴的骑兵跑了,但是依旧取得不错的战绩。”
朱慈烺一边说,一边将信纸递了过去。
孙传庭和李定国两人凑到一起,看了起来。
“恭喜殿下,天佑大明,大明万岁!”
孙传报和李定国看完信以后,自然连连称赞。
“殿下,有了黄总督的六七万人马,我们攻打沈阳更不在话下了!”
孙传庭开心的说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
“孙总督说的不错,今天找你们来商讨一下,明天攻打沈阳计划。”
成绩永远都是属于昨天了,黄得功和朱复国在东线取得如此大捷,朱慈烺自然开心,可是明天的事情也不能耽误!
这些建奴士兵遍地的逃跑,身边的人不断的倒下,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
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回家找妈妈。
仗打到这个份上,胜负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明军来说,重要的是可以杀多少敌人,俘虏多少人。
对于建奴来说,他们是奔跑着冲出包围回到盛京见到亲人。还是一步到位,直接飞升上天见先人。
格鲁朗和他的一众亲兵也加入了冲锋的队伍,但是格鲁朗的运气不好,也可能是命不好。
一枚火炮炮弹直接在他的身边爆炸开来,他和他的亲兵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便直接上了西天。
主帅死了,一众建奴士兵也没有了约束,在他们的面前只有两条路。
要么死,要么投降。
一些眼光独特的建奴士兵很果断的选择投降。
而一些脑袋瓜子不灵光的死忠分子则成为了明军的枪下亡魂。
在这样的局面下,亲卫营和右卫营的将士,也在军令下达后,从井然有序的冲锋,变成了以小旗为单位,自由射击。
战场局面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
两军对战演变成了明军的猎杀。
而猎物就是四处窥探的建奴士兵。
这场战斗注定会被写入史册,因为这是火枪火炮被大规模装备以来,所面对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
交战双方人数差不多,一方使用热武器,一方使用冷兵器。
结果证明,冷兵器在热武器面前不值一提。
这场战斗直至午时才彻底结束,除了极少的一部分祖坟冒青烟的建奴士兵逃出去外,几乎所有的建奴士兵都被杀死,或者投降。
一番统计下来,这一仗,明军俘虏建奴士兵两万七千多人,歼灭建奴两万八千多人,逃出去的建奴士兵人数不足四千人。
而亲卫营第一军这面,战死五百二十余人,受伤人数三百六十余人,伤亡人数合计不到一千人。
右卫营的情况差不多,伤亡不到一千人。
以伤亡不到两千人的代价,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这足以证明,刀剑弓弩的时代已经过去,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同时,也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在原来的历史上,几十万清军和义和团军,打不过万余人的八国联军。
不仅打不过,还让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
清军腐败无能是一方面,可能更大的原因也是武器装备的落后。
“黄总督!黄总督!大胜!大胜!”
得知战斗结果的朱复国喜出望外,连忙找到黄得功。
黄得功也是面带笑容。
“朱总兵,恭喜你,立下如此战功!真是可喜可贺!”x33
黄得功自然不会吝啬赞美的话。
听到黄得功的赞美,朱复国自然也是谦让一番。
“全部仰仗总督大人指挥有方!”
朱复国此话一出,黄得功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好了!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
黄得功打趣说道。
正在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两人耳边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耳边又传来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黄得功和朱复国大惊失色,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军火库爆炸了。
二人面面相觑,连忙冲着爆炸声来援望去。
二人发现不断的爆炸声来源竟然是辽城。
二人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又传来一声急促的传报声。
“报!总督大人,辽城内不断发生爆炸,我军一个百户进城查看情况,可能已经………”传令兵话没说完,已经哽咽起来。
黄得功和朱复国自然明白发生了什么。
耳边的爆炸声不断传来,辽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爆炸声中坍塌。
“他么的,济尔哈郎这个老匹夫,好毒!”
朱复国愤怒的骂道。
黄得功也是一脸动容。
一个百户的将士,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倒在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之中。
“确实歹毒,不打了败仗逃跑,逃跑前甚至连城都炸了!歹毒!太歹毒了!”
黄得功也是破口大骂。
“血债必须血偿,黄总督,末将建议从投降的士兵中,挑选五百个八旗人,就地处决,以慰被炸死的兄弟们亡魂!”
朱复国直接准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什么?朱总兵,这五百建奴不是因为逃跑才被处决的么?”
黄得功的话先是让朱复国一头雾水,不过随即便反应过来。x33
“对!对!黄总督说的对,末将失言了,末将这就带人去抓捕逃跑的建奴八旗!”
朱复国顺着黄得功的话说,黄得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朱复国急匆匆而去。
“来人,等辽城爆炸结束后,派人再去,收集一下被炸死士兵的遗物。”
“得令!”
一名传令兵应声而去。
“来人,准备笔墨,本督亲自写信,将此事向太子殿下汇报!”
很快,纸墨笔砚便准备好了,黄得功伏案奋笔疾书。
当朱慈烺收到黄得功的战报时,已经是傍晚了。
朱慈烺率领亲卫营第四军、左卫营以及右卫营克虏军,已经抵达沈阳城南三十里。
朱慈烺见天色已晚,便直接命令大军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为明天总攻盛京做准备。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朱慈烺召见了孙传报和李定国,这是朱慈烺才拿出了黄得功禀报的战报。
一番阅读下来后,朱慈烺连连说好。
看到朱慈烺这般模样,孙传庭和李定国的好奇心彻底被勾了起来。
“你们看看吧!黄得功在辽城取得大捷,虽然建奴的骑兵跑了,但是依旧取得不错的战绩。”
朱慈烺一边说,一边将信纸递了过去。
孙传庭和李定国两人凑到一起,看了起来。
“恭喜殿下,天佑大明,大明万岁!”
孙传报和李定国看完信以后,自然连连称赞。
“殿下,有了黄总督的六七万人马,我们攻打沈阳更不在话下了!”
孙传庭开心的说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
“孙总督说的不错,今天找你们来商讨一下,明天攻打沈阳计划。”
成绩永远都是属于昨天了,黄得功和朱复国在东线取得如此大捷,朱慈烺自然开心,可是明天的事情也不能耽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