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那些无人的岛屿充满了数不清的财富,各种香料,药材,珍宝等珑夏没有的珍稀。
海洋里面,更是有着无数的资源,各种海鱼虾蟹,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算得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旦遇上灾年,海鱼还可以成为活人无数的存在。
如今对海洋的开发程度基本为零,完全不用担心过度开发。
通过赫伯特的描述,唐梓昱知道了在万里之外,还有着无数的国度。
一旦和这些国家建立通商和贸易往来,贸易利润那是相当可观的。
由此他对祝兴昌这个造船世家格外上心。
“殿下放心,下官知晓,会尽快将这件事情落实。”x33
有许元德在桐城府衙坐镇,唐梓昱也很放心。
如今滨州的豪门望族都被他收拾了一遍,将安身立命的坞堡和家丁都被收编,桐城的望族要是在这个当口冒头,唐梓昱不介意杀鸡儆猴,给他们树一个典型。
更何况昱地最牛逼的郑家,已经覆灭,曾经堪比土皇帝的郑宇志,现在还在桐城游街示众。
随后他看向鲁有财,鲁有财见状,笑着拱手,“殿下,老奴没有什么说的,这次过来,除了按照殿下的要求带来一批滨州酿之外,还带了二十万两银子和三个能够担任掌柜的伙计。”
“好,滨州酿就交给张成,让齐小五都拿给老酒鬼前辈吧。”
“本王承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以后老酒鬼前辈的酒,商会这边记得按时送去。”
“老奴记下了,前辈救殿下一命,又不喜黄白之物,送这些美酒佳酿,根本算不得什么。”
鲁有财已经知道了昨夜发生的大致事情,也了解到唐梓昱让他运这些酒来的目的。
“鲁管家,带掌柜过来为何?是准备在桐城开店吗?”
鲁有财笑着拱手道,“回禀殿下,是有开设店铺的打算。”
“再则张成等人也需要一个落脚点不是,有一个合理的身份和落脚点,以后为殿下办事也更方便。”
张成是他推荐给唐梓昱的,如今张成在工作中寻求他的帮助和支持,他自然是欣然答应。
昱地五洲这次发生如此大事,让鲁有财也明白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在唐梓昱让张成组建暗卫以来,他给了很多支持。
不管是要人要钱,鲁有财都从不吝啬,好在张成争气,将暗卫搞得有声有色,这次还阴差阳错立下了救主的大功。
在鲁有财看来,这一切都是天命。
昱地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绝世贤王,老天爷都保佑着殿下。
唐梓昱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愧是王府出来的人,做事就是要细心一些。
“诸位皆是本王的左膀右臂,以后还需要诸位精诚协作,如此才能中兴昱地,造福百姓。”
他环视几人,笑着说道。
他心中有无数的想法,可要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那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辅助和执行。
“为殿下效力,乃是我等荣幸。”几人齐声拱手回道。
“本王之前提的一件事,还是要实行。”
“本王决定,在桐城中修建英烈祠,供奉这次桐城之战中,那些阵亡的老叟和将士们,让所有桐城百姓都牢记他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为桐城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理应被世人铭记。”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惊诧地看着唐梓昱。
上一次已经听昱王殿下说过,要为战死的将士们树立英雄纪念碑,当时就让众人惊骇。
“殿下,此举怕是不妥吧!”许元德赶忙说道。
“本王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不仅这一次战死的英雄可以进入英烈祠,之后为桐城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死后也可以进入英烈祠。”
“虽然可能会被世家望族抵制,不过这份荣耀,能够让百姓归心,让民众有凝聚力,为何不可以?”x33
“再则,为桐城都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凭什么不被世人记住?”
“如果没有英烈祠,那些在府衙中战死的老叟,谁又能记得他们?他们的家人又如何得到众人的尊重。”
“总的说来,利大于弊!”
谁不希望名留青史?
别说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和官员,百姓亦是如此。
此举对于以后昱地的发展和调动百姓的向心力及凝聚力,有着莫大的好处。
说不得下一次遇到山匪占城的时候,老百姓就自发地会抵抗,反正战死能进英烈祠,子孙后代能够得到善待,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鲁管家,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别不舍得花钱,英烈祠一定要修建的大气磅礴,庄严肃穆。”
上一次拍卖会赚了不少银子,缓解了王府和理事府的窘迫境地。
打下郑家坞堡,金库里面的金银财宝加起来估计有上千万两,更是不愁没银子。x33
如今又有滨州酿这门生意,柳家可以持续地为他提供粮食。
有了粮食的保障,手里又有银子,除了建立工业体系之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民生。
虽然建设昱地需要的花费也是海量,但那些银子也不是一次性往外掏,只要收支能够平衡,就关系不大。
除此之外,修建英烈祠和英雄纪念碑这种能够凝聚人心的标志性建筑,也花不了几个银子。
“老奴一定办好这件事。”对于唐梓昱的安排,鲁有财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唐梓昱如今的表现,已经让他十分放心,也能够给宁妃娘娘一个满意的交代。
“殿下,不可啊!这样的事情古未有之。”
“要是这件事传回京都,说不得又会陛下生气,惹得好事的权贵、世家弹劾殿下!”
“殿下,三思啊!”李达此刻也抱拳劝说。
按理说这件事,他是最高兴的人。
所以此时格外矛盾和纠结。
殿下此举,让军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得到百姓的尊重。
以后招募兵卒也会更加容易。
只不过这样的举措,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冒进。
站在他这个位置,他不得不劝说。
“许长史,李校尉,这件事不必在意,任何事都是从无到有。”
“古未有之,我们为何就不可以去做?”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能够让军士们更有念想吗?”
“灭神炮以前没有,现在我们不是也有了吗?”
“至于京都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人,我们在意做甚?”
“本王只是一个潘王,只想治理好封地,以后也只想安安稳稳当一个逍遥王爷。”
“仅此而已!所以那些人的话语,对于本王来说,和屁话没有什么区别!”
海洋里面,更是有着无数的资源,各种海鱼虾蟹,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算得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旦遇上灾年,海鱼还可以成为活人无数的存在。
如今对海洋的开发程度基本为零,完全不用担心过度开发。
通过赫伯特的描述,唐梓昱知道了在万里之外,还有着无数的国度。
一旦和这些国家建立通商和贸易往来,贸易利润那是相当可观的。
由此他对祝兴昌这个造船世家格外上心。
“殿下放心,下官知晓,会尽快将这件事情落实。”x33
有许元德在桐城府衙坐镇,唐梓昱也很放心。
如今滨州的豪门望族都被他收拾了一遍,将安身立命的坞堡和家丁都被收编,桐城的望族要是在这个当口冒头,唐梓昱不介意杀鸡儆猴,给他们树一个典型。
更何况昱地最牛逼的郑家,已经覆灭,曾经堪比土皇帝的郑宇志,现在还在桐城游街示众。
随后他看向鲁有财,鲁有财见状,笑着拱手,“殿下,老奴没有什么说的,这次过来,除了按照殿下的要求带来一批滨州酿之外,还带了二十万两银子和三个能够担任掌柜的伙计。”
“好,滨州酿就交给张成,让齐小五都拿给老酒鬼前辈吧。”
“本王承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以后老酒鬼前辈的酒,商会这边记得按时送去。”
“老奴记下了,前辈救殿下一命,又不喜黄白之物,送这些美酒佳酿,根本算不得什么。”
鲁有财已经知道了昨夜发生的大致事情,也了解到唐梓昱让他运这些酒来的目的。
“鲁管家,带掌柜过来为何?是准备在桐城开店吗?”
鲁有财笑着拱手道,“回禀殿下,是有开设店铺的打算。”
“再则张成等人也需要一个落脚点不是,有一个合理的身份和落脚点,以后为殿下办事也更方便。”
张成是他推荐给唐梓昱的,如今张成在工作中寻求他的帮助和支持,他自然是欣然答应。
昱地五洲这次发生如此大事,让鲁有财也明白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在唐梓昱让张成组建暗卫以来,他给了很多支持。
不管是要人要钱,鲁有财都从不吝啬,好在张成争气,将暗卫搞得有声有色,这次还阴差阳错立下了救主的大功。
在鲁有财看来,这一切都是天命。
昱地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绝世贤王,老天爷都保佑着殿下。
唐梓昱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愧是王府出来的人,做事就是要细心一些。
“诸位皆是本王的左膀右臂,以后还需要诸位精诚协作,如此才能中兴昱地,造福百姓。”
他环视几人,笑着说道。
他心中有无数的想法,可要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那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辅助和执行。
“为殿下效力,乃是我等荣幸。”几人齐声拱手回道。
“本王之前提的一件事,还是要实行。”
“本王决定,在桐城中修建英烈祠,供奉这次桐城之战中,那些阵亡的老叟和将士们,让所有桐城百姓都牢记他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为桐城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理应被世人铭记。”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惊诧地看着唐梓昱。
上一次已经听昱王殿下说过,要为战死的将士们树立英雄纪念碑,当时就让众人惊骇。
“殿下,此举怕是不妥吧!”许元德赶忙说道。
“本王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不仅这一次战死的英雄可以进入英烈祠,之后为桐城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死后也可以进入英烈祠。”
“虽然可能会被世家望族抵制,不过这份荣耀,能够让百姓归心,让民众有凝聚力,为何不可以?”x33
“再则,为桐城都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凭什么不被世人记住?”
“如果没有英烈祠,那些在府衙中战死的老叟,谁又能记得他们?他们的家人又如何得到众人的尊重。”
“总的说来,利大于弊!”
谁不希望名留青史?
别说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和官员,百姓亦是如此。
此举对于以后昱地的发展和调动百姓的向心力及凝聚力,有着莫大的好处。
说不得下一次遇到山匪占城的时候,老百姓就自发地会抵抗,反正战死能进英烈祠,子孙后代能够得到善待,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鲁管家,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别不舍得花钱,英烈祠一定要修建的大气磅礴,庄严肃穆。”
上一次拍卖会赚了不少银子,缓解了王府和理事府的窘迫境地。
打下郑家坞堡,金库里面的金银财宝加起来估计有上千万两,更是不愁没银子。x33
如今又有滨州酿这门生意,柳家可以持续地为他提供粮食。
有了粮食的保障,手里又有银子,除了建立工业体系之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民生。
虽然建设昱地需要的花费也是海量,但那些银子也不是一次性往外掏,只要收支能够平衡,就关系不大。
除此之外,修建英烈祠和英雄纪念碑这种能够凝聚人心的标志性建筑,也花不了几个银子。
“老奴一定办好这件事。”对于唐梓昱的安排,鲁有财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唐梓昱如今的表现,已经让他十分放心,也能够给宁妃娘娘一个满意的交代。
“殿下,不可啊!这样的事情古未有之。”
“要是这件事传回京都,说不得又会陛下生气,惹得好事的权贵、世家弹劾殿下!”
“殿下,三思啊!”李达此刻也抱拳劝说。
按理说这件事,他是最高兴的人。
所以此时格外矛盾和纠结。
殿下此举,让军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得到百姓的尊重。
以后招募兵卒也会更加容易。
只不过这样的举措,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冒进。
站在他这个位置,他不得不劝说。
“许长史,李校尉,这件事不必在意,任何事都是从无到有。”
“古未有之,我们为何就不可以去做?”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能够让军士们更有念想吗?”
“灭神炮以前没有,现在我们不是也有了吗?”
“至于京都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人,我们在意做甚?”
“本王只是一个潘王,只想治理好封地,以后也只想安安稳稳当一个逍遥王爷。”
“仅此而已!所以那些人的话语,对于本王来说,和屁话没有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