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p>
林晓花是在一阵鞭炮声中和儿子奶声奶气的嚷嚷中醒来的。</p>
小楚四儿一身大红的棉衣棉裤坐在面前,像是年画里走出来的胖娃娃,正冲着她龇牙乐。</p>
“妈妈啊!”</p>
看到她醒了,胖小子乐呵的蹭过来。</p>
一阵撒娇。</p>
这一刻,什么心思都没了。</p>
“儿子吖!”</p>
林晓花抱着小家伙狠狠亲了两口。</p>
这才发现,大概家里也就她一个没起床了。</p>
咚咚锵,咚咚锵……</p>
外面响起了锣鼓声儿。</p>
“咦……妈妈啊!”</p>
小四儿好奇的奔着外面使劲,嘴里“妈妈、妈妈”的叫着,明显想出去。</p>
林晓花想到上次楚云峰和孙英华结婚,孩子被放鞭炮吓到的事儿,就有点儿犹豫。</p>
楚三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进来。</p>
“妈妈,四儿你们快出来看,扭秧歌的,还有踩高跷的……”</p>
看到小四儿还屁股稳当的坐在炕头,楚三都着急了。</p>
“我说小四儿啊,你咋还这么稳当呢?”</p>
想起来这个弟弟可能连这个都没见过,楚三忙给他套棉衣。</p>
“快去快去,可好看了。”</p>
林晓花张了张嘴,想了想。</p>
孩子不能总这么拘着。</p>
一次吓到了,难道还永远不能见热闹的东西了?</p>
这样想着,赶紧套了一套大红的棉衣,亲自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四儿往外走。</p>
“四儿别怕啊,外面可热闹了,是看扭秧歌。”</p>
林晓花一路上给小家伙做心理建设,等出了院子,就看到大路上一群扭大秧歌的人。</p>
穿的花花绿绿的扭秧歌的人,图的就是一个喜庆的氛围。</p>
林晓花记得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组织扭大秧歌的人各个村子之间来回跑,往往收益不菲。</p>
这伙人有三十多人,内容还挺丰富的。</p>
扭秧歌的,划旱船的,踩高跷的,还有人扮成猪八戒在队伍前面领着,扭的那叫一个浪。</p>
小四儿大概是头一次看到这场面,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咧开了小嘴乐。</p>
咚咚锵,咚咚锵……</p>
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曲调。</p>
这种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p>
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p>
几乎吸引了全村的人来瞧热闹。</p>
眼瞅着领头的往他们家这边来了,林晓花就指着那个打扮成猪八戒的喜庆大爷给小四儿。</p>
“唉呀妈呀,咋冲着我来了,我可不行。”</p>
一看领头的人往他们家来了,秦桂芝吓得捂着脸就往屋里躲。</p>
林晓花知道这是来他们家扭秧歌,然后需要给一些辛苦费的。</p>
不计较多少,就是这么个热闹。</p>
不过这三十多人扭大秧歌,大冬天的都舞出了一身汗,人家也就是赚一点儿辛苦费。</p>
还没等林晓花掏钱,楚天南直接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递了过去。</p>
一下子领头的“猪八戒”扭的更欢快了。</p>
整个院子都是喜气洋洋的。</p>
林晓花和小四儿被服饰鲜艳的秧歌队伍包裹着,楚天南护着他们娘俩,看着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娘俩,他也跟着高兴。</p>
但愿这日子永远像这样过,他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愿意永远守着这娘几个。</p>
孩子们都高兴坏了。</p>
哪怕扭大秧歌的去了别人家,几个孩子还是追了过去。</p>
林晓花怕冻着孩子,跟着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p>
小四儿还巴巴的往远处望,嘴里还嚷嚷着“哥哥”。</p>
“哥哥一会儿就回来了。”</p>
家里到处都贴满了喜庆的对联、窗花、灯笼,林晓花就拿了一盏红色的小灯笼给小四儿玩儿。</p>
楚云彪这会儿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家里只有秦桂芝他们婆媳和小四儿。</p>
“天南这也太大方了,出手就是一百块。</p>
我看隔壁你奶才给拿了五块钱。”</p>
林晓花只是笑着不说话,听着婆婆抱怨。</p>
“不过也是,咱们家日子过得好,不能差了事儿。</p>
省的人家讲究咱们。”</p>
果然,老人家还会圆笼回来。</p>
楚云彪从外面回来,嘿嘿直乐。</p>
“你们知道不,城东头老姚家,差点儿跟人家扭大秧歌的干起来。”</p>
“咋地啦?大过年的?”</p>
秦桂芝正在和面。</p>
家里这么多人,饺子肯定不能少包了,她这会儿就开始准备着。</p>
“老姚家不让扭大秧歌的进门,就是不想掏钱呗。</p>
这大过年的不都图个喜庆,人家非得进。</p>
这差点儿就打起来。”</p>
楚云彪感慨。</p>
“想当年老姚家那可是小队长,那在村里把他们牛比的呢。</p>
你瞅瞅这才几年啊。</p>
这家伙,还差那仨瓜俩枣的。”</p>
楚云彪提到这茬就高兴,躺在炕头冲胖小四儿招手。</p>
“我老孙子,快过来,让爷爷稀罕稀罕。”</p>
他就喜欢拿胡子扎这胖小子,看他嗷嗷叫唤就乐的不行。</p>
“大过年的,你可别招惹孩子。”</p>
秦桂芝虎着脸,“人家四儿可聪明了。”</p>
果然,小家伙撅着屁股往林晓花怀里专。</p>
“爷爷扎,不去不去不去!”</p>
把大家伙给逗得啊。</p>
“这孩子就是招人稀罕。”</p>
要不是儿媳妇抱着,楚云彪都想把孩子抱过去了。</p>
“天北那混小子也不回来,也不知道他们家那俩咋样了。”</p>
秦桂芝过年了,就习惯性的想孩子。</p>
“飞飞那丫头还跑到国外去了,这一晃多少年了。</p>
我就说那飞飞的名字不好,还不如当初叫天西了。</p>
不过她要是叫天西,咱们天西该叫啥呢?”</p>
唠唠叨叨的和好面,秦桂芝就想到了王昭。</p>
“孩子他爹,要不趁着过年,咱们跟老王家把亲事定下来吧。”</p>
林晓花:“……”</p>
幸好王大治没在这,不然这亲家怕是还真做成了。</p>
“娘,王昭和天东就是同学。”</p>
都什么年代了啊,老天爷啊。</p>
林晓花真是哭笑不得的。</p>
“那人家姑娘大过年的都追过来了,不得给人家一个名分啊。”</p>
秦桂芝振振有词的。</p>
“咱们这家庭,媳妇养得起。”</p>
林晓花:“……”</p>
娘啊,我说的是这个吗?</p>
门口,楚天东撞了一下王昭的肩膀。</p>
“嗨,小媳妇?”</p>
小小少年揶揄的乐,耳朵尖子通红,也不知道是冻得还是紧张的。</p>
王昭哼了一声。</p>
“我叫你老公,你敢答应吗?”</p>
楚天东:“……”</p>
还真不敢!</p>sxbiquge/read/66/66153/ )
林晓花是在一阵鞭炮声中和儿子奶声奶气的嚷嚷中醒来的。</p>
小楚四儿一身大红的棉衣棉裤坐在面前,像是年画里走出来的胖娃娃,正冲着她龇牙乐。</p>
“妈妈啊!”</p>
看到她醒了,胖小子乐呵的蹭过来。</p>
一阵撒娇。</p>
这一刻,什么心思都没了。</p>
“儿子吖!”</p>
林晓花抱着小家伙狠狠亲了两口。</p>
这才发现,大概家里也就她一个没起床了。</p>
咚咚锵,咚咚锵……</p>
外面响起了锣鼓声儿。</p>
“咦……妈妈啊!”</p>
小四儿好奇的奔着外面使劲,嘴里“妈妈、妈妈”的叫着,明显想出去。</p>
林晓花想到上次楚云峰和孙英华结婚,孩子被放鞭炮吓到的事儿,就有点儿犹豫。</p>
楚三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进来。</p>
“妈妈,四儿你们快出来看,扭秧歌的,还有踩高跷的……”</p>
看到小四儿还屁股稳当的坐在炕头,楚三都着急了。</p>
“我说小四儿啊,你咋还这么稳当呢?”</p>
想起来这个弟弟可能连这个都没见过,楚三忙给他套棉衣。</p>
“快去快去,可好看了。”</p>
林晓花张了张嘴,想了想。</p>
孩子不能总这么拘着。</p>
一次吓到了,难道还永远不能见热闹的东西了?</p>
这样想着,赶紧套了一套大红的棉衣,亲自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四儿往外走。</p>
“四儿别怕啊,外面可热闹了,是看扭秧歌。”</p>
林晓花一路上给小家伙做心理建设,等出了院子,就看到大路上一群扭大秧歌的人。</p>
穿的花花绿绿的扭秧歌的人,图的就是一个喜庆的氛围。</p>
林晓花记得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组织扭大秧歌的人各个村子之间来回跑,往往收益不菲。</p>
这伙人有三十多人,内容还挺丰富的。</p>
扭秧歌的,划旱船的,踩高跷的,还有人扮成猪八戒在队伍前面领着,扭的那叫一个浪。</p>
小四儿大概是头一次看到这场面,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咧开了小嘴乐。</p>
咚咚锵,咚咚锵……</p>
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曲调。</p>
这种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p>
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p>
几乎吸引了全村的人来瞧热闹。</p>
眼瞅着领头的往他们家这边来了,林晓花就指着那个打扮成猪八戒的喜庆大爷给小四儿。</p>
“唉呀妈呀,咋冲着我来了,我可不行。”</p>
一看领头的人往他们家来了,秦桂芝吓得捂着脸就往屋里躲。</p>
林晓花知道这是来他们家扭秧歌,然后需要给一些辛苦费的。</p>
不计较多少,就是这么个热闹。</p>
不过这三十多人扭大秧歌,大冬天的都舞出了一身汗,人家也就是赚一点儿辛苦费。</p>
还没等林晓花掏钱,楚天南直接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递了过去。</p>
一下子领头的“猪八戒”扭的更欢快了。</p>
整个院子都是喜气洋洋的。</p>
林晓花和小四儿被服饰鲜艳的秧歌队伍包裹着,楚天南护着他们娘俩,看着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娘俩,他也跟着高兴。</p>
但愿这日子永远像这样过,他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愿意永远守着这娘几个。</p>
孩子们都高兴坏了。</p>
哪怕扭大秧歌的去了别人家,几个孩子还是追了过去。</p>
林晓花怕冻着孩子,跟着看了一会儿就回去了。</p>
小四儿还巴巴的往远处望,嘴里还嚷嚷着“哥哥”。</p>
“哥哥一会儿就回来了。”</p>
家里到处都贴满了喜庆的对联、窗花、灯笼,林晓花就拿了一盏红色的小灯笼给小四儿玩儿。</p>
楚云彪这会儿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家里只有秦桂芝他们婆媳和小四儿。</p>
“天南这也太大方了,出手就是一百块。</p>
我看隔壁你奶才给拿了五块钱。”</p>
林晓花只是笑着不说话,听着婆婆抱怨。</p>
“不过也是,咱们家日子过得好,不能差了事儿。</p>
省的人家讲究咱们。”</p>
果然,老人家还会圆笼回来。</p>
楚云彪从外面回来,嘿嘿直乐。</p>
“你们知道不,城东头老姚家,差点儿跟人家扭大秧歌的干起来。”</p>
“咋地啦?大过年的?”</p>
秦桂芝正在和面。</p>
家里这么多人,饺子肯定不能少包了,她这会儿就开始准备着。</p>
“老姚家不让扭大秧歌的进门,就是不想掏钱呗。</p>
这大过年的不都图个喜庆,人家非得进。</p>
这差点儿就打起来。”</p>
楚云彪感慨。</p>
“想当年老姚家那可是小队长,那在村里把他们牛比的呢。</p>
你瞅瞅这才几年啊。</p>
这家伙,还差那仨瓜俩枣的。”</p>
楚云彪提到这茬就高兴,躺在炕头冲胖小四儿招手。</p>
“我老孙子,快过来,让爷爷稀罕稀罕。”</p>
他就喜欢拿胡子扎这胖小子,看他嗷嗷叫唤就乐的不行。</p>
“大过年的,你可别招惹孩子。”</p>
秦桂芝虎着脸,“人家四儿可聪明了。”</p>
果然,小家伙撅着屁股往林晓花怀里专。</p>
“爷爷扎,不去不去不去!”</p>
把大家伙给逗得啊。</p>
“这孩子就是招人稀罕。”</p>
要不是儿媳妇抱着,楚云彪都想把孩子抱过去了。</p>
“天北那混小子也不回来,也不知道他们家那俩咋样了。”</p>
秦桂芝过年了,就习惯性的想孩子。</p>
“飞飞那丫头还跑到国外去了,这一晃多少年了。</p>
我就说那飞飞的名字不好,还不如当初叫天西了。</p>
不过她要是叫天西,咱们天西该叫啥呢?”</p>
唠唠叨叨的和好面,秦桂芝就想到了王昭。</p>
“孩子他爹,要不趁着过年,咱们跟老王家把亲事定下来吧。”</p>
林晓花:“……”</p>
幸好王大治没在这,不然这亲家怕是还真做成了。</p>
“娘,王昭和天东就是同学。”</p>
都什么年代了啊,老天爷啊。</p>
林晓花真是哭笑不得的。</p>
“那人家姑娘大过年的都追过来了,不得给人家一个名分啊。”</p>
秦桂芝振振有词的。</p>
“咱们这家庭,媳妇养得起。”</p>
林晓花:“……”</p>
娘啊,我说的是这个吗?</p>
门口,楚天东撞了一下王昭的肩膀。</p>
“嗨,小媳妇?”</p>
小小少年揶揄的乐,耳朵尖子通红,也不知道是冻得还是紧张的。</p>
王昭哼了一声。</p>
“我叫你老公,你敢答应吗?”</p>
楚天东:“……”</p>
还真不敢!</p>sxbiquge/read/66/661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