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向天。</p>
太阴炼形。</p>
神魂浸泡在月华中,不断滋养,不断壮大。</p>
“出!”</p>
“出!”</p>
陈季川暗运法门,欲要将魂魄抽离肉身。化劲运转,将肉身气血压制到最低,不让肉身成为羁绊。</p>
魂魄颤动。</p>
时不时就有一种抽离感袭来,觉得飘飘若仙。但时不时又猛然一沉,觉得厚重无比。</p>
道法第三境‘出窍’,始终差了一丝火候。</p>
与当初陈季川借助‘五鬼阴兵法’强行出窍不同,此时出窍,乃是道法境界的突破,全看积累,没什么外力能够相助。</p>
一旦魂魄脱离躯壳,就算破境。</p>
可要是依靠外力,少了其中体会,下次依旧是无法自行出窍,道法境界也不得突破。</p>
治标难治本。</p>
这也是其中难处。</p>
陈季川肉身强大,内功、外功也强。可正是这份强大,将陈季川的道法修行拖累,让他迟迟不得出窍。</p>
肉身强大,滋养魂魄。</p>
肉身沉重,压迫魂魄。</p>
说不清哪个好哪个坏,但陈季川若想在道法上有所突破,若想对诸般道术有更深一层的领悟,就必须走出这一步。</p>
时间流逝。</p>
月上中天,夜半子时。</p>
肉身与魂魄的拉锯来到尾声,陈季川耳畔好似传来‘啵~’的一声,像是有谁拔掉了水瓶盖。</p>
一声响。</p>
陈季川只觉身体一轻,飘飘荡荡,好似气球一样,飘了起来。</p>
身体轻忽。</p>
人在半空。</p>
不能脚踏实地,让陈季川心中有些慌乱。但他毕竟走南闯北,见识、历练都够,知道自己这是达到朝思暮想的状态。</p>
“高!”</p>
“高!”</p>
于是,他心中喊着,不去低头看,反而让自己飞的更高。</p>
离地越远。</p>
心中越慌。</p>
陈季川强行压制着恐惧,心下继续喊:“升!升!升!”</p>
也不知升高了多少。</p>
只觉得方才好似抓着他,不让他飞高的那双手突兀消失,他浑身变的更加轻松,飘飘荡荡,无拘无束。</p>
这下子。</p>
陈季川才放下心来睁开眼,先低头往下看去,就见下方,一个身穿道袍、坚实俊朗的中年坐在地上,离他大概有一丈高低。</p>
抬头看。</p>
离头顶不足两尺,居然就是洞穴顶部。透过凿开的孔洞,能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p>
“出去。”</p>
陈季川心念一动,从孔洞中像水像烟雾一样流淌过去。</p>
竟然真的出来了。</p>
“出窍!”</p>
“这是出窍!”</p>
陈季川心底涌出无限欢喜。</p>
魂魄来到洞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心胸无限开阔,道行急速拔升,直令陈季川迷醉当中,实难自拔。</p>
不知何时。</p>
呜呜呜~</p>
一股阴冷袭来,阴风吹荡,陈季川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心底涌出危机感——</p>
“糟糕。”</p>
“出窍太久,离体太远,撑不住了!”</p>
陈季川觉察到危险,不敢迟疑,忙循着来路,先钻入山洞,然后一头钻进肉身中。</p>
肉身似火炉。</p>
驱散阴冷,抵挡阴风。</p>
“嗯~”</p>
陈季川呻吟一声,这才感觉踏实。</p>
睁开眼,嘴唇有些泛白,些许惊吓却难掩陈季川心中喜悦,他脸上露出笑容,站起身来,走出山洞,看向天上明月,心中涌起欢喜——</p>
“出窍。”</p>
“成了。”</p>
……</p>
潜山。</p>
长生观。</p>
这里本是通神观所在,打杀栖真子后,陈季川在宝芝林医、武、艺三部之外,又开辟‘道部’,对外称‘长生观’。</p>
占据潜山,宣扬道法。</p>
在眉山府中,挑选有根性的乞丐孤儿,传授读书识字、道法精义。</p>
百多年下来。</p>
已经是眉山府中首屈一指的道观,不比饶山白云观与双龙山抱一观差了。</p>
这一日。</p>
陈季川与长生观现任观主‘飞霞子’聚在一处,从怀中取出三卷黄素书,递给飞霞子:“我闭关九年,将一生所学道术整理、疏通,着成三卷,可为长生观真传。”</p>
这些年来。</p>
陈季川修习的道术着实不少。</p>
有太阴炼形法,有五鬼阴兵法,有圆光术,有换形法。</p>
除此之外。</p>
他从栖真子身上也得来‘剪纸成兵术’、‘犁头咒’、‘千斤拖山榨法’等七八门或是妙法或是邪法。</p>
从白云观、抱一观也得来不少法门。</p>
游历天下百余年,也得了许多道书孤本,从中悟出道术若干。</p>
九年闭关。</p>
陈季川将所学驳杂的道术,全都梳理一遍,得了眼前这三卷。</p>
这上面还仅是真法。</p>
单一拿去,很难看懂,必须配合长生观中藏着的万千道卷,才能一一解读,从而修行。</p>
上中两卷记录正法。</p>
下卷记录‘五鬼阴兵法’、‘犁头咒’等歹毒邪法。</p>
“上中为真传。”</p>
“下卷密不外传,非观主不可翻阅,违者重罚。”</p>
陈季川冲飞霞子道。</p>
“谨遵祖师教诲。”飞霞子应道,看向陈季川,问道:“祖师出关,要不要请宝芝林其他三部来见?”</p>
长生观与宝芝林的关系没有刻意去宣扬,但飞霞子身为观主,自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p>
祖师出关。</p>
三部知晓,定然要有人前来拜见。</p>
“不用了。”</p>
“忒麻烦。”</p>
陈季川摆摆手,一口回绝。</p>
飞霞子闻言,也都应着。</p>
这时。</p>
长生观外,有弟子来报:“北项‘庄羽’求见祖师、观主。”</p>
“北项庄羽?”</p>
陈季川扭头看向飞霞子。</p>
就见飞霞子眉头微皱,惊疑不定:“北项横扫南北,不日就要攻下南梁最后一地。‘庄羽’就是北项皇帝,他怎么来了?”</p>
看向陈季川,见祖师点头。</p>
飞霞子这才起身,外出去迎。</p>
……</p>
梁末帝祥兴二年。</p>
眉山府代县宝芝林、潜山长生观祖师陈季川,游历天下而还,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仙门。</p>
祥兴十一年。</p>
梁亡项继。</p>
同年。</p>
陈祖道法大成,于长生观传下道术四十八,而后飘然而去,不知所踪。</p>
时年二百四十八岁。</p>
后人有谓之飞仙者。</p>
亦有人称,项高祖‘庄羽’仰慕陈祖仙名,曾亲至潜山求教,欲要加封其为国师。然陈祖一心向道,不受,策马而走,两虎相随。</p>
项高祖派人去追,行至郸江江畔,遇两山并立,虎啸山林,喝退雄兵。</p>
待到猛虎余威散去,将士们追上去,就见陈祖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p>
此事不知真假。</p>
但郸江江边,确有两峰并立,被后人称作‘虎啸峰’,又将山北麓陈祖一苇渡江前休息过的山洞称为‘陈祖洞’。</p>
郸江南岸长芦道观内的‘一苇堂’,据说就是为纪念陈祖渡江后拜访长芦道观而建的。</p>
亦不知真假。</p>
……</p>
附录:</p>
陈祖四十八法,计开:</p>
</p>sxbiquge/read/1/1240/ )
太阴炼形。</p>
神魂浸泡在月华中,不断滋养,不断壮大。</p>
“出!”</p>
“出!”</p>
陈季川暗运法门,欲要将魂魄抽离肉身。化劲运转,将肉身气血压制到最低,不让肉身成为羁绊。</p>
魂魄颤动。</p>
时不时就有一种抽离感袭来,觉得飘飘若仙。但时不时又猛然一沉,觉得厚重无比。</p>
道法第三境‘出窍’,始终差了一丝火候。</p>
与当初陈季川借助‘五鬼阴兵法’强行出窍不同,此时出窍,乃是道法境界的突破,全看积累,没什么外力能够相助。</p>
一旦魂魄脱离躯壳,就算破境。</p>
可要是依靠外力,少了其中体会,下次依旧是无法自行出窍,道法境界也不得突破。</p>
治标难治本。</p>
这也是其中难处。</p>
陈季川肉身强大,内功、外功也强。可正是这份强大,将陈季川的道法修行拖累,让他迟迟不得出窍。</p>
肉身强大,滋养魂魄。</p>
肉身沉重,压迫魂魄。</p>
说不清哪个好哪个坏,但陈季川若想在道法上有所突破,若想对诸般道术有更深一层的领悟,就必须走出这一步。</p>
时间流逝。</p>
月上中天,夜半子时。</p>
肉身与魂魄的拉锯来到尾声,陈季川耳畔好似传来‘啵~’的一声,像是有谁拔掉了水瓶盖。</p>
一声响。</p>
陈季川只觉身体一轻,飘飘荡荡,好似气球一样,飘了起来。</p>
身体轻忽。</p>
人在半空。</p>
不能脚踏实地,让陈季川心中有些慌乱。但他毕竟走南闯北,见识、历练都够,知道自己这是达到朝思暮想的状态。</p>
“高!”</p>
“高!”</p>
于是,他心中喊着,不去低头看,反而让自己飞的更高。</p>
离地越远。</p>
心中越慌。</p>
陈季川强行压制着恐惧,心下继续喊:“升!升!升!”</p>
也不知升高了多少。</p>
只觉得方才好似抓着他,不让他飞高的那双手突兀消失,他浑身变的更加轻松,飘飘荡荡,无拘无束。</p>
这下子。</p>
陈季川才放下心来睁开眼,先低头往下看去,就见下方,一个身穿道袍、坚实俊朗的中年坐在地上,离他大概有一丈高低。</p>
抬头看。</p>
离头顶不足两尺,居然就是洞穴顶部。透过凿开的孔洞,能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p>
“出去。”</p>
陈季川心念一动,从孔洞中像水像烟雾一样流淌过去。</p>
竟然真的出来了。</p>
“出窍!”</p>
“这是出窍!”</p>
陈季川心底涌出无限欢喜。</p>
魂魄来到洞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心胸无限开阔,道行急速拔升,直令陈季川迷醉当中,实难自拔。</p>
不知何时。</p>
呜呜呜~</p>
一股阴冷袭来,阴风吹荡,陈季川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心底涌出危机感——</p>
“糟糕。”</p>
“出窍太久,离体太远,撑不住了!”</p>
陈季川觉察到危险,不敢迟疑,忙循着来路,先钻入山洞,然后一头钻进肉身中。</p>
肉身似火炉。</p>
驱散阴冷,抵挡阴风。</p>
“嗯~”</p>
陈季川呻吟一声,这才感觉踏实。</p>
睁开眼,嘴唇有些泛白,些许惊吓却难掩陈季川心中喜悦,他脸上露出笑容,站起身来,走出山洞,看向天上明月,心中涌起欢喜——</p>
“出窍。”</p>
“成了。”</p>
……</p>
潜山。</p>
长生观。</p>
这里本是通神观所在,打杀栖真子后,陈季川在宝芝林医、武、艺三部之外,又开辟‘道部’,对外称‘长生观’。</p>
占据潜山,宣扬道法。</p>
在眉山府中,挑选有根性的乞丐孤儿,传授读书识字、道法精义。</p>
百多年下来。</p>
已经是眉山府中首屈一指的道观,不比饶山白云观与双龙山抱一观差了。</p>
这一日。</p>
陈季川与长生观现任观主‘飞霞子’聚在一处,从怀中取出三卷黄素书,递给飞霞子:“我闭关九年,将一生所学道术整理、疏通,着成三卷,可为长生观真传。”</p>
这些年来。</p>
陈季川修习的道术着实不少。</p>
有太阴炼形法,有五鬼阴兵法,有圆光术,有换形法。</p>
除此之外。</p>
他从栖真子身上也得来‘剪纸成兵术’、‘犁头咒’、‘千斤拖山榨法’等七八门或是妙法或是邪法。</p>
从白云观、抱一观也得来不少法门。</p>
游历天下百余年,也得了许多道书孤本,从中悟出道术若干。</p>
九年闭关。</p>
陈季川将所学驳杂的道术,全都梳理一遍,得了眼前这三卷。</p>
这上面还仅是真法。</p>
单一拿去,很难看懂,必须配合长生观中藏着的万千道卷,才能一一解读,从而修行。</p>
上中两卷记录正法。</p>
下卷记录‘五鬼阴兵法’、‘犁头咒’等歹毒邪法。</p>
“上中为真传。”</p>
“下卷密不外传,非观主不可翻阅,违者重罚。”</p>
陈季川冲飞霞子道。</p>
“谨遵祖师教诲。”飞霞子应道,看向陈季川,问道:“祖师出关,要不要请宝芝林其他三部来见?”</p>
长生观与宝芝林的关系没有刻意去宣扬,但飞霞子身为观主,自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p>
祖师出关。</p>
三部知晓,定然要有人前来拜见。</p>
“不用了。”</p>
“忒麻烦。”</p>
陈季川摆摆手,一口回绝。</p>
飞霞子闻言,也都应着。</p>
这时。</p>
长生观外,有弟子来报:“北项‘庄羽’求见祖师、观主。”</p>
“北项庄羽?”</p>
陈季川扭头看向飞霞子。</p>
就见飞霞子眉头微皱,惊疑不定:“北项横扫南北,不日就要攻下南梁最后一地。‘庄羽’就是北项皇帝,他怎么来了?”</p>
看向陈季川,见祖师点头。</p>
飞霞子这才起身,外出去迎。</p>
……</p>
梁末帝祥兴二年。</p>
眉山府代县宝芝林、潜山长生观祖师陈季川,游历天下而还,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仙门。</p>
祥兴十一年。</p>
梁亡项继。</p>
同年。</p>
陈祖道法大成,于长生观传下道术四十八,而后飘然而去,不知所踪。</p>
时年二百四十八岁。</p>
后人有谓之飞仙者。</p>
亦有人称,项高祖‘庄羽’仰慕陈祖仙名,曾亲至潜山求教,欲要加封其为国师。然陈祖一心向道,不受,策马而走,两虎相随。</p>
项高祖派人去追,行至郸江江畔,遇两山并立,虎啸山林,喝退雄兵。</p>
待到猛虎余威散去,将士们追上去,就见陈祖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p>
此事不知真假。</p>
但郸江江边,确有两峰并立,被后人称作‘虎啸峰’,又将山北麓陈祖一苇渡江前休息过的山洞称为‘陈祖洞’。</p>
郸江南岸长芦道观内的‘一苇堂’,据说就是为纪念陈祖渡江后拜访长芦道观而建的。</p>
亦不知真假。</p>
……</p>
附录:</p>
陈祖四十八法,计开:</p>
</p>sxbiquge/read/1/1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