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屿淡淡地看着她,她的一头长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搭在双肩前,人没有梳妆,带着“天然去雕饰”的素净,看着容易让人心里的火都少上几分。</p>
少了,不代表没有。</p>
“你昨日说欠本王人情,本王怕离开得太久会忘记,今日就给你个偿还的机会。”</p>
华盈寒莫名其妙,他半道折回来,用这样地方式把她抓来郊外,只为让她还人情?</p>
鬼信!</p>
“本王今早听将领禀报说军营来了新兵,但大军已经开拔,他们来不及上报户部让户部另支军饷,所以这个月的军饷有一百两的匮缺,你替本王补了这笔匮缺如何?”</p>
华盈寒闻言就皱紧了眉头,“一百两这么多?”</p>
“多?”姜屿瞥了她一眼,“还不及你近来得到的三成。”</p>
“一百两对王爷来说是算不得什么,但是对奴婢……”华盈寒沉下眸子,“奴婢并非一毛不拔,而是拿不出这么多。”</p>
华盈寒说的是实话,她就算掏出全部家当,恐连一两银子都凑不出来,就这些还是初来王府时领的末等婢女的月钱。</p>
她在心里思索若姜屿问起钱的去向,他该怎么回答,可是他迟迟没说下句。</p>
姜屿神色一凛。她拿不出来,他心中早已有数,问上一句不过是为了求证。</p>
“拿不出来,就拿你自己来偿。”</p>
姜屿起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离她更近了些,目光在她身上由上至下……又由下至上地游走。</p>
华盈寒吓得心砰砰直跳。</p>
她听过的条件多了,听过的胁迫也不少,至今还从没哪个敌人把主意往她身上打过,她这个样子怎么可能会勾起男人的兴趣,她被谢云祈嫌弃了三年,就算姜屿阅女再少、眼光再差,也不至于连谢云祈都不如!</p>
华盈寒实在看不透他打量她的眼神,以她素来的谨慎,只知这个时候要以防万一。</p>
她决定离他远些,往后跳了跳,岂料踩在了石子上。她被捆得死,行动不便,眼看着就要跌倒,他伸手,拽了布条的一头。</p>
她趁着手脚得了自由,迅速站稳并裹紧了棉被,抬手阻挡他靠近,正色道:“王爷,银子的事好商量!”</p>
正在这时,马蹄声由远及近,在门外停下。</p>
姜屿看了一眼外面,吩咐:“拿进来。”</p>
李君酌下马,拎着一个包袱走进庙里,又取出里面的盔甲递给华盈寒,“寒姑娘。”</p>
姜屿道:“南营里找不出你这等身板的人,凑合穿。”</p>
华盈寒心里的石头落地。原来他之前那样打量她,是在估量她能不能穿士兵的衣裳……</p>
她看了看盔甲,又看向姜屿,越发云里雾里,“王爷到底要奴婢怎么偿?”</p>
“陪本王去北疆。”姜屿说完就朝门外走去。</p>
回想起她刚才那副惊恐万分的样子,就跟看见了一头饿狼似的,他止步不前,回头瞥着她道,“自作多情,凭什么以为本王会对你有兴致?”</p>
华盈寒接过盔甲,微微蹙眉,淡淡答话:“不是有个词叫‘饥不择食’么?”</p>
李君酌忍俊不禁,瞧着主上的脸色顿时黑如外面的夜幕,又不得不保守镇定。</p>
主上没责怪谁,独自出去了。他也跟着离开,腾地方给寒姑娘换衣裳。</p>
先前主上命他去南营取盔甲,他就猜到主上可能改主意了,打算带着寒姑娘一同去北疆。</p>
得知寒姑娘把银子给了秦钦,主上气归气,却仍没打算把秦钦的来历和他们之间的恩怨告诉她,便不会提起银子的事,可是主上心里必定有口气咽不下。</p>
主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聪明懂事还会武功的小婢女,可谓相当投缘,他难得接纳了她,养着她,护着她,结果小婢女心里惦记的竟是他的仇敌,还将他好心给她的银子一分不少地全给仇敌……</p>
纵然主上不能明说,也已然不放心让小婢女独自留在府中,谁知道他们打个一年半载的仗回来,小婢女会不会已经忘了主子,只记得那个人。</p>
李君酌不知主上是何感受,反正若换他摊上这事儿,他会觉得挺伤自尊的。</p>
华盈寒换上小兵的盔甲,怎么整理都不合身。</p>
她自幼练武,身板也不算太单薄,可依然撑不起这身甲胄,头盔也因松垮而戴得歪歪扭扭的,看上去像个残兵败将。</p>
华盈寒自己看不顺眼就罢,她从庙里出来的时候,连李君酌看见她都不禁扭头笑了笑。</p>
姜屿一向不苟言笑,加上还没消气,自然没什么反应。</p>
李君酌不仅带来了盔甲,还给她稍了匹马。</p>
华盈寒先前不自由,换了这身又大又沉的行头也不见得有多自在,她连上马都得先提提宽大的裤子再踩马镫,平日行云流水,今日不仅爬得慢,头盔还掉了好几次,她索性摘了头盔挂在马旁,</p>
李君酌又递给她一柄剑,笑说:“寒姑娘拿好,北疆混乱,剑可以防身,这是我能找到的最轻的,若是不习惯,我的剑轻,咱们换换。”</p>
有人侧目冷道:“用得着你替她考虑这么多?!”</p>
李君酌被主上斥得不敢再吭声,可他心里着实委屈,哪儿是他在为寒姑娘着想,他明明是在依命令行事……</p>
“王爷不怜悯我等,还不许我们互相关心关心?”华盈寒抛去一记眼刀,踢了踢马镫,先走一步。</p>
姜屿先前已调拨十五万大军去打头阵,这次他只从南营选了五千精兵随行,根本没有新兵,所以他刚才的话说得别有用心。</p>
他句句不离银子,实则是在试探那些银子还在不在她手里,由此可见他应该知道了什么。但是他自己没有说破,她便闭口不谈,装傻充愣,全当不知道。</p>
至于陪他去北疆……</p>
甚合她意!</p>
*</p>
山一程,水一程。</p>
风一更,雪一更。</p>
大军在广袤无垠的雪原上缓缓前进。</p>
狄族比祁国还要靠北,南边已经开春,这里遍地仍是皑皑白雪。</p>
华盈寒骑在马上,回头一瞧,跟在后面的士兵们走得格外艰难,随便一脚下去都能在雪地上踩出个窟窿。</p>
越往北走,风吹得急,雪也下得越来越大。</p>
华盈寒问:“王爷为什么挑这个时候打狄族,这儿是人家的地盘,人家比咱们能适应这儿的气候,咱们找上门不会吃亏?”</p>
“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p>
华盈寒懂他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冒的风险也不小。</p>
行军打仗,相比姜屿的冒进和秦钦的保守,她更倾向于将风险和胜算一起考虑,选个稳中求进的打法。</p>
千里行军,他们终于到了北疆大营,这儿的天黑得早,军营驻扎在平原上,万顶营帐里都亮着灯,如撒落在雪原上的星星,十分壮观。</p>
一轮圆月高挂在天上,圆月之下,大军举着火把恭候在军营外。</p>
华盈寒跟着姜屿策马临近,俯瞰万军齐跪。</p>
在姜屿来之前,这儿的主帅是将军聂峰,他站在最前面,是个四十出头、看着魁梧却不失沉稳的武将。</p>
聂峰走到姜屿的马旁行礼:“参见王爷,王爷一路辛苦,快请营中歇息。”</p>
姜屿就地下马,移步入营。</p>
聂峰还客气地对李君酌打了个招呼,“李大人请。”然后他看向华盈寒,有些纳闷,又小声向李君酌打听,“李大人,这位是?”</p>
“她……”李君酌顿住,也看了看华盈寒,那身甲胄太大,以致寒姑娘的身板显得有些瘦小,但一眼看过去瞧不出是个姑娘,他便道,“他与我一样,是主上的侍从。”</p>
聂峰恍然大悟,又向华盈寒拱手,“见过大人,不知大人贵姓?”</p>
华盈寒顺着李君酌给的台阶,不打算承认自己是女子,以男子的声音道:“免贵姓寒。”</p>
“寒大人请。”</p>
华盈寒客气地点了下头,同李君酌一起去往他们为姜屿准备的大帐。</p>
军营的营帐也有内外之分,屏风和幔子隔出了休息用内帐和议事用的外帐,外帐正前放着一张宽大的案桌,案桌后的木屏风上钉着一卷东西。</p>
待姜屿走案桌前,聂峰便亲自过去将那卷东西展开。一副宽大的北疆地图呈现在众人眼前。</p>
华盈寒看见的地图的时候,眉头有过一瞬的紧皱。</p>
*</p>
第二日天明。</p>
华盈寒穿戴好衣裳,撩开帘子出去,发现她这间营帐的门正好朝着东方,抬头就能看见远处有几座山峰,一轮红日正从山峰之间徐徐升起。</p>
白雪,红日,微风……</p>
像这样漂亮的日出,她在南方还从没见过。</p>
后来,太阳爬得高了,晨曦洒在广袤无垠的雪原上,照得人心里亮堂。</p>
她看着美景,唇边浮出了一丝微笑。</p>
主仆的营帐离得近,有人正巧出来,先是看见了赏景的人,转眼才发现了她眼中的景,问:“喜欢这儿?”</p>
“多亏聂将军他们先前把这儿清理得干净,没留下敌人煞风景。”华盈寒抬了抬下巴,“那几座山挺漂亮的,王爷去过吗?”</p>
“那是越国。”</p>
华盈寒看向姜屿,不免惊讶:“越国离这儿这么近?”</p>
姜屿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p>
她纳闷:“越帝不是一向喜欢巴结王爷吗,年节的时候还送过不少礼给王爷,既然如此,王爷何苦要自己出十五万大军去收拾狄族,让越国搭把手不行?”</p>
华盈寒刚问完,李君酌就来了,手里还拿着类似奏本的东西。</p>
“主上,越国递来的国书。”李君酌呈上。</p>
姜屿接过,翻开扫了一眼,脸色没变,只是略带不快悦斥了声:“老东西!”</p>
他将之合上,像丢废纸一样随手抛弃,边回营帐边下令,“传聂峰他们。”</p>
“是。”李君酌应道。</p>
华盈寒看着姜屿的背影,云里雾里,“老东西?他在骂谁?”</p>
“主上指的是越帝。”李君酌拾起国书,对华盈寒笑说,“其实越帝当年的胆子也不小,如今年纪大了,变得前怕狼,后怕虎。”</p>
“此话怎讲?王爷让他出兵,他不肯出?”</p>
李君酌摇了摇头,掂着手里的国书叹道:“主上还没让他如何,他自己先递了国书来,说主上这次攻打狄族,他本该和主上同仇敌忾,但他们先前挨了周国的打,至今没喘过气,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只能尽绵薄之力,送些盔甲和兵器来,祝主上凯旋。”</p>
华盈寒抄起手,唇角一扬,“果然是……老东西!”</p>
大帐里,众将领已经就坐。</p>
姜屿坐在案桌后,桌上铺的仍是祁国北疆及狄族的疆域图。</p>
华盈寒和李君酌侍立在一旁,她再次看了看屏风上的地图,仍不禁在心下叹了口气。</p>
她十来岁就跟着她爹上战场,打过别的国家,也平过大周境内的叛乱,看过的地图不少,但是像这么棘手的阵势,她还是第一次遇见。</p>
祁国和狄族以澜江为界,祁军驻扎的地方在澜江以南十里处,仍属祁国境内,是片没有人烟的边境荒地。狄族从前时常侵扰祁越边境,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所以祁昭帝当政的时候,让边关城镇后撤五十里,留出了一片原本富饶却被迫荒芜的平原。</p>
狄族与中原三国不同,狄族除了可汗这个首领之外,还有七个汗王,他们各自组建了自己的王国,看似独立,却又都效忠于可汗,意味着姜屿要面对的敌人,连带狄族可汗在内,一共有……八个!</p>
七个汗国的王都分布在澜江以北的土地上,四个在祁国北方,三个在越国北方,中间还隔着一条澜江的支流——临河。他们看似分散,实则犹如七星连珠,替更北边的狄族王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p>
所以华盈寒在刚看见这副地图的时候,就替主帅感到了头疼。</p>
这次虽是姜屿主动挑的事,但是狄族已经先一步找上了门来。祁国的十五万大军来了这么久,也仅仅是将不请自来的敌人撵回去了而已,至今没能踏入狄族疆域半步。</p>
帐中的诸位将军正襟危坐,是因为姜屿一直没说话。</p>
他盯着地图看了很久,不知道是不是也在伤神。</p>
炉上的水开了,华盈寒过去沏了杯新茶,默默地放到姜屿手边,将那盏已经凉却的换下。</p>
华盈寒觉得这场仗难打,不止是因为狄族人善战,还因为他们在同狄族可汗交手之前,要先解决七个敌人,这些敌人有强有弱,他们应该先打哪一个,怎么打,或者能否拆分兵力同时对付,都得靠主帅决断。</p>sxbiquge/read/43/43817/ )
少了,不代表没有。</p>
“你昨日说欠本王人情,本王怕离开得太久会忘记,今日就给你个偿还的机会。”</p>
华盈寒莫名其妙,他半道折回来,用这样地方式把她抓来郊外,只为让她还人情?</p>
鬼信!</p>
“本王今早听将领禀报说军营来了新兵,但大军已经开拔,他们来不及上报户部让户部另支军饷,所以这个月的军饷有一百两的匮缺,你替本王补了这笔匮缺如何?”</p>
华盈寒闻言就皱紧了眉头,“一百两这么多?”</p>
“多?”姜屿瞥了她一眼,“还不及你近来得到的三成。”</p>
“一百两对王爷来说是算不得什么,但是对奴婢……”华盈寒沉下眸子,“奴婢并非一毛不拔,而是拿不出这么多。”</p>
华盈寒说的是实话,她就算掏出全部家当,恐连一两银子都凑不出来,就这些还是初来王府时领的末等婢女的月钱。</p>
她在心里思索若姜屿问起钱的去向,他该怎么回答,可是他迟迟没说下句。</p>
姜屿神色一凛。她拿不出来,他心中早已有数,问上一句不过是为了求证。</p>
“拿不出来,就拿你自己来偿。”</p>
姜屿起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离她更近了些,目光在她身上由上至下……又由下至上地游走。</p>
华盈寒吓得心砰砰直跳。</p>
她听过的条件多了,听过的胁迫也不少,至今还从没哪个敌人把主意往她身上打过,她这个样子怎么可能会勾起男人的兴趣,她被谢云祈嫌弃了三年,就算姜屿阅女再少、眼光再差,也不至于连谢云祈都不如!</p>
华盈寒实在看不透他打量她的眼神,以她素来的谨慎,只知这个时候要以防万一。</p>
她决定离他远些,往后跳了跳,岂料踩在了石子上。她被捆得死,行动不便,眼看着就要跌倒,他伸手,拽了布条的一头。</p>
她趁着手脚得了自由,迅速站稳并裹紧了棉被,抬手阻挡他靠近,正色道:“王爷,银子的事好商量!”</p>
正在这时,马蹄声由远及近,在门外停下。</p>
姜屿看了一眼外面,吩咐:“拿进来。”</p>
李君酌下马,拎着一个包袱走进庙里,又取出里面的盔甲递给华盈寒,“寒姑娘。”</p>
姜屿道:“南营里找不出你这等身板的人,凑合穿。”</p>
华盈寒心里的石头落地。原来他之前那样打量她,是在估量她能不能穿士兵的衣裳……</p>
她看了看盔甲,又看向姜屿,越发云里雾里,“王爷到底要奴婢怎么偿?”</p>
“陪本王去北疆。”姜屿说完就朝门外走去。</p>
回想起她刚才那副惊恐万分的样子,就跟看见了一头饿狼似的,他止步不前,回头瞥着她道,“自作多情,凭什么以为本王会对你有兴致?”</p>
华盈寒接过盔甲,微微蹙眉,淡淡答话:“不是有个词叫‘饥不择食’么?”</p>
李君酌忍俊不禁,瞧着主上的脸色顿时黑如外面的夜幕,又不得不保守镇定。</p>
主上没责怪谁,独自出去了。他也跟着离开,腾地方给寒姑娘换衣裳。</p>
先前主上命他去南营取盔甲,他就猜到主上可能改主意了,打算带着寒姑娘一同去北疆。</p>
得知寒姑娘把银子给了秦钦,主上气归气,却仍没打算把秦钦的来历和他们之间的恩怨告诉她,便不会提起银子的事,可是主上心里必定有口气咽不下。</p>
主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聪明懂事还会武功的小婢女,可谓相当投缘,他难得接纳了她,养着她,护着她,结果小婢女心里惦记的竟是他的仇敌,还将他好心给她的银子一分不少地全给仇敌……</p>
纵然主上不能明说,也已然不放心让小婢女独自留在府中,谁知道他们打个一年半载的仗回来,小婢女会不会已经忘了主子,只记得那个人。</p>
李君酌不知主上是何感受,反正若换他摊上这事儿,他会觉得挺伤自尊的。</p>
华盈寒换上小兵的盔甲,怎么整理都不合身。</p>
她自幼练武,身板也不算太单薄,可依然撑不起这身甲胄,头盔也因松垮而戴得歪歪扭扭的,看上去像个残兵败将。</p>
华盈寒自己看不顺眼就罢,她从庙里出来的时候,连李君酌看见她都不禁扭头笑了笑。</p>
姜屿一向不苟言笑,加上还没消气,自然没什么反应。</p>
李君酌不仅带来了盔甲,还给她稍了匹马。</p>
华盈寒先前不自由,换了这身又大又沉的行头也不见得有多自在,她连上马都得先提提宽大的裤子再踩马镫,平日行云流水,今日不仅爬得慢,头盔还掉了好几次,她索性摘了头盔挂在马旁,</p>
李君酌又递给她一柄剑,笑说:“寒姑娘拿好,北疆混乱,剑可以防身,这是我能找到的最轻的,若是不习惯,我的剑轻,咱们换换。”</p>
有人侧目冷道:“用得着你替她考虑这么多?!”</p>
李君酌被主上斥得不敢再吭声,可他心里着实委屈,哪儿是他在为寒姑娘着想,他明明是在依命令行事……</p>
“王爷不怜悯我等,还不许我们互相关心关心?”华盈寒抛去一记眼刀,踢了踢马镫,先走一步。</p>
姜屿先前已调拨十五万大军去打头阵,这次他只从南营选了五千精兵随行,根本没有新兵,所以他刚才的话说得别有用心。</p>
他句句不离银子,实则是在试探那些银子还在不在她手里,由此可见他应该知道了什么。但是他自己没有说破,她便闭口不谈,装傻充愣,全当不知道。</p>
至于陪他去北疆……</p>
甚合她意!</p>
*</p>
山一程,水一程。</p>
风一更,雪一更。</p>
大军在广袤无垠的雪原上缓缓前进。</p>
狄族比祁国还要靠北,南边已经开春,这里遍地仍是皑皑白雪。</p>
华盈寒骑在马上,回头一瞧,跟在后面的士兵们走得格外艰难,随便一脚下去都能在雪地上踩出个窟窿。</p>
越往北走,风吹得急,雪也下得越来越大。</p>
华盈寒问:“王爷为什么挑这个时候打狄族,这儿是人家的地盘,人家比咱们能适应这儿的气候,咱们找上门不会吃亏?”</p>
“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p>
华盈寒懂他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冒的风险也不小。</p>
行军打仗,相比姜屿的冒进和秦钦的保守,她更倾向于将风险和胜算一起考虑,选个稳中求进的打法。</p>
千里行军,他们终于到了北疆大营,这儿的天黑得早,军营驻扎在平原上,万顶营帐里都亮着灯,如撒落在雪原上的星星,十分壮观。</p>
一轮圆月高挂在天上,圆月之下,大军举着火把恭候在军营外。</p>
华盈寒跟着姜屿策马临近,俯瞰万军齐跪。</p>
在姜屿来之前,这儿的主帅是将军聂峰,他站在最前面,是个四十出头、看着魁梧却不失沉稳的武将。</p>
聂峰走到姜屿的马旁行礼:“参见王爷,王爷一路辛苦,快请营中歇息。”</p>
姜屿就地下马,移步入营。</p>
聂峰还客气地对李君酌打了个招呼,“李大人请。”然后他看向华盈寒,有些纳闷,又小声向李君酌打听,“李大人,这位是?”</p>
“她……”李君酌顿住,也看了看华盈寒,那身甲胄太大,以致寒姑娘的身板显得有些瘦小,但一眼看过去瞧不出是个姑娘,他便道,“他与我一样,是主上的侍从。”</p>
聂峰恍然大悟,又向华盈寒拱手,“见过大人,不知大人贵姓?”</p>
华盈寒顺着李君酌给的台阶,不打算承认自己是女子,以男子的声音道:“免贵姓寒。”</p>
“寒大人请。”</p>
华盈寒客气地点了下头,同李君酌一起去往他们为姜屿准备的大帐。</p>
军营的营帐也有内外之分,屏风和幔子隔出了休息用内帐和议事用的外帐,外帐正前放着一张宽大的案桌,案桌后的木屏风上钉着一卷东西。</p>
待姜屿走案桌前,聂峰便亲自过去将那卷东西展开。一副宽大的北疆地图呈现在众人眼前。</p>
华盈寒看见的地图的时候,眉头有过一瞬的紧皱。</p>
*</p>
第二日天明。</p>
华盈寒穿戴好衣裳,撩开帘子出去,发现她这间营帐的门正好朝着东方,抬头就能看见远处有几座山峰,一轮红日正从山峰之间徐徐升起。</p>
白雪,红日,微风……</p>
像这样漂亮的日出,她在南方还从没见过。</p>
后来,太阳爬得高了,晨曦洒在广袤无垠的雪原上,照得人心里亮堂。</p>
她看着美景,唇边浮出了一丝微笑。</p>
主仆的营帐离得近,有人正巧出来,先是看见了赏景的人,转眼才发现了她眼中的景,问:“喜欢这儿?”</p>
“多亏聂将军他们先前把这儿清理得干净,没留下敌人煞风景。”华盈寒抬了抬下巴,“那几座山挺漂亮的,王爷去过吗?”</p>
“那是越国。”</p>
华盈寒看向姜屿,不免惊讶:“越国离这儿这么近?”</p>
姜屿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p>
她纳闷:“越帝不是一向喜欢巴结王爷吗,年节的时候还送过不少礼给王爷,既然如此,王爷何苦要自己出十五万大军去收拾狄族,让越国搭把手不行?”</p>
华盈寒刚问完,李君酌就来了,手里还拿着类似奏本的东西。</p>
“主上,越国递来的国书。”李君酌呈上。</p>
姜屿接过,翻开扫了一眼,脸色没变,只是略带不快悦斥了声:“老东西!”</p>
他将之合上,像丢废纸一样随手抛弃,边回营帐边下令,“传聂峰他们。”</p>
“是。”李君酌应道。</p>
华盈寒看着姜屿的背影,云里雾里,“老东西?他在骂谁?”</p>
“主上指的是越帝。”李君酌拾起国书,对华盈寒笑说,“其实越帝当年的胆子也不小,如今年纪大了,变得前怕狼,后怕虎。”</p>
“此话怎讲?王爷让他出兵,他不肯出?”</p>
李君酌摇了摇头,掂着手里的国书叹道:“主上还没让他如何,他自己先递了国书来,说主上这次攻打狄族,他本该和主上同仇敌忾,但他们先前挨了周国的打,至今没喘过气,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只能尽绵薄之力,送些盔甲和兵器来,祝主上凯旋。”</p>
华盈寒抄起手,唇角一扬,“果然是……老东西!”</p>
大帐里,众将领已经就坐。</p>
姜屿坐在案桌后,桌上铺的仍是祁国北疆及狄族的疆域图。</p>
华盈寒和李君酌侍立在一旁,她再次看了看屏风上的地图,仍不禁在心下叹了口气。</p>
她十来岁就跟着她爹上战场,打过别的国家,也平过大周境内的叛乱,看过的地图不少,但是像这么棘手的阵势,她还是第一次遇见。</p>
祁国和狄族以澜江为界,祁军驻扎的地方在澜江以南十里处,仍属祁国境内,是片没有人烟的边境荒地。狄族从前时常侵扰祁越边境,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所以祁昭帝当政的时候,让边关城镇后撤五十里,留出了一片原本富饶却被迫荒芜的平原。</p>
狄族与中原三国不同,狄族除了可汗这个首领之外,还有七个汗王,他们各自组建了自己的王国,看似独立,却又都效忠于可汗,意味着姜屿要面对的敌人,连带狄族可汗在内,一共有……八个!</p>
七个汗国的王都分布在澜江以北的土地上,四个在祁国北方,三个在越国北方,中间还隔着一条澜江的支流——临河。他们看似分散,实则犹如七星连珠,替更北边的狄族王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p>
所以华盈寒在刚看见这副地图的时候,就替主帅感到了头疼。</p>
这次虽是姜屿主动挑的事,但是狄族已经先一步找上了门来。祁国的十五万大军来了这么久,也仅仅是将不请自来的敌人撵回去了而已,至今没能踏入狄族疆域半步。</p>
帐中的诸位将军正襟危坐,是因为姜屿一直没说话。</p>
他盯着地图看了很久,不知道是不是也在伤神。</p>
炉上的水开了,华盈寒过去沏了杯新茶,默默地放到姜屿手边,将那盏已经凉却的换下。</p>
华盈寒觉得这场仗难打,不止是因为狄族人善战,还因为他们在同狄族可汗交手之前,要先解决七个敌人,这些敌人有强有弱,他们应该先打哪一个,怎么打,或者能否拆分兵力同时对付,都得靠主帅决断。</p>sxbiquge/read/43/43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