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府。
曹操归来,将坐骑交由侍从牵去马厩,径直步入书房。
他拿起案几上那份由宫中送达的诏令,展开细阅。
目光扫过绢帛上的文字,他低声念出其中关键:
“黄巾贼首波才,猖獗颍川,败朱儁于野,困皇甫嵩于长社。着骑都尉曹操,率本部骑驰援,助嵩、儁破贼,以解倒悬。”
阅罢,曹操正欲沉吟思索此番出征的细节与利害,府外忽地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与骚动,其间夹杂着急促的脚步声、马蹄声,以及隐约的人声,似是“赵大人,坚持住,皇宫马上就到了!”之类,来得突兀,去得也仓促。
这阵骚乱打断了曹操的思绪,他眉头微蹙,心生疑虑,起身行至院中,唤来管家询问道:“方才府外因何喧闹?”
管家脸上犹带惊惧之色,连忙躬身禀报:“主公,方才……方才可是出了大事!中常侍赵忠赵大人,连同张让张大人手下的一些好手,在街市上拦下一位佩剑的年轻先生,似乎是想查验那先生的佩剑。”
“谁知……谁知那先生不知用了何种手段,竟在眨眼之间,将赵大人和那些护卫全都放倒在地!听闻那些人身上并无伤痕,却皆四肢瘫软!如今已被紧急抬往宫中救治去了!”
年轻先生?配剑?
曹操听罢,心中顿时一凛,眉头锁得更紧。
他深知赵忠、张让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更明白此事牵扯定然极不简单。
那佩剑之人,手段如此诡异莫测,绝非寻常之辈。
他暗自思忖:‘此事水深,涉及内侍与这等奇人,稍有不慎便是滔天巨浪,还是置身事外为妙。’
“我知晓了。”他挥了挥手,示意管家退下,自己则转身回到书房,试图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军务之上。
然而,他刚刚坐定不到一刻钟,书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去而复返,神色更加慌张,未及行礼便急声道:“主公!宫中急诏,命所有如今在洛阳的官员,即刻入宫觐见!车驾已备在府外,请您速速前往!”
曹操闻言,下意识便认为此番紧急召见,必与方才赵忠等人当街受创之事有关。
他当即起身,沉声道:“我知晓了!”
整理了一下衣冠,曹操不再耽搁,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登上早已备好的车驾,朝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
皇宫。
汉灵帝刘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铺着华丽地毯的殿内来回踱步,根本无法安坐。
他时而快步走到铜镜前,整理一下自己的冕冠和龙袍,想象着等会儿该如何以最庄重的仪态迎接象征大汉天命的赤霄剑回归;时而又想到万一搜寻无果,赤霄只是惊鸿一现,巨大的失落感便瞬间攫住他,让他颓然坐回御座,眼神黯淡。
就在这希望与焦虑反复煎熬的等待中,殿外终于传来了动静。
然而,映入他眼帘的,却不是期盼中的神剑与仙人,而是仓惶入内、面色惨白的张让,以及被几名小黄门用担架抬进来、瘫软如泥、眼神涣散、口中发出无意识呜咽的赵忠及其他几名护卫!
刘宏脸上的期盼瞬间凝固,转为错愕,随即是勃然升起的怒火:“这……这是怎么回事?!赤霄呢?!你们这是……?”
张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恐惧:“陛下!陛下息怒!奴婢……臣等无能!”
他不敢有丝毫隐瞒,更不敢将责任推给那余麟,只能一五一十地将如何发现佩剑者,自己如何客气相邀被拒,赵忠又如何带人强硬阻拦,乃至最后那余麟如何如同鬼魅般出手,众人如何瞬间瘫软的过程,详详细细地禀报了一遍。
他话音刚落,担架上的赵忠仿佛回光返照般,挣扎着抬起一点脖子,涕泪横流,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哭诉道:
“陛……陛下……您要为臣做主啊!那……那狂徒……他……他竟敢在洛阳,在天子脚下,对臣下此毒手!这……这是藐视皇权啊陛下!”
他试图挤出更多委屈的泪水,配上那副动弹不得的凄惨模样,显得格外可怜。
然而,刘宏听完整个过程,脸上的怒容非但没有因为赵忠的哭诉而转向那未曾谋面的“狂徒”,反而变得更加阴沉可怖,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
他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的火焰几乎要喷薄而出。
没有立刻发作,而是缓缓从御座上站起身,一步步走到赵忠的担架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个平日里被他称作“母亲”的近侍。
他的眼神里没有半分怜悯,只有冰冷的失望和滔天的愤怒。
赵忠被刘宏这从未有过的眼神看得心底发寒,却还存着一丝侥幸,以为陛下是在心疼自己,他努力做出更加凄惨的表情,呜咽道:
“陛……下……”
就在赵忠以为刘宏会弯腰安抚他,甚至亲自扶他起来的时候——
刘宏猛地弯下腰,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携带着全身的力气,狠狠地抽在了赵忠那已经惨白的脸上!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耳光声,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寂静的宫殿之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让所有侍立的宦官、宫女都吓得浑身一颤,深深埋下了头,不敢直视。
赵忠被这毫无征兆的一巴掌直接打得脑袋猛地偏向一侧,半边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浮现出清晰的五指印。
他彻底懵了,耳朵里嗡嗡作响,难以置信地转过头,瞪大了眼睛看着面色铁青的刘宏,张大了嘴巴,因为极度的震惊和委屈,声音都变了调:
“陛……陛下……这……这是为何?!臣……臣冤啊!”
“为何?!你还敢问朕为何?!”刘宏的怒火终于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他指着赵忠的鼻子,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颤抖,几乎是咆哮着吼道:
“你这蠢材!你这阉奴!谁让你自作主张?!谁让你带人去为难他?!谁给你的狗胆敢对他动刀兵?!”
“你知不知道你坏了朕的大事!你知不知道你险些为我大汉招来弥天大祸!!”
“该死,该死!”
盛怒之下,刘宏看着赵忠那副又惊又怕、瘫软无力的模样,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顶门,方才那一巴掌完全不足以宣泄他心中的愤恨与后怕。
他猛地俯身,竟一把揪住赵忠的衣襟,不顾其杀猪般的哀嚎和含糊不清的求饶,将这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中常侍如同丢破麻袋一般,从担架上狠狠拽起,又重重掼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
“啊——陛下饶命!臣知错了!饶命啊!”赵忠摔得七荤八素,本就失去知觉的躯体传来一阵难以言喻的钝痛,吓得魂飞魄散,只能涕泪交加地拼命求饶。
看着在地上如同蛆虫般蠕动、狼狈不堪的赵忠,刘宏胸口的剧烈起伏稍稍平复,但脸上那极致的愤怒却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情绪所取代——那是浓得化不开的自责与懊悔。
他猛地抬手,用力捂住了自己的额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挫败,仿佛在质问自己:
“也是朕的过错……是朕的过错啊!朕怎么就忘了……怎么就忘了赤霄会被人所持!朕怎么就只急着让你们去寻,却忘了叮嘱你们,必须以最恭敬的态度将那持剑之人……请过来?!”
他放下手,脸上满是痛惜,仿佛看到大汉中兴的希望就在眼前,却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手下的愚蠢而生生断送。
他长长地叹息一声,那叹息中充满了无力与不甘。
事已至此……懊悔亦是徒劳。
强行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刘宏的眼神重新变得冷硬。
他整理了一下因方才动作而有些凌乱的龙袍,不再看地上如同死狗般的赵忠,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
当他重新坐回龙椅之上时,脸上已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只是那威严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抹去的阴郁。
他目光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众人,声音传遍大殿:
“传朕旨意,去让所有此刻在洛阳城内的官员,无论品级,即刻入宫觐见!”
曹府。
曹操归来,将坐骑交由侍从牵去马厩,径直步入书房。
他拿起案几上那份由宫中送达的诏令,展开细阅。
目光扫过绢帛上的文字,他低声念出其中关键:
“黄巾贼首波才,猖獗颍川,败朱儁于野,困皇甫嵩于长社。着骑都尉曹操,率本部骑驰援,助嵩、儁破贼,以解倒悬。”
阅罢,曹操正欲沉吟思索此番出征的细节与利害,府外忽地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与骚动,其间夹杂着急促的脚步声、马蹄声,以及隐约的人声,似是“赵大人,坚持住,皇宫马上就到了!”之类,来得突兀,去得也仓促。
这阵骚乱打断了曹操的思绪,他眉头微蹙,心生疑虑,起身行至院中,唤来管家询问道:“方才府外因何喧闹?”
管家脸上犹带惊惧之色,连忙躬身禀报:“主公,方才……方才可是出了大事!中常侍赵忠赵大人,连同张让张大人手下的一些好手,在街市上拦下一位佩剑的年轻先生,似乎是想查验那先生的佩剑。”
“谁知……谁知那先生不知用了何种手段,竟在眨眼之间,将赵大人和那些护卫全都放倒在地!听闻那些人身上并无伤痕,却皆四肢瘫软!如今已被紧急抬往宫中救治去了!”
年轻先生?配剑?
曹操听罢,心中顿时一凛,眉头锁得更紧。
他深知赵忠、张让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更明白此事牵扯定然极不简单。
那佩剑之人,手段如此诡异莫测,绝非寻常之辈。
他暗自思忖:‘此事水深,涉及内侍与这等奇人,稍有不慎便是滔天巨浪,还是置身事外为妙。’
“我知晓了。”他挥了挥手,示意管家退下,自己则转身回到书房,试图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军务之上。
然而,他刚刚坐定不到一刻钟,书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家去而复返,神色更加慌张,未及行礼便急声道:“主公!宫中急诏,命所有如今在洛阳的官员,即刻入宫觐见!车驾已备在府外,请您速速前往!”
曹操闻言,下意识便认为此番紧急召见,必与方才赵忠等人当街受创之事有关。
他当即起身,沉声道:“我知晓了!”
整理了一下衣冠,曹操不再耽搁,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登上早已备好的车驾,朝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
皇宫。
汉灵帝刘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铺着华丽地毯的殿内来回踱步,根本无法安坐。
他时而快步走到铜镜前,整理一下自己的冕冠和龙袍,想象着等会儿该如何以最庄重的仪态迎接象征大汉天命的赤霄剑回归;时而又想到万一搜寻无果,赤霄只是惊鸿一现,巨大的失落感便瞬间攫住他,让他颓然坐回御座,眼神黯淡。
就在这希望与焦虑反复煎熬的等待中,殿外终于传来了动静。
然而,映入他眼帘的,却不是期盼中的神剑与仙人,而是仓惶入内、面色惨白的张让,以及被几名小黄门用担架抬进来、瘫软如泥、眼神涣散、口中发出无意识呜咽的赵忠及其他几名护卫!
刘宏脸上的期盼瞬间凝固,转为错愕,随即是勃然升起的怒火:“这……这是怎么回事?!赤霄呢?!你们这是……?”
张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恐惧:“陛下!陛下息怒!奴婢……臣等无能!”
他不敢有丝毫隐瞒,更不敢将责任推给那余麟,只能一五一十地将如何发现佩剑者,自己如何客气相邀被拒,赵忠又如何带人强硬阻拦,乃至最后那余麟如何如同鬼魅般出手,众人如何瞬间瘫软的过程,详详细细地禀报了一遍。
他话音刚落,担架上的赵忠仿佛回光返照般,挣扎着抬起一点脖子,涕泪横流,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哭诉道:
“陛……陛下……您要为臣做主啊!那……那狂徒……他……他竟敢在洛阳,在天子脚下,对臣下此毒手!这……这是藐视皇权啊陛下!”
他试图挤出更多委屈的泪水,配上那副动弹不得的凄惨模样,显得格外可怜。
然而,刘宏听完整个过程,脸上的怒容非但没有因为赵忠的哭诉而转向那未曾谋面的“狂徒”,反而变得更加阴沉可怖,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
他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的火焰几乎要喷薄而出。
没有立刻发作,而是缓缓从御座上站起身,一步步走到赵忠的担架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个平日里被他称作“母亲”的近侍。
他的眼神里没有半分怜悯,只有冰冷的失望和滔天的愤怒。
赵忠被刘宏这从未有过的眼神看得心底发寒,却还存着一丝侥幸,以为陛下是在心疼自己,他努力做出更加凄惨的表情,呜咽道:
“陛……下……”
就在赵忠以为刘宏会弯腰安抚他,甚至亲自扶他起来的时候——
刘宏猛地弯下腰,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携带着全身的力气,狠狠地抽在了赵忠那已经惨白的脸上!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耳光声,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寂静的宫殿之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让所有侍立的宦官、宫女都吓得浑身一颤,深深埋下了头,不敢直视。
赵忠被这毫无征兆的一巴掌直接打得脑袋猛地偏向一侧,半边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浮现出清晰的五指印。
他彻底懵了,耳朵里嗡嗡作响,难以置信地转过头,瞪大了眼睛看着面色铁青的刘宏,张大了嘴巴,因为极度的震惊和委屈,声音都变了调:
“陛……陛下……这……这是为何?!臣……臣冤啊!”
“为何?!你还敢问朕为何?!”刘宏的怒火终于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他指着赵忠的鼻子,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颤抖,几乎是咆哮着吼道:
“你这蠢材!你这阉奴!谁让你自作主张?!谁让你带人去为难他?!谁给你的狗胆敢对他动刀兵?!”
“你知不知道你坏了朕的大事!你知不知道你险些为我大汉招来弥天大祸!!”
“该死,该死!”
盛怒之下,刘宏看着赵忠那副又惊又怕、瘫软无力的模样,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顶门,方才那一巴掌完全不足以宣泄他心中的愤恨与后怕。
他猛地俯身,竟一把揪住赵忠的衣襟,不顾其杀猪般的哀嚎和含糊不清的求饶,将这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中常侍如同丢破麻袋一般,从担架上狠狠拽起,又重重掼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
“啊——陛下饶命!臣知错了!饶命啊!”赵忠摔得七荤八素,本就失去知觉的躯体传来一阵难以言喻的钝痛,吓得魂飞魄散,只能涕泪交加地拼命求饶。
看着在地上如同蛆虫般蠕动、狼狈不堪的赵忠,刘宏胸口的剧烈起伏稍稍平复,但脸上那极致的愤怒却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情绪所取代——那是浓得化不开的自责与懊悔。
他猛地抬手,用力捂住了自己的额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挫败,仿佛在质问自己:
“也是朕的过错……是朕的过错啊!朕怎么就忘了……怎么就忘了赤霄会被人所持!朕怎么就只急着让你们去寻,却忘了叮嘱你们,必须以最恭敬的态度将那持剑之人……请过来?!”
他放下手,脸上满是痛惜,仿佛看到大汉中兴的希望就在眼前,却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手下的愚蠢而生生断送。
他长长地叹息一声,那叹息中充满了无力与不甘。
事已至此……懊悔亦是徒劳。
强行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刘宏的眼神重新变得冷硬。
他整理了一下因方才动作而有些凌乱的龙袍,不再看地上如同死狗般的赵忠,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
当他重新坐回龙椅之上时,脸上已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只是那威严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抹去的阴郁。
他目光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众人,声音传遍大殿:
“传朕旨意,去让所有此刻在洛阳城内的官员,无论品级,即刻入宫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