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仓放粮修基建,我成百姓救世主 第1893章

小说:开仓放粮修基建,我成百姓救世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26 09:55: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李昭一直都觉得,孩子们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

  作为老师,应该积极推动,让他们发散自己的思维。

  特别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大胆的去研究就可以了。

  万一这群孩子当中就有搞发明天赋的人才呢?

  李昭并不觉得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哪怕当今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但交州的成功,已经给所有人开辟出一条新的大道。

  李昭早就注意到了不少学员的奇思妙想。

  或许他们几大主科的成绩的确不突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科学家。

  因此,李昭的这一项政策,还真的是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

  这也是诸位大儒们最不能理解的地方,身为学员,不是应该好好读书吗?

  为何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他们不理解,但也没反对。

  因为李昭给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朝堂只有那么大,位置都是固定的,往后读书人却越来越多,加上科考的一批人全部都在挤这些位置。

  最终被录取的一定只是少数人。

  那么剩下的人呢?

  继续蹉跎一生?

  继续碌碌无为?

  读书的出路不应该只是为了当官。

  造福老百姓,也并非只有当官才可以。

  难道说,木匠、工匠、瓦匠、修路的人、挖运河的人,就对国家没用了?

  既然这么多人都是浪费掉的,为何不利用起来呢?

  读书人本来在这个时代就难得,但随着交州学院的普及,读书识字的人会越来越多。

  难道指望朝廷安顿这些读书人吗?

  既然朝廷不能,那为何不能培养他们其余方面的能力?

  就像医学院,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后就是能行医治病的大夫,放在哪里都能谋生,造福百姓!

  大夫越多,就可以救治更多的人。

  这个时代缺的不就是这些人吗?

  行军打仗不要大夫吗?

  谁又离得开大夫?

  这群人创造的价值难道就一定是比读书当官小的吗?

  更何况,很多读书人没有考中,郁郁不得志,还会写出大量的批判诗词,说朝廷和你们的不好,你们乐意听?

  我李昭带着他们走其他的道路,让他们发光发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又有何不好?

  他们如果愿意教书呢?

  那不是天大的功德吗?

  他们如果愿意搞研究,那更好吗?

  因为他们比不会读书识字的人做起来会更容易,不需要单独配备记录人员,可以自己一边记录一边做。

  这难道不是好事?

  现在交州缺人才有些厉害,更别说其余八位皇子那边,一直都在催促。

  如果最终都没有人才走出,全部都去朝堂当官,当地该如何稳固与发展?

  还是诸位希望现在就开始夺嫡之争?

  当李昭将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诸位大儒很想反驳,但却找不到完全充分的理由。

  大儒们的确尚武,但他们并不是战争狂人。

  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反对战争的。

  因为战争的出现,吃亏的一定是老百姓。

  九子夺嫡也好,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罢,本质都是要死人的。

  因此,当李昭要搞这些的时候,大儒们认真的想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答应了。

  在他们没找到足够说服李昭的理由前,这些都会一直进行下去。

  学生们欢呼雀跃,激动不已,甚至现在就已经开始讨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