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晋封

  她步步紧逼,“从我们嫁入潜邸的那一日起,我们就不再是我们,陛下的心是冷的,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即便是婉贵人,也不过是他为了能合理除掉你,而培养的棋子!”

  忽的,门外传来一阵瓷器破碎声,贤妃顿时住了口,给秋纹使了个眼色。

  秋纹赶忙追出门,却只看到散落一地的食盒,和那道跑远了的淡黄色身影。

  “娘娘,瞧着是婉贵人。”

  贤妃一把拽起丽妃,逼近道:“我能帮你回到角斗场上,只看你愿不愿意了。”

  两人对峙片刻,丽妃败下阵来。

  “好啊,我要婉贵人死,你能做到吗?”

  “当然。”

  贤妃勾唇轻笑。

  当俞知微终于想好,去和婉贵人说清楚时,却吃了个闭门羹。

  她皱了皱眉,询问守门的小辛子,“怎么回事?”

  小辛子也是一脸茫然,“奴才也不知,小主方才提着食盒去冷宫看望丽妃,回来后就将自己关在屋内,连小蝶也被赶出来了。”

  俞知微尝试推门,依旧推不开。

  她追问道:“小主去冷宫的时候有人陪着吗?”

  “没有,小主说想去看看丽妃的惨状,没带人,自己去的。”

  俞知微吩咐小辛子去探查一番,自己则守在门口。

  不多时,小辛子回来了,“姑姑,奴才只问到贤妃去了冷宫,过了许久才出来,似乎和丽妃发生了很大的争执。”

  俞知微沉思,婉贵人突然这样,定是贤妃和丽妃说了什么被她听到了,才会如此。

  还不等她想清楚,门口传来太监的通报声。

  “陛下到!”

  俞知微眼神一凛,正想转身敲门让婉贵人出来,一转身,门已经开了,婉贵人神色如常的走了出来。

  分明是一样的脸,俞知微却更深切的感受到,婉贵人身上发生的变化。

  婉贵人一点眼神没有分给门口两人,理了理鬓角的碎发,说道:“走吧,随我一起去恭迎圣驾。”

  说罢,婉贵人抬脚便走。

  俞知微和小辛子对视一眼,齐齐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疑问。

  皇帝带着笑进来,婉贵人整理好表情,仍旧用从前的态度迎上前。

  “陛下,您怎么现在来了?”

  “朕来看看你。”皇帝朝身后看了一眼,“赵福,宣旨。”

  赵福上前一步,面上带着喜气,“小主,接旨吧。”

  婉贵人愣神一瞬,缓缓跪下,身后的一众宫人也随之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氏音音,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敬慎持身,今册封为嫔,望尔恪守宫规,谨言慎行,亲修德容,以副朕恩。”

  婉嫔还未回过神时,已经被皇帝亲手扶起了。

  “爱妃,可高兴?”

  婉嫔扬起一抹笑,“高兴,臣妾什么都没做,怎么担当的起嫔位?”

  “你担当不起,还有谁能担得起?”皇帝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进屋内。

  两人在前头走着,俞知微也被小辛子搀扶起来。

  后宫晋封一事,必须是有贡献或是补偿,除非皇帝特别喜欢一个人,才会破例,那也得找个由头堵住悠悠之口。

  俞知微原以为想让婉贵人坐上嫔位还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快。

  这回皇帝又抽了什么风?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是为何了。

  两人进屋后,赵福不见所踪,正当婉嫔靠入皇帝怀中时,赵福牵着一个人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俞知微定睛一看,赵福手中牵着的人,正是梁贵人所出的五公主。

  婉嫔唇角的笑意变得勉强,“陛下,这是何意?”

  “梁嫔教导无方,被降为贵人,不能亲自抚养五公主。”皇帝握住婉嫔的手,眼神紧紧盯着她的表情,“朕左思右想,阖宫上下,也就只有爱妃你,最适合抚养五公主。”

  婉贵人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作何表情。

  被皇帝软禁后的太后在永寿宫发了好大的脾气。

  潇洒王倒是乐得自在,在一众瓷片中找到下脚处,一个飞扑躺到榻上,翻看随从买来的话本。

  太后看他的样子,刚消下去的火气又腾的一下窜了上来。

  “你还有心情看话本?哀家和你被皇帝软禁了,你不知道吗?”

  潇洒王修长的手指漫不经心的翻页,“知道啊,软禁了不是正好,省的您总想些不应该的。”

  “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太后怒骂道:“你倒是给哀家说说看!”

  潇洒王叹了口气,坐起身,严肃道:“皇兄当皇帝就是应该,儿臣当个潇洒王也是应该,母后您痴心妄想就是不应该!”

  太后指着他的手指都在发抖,“你,你,你个不孝子!”

  见状,潇洒王也没了留下来的心情,揣好话本,摁下太后指向自己的手指。

  “母后,这么多年了,皇兄继位这么多年了,您怎么还是不死心呢?”

  “您屡次帮助丽妃,是不是为了得到护国大将军的支持?是,孟家是手握虎符,有着十五万大军,可您有没有想过,孟家如此,迟早会被皇兄惩治。”

  “护国大将军在领兵作战一事上确实颇有功绩,可他身为臣子,当众和皇兄呛声,他不是个可靠的。”

  潇洒王背手而立,“母后,皇兄将您禁足是对的,您也该好好想想,是坐稳这太后的宝座,还是去干那诛九族砍头的错事。”

  说罢,潇洒王转身便走,不想再看太后的表情。

  行至门边,身后传来太后隐忍的喊声,“你怎可如此说你的父亲!”

  潇洒王登时停下了脚步,整个人如遭雷劈般僵硬在原地。

  良嬷嬷赶忙扶住摇摇欲坠的太后,低声道:“娘娘!您不该说的,这秘辛应当烂在肚子里的呀!”

  若是太后一人之言,潇洒王是怎么都不愿意信的。

  这么多年,太后多次想篡位,扶持他上位,各种理由都用过。

  可他是习武之人,听到了良嬷嬷尽力压低的声音。

  良嬷嬷最是公允,从不帮太后说服他,这回,他不得不信了。

  潇洒王僵硬的转动脖颈,垂在身侧的双手不断的颤抖。

  “母后,您,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