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坐收渔翁之利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俞知微都饱受后宫争斗的折磨。
环境是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态的,当初婉才人只是想离开冷宫,找丽妃报仇。
到后来,胆小如她,也开始向往上爬。
这个时代后宫的女性,只有一个思想,往上爬才能不会受人桎梏,才能保全自身。
很早开始,俞知微便想改变这个现状。
只有大家都歇了心思,解除了误会,后宫才能恢复真正的平静,让这些生不由己的女子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再需要依附皇帝的宠爱。
如此一来,没了争斗,大家专心自己的生活,人不会死,皇嗣也能保下。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兄弟友恭,姊妹相爱。
淑妃放下茶盏,“姑姑有话直说便是,只要不违反律法,我等必然一合百应。”
俞知微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几人听,面上平静,心中却好似在打鼓。
改变从来不是件简单事,德妃性子软,能听的进她说的。
但她们不一样,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所有的思想都被世间给女子的要求框住了。
俞知微也担心她们不愿意。
谁知,几人犹豫一瞬后,赵妃三人先举手同意了。
“我觉得姑姑说的对。”
刘嫔说道:“你们想啊,咱们都不爱陛下,更没有家族缘由,但在宫里这些人向来捧高踩低,想在宫里过得好,唯有得到陛下宠爱这一条路,咱们根本没得选。”
珍嫔也有话说,“没错,料想当初我为陛下生下龙凤胎,还不是风光一时?内务府送来的东西没一样是不好的。”
“那会我还得意洋洋呢,可是料到,后来一朝落寞,不仅份例缺斤少两,还都是残次品,放在以前,根本不会出现在我那。”
梁嫔认同点头,这些年她生下五公主后,便再未得到过陛下的宠爱。
内务府的见她失了宠,虽不曾在明面上为难过,但暗地里,没少干些缺德事。
甚至连伺候她的宫女们,也在悄悄议论她失了宠,没本事,拢不住陛下的心,不如早些离开,择良木而栖。
直到内务府换了个管事,情况倒是好些,但内务府人那么多,管事也不可能事事周全。
除了淑妃,其余人都是小官家的女儿,或是并不受宠的女儿。
家中给不了帮助,她们事事只能靠自己。
住在后宫虽用不上什么钱,但打点底下的人却是笔不小的数目。
每个月的份例打点完方方面面,所剩无已,想花体己钱去买点别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日子就捉肩见肘了。
俞知微把写好的计划给几人传阅着翻看。
“所以奴婢想着,带几位娘娘一起,整顿后宫,创办例如月食记这般的生意,发扬至宫外,多挣点钱,也就不必看人眼色,想买什么买什么,让后宫的争端少一点,让每个人都能过的好一点。”
几人围在一起看着俞知微写的计划,边看边点头。
珍嫔和梁嫔两人有女儿的,想的更多,往后女儿出嫁,能给她们备上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给她们更足的底气。
德妃与俞知微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这些人都是她在后宫的朋友,争端再起,即便是朋友也有相对而立的一天。
德妃并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倒不如让大家有事情干,以女子之身,也能安居一隅,平安度日。
待几人都点头后,唯有淑妃没有说话。
众人皆看向淑妃,淑妃抿了口茶,说道:“本宫觉得姑姑说的甚是有理,但本宫手上尚且富裕,就暂时不参与了,若是你们有忙需要本宫,本宫自会出手相助。”
淑妃出身刑部尚书府,虽是庶女,但嫡母宽厚,向来一视同仁,她的日子好过,自然不会想着与她人争抢。
她唯一担忧的只有三皇子,只要后宫平和,三皇子不出事,她就满足了。
俞知微闻言,反倒笑了。
她要的就是淑妃这句话。
计划之前,她打听过几位娘**身世,淑妃的亲生母亲,刑部尚书府的白姨娘,出身富商之家。
有白家在外头,宫外的店铺开起来还能有人照应。
俞知微给几人一些时间想想她们想做什么,可以合伙,也可以分开。
等小八小九的满月宴过了后,再行商议。
永乐宫里欢声笑语一片,甘泉宫就没那么平静了。
贤妃第三次撕碎画好的荷花后,秋纹递上刚泡好的茶水。
“娘娘,歇会吧,您已经画了一下午了。”
贤妃拿过茶盏,一饮而尽,重重搁在桌子上。
眼中满是恨恨不平。
“如今陛下将永乐宫保护的处处周全,让本宫无从下手,本宫还真是小瞧了德妃。”
秋纹宽慰道:“邬氏已逝,朝中已有立后的意思,德妃年岁尚小,资历尚浅,娘娘料理六宫之事多年,即便有八九皇子在,陛下心中最属意的皇后人选,定是娘娘您。”
“待娘娘登上皇后之位,诞下嫡子,即便不除掉八九皇子和德妃,娘娘大计,依旧能成。”
贤妃站起身,行至窗边。
甘泉宫种了一排玉兰花,此时花开正盛,粉嫩的花瓣绽放在枝头,微风拂过,带来丝丝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贤妃的心情没有得到半点安慰,她看着那些盛开的玉兰花,神色晦暗。
“邬氏这个蠢货,本宫贡献的情蛊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不仅没有除掉俞知微,还让皇帝他们逃离了冷宫,自己葬身火海,真是蠢笨如猪。”
“本宫这些年跟随邬氏左右,忍气吞声,把两个孩子夭折的苦楚生生往肚子里咽,她如何折辱本宫,本宫都忍下了。”
“为她做了那么多事,手上沾满了鲜血,原以为邬氏有邬丞相在,总归能走到最后,谁料她这般蠢钝,死在了陛下的手里,连带邬家也被斩草除根。”
“害的本宫只能从头做起,不能坐收渔翁之利,白费本宫忍了这么多年。”
提及邬氏,贤妃眼中口中满是厌恶和嫌弃。
秋纹说道:“当初婉嫔和俞姑姑挑明此事,估摸着以为娘娘不知道呢,想挑拨离间。”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俞知微都饱受后宫争斗的折磨。
环境是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态的,当初婉才人只是想离开冷宫,找丽妃报仇。
到后来,胆小如她,也开始向往上爬。
这个时代后宫的女性,只有一个思想,往上爬才能不会受人桎梏,才能保全自身。
很早开始,俞知微便想改变这个现状。
只有大家都歇了心思,解除了误会,后宫才能恢复真正的平静,让这些生不由己的女子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再需要依附皇帝的宠爱。
如此一来,没了争斗,大家专心自己的生活,人不会死,皇嗣也能保下。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兄弟友恭,姊妹相爱。
淑妃放下茶盏,“姑姑有话直说便是,只要不违反律法,我等必然一合百应。”
俞知微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几人听,面上平静,心中却好似在打鼓。
改变从来不是件简单事,德妃性子软,能听的进她说的。
但她们不一样,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所有的思想都被世间给女子的要求框住了。
俞知微也担心她们不愿意。
谁知,几人犹豫一瞬后,赵妃三人先举手同意了。
“我觉得姑姑说的对。”
刘嫔说道:“你们想啊,咱们都不爱陛下,更没有家族缘由,但在宫里这些人向来捧高踩低,想在宫里过得好,唯有得到陛下宠爱这一条路,咱们根本没得选。”
珍嫔也有话说,“没错,料想当初我为陛下生下龙凤胎,还不是风光一时?内务府送来的东西没一样是不好的。”
“那会我还得意洋洋呢,可是料到,后来一朝落寞,不仅份例缺斤少两,还都是残次品,放在以前,根本不会出现在我那。”
梁嫔认同点头,这些年她生下五公主后,便再未得到过陛下的宠爱。
内务府的见她失了宠,虽不曾在明面上为难过,但暗地里,没少干些缺德事。
甚至连伺候她的宫女们,也在悄悄议论她失了宠,没本事,拢不住陛下的心,不如早些离开,择良木而栖。
直到内务府换了个管事,情况倒是好些,但内务府人那么多,管事也不可能事事周全。
除了淑妃,其余人都是小官家的女儿,或是并不受宠的女儿。
家中给不了帮助,她们事事只能靠自己。
住在后宫虽用不上什么钱,但打点底下的人却是笔不小的数目。
每个月的份例打点完方方面面,所剩无已,想花体己钱去买点别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日子就捉肩见肘了。
俞知微把写好的计划给几人传阅着翻看。
“所以奴婢想着,带几位娘娘一起,整顿后宫,创办例如月食记这般的生意,发扬至宫外,多挣点钱,也就不必看人眼色,想买什么买什么,让后宫的争端少一点,让每个人都能过的好一点。”
几人围在一起看着俞知微写的计划,边看边点头。
珍嫔和梁嫔两人有女儿的,想的更多,往后女儿出嫁,能给她们备上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给她们更足的底气。
德妃与俞知微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这些人都是她在后宫的朋友,争端再起,即便是朋友也有相对而立的一天。
德妃并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倒不如让大家有事情干,以女子之身,也能安居一隅,平安度日。
待几人都点头后,唯有淑妃没有说话。
众人皆看向淑妃,淑妃抿了口茶,说道:“本宫觉得姑姑说的甚是有理,但本宫手上尚且富裕,就暂时不参与了,若是你们有忙需要本宫,本宫自会出手相助。”
淑妃出身刑部尚书府,虽是庶女,但嫡母宽厚,向来一视同仁,她的日子好过,自然不会想着与她人争抢。
她唯一担忧的只有三皇子,只要后宫平和,三皇子不出事,她就满足了。
俞知微闻言,反倒笑了。
她要的就是淑妃这句话。
计划之前,她打听过几位娘**身世,淑妃的亲生母亲,刑部尚书府的白姨娘,出身富商之家。
有白家在外头,宫外的店铺开起来还能有人照应。
俞知微给几人一些时间想想她们想做什么,可以合伙,也可以分开。
等小八小九的满月宴过了后,再行商议。
永乐宫里欢声笑语一片,甘泉宫就没那么平静了。
贤妃第三次撕碎画好的荷花后,秋纹递上刚泡好的茶水。
“娘娘,歇会吧,您已经画了一下午了。”
贤妃拿过茶盏,一饮而尽,重重搁在桌子上。
眼中满是恨恨不平。
“如今陛下将永乐宫保护的处处周全,让本宫无从下手,本宫还真是小瞧了德妃。”
秋纹宽慰道:“邬氏已逝,朝中已有立后的意思,德妃年岁尚小,资历尚浅,娘娘料理六宫之事多年,即便有八九皇子在,陛下心中最属意的皇后人选,定是娘娘您。”
“待娘娘登上皇后之位,诞下嫡子,即便不除掉八九皇子和德妃,娘娘大计,依旧能成。”
贤妃站起身,行至窗边。
甘泉宫种了一排玉兰花,此时花开正盛,粉嫩的花瓣绽放在枝头,微风拂过,带来丝丝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贤妃的心情没有得到半点安慰,她看着那些盛开的玉兰花,神色晦暗。
“邬氏这个蠢货,本宫贡献的情蛊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不仅没有除掉俞知微,还让皇帝他们逃离了冷宫,自己葬身火海,真是蠢笨如猪。”
“本宫这些年跟随邬氏左右,忍气吞声,把两个孩子夭折的苦楚生生往肚子里咽,她如何折辱本宫,本宫都忍下了。”
“为她做了那么多事,手上沾满了鲜血,原以为邬氏有邬丞相在,总归能走到最后,谁料她这般蠢钝,死在了陛下的手里,连带邬家也被斩草除根。”
“害的本宫只能从头做起,不能坐收渔翁之利,白费本宫忍了这么多年。”
提及邬氏,贤妃眼中口中满是厌恶和嫌弃。
秋纹说道:“当初婉嫔和俞姑姑挑明此事,估摸着以为娘娘不知道呢,想挑拨离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