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风、王守武以及黄昆三人一起来到了郭院长的办公室。

  自己虽然身为龙科院电子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但院里面认识的领导也就郭院长这么一个。

  至于原来的李副院长,现在已经是地质部的部长了,妥妥的省部级正职领导。

  “秦风啊,你这来了北平也有一两月的时间了吧,没想到你居然还知道龙科院的大门往哪开呢。”

  在见到秦风之后,郭院长便有些怨言的幽幽道。

  一听到这话秦风就知道坏事了。

  自己给忙晕了,好像还真忘记来龙科院报道了。

  秦风一拍脑门,连连道歉道:“郭院长,我这可不是故意的,刚来北平我就接到了个大任务,本来是想忙完之后就来拜访的,结果忙着忙着就给忘了。”

  郭院长看了一眼秦风,摆手道:“算了,你可是大忙人,我也不跟你计较这些小事。”

  随即他又看了一眼跟在秦风身后的王守武和黄昆,心中不由得一动。

  “他们两个也跟过来了,这是集成电路突破了?”

  王守武和黄昆,一个人是半导体研究所的党组书记、一个是所长。

  他们两个人联袂而来,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集成电路项目有了重大突破。

  秦风看了一眼黄昆,他当即领意将手中的手提箱放到了桌面上,然后当着郭院长的面打开。

  只见手提箱当中放着足足数十块指甲盖大小的集成电路。

  郭院长的目光当即就被箱子当中的集成电路吸引住了。

  秦风这时说道:“这些集成电路集成了20根晶体管以及电容、电阻等元件。

  这集成电路不仅减少了元件间的连接距离,使信号传输的时间缩短。

  还可以共享电源和地线,降低整体功耗以及提升稳定性等。

  相较于单根晶体管的使用,它可以执行更多的并行计算任务,效率通常是单根晶体管的10到20倍之间。”

  听到秦风的介绍之后,郭院长瞪大了眼睛看向了箱子当中的集成电路,惊呼出声道:“这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居然能提升这么高的效率?”

  从九章一号计算机的应用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晶体管的优势有多大了。

  这集成电路他也了解一些,但了解的也并不是非常深入。

  没想到这么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居然汇聚了这么多的晶体管和元器件。

  而且对于效率的提升居然这么高。

  如果以这些集成电路来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话,那效率岂不是可以突破百万?

  百万级的运算次数,他平时连想都不敢想。

  想到这里他的呼吸声都有些沉重了起来。

  忍住心中的激动后,郭院长小心翼翼的拿起了一块集成电路拿到眼前端倪了起来,还用一只手托着,生怕给摔了。

  “这东西集成了点这么多晶体管,能做成计算机吗?”

  看了一会之后,郭院长还是没忍住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也想从秦风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秦风见到郭院长自己问出了这个问题,索性直接说道:“可以,但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经费。”

  更多的经费?

  听到经费这个词后,郭院长脸色一肃,眼底深处也浮现出了一丝警惕。

  能够从秦风嘴中说出更多的经费这句话,那可以肯定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现在军费吃紧他们龙科院的经费也不多,自己的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的,并没有太多的经费用来研发计算机。

  这倒并不是郭院长既想要先进的计算机,又想要更少的投资,也没有这么好的事情,这就是现在的现实情况。

  “要投入多少?”

  想到这里郭院长语气带着一丝谨慎问道。

  然而秦风却并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也知道这次项目经费可能会有些多了。

  “郭院长,这集成电路如果应用到电子计算机上用来取代现在的晶体管,那性能将会爆炸式的提升,运算次数至少在百万级以上。

  如果我们工艺继续进步,可以在更小的硅块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比如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

  那个时候电子计算机就将变成超级计算机,运算次数可达千万次、亿次甚至数十上百亿次都是有可能的。”

  在他重生之前,全球最先进的超算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百亿亿次每秒,也就是一百亿个一亿。

  世界上第一台达到一亿浮点运算效率的计算机诞生于76年。

  距离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诞生也就十来年的时间。

  所以秦风这话已经是尽可能往保守上说了。

  只要给他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他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不过以现在龙国的国力来说却有着不小的困难。

  但他还是画下了这个大饼,希望能够从郭院长这里多要来一些投资。

  他也并没有打算一步到位,只要能够在55年之前把这台集成电路计算机造出来就行了。

  毕竟集成电路研制难度很高,需要投入的资金量也非常大。

  他现在也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项目很好,但却依旧还忍心放弃了。

  就比如成为了很多人遗憾的运十项目。

  比如灯塔一号卫星导航项目。

  比如65型接触式光刻机项目。

  在80年代光是海空军以及第二炮兵被下**关键项目就多达45项,涵盖了远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武装直升机、核潜艇、航母以及**等。

  也正是因此也导致很多领域被国外卡了脖子很多年,一直到21世纪之后才得以追赶甚至赶超。

  这些关键项目又有哪一个不是遗憾呢?

  但当时的经济和民生发展才是主题。

  如果说当时做的决定是不对那肯定也不对,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国力强盛的华夏了。

  只是很多东西都需要做出抉择,现在也是如此。

  秦风可以接受项目的进度放慢,但他不接受这个项目无法立项。

  不然的话以后想要再追赶上的话,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郭院长听到秦风画的这个大饼之后也是怦然心动。

  他也知道这是秦风为了经费在给他画饼,但他依旧有些忍不住这张大饼的诱惑。

  “你还没回答我,需要投入多少?只要能办到,我会尽量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