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部里工作和地方上工作是有着很大不同之处的。

  部里的工作主要在于统筹、协调、规划这些,而不是像他在地方上一样,需要具体参与到某个项目当中。

  不过在前世的时候秦风既在地方的工厂、企业工作过,也在院里、部里工作过,处理工作来倒也得心应手,甚至让李副部长都有些啧啧称奇。

  处理来自军部的这份方案对于秦风来说也并没有任何的挑战。

  而且他还可以更好的通过后世的目光提前进行布局和规划。

  唯一工作量比较大的或许就是指导纲领的编写。

  他针对每一个工厂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划。

  不仅仅只是现有的规模扩张、技术改革、人员改革等,还对各个工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一是将部分工厂的垂直生产管理模式变更为水平分工生产管理模式,也就是打造产业链,采用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进行横向资源整合。

  这种生产模式也可以避免各自为战,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适合这种模式。

  比如半导体领域就非常适合垂直生产模式。

  二是发展多元化业务。

  这个多元化业务其实指的就是在完成军用生产指标的情况下开展民用工业产品的生产业务,丰富国内的工业产品,减少对于进口产品的依赖。

  比如自行车、收音机、手表、摩托车、黑白电视机等等。

  就拿东北无线电厂来说,研制民用的收音机、电视机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难题。

  哪怕没有秦风提供图纸,依靠龙国现有先进的半导体产业,一样可以设计出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不过这第二步也只是小规模的试点。

  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资源贫瘠,很多时候连军工都顾不上,就更不可能把更多的资源倾斜到民用工业品当中。

  其中问题最严重的还是钢铁产量的严重不足。

  截止到52年的时候,龙国的钢铁年产量甚至才堪堪突破百万级别。

  而这个时候的美帝是多少?超过了八千万吨的年产量,足足是龙国的80倍之巨。

  龙国还是全球领土排名第二、人口排名第一的国家。

  年产仅百万吨的钢铁肯定是不够用的。

  秦风下一步就准备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钢铁产能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未来先进装备的发展和生产。

  不过现在还是先解决这份方案的问题再说。

  这份工作一直让秦风忙活到了4月份,一直到二机部正式搬迁到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1号的机关总部之后才算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

  指导纲要已经弄好了,接下来就看下属管理局以及企业工厂的实施情况了。

  在闲下来的时候,秦风还关注了一些从半岛战场那边送过来的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关于一些武器使用经验的总结、待改进之处等。

  在其中一份报告当中,秦风看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反馈。

  “部队当中装备有多种种类的机枪。

  有50式班用轻机枪、连用中型机枪以及营级重机枪、大口径重机枪甚至是14.5毫米口径重机枪等。

  是否能整合一下,如同二战时期的德军一般,研制一挺可以取代班用、连用以及营级机枪的通用型机枪。”

  秦风看到了后面,提出这个建议的居然是志司负责后勤工作的洪副司令,在上面他甚至还看到了陈姓副司令员的签字。

  他看了一眼日历,如果他猜的不错的话,这个时候的这位陈副司令即将代理志司司令兼政委一职。

  然后在6月份的时候被调回国内创办了哈军工。

  看到这份报告之后,秦风也重视了起来。

  现在部队的机枪型号的确是非常杂乱。

  班用机枪是RPD轻机枪、连用机枪是RP-46中口径机枪、重机枪是57式重机枪以及Dshk大口径重机枪。

  虽然说这个火力的确很猛,但是在实战当中还是有些不便的。

  现在的志愿军可不是之前的小米加**,除了没有坦克和飞机之外,其他该有的基本上也都有了。

  所以追求更高效的火力也是正常的。

  既然部队已经提出了要求,秦风也准备更新一波现役的轻武器,而且还是更新一整个系列的那种。

  他重生回来让部队用最好最先进的武器也是他的义务和责任之一。

  50式自动**是在AK-47突击**的基础上进行仿制的,它也就是龙国版本的AK-47突击**。

  但其实这柄**并不是那么的好用。

  它的优点和缺点都一样非常的明显。

  比如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连发射击精度低、300米外难以准确射击、瞄具设计不理想、后坐力大、重量大等等。

  真正让AK系列**成为经典的其实并不是AK-47这个型号,而是其后续的改进型——AKM突击**。

  因为这款改进型号的AKM突击**改善了AK-47突击**的诸多缺陷。

  这款**于59年的时候开始服役,最终全面取代了苏熊装备的AK-47突击**,奠定了一代神枪的地位。

  首先就是重量,它采用冲压机匣取代了铣削机匣,不仅简化了工艺,还让总量从减轻到了3.15公斤,原先可是超过了4公斤。

  还有就是通过经典的斜切口型形制退器显著的抑制了枪口上跳严重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改进。

  比如击锤延迟体、护木手指槽、1000米表尺射程、镭221荧光片照门这些。

  基本上让这柄**没有了很明显的缺点。

  这也让AKM突击**成为了后世产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AK突击**。

  当然秦风也不准备制造这款**,他想要制造的**是军迷当中的一代神枪、广受老兵好评的81杠,也称之为81-1式突击**。

  在秦风看来,81杠相较于AKM突击**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特别是在精度与操控性方面,明显是后来居上。

  在100米的点射散布密集度上要优于AKM突击**不少,后坐力也要小一些。

  总结起来就是AKM突击**可靠性高、生产成本低,81杠精度高、后坐力低。

  以现在龙国的工业基础来说,生产出81杠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然后就是机枪的选择。

  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选择了81杠,班用机枪也就只能选择81式班用机枪了。

  而通用机枪的话,秦风则是选择了PKM通用机枪,同样也是一代神枪。

  至于其他的轻武器他就不准备再动了。

  现在的龙国资源有限,难以一下子更新太多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