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儿告别了两位哥哥,和云卿豆行一起继续向北出发。正值北方盛夏,天气燥热,枣红骝马热得两个鼻孔张得溜圆,呼哧呼哧地冒着烟。远远看见一个小河,英儿提议说,休息一下,打个尖再走。于是三个人下了马车,就在一片树荫下打起尖来。车夫赶着马儿自去喝水吃草。
岸边不远处有一片不知名的小黄花,开得格外茂盛。英儿欢喜不已,大呼小叫着奔了过去,顺手掐下一些花朵,给自己编成一个花环戴上。看见云卿和豆行一起走过来,离得老远,英儿就向他们招手问道:“快看,快看,我戴上这花环美不美?”云卿见惯了这种情形,就微微一笑,没有作声;豆行却很是奇怪,问道:“英公子,你是个男儿,怎么却偏偏喜欢这些花儿草儿的?”英儿脸一红,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云卿替他解围道:“我英兄过去一直给帝姬做侍从,惯会这些女儿家情态。”豆行接口开玩笑道:“这就是了,我还想着英公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爱好!”英儿白了他一眼。正待说话,却看见远方恰有一彪人马经过,扬起漫天尘土。英儿脱口说:“谁呀?这么大的谱?”却见那尘土中闪出一面旗,上书一个大大的“赵”字来。云卿也纳闷道:“这是谁呀?”这时,只见车夫牵着马走了过来,说道:“刚才遇见一个落单的骑兵,我给了他一点银子,向他打问了一下,说是那个主将叫什么‘赵胜’,驻扎在伊春城里,这一次是要执行一个什么任务。”“噢,是赵胜呀。”英儿云卿相视一笑。豆行莫名其妙,英儿就把这个人的来历原原本本地对他说了一遍。豆行不屑地说道:“也是个小人!”英儿笑道:“你也这么说。只是不知道他这次又用了什么手段,已经爬到军中,当了小头目了。”云卿说:“他在伊春城里做官,估计锦旖姐姐也该在那里。此人诡计多端,他不在伊春城里,那锦旖姐姐就好解救了。”
伊春城里,一间孤零零的房子里,一个女子,脸色青黄不堪,形容消瘦,神情木讷。她茫然地抬起头来,木呆呆向一方小小的窗外看去。一棵梅树,上面零星地挂着几朵干枯的腊梅花,一只麻雀叽叽咕咕地站在树枝上呼朋引伴。有几只麻雀循声低旋着飞了过来。麻雀们在一枝横斜的树枝上刚刚站稳,树枝尚且在颤颤巍巍。忽而一阵疾风刮来,就见一只鹰隼扇起大翅,劈头就向雀群压了过来。麻雀们吓得“轰”的一声四散逃开。有一只胆小的,匆忙中回头一瞥,行动稍有迟缓,就被那鹰隼一爪子攫住。只见那鹰隼一双锋利的爪子紧紧抓住猎物,在空中得意地打了一个旋,旋即,展开双翼,直上青云,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一群麻雀呢?也许从来没有来过吧。
女人看得痴了,不觉流下一行清泪。
“吱呀”一声,门被打开了。强烈的光刺得女子的眼睛紧闭起来。待她睁开眼睛,就见一个圆圆脸的小丫鬟走了进来。
小鬟从衣襟里取出一管药来,悄悄对锦旖说道:“这是公主让我给你的。”锦旖脑子一下子没有转过弯来,喃喃说:“公主?公主是谁呀?”小鬟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四下一看,附耳说道:“锦旎公主呀。”又重重强调了一下,说:“公主说这药可顶事了,让你没人时擦一擦伤口,保准不再疼了,而且皮肤还能光滑如初。”说罢,悄悄地掩上门,出去了。
锦旖刚被关到水屋的时候,对锦旎是有点怨气的,觉得是妹妹给她喝了幻药,又这么长时间不来救她,任由她在这里受苦、腐烂。可是后来又想,妹妹也是寄人篱下,她也许不知情,可是即使知情,她自己尚且难保,又能怎么样呢?
常常在午夜梦回的时候,锦旖也曾梦到风光旖旎四姐妹过去的美好时光,梦到赵胜,梦到姐姐,梦到妈妈……可是一切恍如隔世,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她已经习惯了这被侮辱与被欺骗的日子了。
恍惚中,她的目光又投到自己手上,噢,这是一管药吗?她顺手打开一看,这是什么?一个梅花笺飘了出来,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几个大字:“今晚子时,有人接应。”
啊?锦旖很是吃惊,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她立即把纸条捂在心口,又小心翼翼地四下打量一番,四下里仍是死一般的寂静。她不放心地又把纸条掏出来看了看,还是那八个大字“今晚子时,有人接应。”
谁呀?谁来救我?赵胜?不可能!自从赵胜把她送到岛中那个水屋里,那曾经的恩爱,早都随风而逝了,在那些让人发霉的日子里,她早就对他死了心。刚开始时,她恨呀,恨得抓心挠肺,恨得夜不能寐,可是,恨有什么用呢?她还不是被赵胜当作礼品,成了完颜查干的禁脔!渐渐地,她也想开了,她只恨自己当年被糊涂油蒙蔽了心智,被赵胜的一双桃花眼迷得失去了方向,如今只能自作自受。那么,既然是这样,那就由着这一副躯体,随他怎样作践吧!有时候,在那大王作践她的时候,她甚至感觉不到任何肉体上的疼痛,她的魂灵似乎已经跳出了躯壳,在半空中冷冷地凝视着这正在发生的一切,目睹着一个弱女子如何被强权被男人们蹂躏。
再后来,他们看到她越来越苍白憔悴,可能也是不喜他们的玩物枯萎凋零,卖相不好,这才大发善心,把她迁到这地面上的房子来。她被关在这里,不辨西东,只是觉得这个房子的位置应该很是偏僻。被关在这里以后,她似乎已经被人忘记了,除了完颜查干偶尔心血来潮来作践她一遭,或者小鬟来供给她一日三餐,这里,即使白天也少人来,夜晚就更没有人来了。每天,她就直勾勾地看着碗口大的太阳从东到西。她的天地,也就这么三丈见方。她已经认了命,姑且冷眼看着命运怎么施展黑手来作践她。可是,是谁呀?为什么还要在她这一潭死水中激起微澜呢?难道是妹妹?可是妹妹尚且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来管她呀!那又是谁?她的脑海中冒出英儿那俏皮的模样来,是英儿和云卿?不可能吧,他们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她的脑海中,思绪纷至沓来。算了,头疼,还是不想了。她敲了敲越来越晕的头,和衣瘫倒在炕上。
天渐渐地黑了。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夜色如盖,浓稠得伸手不见五指。四周都涌起了浓浓的睡意。子夜时分,隐隐约约有“喵呜喵呜”的猫叫声传来。锦旖猛地一惊,睡眼惺忪中,赫然发现炕前站着一个黑衣人,她“啊”的叫声还没叫出口,便被那人捂住了嘴。只见那人压低了声说:“是我,英儿!”
锦旖随着英儿斗折蛇行,绕过黑乎乎鬼影一般的灌木、花丛,沿着曲曲弯弯的小径,悄悄来到高墙之下。这里有一棵高大浓密的白杨树,风一吹,叶子像手掌一样,“哗哗哗哗”地鼓了起来。英儿嘬起嘴来,“喵呜喵呜”地叫了几声,随即,那边墙外,也传来了“啾啾啾啾”的呼应声。英儿一喜,悄悄说道:“姐姐,我们从这里越墙。”接着,一条绳子从墙头抛了下来,英儿扶起锦旖,说:“姐姐,快上,那边有云卿接应。”
也许是太久没有出门行走了,锦旖腿在发抖,手在发汗。攥着绳子,死活也上不了墙,突然,脚下一滑,“滋啦”一声,锦旖吓得心都跳不动了。这时,隐隐听到有脚步声向这里传来,就有人问道:“谁呀?谁在哪里?”那边忽然有个尖锐的女声高叫道:“不好了,有人投湖啦——快来救人呀——”那脚步声就又拐了一个弯,跑向了另一边。
英儿趁机背起锦旖,一使劲,一把抓住绳子,“噌噌噌”上了墙头,然后轻轻跳下。接着就有人轻轻问道:“接到了?”英儿说:“接到了。”马上就有一双手伸了过来,接过英儿背上的锦旖,背在背上。感到背上的人轻飘飘的,那人不禁“呀”了一声。锦旖听声好像是云卿,就问道:“是云卿弟弟吗?”云卿低低道:“嗯”。
三人一路疾行,来到一条僻静的小路上,那里早停着一辆马车。待他们一上车,豆行立即驾着马车稳稳地行驶起来。
众人一路无语。车子不知道拐了几道弯,在郊外的一座竹篱茅舍前停了下来。一进门,但见房内虽是简单朴素,却很是干净整洁,锦旖就向那三人跪了下去,叩头不迭,哭着说道:“三位救命大恩,锦旖没齿难忘。”三人忙忙回礼。英儿扶起她说:“姐姐快别如此,我和云卿担待不起。只是此行多亏了豆行豆公子!”豆行摆着手,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都是自家兄弟姐妹,应该的。”见锦旖不依,英儿就强按着豆行坐在正对门的椅子上。锦旖向豆行叩了三个响头,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豆行就要告辞,英儿云卿也要离开。临走时,云卿低低叮嘱锦旖说:“吃穿用度我们都安排好了,姐姐放心。你先暂时住在这里,安心养伤,等我们忙完了,再来接姐姐。”说罢,一行人就匆匆又走了。锦旖满腹问号,也不知要去问谁,只好胡乱歇了。
每天一大早,就有一个黑衣老妇提着食篮汤药前来,伺候她餐食,服侍她吃药。而当她想要发问时,那个老妇就咿咿呀呀指手画脚的,锦旖这才明白老妇原来是哑而不聋。锦旖无奈,便只好先安心住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英儿、云卿两个急匆匆走了进来。锦旖彼时睡得正香,猛然间觉得有人闯了进来,吓得一股脑儿爬起来。英儿见锦旖起来,赶紧上前,压低声音说:“姐姐,这里不宜久留,我们快走吧。”
锦旖懵懵懂懂地爬起来,跟着两人一路向南疾驰。锦旖好生奇怪,这两人原来不是一心想到北边救帝姬吗?怎么又向南而去?
英儿告别了两位哥哥,和云卿豆行一起继续向北出发。正值北方盛夏,天气燥热,枣红骝马热得两个鼻孔张得溜圆,呼哧呼哧地冒着烟。远远看见一个小河,英儿提议说,休息一下,打个尖再走。于是三个人下了马车,就在一片树荫下打起尖来。车夫赶着马儿自去喝水吃草。
岸边不远处有一片不知名的小黄花,开得格外茂盛。英儿欢喜不已,大呼小叫着奔了过去,顺手掐下一些花朵,给自己编成一个花环戴上。看见云卿和豆行一起走过来,离得老远,英儿就向他们招手问道:“快看,快看,我戴上这花环美不美?”云卿见惯了这种情形,就微微一笑,没有作声;豆行却很是奇怪,问道:“英公子,你是个男儿,怎么却偏偏喜欢这些花儿草儿的?”英儿脸一红,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云卿替他解围道:“我英兄过去一直给帝姬做侍从,惯会这些女儿家情态。”豆行接口开玩笑道:“这就是了,我还想着英公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爱好!”英儿白了他一眼。正待说话,却看见远方恰有一彪人马经过,扬起漫天尘土。英儿脱口说:“谁呀?这么大的谱?”却见那尘土中闪出一面旗,上书一个大大的“赵”字来。云卿也纳闷道:“这是谁呀?”这时,只见车夫牵着马走了过来,说道:“刚才遇见一个落单的骑兵,我给了他一点银子,向他打问了一下,说是那个主将叫什么‘赵胜’,驻扎在伊春城里,这一次是要执行一个什么任务。”“噢,是赵胜呀。”英儿云卿相视一笑。豆行莫名其妙,英儿就把这个人的来历原原本本地对他说了一遍。豆行不屑地说道:“也是个小人!”英儿笑道:“你也这么说。只是不知道他这次又用了什么手段,已经爬到军中,当了小头目了。”云卿说:“他在伊春城里做官,估计锦旖姐姐也该在那里。此人诡计多端,他不在伊春城里,那锦旖姐姐就好解救了。”
伊春城里,一间孤零零的房子里,一个女子,脸色青黄不堪,形容消瘦,神情木讷。她茫然地抬起头来,木呆呆向一方小小的窗外看去。一棵梅树,上面零星地挂着几朵干枯的腊梅花,一只麻雀叽叽咕咕地站在树枝上呼朋引伴。有几只麻雀循声低旋着飞了过来。麻雀们在一枝横斜的树枝上刚刚站稳,树枝尚且在颤颤巍巍。忽而一阵疾风刮来,就见一只鹰隼扇起大翅,劈头就向雀群压了过来。麻雀们吓得“轰”的一声四散逃开。有一只胆小的,匆忙中回头一瞥,行动稍有迟缓,就被那鹰隼一爪子攫住。只见那鹰隼一双锋利的爪子紧紧抓住猎物,在空中得意地打了一个旋,旋即,展开双翼,直上青云,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一群麻雀呢?也许从来没有来过吧。
女人看得痴了,不觉流下一行清泪。
“吱呀”一声,门被打开了。强烈的光刺得女子的眼睛紧闭起来。待她睁开眼睛,就见一个圆圆脸的小丫鬟走了进来。
小鬟从衣襟里取出一管药来,悄悄对锦旖说道:“这是公主让我给你的。”锦旖脑子一下子没有转过弯来,喃喃说:“公主?公主是谁呀?”小鬟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四下一看,附耳说道:“锦旎公主呀。”又重重强调了一下,说:“公主说这药可顶事了,让你没人时擦一擦伤口,保准不再疼了,而且皮肤还能光滑如初。”说罢,悄悄地掩上门,出去了。
锦旖刚被关到水屋的时候,对锦旎是有点怨气的,觉得是妹妹给她喝了幻药,又这么长时间不来救她,任由她在这里受苦、腐烂。可是后来又想,妹妹也是寄人篱下,她也许不知情,可是即使知情,她自己尚且难保,又能怎么样呢?
常常在午夜梦回的时候,锦旖也曾梦到风光旖旎四姐妹过去的美好时光,梦到赵胜,梦到姐姐,梦到妈妈……可是一切恍如隔世,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她已经习惯了这被侮辱与被欺骗的日子了。
恍惚中,她的目光又投到自己手上,噢,这是一管药吗?她顺手打开一看,这是什么?一个梅花笺飘了出来,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几个大字:“今晚子时,有人接应。”
啊?锦旖很是吃惊,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她立即把纸条捂在心口,又小心翼翼地四下打量一番,四下里仍是死一般的寂静。她不放心地又把纸条掏出来看了看,还是那八个大字“今晚子时,有人接应。”
谁呀?谁来救我?赵胜?不可能!自从赵胜把她送到岛中那个水屋里,那曾经的恩爱,早都随风而逝了,在那些让人发霉的日子里,她早就对他死了心。刚开始时,她恨呀,恨得抓心挠肺,恨得夜不能寐,可是,恨有什么用呢?她还不是被赵胜当作礼品,成了完颜查干的禁脔!渐渐地,她也想开了,她只恨自己当年被糊涂油蒙蔽了心智,被赵胜的一双桃花眼迷得失去了方向,如今只能自作自受。那么,既然是这样,那就由着这一副躯体,随他怎样作践吧!有时候,在那大王作践她的时候,她甚至感觉不到任何肉体上的疼痛,她的魂灵似乎已经跳出了躯壳,在半空中冷冷地凝视着这正在发生的一切,目睹着一个弱女子如何被强权被男人们蹂躏。
再后来,他们看到她越来越苍白憔悴,可能也是不喜他们的玩物枯萎凋零,卖相不好,这才大发善心,把她迁到这地面上的房子来。她被关在这里,不辨西东,只是觉得这个房子的位置应该很是偏僻。被关在这里以后,她似乎已经被人忘记了,除了完颜查干偶尔心血来潮来作践她一遭,或者小鬟来供给她一日三餐,这里,即使白天也少人来,夜晚就更没有人来了。每天,她就直勾勾地看着碗口大的太阳从东到西。她的天地,也就这么三丈见方。她已经认了命,姑且冷眼看着命运怎么施展黑手来作践她。可是,是谁呀?为什么还要在她这一潭死水中激起微澜呢?难道是妹妹?可是妹妹尚且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来管她呀!那又是谁?她的脑海中冒出英儿那俏皮的模样来,是英儿和云卿?不可能吧,他们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她的脑海中,思绪纷至沓来。算了,头疼,还是不想了。她敲了敲越来越晕的头,和衣瘫倒在炕上。
天渐渐地黑了。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夜色如盖,浓稠得伸手不见五指。四周都涌起了浓浓的睡意。子夜时分,隐隐约约有“喵呜喵呜”的猫叫声传来。锦旖猛地一惊,睡眼惺忪中,赫然发现炕前站着一个黑衣人,她“啊”的叫声还没叫出口,便被那人捂住了嘴。只见那人压低了声说:“是我,英儿!”
锦旖随着英儿斗折蛇行,绕过黑乎乎鬼影一般的灌木、花丛,沿着曲曲弯弯的小径,悄悄来到高墙之下。这里有一棵高大浓密的白杨树,风一吹,叶子像手掌一样,“哗哗哗哗”地鼓了起来。英儿嘬起嘴来,“喵呜喵呜”地叫了几声,随即,那边墙外,也传来了“啾啾啾啾”的呼应声。英儿一喜,悄悄说道:“姐姐,我们从这里越墙。”接着,一条绳子从墙头抛了下来,英儿扶起锦旖,说:“姐姐,快上,那边有云卿接应。”
也许是太久没有出门行走了,锦旖腿在发抖,手在发汗。攥着绳子,死活也上不了墙,突然,脚下一滑,“滋啦”一声,锦旖吓得心都跳不动了。这时,隐隐听到有脚步声向这里传来,就有人问道:“谁呀?谁在哪里?”那边忽然有个尖锐的女声高叫道:“不好了,有人投湖啦——快来救人呀——”那脚步声就又拐了一个弯,跑向了另一边。
英儿趁机背起锦旖,一使劲,一把抓住绳子,“噌噌噌”上了墙头,然后轻轻跳下。接着就有人轻轻问道:“接到了?”英儿说:“接到了。”马上就有一双手伸了过来,接过英儿背上的锦旖,背在背上。感到背上的人轻飘飘的,那人不禁“呀”了一声。锦旖听声好像是云卿,就问道:“是云卿弟弟吗?”云卿低低道:“嗯”。
三人一路疾行,来到一条僻静的小路上,那里早停着一辆马车。待他们一上车,豆行立即驾着马车稳稳地行驶起来。
众人一路无语。车子不知道拐了几道弯,在郊外的一座竹篱茅舍前停了下来。一进门,但见房内虽是简单朴素,却很是干净整洁,锦旖就向那三人跪了下去,叩头不迭,哭着说道:“三位救命大恩,锦旖没齿难忘。”三人忙忙回礼。英儿扶起她说:“姐姐快别如此,我和云卿担待不起。只是此行多亏了豆行豆公子!”豆行摆着手,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都是自家兄弟姐妹,应该的。”见锦旖不依,英儿就强按着豆行坐在正对门的椅子上。锦旖向豆行叩了三个响头,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豆行就要告辞,英儿云卿也要离开。临走时,云卿低低叮嘱锦旖说:“吃穿用度我们都安排好了,姐姐放心。你先暂时住在这里,安心养伤,等我们忙完了,再来接姐姐。”说罢,一行人就匆匆又走了。锦旖满腹问号,也不知要去问谁,只好胡乱歇了。
每天一大早,就有一个黑衣老妇提着食篮汤药前来,伺候她餐食,服侍她吃药。而当她想要发问时,那个老妇就咿咿呀呀指手画脚的,锦旖这才明白老妇原来是哑而不聋。锦旖无奈,便只好先安心住了下来。
又过了几天,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英儿、云卿两个急匆匆走了进来。锦旖彼时睡得正香,猛然间觉得有人闯了进来,吓得一股脑儿爬起来。英儿见锦旖起来,赶紧上前,压低声音说:“姐姐,这里不宜久留,我们快走吧。”
锦旖懵懵懂懂地爬起来,跟着两人一路向南疾驰。锦旖好生奇怪,这两人原来不是一心想到北边救帝姬吗?怎么又向南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