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姑,这事儿容我再想想。”
她面无表情的说道。
宋婆子就连连点头:“这事儿确实得好好想,我就不打扰你,你慢慢想着,我也都是为你们考虑,还能害了你们不成?”
宋秋花心想,你只是为表哥考虑,却并不是在为我考虑,确实没有害了他们,却是想让她帮别人养儿子,心里多少还是难以接受的,别人的儿子养得再好,那也不是她亲生的,又有什么用呢。
但眼下的情况,家里没个孩子承继香火是不行的,老俩口一心想抱孙子,是绝不会罢休,就是表哥心里也是想有个儿子的,再则,这个家里也不能没有儿子,正如姑姑所说,待到年老体弱的时候,跟前没有人侍候着,生病在床都没人理会,那也是不行的。
一时内心也满是纠结,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自己能生就好了,但自己偏怎么也怀不上,莫非老天爷真不愿意让她生个儿子?
“好了,我也不多说,你向来是个聪明人,什么都看得明白,也能想得清楚,就自个再想想吧!”
宋婆子说完,就走了出去。
随着年岁渐长,她是真的等不及想要抱孙子了,此事是不能再拖下去,不然他们老俩口一个不好,就撒手去了,到时候留下儿子可怎么办的好,儿子不出息,光靠儿媳妇,以后的日子未必好过,还是得有自己亲生孩子才成。
宋秋花点了点头,也不理会宋婆子如何,只低头思量起来,此事倒底要如何解决的好,她是一直想着能自己生最好,但这么长时间过去就是怀不上,如此看来,想要自己生的可能性很小了,那就只能另想法子。
其实姑姑所说的法子,也未必不行,买个妾回来,生了孩子再把人卖出去,对她来说影响并不大,她仍是这家里能说得上话的人,老俩口年纪大了,以后这个家都得以她为主,而表哥根本就是个立不起来的。
但一想到要给别人养儿子,又觉得心中不适,凭什么要给别人养儿子啊,倒还不如不养,自己吃好穿好,活着好好享受,哪还管死后之事,但又想到病重在床无人照料时的艰难,就又一阵心烦意乱。
虽说养儿子也未必多孝顺,但真到年老病重时,床前连个照料的人都没有,想想那情形,也未免太过凄凉了些。
心里这么左一想,右一想的,是真越想越心烦。
“阿娘,你在想什么,莫不是真被那老婆子说动了,准备买个妾回来生孩子?”陈明香推门进来。
她刚才就一直在外面偷听来着,见宋婆子离开了,这才推门进来,就见到她阿娘一脸神思不属的模样,心里就有些焦急起来,生怕她一个心软,就又被人家给说动了。
妾能是什么好东西,真要买那么一个人回来,家里岂不是要乱套了,那江光宗就是个耳根子软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到时候被人说几句话就哄住了,到时候阿**日子怕也不好过了。
主要是阿娘满心满眼都是江光宗,到时候亲眼看到他跟别的女人睡一屋,心里还能好过得起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再说了,那江光宗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庄稼汉,又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凭什么就又有妻又有妾的,美得他。
见她进来,宋秋花稍稍回了下神,抬眼看了过去,随后轻轻一叹。
“做女人就是难,得管着家里的生计,还得想方设法的生个儿子,生不了儿子就得另想法子,做女人是真的难啊!”
回想起来,她这一辈子过得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十五岁出嫁,嫁人没两年就守了寡,自己独自带着女儿过活,婆家人算不得硬气,她自个挣扎着,倒是把日子过起来了,但倒底也只是个寡妇身份,心里也极为不安稳,所以就再嫁了,以为嫁到亲姑姑家,又是自小就爱慕的表哥,当时也是满心欢喜,但这日子过起来,才知道过日子的难处。
到如今,已是把日子过得身心俱疲,心里也未尝不后悔,只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后悔也没用,以前的日子也早已回不去,除了维持现在的生活,她也没有别的什么路可走。
陈明香就听得十分不耐烦:“阿娘,我们在说买妾的事,你提什么做女人难,咱们这样的平头百姓,谁家过日子不难啊,除非是城里那些有钱人,日子过得才叫好。”
之前她还设想过,让阿娘找个城里人嫁了呢,结果却是嫁到江家来了,现在阿娘年纪也大了,又有生不了孩子的名声,以后想嫁城里,那也是没可能的,怕是就嫁个普通人家,也不太好嫁,所以阿娘才想待在江家,哪儿也不去。
“阿娘,当年你怎么就没想过嫁去城里,不然我也能跟着做个城里人了。”她颇有些抱怨道。
村里那些嫁去城里的姑娘家里,逢人都在说城里日子过得有多好,城里的婆婆待儿媳妇,又是怎样一个态度,反正就是捧得高高的,连家务活儿都不让干的那种,让人听着都觉得不可信,世上哪有这样做婆婆的。
但耐不住人家天天说,说得村里人都信得真真的,现在村里那些小姑娘,个个都盯着城里,也想能嫁到城里去,为着这个,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人家,三五不时的就往城里跑,给杜青娘送这送那的,就想把人讨好了,给自家女儿相看门好亲事。
要她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不过是些村姑,上一次嫁到城里也是运气好,现在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宋秋花怎么也没想到,她这话题还能扯得这么远了,冷笑了一声:“我又算什么排面上的人物,一个寡妇带着孩子,还想嫁进城里,人家凭什么会娶啊?”
真以为嫁到城里是容易的事情不成,杜青娘能帮着说成亲事,那是因为她有个当官的男人,据她了解到的,嫁的那些人,好像都是她男人手底下的兵丁,算不得什么出众的人物,以前也是苦日子出身,只是现在运气好吃上了官家饭,这才把日子过起来,大概也就是比村里日子好过点罢了,并不是什么富贵人。
“姑姑,这事儿容我再想想。”
她面无表情的说道。
宋婆子就连连点头:“这事儿确实得好好想,我就不打扰你,你慢慢想着,我也都是为你们考虑,还能害了你们不成?”
宋秋花心想,你只是为表哥考虑,却并不是在为我考虑,确实没有害了他们,却是想让她帮别人养儿子,心里多少还是难以接受的,别人的儿子养得再好,那也不是她亲生的,又有什么用呢。
但眼下的情况,家里没个孩子承继香火是不行的,老俩口一心想抱孙子,是绝不会罢休,就是表哥心里也是想有个儿子的,再则,这个家里也不能没有儿子,正如姑姑所说,待到年老体弱的时候,跟前没有人侍候着,生病在床都没人理会,那也是不行的。
一时内心也满是纠结,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自己能生就好了,但自己偏怎么也怀不上,莫非老天爷真不愿意让她生个儿子?
“好了,我也不多说,你向来是个聪明人,什么都看得明白,也能想得清楚,就自个再想想吧!”
宋婆子说完,就走了出去。
随着年岁渐长,她是真的等不及想要抱孙子了,此事是不能再拖下去,不然他们老俩口一个不好,就撒手去了,到时候留下儿子可怎么办的好,儿子不出息,光靠儿媳妇,以后的日子未必好过,还是得有自己亲生孩子才成。
宋秋花点了点头,也不理会宋婆子如何,只低头思量起来,此事倒底要如何解决的好,她是一直想着能自己生最好,但这么长时间过去就是怀不上,如此看来,想要自己生的可能性很小了,那就只能另想法子。
其实姑姑所说的法子,也未必不行,买个妾回来,生了孩子再把人卖出去,对她来说影响并不大,她仍是这家里能说得上话的人,老俩口年纪大了,以后这个家都得以她为主,而表哥根本就是个立不起来的。
但一想到要给别人养儿子,又觉得心中不适,凭什么要给别人养儿子啊,倒还不如不养,自己吃好穿好,活着好好享受,哪还管死后之事,但又想到病重在床无人照料时的艰难,就又一阵心烦意乱。
虽说养儿子也未必多孝顺,但真到年老病重时,床前连个照料的人都没有,想想那情形,也未免太过凄凉了些。
心里这么左一想,右一想的,是真越想越心烦。
“阿娘,你在想什么,莫不是真被那老婆子说动了,准备买个妾回来生孩子?”陈明香推门进来。
她刚才就一直在外面偷听来着,见宋婆子离开了,这才推门进来,就见到她阿娘一脸神思不属的模样,心里就有些焦急起来,生怕她一个心软,就又被人家给说动了。
妾能是什么好东西,真要买那么一个人回来,家里岂不是要乱套了,那江光宗就是个耳根子软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到时候被人说几句话就哄住了,到时候阿**日子怕也不好过了。
主要是阿娘满心满眼都是江光宗,到时候亲眼看到他跟别的女人睡一屋,心里还能好过得起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再说了,那江光宗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庄稼汉,又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凭什么就又有妻又有妾的,美得他。
见她进来,宋秋花稍稍回了下神,抬眼看了过去,随后轻轻一叹。
“做女人就是难,得管着家里的生计,还得想方设法的生个儿子,生不了儿子就得另想法子,做女人是真的难啊!”
回想起来,她这一辈子过得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十五岁出嫁,嫁人没两年就守了寡,自己独自带着女儿过活,婆家人算不得硬气,她自个挣扎着,倒是把日子过起来了,但倒底也只是个寡妇身份,心里也极为不安稳,所以就再嫁了,以为嫁到亲姑姑家,又是自小就爱慕的表哥,当时也是满心欢喜,但这日子过起来,才知道过日子的难处。
到如今,已是把日子过得身心俱疲,心里也未尝不后悔,只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后悔也没用,以前的日子也早已回不去,除了维持现在的生活,她也没有别的什么路可走。
陈明香就听得十分不耐烦:“阿娘,我们在说买妾的事,你提什么做女人难,咱们这样的平头百姓,谁家过日子不难啊,除非是城里那些有钱人,日子过得才叫好。”
之前她还设想过,让阿娘找个城里人嫁了呢,结果却是嫁到江家来了,现在阿娘年纪也大了,又有生不了孩子的名声,以后想嫁城里,那也是没可能的,怕是就嫁个普通人家,也不太好嫁,所以阿娘才想待在江家,哪儿也不去。
“阿娘,当年你怎么就没想过嫁去城里,不然我也能跟着做个城里人了。”她颇有些抱怨道。
村里那些嫁去城里的姑娘家里,逢人都在说城里日子过得有多好,城里的婆婆待儿媳妇,又是怎样一个态度,反正就是捧得高高的,连家务活儿都不让干的那种,让人听着都觉得不可信,世上哪有这样做婆婆的。
但耐不住人家天天说,说得村里人都信得真真的,现在村里那些小姑娘,个个都盯着城里,也想能嫁到城里去,为着这个,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人家,三五不时的就往城里跑,给杜青娘送这送那的,就想把人讨好了,给自家女儿相看门好亲事。
要她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不过是些村姑,上一次嫁到城里也是运气好,现在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宋秋花怎么也没想到,她这话题还能扯得这么远了,冷笑了一声:“我又算什么排面上的人物,一个寡妇带着孩子,还想嫁进城里,人家凭什么会娶啊?”
真以为嫁到城里是容易的事情不成,杜青娘能帮着说成亲事,那是因为她有个当官的男人,据她了解到的,嫁的那些人,好像都是她男人手底下的兵丁,算不得什么出众的人物,以前也是苦日子出身,只是现在运气好吃上了官家饭,这才把日子过起来,大概也就是比村里日子好过点罢了,并不是什么富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