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洵道:“让他们吃饱饭,提高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把他们的心征服过来,他们自然愿意为你死战。”
张之维点点头,又道:“如果在战场上,遇到逃兵怎么办?”
“我大明士兵不会有逃兵。”李洵的语气非常的轻淡,但却很坚定。
张之维和周傅宗都愣了一下,皇上回答的这么自信吗?
不过两个人又仔细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大明士兵的心都已经被皇上所征服,他们愿意为了皇上而战,愿意为了皇上而死。
而且在战场上,将军们都身先士卒,士兵们更不可能后退。
皇上之前带领士兵攻打苍狼王朝,以及攻打京华城,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手下有逃兵的,只听说皇上手下的士兵们一个比一个冲的猛。
“陛下,您觉得军队强大的核心是什么?”张之维停顿一下之后又问道。
“军民同心。”对于张之维的这些问题,李洵都是脱口而出,根本不需要去想。
军民同心?
张之维想起了李洵带领的士兵,和百姓的关系非常友好,无论走到何处,都会受到百姓们的欢迎。
打仗,不仅仅要靠士兵,还要靠百姓们的支持。
打仗打的就是钱,就是后勤。
如果百姓们对你非常支持,根本不用担心这些。
就算没钱,百姓们也会砸锅卖铁的支持战斗。
“陛下,怎么才能让百姓们支持士兵,与我们同心同德呢?”张之维又问道。
“你想让百姓怎么对你,你便怎么对百姓。”李洵淡淡道。
张之维恍然大悟,
其实很多道理都比较浅显易懂,但就是因为思维固化,没去往这方面去想。
如今经过皇上的指点,张之维明白了许多,他很有信心把长安郡的士兵训练的更加强大。
“你们这些将军除了训练士兵之外,还要学会去宣传。让百姓们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军队,百姓对你们了解的更多,对你们也就越信任。”
李洵继续说道。
“战斗可不仅仅只有武力战斗,还有舆论战!你们二人要谨记这一点。”
张之维和周傅宗二人记下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两个人才离开皇宫。
中午刚吃完饭,李洵又把太史令左生明叫了过来。
“太史令,听说这段时间你一直都在记录朕的言行举止?”李洵淡淡的问道。
“陛下,臣不仅仅记录了您的言行举止,还有您日常的政务处理,实施的政令等等。”
左生明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臣接下来想找几名史官,记录陛下的起居日常。”
李洵知道这就是史官们所说的起居注,专门记录皇上的日常言行等。
“朕准了。”李洵没有意见,这本就是史官的职责之一。
“这次朕找你来,不是询问史书的事情。在我们北凉这边有一个东西名叫《北凉日报》,你应该听说过吧?”
左生明道:“臣听说过。”
“太史令可知道《北凉日报》是用来做什么的?”李洵又问道。
左生明道:“陛下,日报的作用是让百姓们了解更多的时事,朝廷有什么新的政令实施,百姓也能够及时得知。”
李洵微微点头,看来左生明是真的了解过日报。
“日报的作用,除了你刚才所说的那些事,另外就是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实施的具体政令是什么,不至于被官员所蒙蔽,最终怨恨朝廷。”
李洵对左生明讲解道。
“在这世间除了强大的武力能伤人之外,语言也最能伤人。”
“大明帝国的喉舌必须要掌握在朕的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世家官员的手中。”
“别有用心的人若是敢诋毁朝廷,诽谤大明帝国,那么我们便可用日报进行反击!”
“你敢造谣,那么我们便用日报辟谣,把你造谣的证据公布上去。”
“到时候不用官府出动,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
左生明站在原地,认真地听着皇上的讲述,心中大为震惊。
他没有想到日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如果能够把日报发挥好的话,百姓便能直接知道朝廷的用意,下面的官员如果敢曲解朝廷政令,百姓们一眼便能看出来。
李洵道:“如果将来有敌人在大明境内散布谣言,那么日报就能进行反击,这是舆论上的战斗。”
“陛下英明!报纸对我大明帝国非常重要!”
左生明开心的说道。
“将来我大明疆域不断扩大,日报的重要性也会不断的增大。”
李洵面带笑意的看着左声明,道:“这便是朕这次找你来的目的,之前只是《北凉日报》将来朕要让它成为《大明日报》!”
“太史令,可有信心接下这个任务?”
左生明的内心激动了起来,他非常愿意做这件事情。
但是左生明现在是太史令,他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无法集中精力,专门经营大明日报。
“陛下,臣可以推荐一个人来负责日报这件事。”左生明思索后,认真道。
李洵道:“让他们吃饱饭,提高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把他们的心征服过来,他们自然愿意为你死战。”
张之维点点头,又道:“如果在战场上,遇到逃兵怎么办?”
“我大明士兵不会有逃兵。”李洵的语气非常的轻淡,但却很坚定。
张之维和周傅宗都愣了一下,皇上回答的这么自信吗?
不过两个人又仔细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大明士兵的心都已经被皇上所征服,他们愿意为了皇上而战,愿意为了皇上而死。
而且在战场上,将军们都身先士卒,士兵们更不可能后退。
皇上之前带领士兵攻打苍狼王朝,以及攻打京华城,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手下有逃兵的,只听说皇上手下的士兵们一个比一个冲的猛。
“陛下,您觉得军队强大的核心是什么?”张之维停顿一下之后又问道。
“军民同心。”对于张之维的这些问题,李洵都是脱口而出,根本不需要去想。
军民同心?
张之维想起了李洵带领的士兵,和百姓的关系非常友好,无论走到何处,都会受到百姓们的欢迎。
打仗,不仅仅要靠士兵,还要靠百姓们的支持。
打仗打的就是钱,就是后勤。
如果百姓们对你非常支持,根本不用担心这些。
就算没钱,百姓们也会砸锅卖铁的支持战斗。
“陛下,怎么才能让百姓们支持士兵,与我们同心同德呢?”张之维又问道。
“你想让百姓怎么对你,你便怎么对百姓。”李洵淡淡道。
张之维恍然大悟,
其实很多道理都比较浅显易懂,但就是因为思维固化,没去往这方面去想。
如今经过皇上的指点,张之维明白了许多,他很有信心把长安郡的士兵训练的更加强大。
“你们这些将军除了训练士兵之外,还要学会去宣传。让百姓们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军队,百姓对你们了解的更多,对你们也就越信任。”
李洵继续说道。
“战斗可不仅仅只有武力战斗,还有舆论战!你们二人要谨记这一点。”
张之维和周傅宗二人记下了,快到中午的时候,两个人才离开皇宫。
中午刚吃完饭,李洵又把太史令左生明叫了过来。
“太史令,听说这段时间你一直都在记录朕的言行举止?”李洵淡淡的问道。
“陛下,臣不仅仅记录了您的言行举止,还有您日常的政务处理,实施的政令等等。”
左生明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臣接下来想找几名史官,记录陛下的起居日常。”
李洵知道这就是史官们所说的起居注,专门记录皇上的日常言行等。
“朕准了。”李洵没有意见,这本就是史官的职责之一。
“这次朕找你来,不是询问史书的事情。在我们北凉这边有一个东西名叫《北凉日报》,你应该听说过吧?”
左生明道:“臣听说过。”
“太史令可知道《北凉日报》是用来做什么的?”李洵又问道。
左生明道:“陛下,日报的作用是让百姓们了解更多的时事,朝廷有什么新的政令实施,百姓也能够及时得知。”
李洵微微点头,看来左生明是真的了解过日报。
“日报的作用,除了你刚才所说的那些事,另外就是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实施的具体政令是什么,不至于被官员所蒙蔽,最终怨恨朝廷。”
李洵对左生明讲解道。
“在这世间除了强大的武力能伤人之外,语言也最能伤人。”
“大明帝国的喉舌必须要掌握在朕的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世家官员的手中。”
“别有用心的人若是敢诋毁朝廷,诽谤大明帝国,那么我们便可用日报进行反击!”
“你敢造谣,那么我们便用日报辟谣,把你造谣的证据公布上去。”
“到时候不用官府出动,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
左生明站在原地,认真地听着皇上的讲述,心中大为震惊。
他没有想到日报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如果能够把日报发挥好的话,百姓便能直接知道朝廷的用意,下面的官员如果敢曲解朝廷政令,百姓们一眼便能看出来。
李洵道:“如果将来有敌人在大明境内散布谣言,那么日报就能进行反击,这是舆论上的战斗。”
“陛下英明!报纸对我大明帝国非常重要!”
左生明开心的说道。
“将来我大明疆域不断扩大,日报的重要性也会不断的增大。”
李洵面带笑意的看着左声明,道:“这便是朕这次找你来的目的,之前只是《北凉日报》将来朕要让它成为《大明日报》!”
“太史令,可有信心接下这个任务?”
左生明的内心激动了起来,他非常愿意做这件事情。
但是左生明现在是太史令,他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无法集中精力,专门经营大明日报。
“陛下,臣可以推荐一个人来负责日报这件事。”左生明思索后,认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