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小九心里其实很清楚,这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实际上,如果是优质的良田,一亩地的产量绝对会比这个数字更高,就算是质量稍逊的田地,亩产也极有可能达到千斤以上。
但她不敢把话说得太满,毕竟农业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谁也无法保证最终的结果一定会如预期那般理想。万一到时候产量没有达到这么高,皇上怪罪下来,那后果可不是她能够轻易承担得起的。
众人听了小九报上来得粮食产量很惊讶,再一次被震惊,在夏国最好的良田,种水稻最高的产量才四百斤。而小九刚刚说她研究的种子,就算不是良田也会亩产在六百到八百。若不是有前期他们都见证了玉米和土豆的产量,现在他们都会认为是小九痴人说梦。
最为激动的当属皇上和魏明松二人,他们的心情犹如澎湃的海浪一般难以平静。
皇上心系天下苍生,对百姓的生活状况忧心忡忡,而粮食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温饱问题。因此,当他听到小九提到可能有高产粮食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希望的暖流。
而魏明松则对农事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一直在苦苦寻觅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此刻,小九的话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
魏明松紧紧拉住小九的手,满脸急切地追问道:“小九妹妹,你说的可是真心话?明年开春真的能够试种吗?”
小九微笑着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起初我也并无十足的把握进行试种,然而如今楚大人赐予我的五百亩良田,恰好可以作为实验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那五百亩良田来尝试种植这种高产粮食,待收获之后,将全部收成作为种子献给楚大人。”
皇上听闻此言,心中的激动之情愈发难以抑制。他不仅为夏国能有小九这样的人才而感到欣喜,更为感谢魏丞相一家,能够识如此聪慧能干的女儿而深感欣慰。
就在这时,皇上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高声呼唤道:“曹县令!”
曹县令听到皇上的召唤,心中一紧,赶忙快步走到皇上身旁,躬身行礼道:“下官在此,楚大人有何事尽管吩咐。”
皇上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他注视着曹大人,缓缓说道:“曹大人,关于赏赐给小九的那五百亩良田,你务必慎重选择。我希望这片土地能够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分散开来,这样便于管理。此外,小九若有任何需求,你都要尽力满足她。你的功绩,朕……本大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你将清河镇治理得井井有条,本大人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曹县令闻听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此关注,并给予了如此高度的评价。这无疑是对他工作的极大肯定,让他倍感荣幸。
曹县令连忙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多谢大人!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地支持小九。那五百亩地,微臣定会精心挑选,确保其连成一片,以方便小九管理。”他的语气坚定而诚恳,显示出他对皇上旨意的绝对服从。
皇上微微点头 ,“如此甚好,本大人便期待你们的成果。”
小九赶紧谢恩,“谢楚大人,曹大人,民妇定不辱使命,不会让大家有所失望的。”
魏明松激动过后,连忙到皇上身边跪下,这一举动让皇上不明所以,于是问道:“魏大人,你这是为何啊!快点起来说话,咱们这是在外面 不要行这么大的礼。”
魏明松这一激动忘记了是在外面,也忘记了此时此刻的皇帝是微服私访的。赶紧站起身,央求道:“大人微臣恳求一件事,还请大人务必答应。”
皇上不明白魏明松所求何事,搞得如此严肃,“你说来听听,是何事啊!”
“微臣想在明年开春时来这清河镇,和小九妹妹一起种水稻,微臣想记录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到时也利于推广,还望大人务必答应。”
皇上一听是这么回事,这个魏家的老二一直都是痴迷这农事,现在遇到高产粮食 ,他想参与其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皇上哈哈哈大笑道:“你啊,就这个事搞得那么严肃,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个我答应了,但是你要把每一步都要记得详细。”皇上稍加停顿看向小九,“小九啊!这水稻明年什么时候开始播种。”
小九听到皇上问自己,赶紧回答:“明年二月份要开始育苗,三月份栽种。”
育苗,这咋还育苗呢!皇上再次问道:“这水稻不都是把种子直接种到田里吗?为何还要育苗。”皇上问出的话,也是众人所疑惑的问道,都看向小九,等待小九的回答。
小九见众人都看自己,于是继续为大家解答:“直接播种易被杂草争夺养分,而育苗后移栽可使水稻在生长初期占据优势,减少杂草干扰。
还有就是在育苗阶段提前培育幼苗,待气候适宜时移栽至田里,相当于为水稻“抢”出一段生长时间,尤其适用于一年多季种植的地区。
比如说我们每年的三月份播种是不是要好几天才会长出嫩苗,而且有时还会有坏的种子不出苗的。如果说我们在播种的时间直接栽入幼苗,是不是就不担心有坏种子不出苗的事了。而且也不担心会有虫子伤害嫩苗,因为我们栽的幼苗大概这么高了。”小九用手给大家比划了一下高度。
魏明松听到这个方法后,心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瞬间被点亮。他激动得难以自抑,猛地站起身来,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原地踱来踱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妙啊!妙啊!此计甚妙!我之前怎么就如此愚钝,未曾想到这样的种植妙法呢!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出苗率,而且不会出现瞎苗的情况,产量必定会大幅提升啊!”
魏明松自顾自地念叨完后,突然回过身来,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小九,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赞叹道:“小九妹妹,你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天下苍生的神仙啊!你这脑子里究竟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然而,小九对于魏明松的这番赞誉却有些惶恐不安。毕竟,当今圣上就端坐于此,她可不敢贸然领受这样的夸赞。于是,小九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皇上,见他并未露出不悦之色,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轻声说道:“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偶然间想到了这个法子。”小九并不想过多地解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小九心里其实很清楚,这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实际上,如果是优质的良田,一亩地的产量绝对会比这个数字更高,就算是质量稍逊的田地,亩产也极有可能达到千斤以上。
但她不敢把话说得太满,毕竟农业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谁也无法保证最终的结果一定会如预期那般理想。万一到时候产量没有达到这么高,皇上怪罪下来,那后果可不是她能够轻易承担得起的。
众人听了小九报上来得粮食产量很惊讶,再一次被震惊,在夏国最好的良田,种水稻最高的产量才四百斤。而小九刚刚说她研究的种子,就算不是良田也会亩产在六百到八百。若不是有前期他们都见证了玉米和土豆的产量,现在他们都会认为是小九痴人说梦。
最为激动的当属皇上和魏明松二人,他们的心情犹如澎湃的海浪一般难以平静。
皇上心系天下苍生,对百姓的生活状况忧心忡忡,而粮食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温饱问题。因此,当他听到小九提到可能有高产粮食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希望的暖流。
而魏明松则对农事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一直在苦苦寻觅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此刻,小九的话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
魏明松紧紧拉住小九的手,满脸急切地追问道:“小九妹妹,你说的可是真心话?明年开春真的能够试种吗?”
小九微笑着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起初我也并无十足的把握进行试种,然而如今楚大人赐予我的五百亩良田,恰好可以作为实验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那五百亩良田来尝试种植这种高产粮食,待收获之后,将全部收成作为种子献给楚大人。”
皇上听闻此言,心中的激动之情愈发难以抑制。他不仅为夏国能有小九这样的人才而感到欣喜,更为感谢魏丞相一家,能够识如此聪慧能干的女儿而深感欣慰。
就在这时,皇上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高声呼唤道:“曹县令!”
曹县令听到皇上的召唤,心中一紧,赶忙快步走到皇上身旁,躬身行礼道:“下官在此,楚大人有何事尽管吩咐。”
皇上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他注视着曹大人,缓缓说道:“曹大人,关于赏赐给小九的那五百亩良田,你务必慎重选择。我希望这片土地能够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分散开来,这样便于管理。此外,小九若有任何需求,你都要尽力满足她。你的功绩,朕……本大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你将清河镇治理得井井有条,本大人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曹县令闻听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此关注,并给予了如此高度的评价。这无疑是对他工作的极大肯定,让他倍感荣幸。
曹县令连忙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多谢大人!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地支持小九。那五百亩地,微臣定会精心挑选,确保其连成一片,以方便小九管理。”他的语气坚定而诚恳,显示出他对皇上旨意的绝对服从。
皇上微微点头 ,“如此甚好,本大人便期待你们的成果。”
小九赶紧谢恩,“谢楚大人,曹大人,民妇定不辱使命,不会让大家有所失望的。”
魏明松激动过后,连忙到皇上身边跪下,这一举动让皇上不明所以,于是问道:“魏大人,你这是为何啊!快点起来说话,咱们这是在外面 不要行这么大的礼。”
魏明松这一激动忘记了是在外面,也忘记了此时此刻的皇帝是微服私访的。赶紧站起身,央求道:“大人微臣恳求一件事,还请大人务必答应。”
皇上不明白魏明松所求何事,搞得如此严肃,“你说来听听,是何事啊!”
“微臣想在明年开春时来这清河镇,和小九妹妹一起种水稻,微臣想记录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到时也利于推广,还望大人务必答应。”
皇上一听是这么回事,这个魏家的老二一直都是痴迷这农事,现在遇到高产粮食 ,他想参与其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皇上哈哈哈大笑道:“你啊,就这个事搞得那么严肃,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个我答应了,但是你要把每一步都要记得详细。”皇上稍加停顿看向小九,“小九啊!这水稻明年什么时候开始播种。”
小九听到皇上问自己,赶紧回答:“明年二月份要开始育苗,三月份栽种。”
育苗,这咋还育苗呢!皇上再次问道:“这水稻不都是把种子直接种到田里吗?为何还要育苗。”皇上问出的话,也是众人所疑惑的问道,都看向小九,等待小九的回答。
小九见众人都看自己,于是继续为大家解答:“直接播种易被杂草争夺养分,而育苗后移栽可使水稻在生长初期占据优势,减少杂草干扰。
还有就是在育苗阶段提前培育幼苗,待气候适宜时移栽至田里,相当于为水稻“抢”出一段生长时间,尤其适用于一年多季种植的地区。
比如说我们每年的三月份播种是不是要好几天才会长出嫩苗,而且有时还会有坏的种子不出苗的。如果说我们在播种的时间直接栽入幼苗,是不是就不担心有坏种子不出苗的事了。而且也不担心会有虫子伤害嫩苗,因为我们栽的幼苗大概这么高了。”小九用手给大家比划了一下高度。
魏明松听到这个方法后,心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瞬间被点亮。他激动得难以自抑,猛地站起身来,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原地踱来踱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妙啊!妙啊!此计甚妙!我之前怎么就如此愚钝,未曾想到这样的种植妙法呢!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出苗率,而且不会出现瞎苗的情况,产量必定会大幅提升啊!”
魏明松自顾自地念叨完后,突然回过身来,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小九,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赞叹道:“小九妹妹,你简直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天下苍生的神仙啊!你这脑子里究竟装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然而,小九对于魏明松的这番赞誉却有些惶恐不安。毕竟,当今圣上就端坐于此,她可不敢贸然领受这样的夸赞。于是,小九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皇上,见他并未露出不悦之色,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轻声说道:“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偶然间想到了这个法子。”小九并不想过多地解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