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第1914章

小说: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7:52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不可!此刻发言,正中**之计!”

  可边孟广目光如电,根本未曾退缩,铿锵有力道:

  “户部之策,看似仁政,实则陷阱。百姓赋税未降,府县却无财自运,最终仍需摊派于民,空有其表!”

  “而所谓上下联供,更是转移资金之名,行上下分利之实。户部把控调拨,日后各郡政务寸步难行!”

  “此等阴谋,臣断不敢坐视——!”

  他的言辞直指要害,声如洪钟,毫无遮掩!

  **一众大臣脸色顿时难看,一人冷笑出声:“兵部尚书倒是好口才,莫非连财政之事也要管?臣记得……兵部并不理钱粮。”

  “说到底,终究是怕新政打破旧制,坏了你们几位的老章法吧?”

  “边尚书恐怕是习惯了‘权不下放’,才如此激烈反对罢!”

  唇枪舌剑,杀意弥漫。

  萧宁的脸色……也终于起了变化。

  他眼神一沉,缓缓抬手,打断了众人的争执。

  “——兵部尚书,朕问你。”

  萧宁的声音并不高,却带着一股凌厉之势,宛如锋刃划破了寂静的长空。

  “你方才说,户部新策,是陷阱?”

  边孟广毫不退避,挺身而出道:

  “回陛下,是!臣所言,句句属实,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此言一出,殿中再起哗然!

  而萧宁却缓缓站起,居高临下地望向边孟广。

  “兵部尚书身为军中大员,不顾军政,倒来插手户政之事。更当朝之上,大言相诛。”

  “你可知,今日是改风大典,万方瞩目!”

  “你如此无状,置朝纲于何地?!”

  轰然如雷,震动四座!

  萧宁怒目如炬,话音如雷,直震得边孟广心头一寒!

  “朕在听策,在谋政,而你却在殿上妄言党争之语、反对之声。此等作为,是欲夺诏权?是意图操政令?”

  “……还是不服朕之决断?”

  “退下!”

  此言一出,殿上百官尽皆色变!

  边孟广脸色苍白,噤若寒蝉,只得拱手,沉声低头:

  “臣……遵旨。”

  他缓缓退下,许居正面色凝重,霍纲更是眉头紧皱。

  **众人则皆暗露笑意,彼此对视,眼神中满是得意。

  这一刻,清流诸人心头沉如巨石。

  “完了……”

  “他真的信了那一套……”

  郭仪暗自咬牙:“这些人,把假仁假义、伪善之政包装得滴水不漏……陛下未必能看出其中玄虚。”

  许居正手握朝笏,微微颤抖。

  他从未想过,在这个他们一心支持的新帝面前,他们会输得如此被动。

  ——**得势,边尚书折辱。

  而那位端坐龙椅之上的帝王,终究……还是少年。

  还是,太过年轻了。

  太和殿上,金光晃耀,朝服如海,丹墀之上的肃穆气息仿若凝固。

  林志远静静地站在户部列中,神情沉稳,目光却带着几分细微的锐意与揣度。

  他此时的身位并不起眼,却有些不经意地与正中央那御座之上的青年帝王遥遥相对。

  “竟没有反对,反而点头称善……”林志远眼底泛起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笑意。

  他很清楚,自己方才所奏的“六策”改革,并非真正利国利民的大策,而是一道投石问路的探路符。

  他想知道,那位传说中手握天兵铁剑、从火与血中归来的新帝,是否仅仅擅长破敌,却不谙理政?

  若是如此,那今日之后,朝中真正的局势——便将天翻地覆!

  “这个新皇……”他心中迅速思索着。

  “或许真如传闻中那般,是个练武的痴人,年幼时在朝中久被掣肘,根本没有机会真正接触政务,恐怕对朝堂权谋之道,尚还懵懂。”

  就在这时,台阶旁侧的同党之一、吏部主事张原昌微微偏首,向林志远投来一个眼色。

  林志远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下一瞬,张原昌便朗声上前,拱手出列,身姿恭敬,语气却极为笃定:

  “陛下圣明,林尚书之‘六策’堪称当今时局之良方,臣有幸聆听之下,亦有感而发,愿再献一策,补全其制。”

  众人目光齐齐转来,许居正一派眉头顿时紧皱。

  张原昌道:“户部政令中所言‘巡赋于州府、合役于镇郡’,乃调度钱粮军赋之术也。然臣以为,若州府巡使仍由吏部轮转任命,则政令未必能彻行。”

  “故此——”他目光一闪,继续道:“应另设‘巡政使’,由朝廷直辖、临时委派,专为处理改革诸政,分掌钱粮、督办赋役,不经各部调度,亦不听地方统辖,以此破旧制之弊,达新政之效。”

  此言一出,朝堂再震!

  许居正脸色顿时沉了三分。

  这张原昌提出的,竟然是绕开原本朝廷律序、重新设立直属于皇帝的“巡政使”系统!

  表面上是简政高效,实则一旦实行,这些“巡政使”便将成为脱离三省六部体系、由**一手扶持、直接操控州郡的实权爪牙!

  这可不仅是“中饱私囊”,这是夺权之谋!

  郭仪眉头如刀,眼神紧盯萧宁,声音未出,却握紧了手中象牙笏。

  而旁边,霍纲也已心生怒意,但他知道,若这时轻举妄动,只怕会让**抓住“阻碍变革”之名,反而得不偿失。

  而更令他们不安的是——

  御座之上,萧宁依旧神色平静。

  他面无波澜地听完了张原昌之策,目光只是在对方身上微微停顿一瞬,随后缓缓颔首。

  “此议……可观。”

  “当详议之。”

  ——陛下,又称善了!

  几位清流重臣几乎同时心头一沉。

  郭仪下意识转头看向许居正,只见这位素来沉稳的中相,眼神中也罕见地浮现一抹动摇。

  “……他,真的不知吗?”

  “这新政背后的利害,难道真的看不出分毫?”

  而林志远那边,则已是暗喜于心。

  “成了!”

  他向张原昌投去一个欣赏的眼神,又不动声色地看向吏部一列。

  片刻后,另一人再度出列——

  “陛下,户部既议新制,臣兵部亦有议,请听一言!”

  此人正是兵部郎中秦庸,同样出身于王擎重门下。

  “以往之调兵法令,往往因驿骑传缓、各地文案不清,致使兵调延迟,令不能行。”

  “臣请设立‘军讯内使’,以奏折密档直接送呈户兵二部,共享军政信报,由陛下御览后直批,由专使传令至军。”

  这便是——掏空兵部中枢!

  表面为高效军政之术,实为架空兵部上级,建立“军讯权链”,把兵调之权集中于**手中,再绕过既有监督体系,自成体系!

  而更可怕的是,若“军讯内使”制度一旦通过,不仅意味着兵政系统半被私派掌控,更意味着,朝廷上下多年来构建的制衡机制,将被彻底打破!

  许居正等人心中大骇!

  ——这哪里是改革?这简直是篡政前奏!

  “不可!”霍纲终于低声道,“不可再坐视了。”

  他看向萧宁,却只见那年轻君王,眼神仍旧深邃无波,面容仿佛毫无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