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第1910章

小说: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7:52 源网站:2k小说网
  ();

  郭仪沉声接道:

  “我郭某,虽素来不喜与党争为伍,但若能在改风之日,于金銮殿上进策三条、劝改两事、革弊一律——便也死而无憾。”

  “我也如此!”霍纲咬牙,正色道,“这一年,百姓之苦,我看在眼里。朝廷再乱下去,这江山便再护不住了!”

  一名户部中丞低声道:

  “陛下若不能定策,不如由三省六部拟章草百案,列明十条政改之纲,三司核查,待陛下拍定,可免空言误国。”

  “不可!”许居正却是摇头。

  “此事须陛下亲决。若由下官拟草,反成宰辅越权、君权虚设之笑柄。”

  “更何况,如今百姓之所以依然愿意信他,不是因为我们这群老头子坐在这儿出谋划策,而是因为他能冲进火海中救人,能在万人军前独掌乾坤。”

  “他若不亲定政纲,百姓那份热血,也就散了。”

  众人纷纷沉默。

  过了片刻,郭仪忽然叹了口气,缓缓开口:

  “罢了。”

  “既如此,咱们便拿定主意——”

  “改风之日,陛下若有妙策,自是万民之幸;若无良策,咱们便为陛下添砖加瓦!”

  “我这两日拟好三条户部税法改革,郭老你那边律令整修一事也需提上日程。霍兄,军政调度上你最熟,兵部那边的兵员整编也需列明三策。”

  “还有吏部、刑部、工部……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治国。”

  “但——我们可以辅佐一个帝王,撑起整个天下。”

  “对!”一位尚书起身,眼神熠熠:

  “这一次,咱们众臣不斗了,不争了,不论左派右派,不看党系门户,只要是对天下百姓有利的、能安社稷的——全都写上来!”

  “愿陛下在上,接我等十年之心血,立万世之基业!”

  一屋子老臣,竟在烛火下起身,满目郑重,纷纷立誓:

  “改风之日,我必上表!”

  “我郭仪,愿奏新律八条,革旧制三事!”

  “我霍纲,愿举兵法三篇,清军纪八节!”

  “我许居正,愿草政纲一卷,通民意十策!”

  火光之中,众人笔墨翻飞,卷轴齐开。

  许居正目光凝重,更是道:“既然如此,三日后,陛下登朝。我们便提前筹一份《百策纲要》,作为参考?”

  “共拟一策纲,三卷六章。”

  “一卷讲民生,针对粮价、流民、战后复耕、赈灾重建;一卷讲吏治,整顿地方腐吏、厘清军政权责;还有一卷,讲国本——”

  他眼中露出几分锐意:“收回诸侯旧权,确立王权中枢。”

  “此策,若陛下肯采,天下可安五十年。”

  郭仪喃喃:“可若不采……”

  霍纲淡淡道:“那便,再看三年。”

  夜风吹进窗扉,摇动几卷竹简。

  三位权臣一夜未眠。

  他们在思索的,不止是一个皇帝的能力,

  更是一个天下的命运。

  夜色如水,清辉洒满深宫。

  洛陵皇宫内苑,千盏宫灯次第点亮,映照得整座皇城犹如沉静夜海中的明珠,幽而不冷,静而不寂。

  景霜宫内,一炉檀香缭绕,氤氲出丝丝温暖与安宁。

  高阁风帘轻舞,窗外桂影摇曳,恍若梦境。

  卫清挽披着一件薄绸外衫,坐在榻前,一双玉手握着绣帕,却迟迟未动。

  她的目光时而落在香炉之上,时而望向门外——心神恍惚,显然并不安稳。

  房门“吱呀”一声轻响,一道熟悉的身影推门而入。

  正是萧宁。

  黑袍不换,火痕未散。可那一身沉稳威仪,仿佛让整座宫殿都随之安宁下来。

  “你还没歇下?”他笑问,脚步极轻,却带着那种浑然天成的沉定。

  卫清挽转头,看见他的一瞬,眼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抹柔意与担忧:

  “你怎么才来?外头这么冷,战伤还未好全,怎能再熬夜?”

  萧宁走至她身侧,轻轻落座,伸手将她散乱的青丝拢到耳后。

  “你先别管我,”她低声道,眼神认真地望着他,“三天后,就是改风日了。”

  “你可有想法?”

  这一句问出口,她自己都觉得有些犹豫。

  毕竟过去数年,萧宁一直以纨绔面目示人——花天酒地,嬉笑怒骂,是大尧第一纨绔。

  哪怕后来,他一人斩敌十万、火中救人、平定四王——他是战场上的雄主,是万人敌的将军。

  可朝堂之事呢?

  她不是怀疑,只是……未曾亲眼见过。

  “挽儿,你是在担心我?”萧宁的声音柔和如月。

  卫清挽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眼神却依旧专注:

  “过去这一年,天下实在太乱。如今百姓苦、军赋重、各地府库空虚,百官惶惶不安。”

  “今年的改风日……不是平日可以比的。”

  她顿了顿,眼中光芒微闪,像是在鼓起勇气:

  “夫君,你能打仗我信得过……但治国之事……我……”她轻咬红唇,终究没能把“我怕你不懂”几个字说出口。

  可萧宁却只是轻笑了声。

  他起身,走向一旁铜炉边,取出一碗热汤。

  那是早早就温着的安神汤,沉香养气,暖胃安心。

  “这段时日,你跟我一起奔波太久了。”

  萧宁端着汤回来,轻轻放到她手中,“你也累了,该歇歇了。”

  “这汤,你喝了,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

  “至于朝堂之事……”他低头,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交给我。”

  “我既敢回来,既敢在万人军中立下王旗,就不会让这大尧再乱。”

  “我说过的,你守江山,我守你。如今乱世已平,该我守江山了。”

  卫清挽手微颤,望着他那双沉静坚定的眼睛,忽然觉得,自己那些疑虑……似乎确实多余了些。

  她轻声问:“你……真的有安排了?”

  萧宁点头:“从上南村归来,我已拟好了五条要政。”

  “这些,就在改风日一一道来。”

  他说得不紧不慢,没有一丝夸张,却每一句都字字千钧。

  卫清挽怔怔望着他,脑海中忽然浮现那日在战场焦土中,他一人执剑、十万敌军跪服的身影。

  如今再看这男人,他虽未穿龙袍、未加冕冠,却俨然是真正的天子。

  “我以为我早已知道你是谁……”她轻声呢喃,“可我还是低估你了。”

  萧宁轻笑,将她搂入怀中:“低估了也好,这样,便能有更多惊喜。”

  “别担心,”他低声道,“改风日那天,我会让整个大尧,看到一个新的天子。”

  “一个不止会战的皇帝。”

  烛火摇曳,香气氤氲。

  两人相拥而坐,天地静谧,岁月无声。

  此刻宫中未眠的,不止这对帝后,但却是最安宁的一角。

  因为她相信他。

  因为他,早已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