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第2116章

小说: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7:52 源网站:2k小说网
  ();

  “诸位之忧,朕尽知。”

  “你们担心纲目未立、制度未成、试题未备、士子不从,朕皆知。”

  “然诸位既以为朕此念,才起于今日,志出于一时,那便错了。”

  众臣齐齐一怔。

  萧宁站于御阶之上,衣袍无风自展,神色沉稳如山川。

  他目光扫过满殿朝臣,语声平静,却句句如金石落地:

  “朕筹此一事,非一月,非一岁,乃——五年。”

  “自朕尚在王府之时,便已起心动念,谋此一局。”

  “彼时天下尚安,朝局未动,士林犹自歌咏旧制。”

  “可朕看过的一些阅历旧卷,见诸士人应试文章,皆词藻堆砌、义理空谈,不涉政事、不知百姓。”

  “于是,朕便立下心意——要取能治天下之才,便须问天下之事。”

  “自那一年起,朕遣人遍查旧案、政牍、公移、部文,命王府幕僚旁搜典章、编录杂志。”

  “至今,朕所拟新试之制,共分五科:国学、术算、地学、政学、格物。”

  “其大纲条分缕析,各科所考内容、题型形式,已有章可循。”

  “纲目二十一卷,五科分设;策题六百九十有余,皆系实政所需;试卷评阅五百五十篇,皆由寒门士子亲身试写。”

  “非纸上谈兵,皆有案卷为证。”

  话音落地,大殿之中倏地一静。

  紧接着,一阵低哗骤起!

  金銮殿内。

  五年。

  五年!

  这个数字,一经吐出,殿中众臣便仿佛被重锤击中眉心,神色纷纷一变。

  一时间,殿中先是一片静默,旋即便有低声私语自角落处悄然升起,如水波在静湖之上泛开。

  “他方才说……五年?”

  “自王府起,便已起意编纂?可是……怎可能?”

  “一个人,五年时间,编成五部纲目,设数百策题,还试阅五百余卷?”

  “这……哪是人力所及?”

  一连串低语如同潜涌的浪潮,从朝列最外侧迅速席卷而来,转眼之间便已遍布殿堂。

  许居正微微一震,神情凝肃,霍纲亦眉头紧皱,悄然转眸望向御阶之上,眼底满是不解与困惑。

  而李安石,则更是皱眉无言,片刻后,竟轻声自语一句:“若此言为实,那……那便太不可思议了。”

  无他。

  大尧礼部所用的考试纲目,沿袭自文宗年间旧制,三年一修,由国子监、太学学正、礼部侍郎等数十人轮流会商,需经三重校阅、两重问难,方得定稿。

  即便如此,一次修订,往往也不过增删数条而已。

  若要重编纲目,必先确立科目分支,厘清所涉领域,再由学官采录旧典,遴选新材,汇总、校订、排比、解注,终成“纲目原稿”。

  继而还须对其中试题进行实测,以证其可行;最后,方得缮写入册、刊刻流布。

  此过程,往往需耗费两三年乃至五六年之久。

  而这,还是礼部十数官员、国子监五六讲官与太学博士联手之成果。

  ——可陛下方才所言,竟称此等之事,皆由一人独力完成?

  而且,是在未登基之前?

  这是何等天方夜谭!

  不单单是群臣震惊,便是连习惯沉稳的许居正,此刻眼角也微不可查地一跳。

  他不疑陛下之志,但却不得不怀疑,这份“独自一人、五年成典”的说法……实在太不真实了。

  “若真如此……”他脑海中掠过念头,“那我们这些人,又算什么?”

  果不其然,殿中已有人按捺不住,当即出列奏道:

  “陛下,臣斗胆请奏。”

  “臣对陛下之志,心服口服,然对‘一人五年成五纲’之说,实难尽信。”

  “此等学典所需,不止熟稔政务,还须通晓文法、历算、地理、吏治。即便每日不眠不休,徒手编纂五门纲目,亦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