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第1670章

小说: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2:31 源网站:2k小说网
  ();

  目光落处,百官躬身齐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如山呼海啸,荡破晨风。

  御阶之上,萧宁缓缓落座,手中无玉笏,肩背不弯,目如星火。

  他开口,声音平淡,却如寒铁铿锵:

  “朕,不在朝之日,国中生乱。”

  “朕今日在朝,要问一个‘理’字。”

  “问一个‘正’字。”

  众臣皆躬身屏息,不敢出声。

  萧宁目光扫过朝班左列,忽然点名:“许居正、霍纲、郭仪,上前。”

  三人闻声,缓步而出,袍角微动,鬓发斑白,却神色从容无惧。

  “朕听闻,三卿于朕不在之日,力持朝纲,不屈不移。”

  “汝等敢于抗声,拒奸言,救社稷于倾覆之危。”

  “此等忠骨,朕记在心中。”

  “赏!”

  三人齐声谢恩,百官默然。

  而在朝班右列,数位面色煞白的官员,已然脚步虚浮,冷汗涔涔。

  果然,下一刻,萧宁话锋骤转,冷意顿生。

  “再传——”

  “刑部侍郎李鹤年,参政司左判赵宽,中书舍人柳珝——”

  “尔等,于朕不在朝之际,擅传伪令,私扶乱臣,煽动百姓,蛊惑朝纲!”

  “其罪可诛!”

  “即刻,缉拿下狱,削职为民,抄没家产!”

  话音未落,内廷禁军早已鱼贯入列,三人方才想辩,却已被拖出金殿,口中呜咽,只剩满地惊惧。

  此刻朝堂,再无人敢言半字。

  萧宁缓缓抬手:“此三人,只是始作俑者。”

  “凡前日站于淮北王之后,借比剑之名抬声造势者。”

  “今日一并记名,列入刑案。”

  “朝纲需正,法纪需立。”

  “朕,不养奸臣。”

  “亦,不留暗党。”

  声音不高,却如风入松涛,震得人心皆寒。

  许多原先墙头观望者,纷纷低下头颅,不敢与陛上对视。

  唯有霍纲与许居正、郭仪三人,站于御阶之下,双眸如炬。

  他们知,今日不仅是肃清之日,更是皇权再立的起始!

  ……

  紧接着,萧宁又令传旨于禁军内外两大统领——

  “禁军统领蒙尚元,内卫统领荀直。”

  “朕于危局之中,得卿等力守金阙,不退半步。”

  “实乃大尧之忠,朕之栋梁。”

  “二人皆升正三品,蒙尚元兼殿前都统,荀直为御前亲卫使。”

  二人领旨时,面如铁山,目中却露出一抹激动之色,抱拳而拜:

  “臣,不辱使命!”

  全殿之中,肃然无声。

  这一日,太和殿外日色明亮。

  可金阶之上,却是一片森寒清肃,宛如秋霜初降,刮去腐叶,扫尽积尘。

  而众朝臣,立于其间。

  眼见陛下不言一语,却判忠奸分明,封赏惩戒,毫不手软。

  那份摄人心魄的王者气势,终于如雷霆万钧,昭告天下:

  ——真正的帝王,已归!

  ……

  当最后一缕朝阳映照在御阶之上,萧宁起身,衣袍拂动,声若金钟:

  “朕归。”

  “朝正。”

  “乱定。”

  “昨日动乱之局,至此为止。”

  “退朝!”

  众臣退至阶前,整整肃肃,无人敢喧。

  唯有晨风拂动衮服,似在回荡那四个字:

  ——乱已平,天已明。

  御书房中,香炉沉沉,袅袅檀烟盘绕不绝。

  一盏茶刚过,萧宁褪下了朝服,换上一袭素白常衫,坐于榻上,手中把玩着案前一枚雕龙玉印。

  对面,郭仪、许居正、霍纲三人肃然而立,刚退朝不久,便被宣入御书房,显然陛下有要事交谈。

  “诸位爱卿,今日朝堂之上,诸事既定,唯独一桩心事,尚未落定。”萧宁语气温淡,目光却深邃如水。

  三人互望一眼,郭仪率先道:“陛下请讲,臣等洗耳恭听。”

  萧宁将玉印轻轻一放,发出沉稳一响:“朕欲重定比剑之约。”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静。

  三人俱是老臣,哪怕心头一震,也未立时表露,但那丝异色,终究浮上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