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砚把手机塞进抽屉,刀放在床头。
他没再看窗外,也没去碰那两枚并排的袖扣。
天快亮了,屋里安静得只剩仪器还在响。
他穿上白大褂,拉上背包,走出门。
秦雪已经在法医中心后门等他。她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箱子,进门就问:“你还活着?”
“活得好好的。”陈砚说。
她打开设备,连上主机,屏幕亮起三维模型。
焦痕的数据已经导入,肘部受力点在图上标成红色。
“这是你上次留下的痕迹分析。”她说,“我加了肌肉张力模拟。”
图像开始转动,一条手臂从高处压下,角度偏左七度,肘尖直指胸口。
整个动作流畅得不像人能做出来的。
“这不是普通格斗术。”秦雪说,“发力方式太特殊,像猎鹰扑食。”
陈砚盯着画面看了几秒,开口:“苍鹰扑兔。”
秦雪抬头:“你说什么?”
“雪豹突击队的秘技。”他说,“专用于近身制敌,无声,致命。”
她敲了几下键盘,输入关键词。
系统加载了一会儿,跳出一行字:匹配成功。
使用者:李青山,原雪豹突击队格斗教官,2003年因重伤退役。
下面附了一张旧照片。男人穿着军装,站姿笔挺,右腿裹着护具。
“这人现在在哪?”陈砚问。
“户籍登记在城郊疗养院,但五年没更新信息。”秦雪合上电脑,“你要去找他?”
“必须去。”
两人分开后,陈砚独自出发。
车停在半路,他步行穿过一片废弃厂区。
疗养院外墙爬满藤蔓,铁门锈死,侧边围墙塌了一角。
他翻过去,绕到后墙。通风口下方泥土有脚印,很新,鞋底纹路清晰。
他蹲下看了一会儿,伸手摸了摸墙边的铁丝网——没有灰尘,被人动过。
屋里灯没开,窗帘拉紧。他轻轻推开窗,翻身进去。
房间不大,墙上贴满了报纸和照片。
最中间一张是庄溪南穿白大褂站在医院门口的新闻照,被红笔圈了三次。
角落里坐着个老人,背对着门,正在磨一把**。
听到动静,他没回头,只把手里的刀转了个方向,刀尖对准门口。
“谁让你进来的?”声音沙哑。
“我父亲叫陈明远。”陈砚站着没动,“他写过一本手稿,里面提到了你。”
老人肩膀抖了一下。
“你说‘传李氏,慎授恶徒’。”陈砚从包里拿出一页泛黄的纸,摊开在桌上,“这是原件残页。”
老人慢慢转过身。他右腿空荡荡的,裤管卷起来,接了个金属支架。
他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忽然伸手拿过去,手指抚过字迹边缘。
“他还写了别的吗?”他问。
“没找到。”
老人闭了会儿眼,再睁开时眼神变了。
“庄溪南来学过格斗。”他说,“那时候他在一家实验室当助理,总跟在我后面问东问西。我说你是医生,练这些干什么?他说,我要比所有人都强。”
陈砚没说话。
“他求过你父亲收他为徒。”老人看着他,“被拒了。后来找上我,说只要我能教他,他就一辈子记着这个恩情。”
“你信了?”
“我不信。但他学得很快,三个月就把‘苍鹰扑兔’练成了形。可眼神不对劲——每次出手都像是在杀人,不是在**人。”
陈砚想起监控里的动作。那一击的确不像为了阻止,更像是要毁掉目标。
“后来呢?”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掀开右边裤管。截肢处的皮肤皱缩,刀口平整,但边缘有烧灼痕迹。
“是你父亲设计的手术刀留下的。”他说,“夜枭型,单刃带弧,专用于战场快速清创。可那天晚上,它被用来砍断我的腿。”
陈砚呼吸一顿。
“我们在执行一次边境救援任务,接到命令去接应一支医疗小队。结果半路遭伏击,通讯中断。我带着队员突围,庄溪南负责殿后。等我醒过来,已经在野战医院,右腿没了。”
“他动手的?”
“亲眼看见的。”老人声音低下去,“他说上级下令放弃伤员,优先保主官。可我们根本没有收到那种命令。更奇怪的是,用的刀……是你父亲研发的型号,全军只配发了十把,每一把都有编号。”
陈砚掏出随身本子,在上面写下“夜枭型”三个字。
“编号是多少?”
“07号。”老人盯着他,“我知道你在查什么。我也查了二十年。那把刀本该在库房封存,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又怎么会由一个医生拿着执行斩断命令?”
陈砚合上本子。他想起父亲办公室最后一次见面,桌上那份未签完的器械报废单。
“庄溪南是不是说过什么?比如,为什么选你下手?”
老人摇头。“他只说了一句:‘老师,您教会我怎么用手杀人,现在轮到我用刀立神了。’”
房间里一下子静下来。
陈砚走到墙前,看着那些剪报。每一张上,庄溪南的脸都被画了圈,有的还打了叉。
“你觉得他还会回来?”他问。
“不知道。”老人站起身,拄着拐走到桌边,“但我每个月都会换一次捕兽夹的位置。他知道我在等他。”
陈砚从包里取出一张照片复印件,放在桌上。是庄溪南年轻时的集体照,站在后排角落,眼神沉得像水底石头。
“这张你能留给我吗?”老人说。
“可以。原件我还有备份。”
“走吧。”老人突然转身面向门口,“别再来了。下次我不一定还能认出你是谁的儿子。”
陈砚没多说,转身离开。
外面起了风,吹得铁皮屋顶哗啦作响。他站在院子中央,回头看了一眼二楼窗户。窗帘动了一下,有人在后面。
他把照片塞进内袋,沿着原路返回。
手机震动了一下。林美媛发来一条消息:克隆体昨夜03:17再次同步苏醒,持续时间三分钟十二秒。
他删掉信息,关机。
走到路口时,他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那枚母亲留下的袖扣。绿宝石在晨光下泛着暗色光泽。
他低头看了看,又放回去。
远处一辆公交车驶过,扬起一阵尘土。他抬脚上了路边一辆摩托,发动引擎。
车子冲出去的时候,他听见背后传来一声金属落地的响动。
回头望去,疗养院大门旁的捕兽夹被风吹倒了,弹簧卡在地上,咬合口空张着。
陈砚把手机塞进抽屉,刀放在床头。
他没再看窗外,也没去碰那两枚并排的袖扣。
天快亮了,屋里安静得只剩仪器还在响。
他穿上白大褂,拉上背包,走出门。
秦雪已经在法医中心后门等他。她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箱子,进门就问:“你还活着?”
“活得好好的。”陈砚说。
她打开设备,连上主机,屏幕亮起三维模型。
焦痕的数据已经导入,肘部受力点在图上标成红色。
“这是你上次留下的痕迹分析。”她说,“我加了肌肉张力模拟。”
图像开始转动,一条手臂从高处压下,角度偏左七度,肘尖直指胸口。
整个动作流畅得不像人能做出来的。
“这不是普通格斗术。”秦雪说,“发力方式太特殊,像猎鹰扑食。”
陈砚盯着画面看了几秒,开口:“苍鹰扑兔。”
秦雪抬头:“你说什么?”
“雪豹突击队的秘技。”他说,“专用于近身制敌,无声,致命。”
她敲了几下键盘,输入关键词。
系统加载了一会儿,跳出一行字:匹配成功。
使用者:李青山,原雪豹突击队格斗教官,2003年因重伤退役。
下面附了一张旧照片。男人穿着军装,站姿笔挺,右腿裹着护具。
“这人现在在哪?”陈砚问。
“户籍登记在城郊疗养院,但五年没更新信息。”秦雪合上电脑,“你要去找他?”
“必须去。”
两人分开后,陈砚独自出发。
车停在半路,他步行穿过一片废弃厂区。
疗养院外墙爬满藤蔓,铁门锈死,侧边围墙塌了一角。
他翻过去,绕到后墙。通风口下方泥土有脚印,很新,鞋底纹路清晰。
他蹲下看了一会儿,伸手摸了摸墙边的铁丝网——没有灰尘,被人动过。
屋里灯没开,窗帘拉紧。他轻轻推开窗,翻身进去。
房间不大,墙上贴满了报纸和照片。
最中间一张是庄溪南穿白大褂站在医院门口的新闻照,被红笔圈了三次。
角落里坐着个老人,背对着门,正在磨一把**。
听到动静,他没回头,只把手里的刀转了个方向,刀尖对准门口。
“谁让你进来的?”声音沙哑。
“我父亲叫陈明远。”陈砚站着没动,“他写过一本手稿,里面提到了你。”
老人肩膀抖了一下。
“你说‘传李氏,慎授恶徒’。”陈砚从包里拿出一页泛黄的纸,摊开在桌上,“这是原件残页。”
老人慢慢转过身。他右腿空荡荡的,裤管卷起来,接了个金属支架。
他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忽然伸手拿过去,手指抚过字迹边缘。
“他还写了别的吗?”他问。
“没找到。”
老人闭了会儿眼,再睁开时眼神变了。
“庄溪南来学过格斗。”他说,“那时候他在一家实验室当助理,总跟在我后面问东问西。我说你是医生,练这些干什么?他说,我要比所有人都强。”
陈砚没说话。
“他求过你父亲收他为徒。”老人看着他,“被拒了。后来找上我,说只要我能教他,他就一辈子记着这个恩情。”
“你信了?”
“我不信。但他学得很快,三个月就把‘苍鹰扑兔’练成了形。可眼神不对劲——每次出手都像是在杀人,不是在**人。”
陈砚想起监控里的动作。那一击的确不像为了阻止,更像是要毁掉目标。
“后来呢?”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掀开右边裤管。截肢处的皮肤皱缩,刀口平整,但边缘有烧灼痕迹。
“是你父亲设计的手术刀留下的。”他说,“夜枭型,单刃带弧,专用于战场快速清创。可那天晚上,它被用来砍断我的腿。”
陈砚呼吸一顿。
“我们在执行一次边境救援任务,接到命令去接应一支医疗小队。结果半路遭伏击,通讯中断。我带着队员突围,庄溪南负责殿后。等我醒过来,已经在野战医院,右腿没了。”
“他动手的?”
“亲眼看见的。”老人声音低下去,“他说上级下令放弃伤员,优先保主官。可我们根本没有收到那种命令。更奇怪的是,用的刀……是你父亲研发的型号,全军只配发了十把,每一把都有编号。”
陈砚掏出随身本子,在上面写下“夜枭型”三个字。
“编号是多少?”
“07号。”老人盯着他,“我知道你在查什么。我也查了二十年。那把刀本该在库房封存,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又怎么会由一个医生拿着执行斩断命令?”
陈砚合上本子。他想起父亲办公室最后一次见面,桌上那份未签完的器械报废单。
“庄溪南是不是说过什么?比如,为什么选你下手?”
老人摇头。“他只说了一句:‘老师,您教会我怎么用手杀人,现在轮到我用刀立神了。’”
房间里一下子静下来。
陈砚走到墙前,看着那些剪报。每一张上,庄溪南的脸都被画了圈,有的还打了叉。
“你觉得他还会回来?”他问。
“不知道。”老人站起身,拄着拐走到桌边,“但我每个月都会换一次捕兽夹的位置。他知道我在等他。”
陈砚从包里取出一张照片复印件,放在桌上。是庄溪南年轻时的集体照,站在后排角落,眼神沉得像水底石头。
“这张你能留给我吗?”老人说。
“可以。原件我还有备份。”
“走吧。”老人突然转身面向门口,“别再来了。下次我不一定还能认出你是谁的儿子。”
陈砚没多说,转身离开。
外面起了风,吹得铁皮屋顶哗啦作响。他站在院子中央,回头看了一眼二楼窗户。窗帘动了一下,有人在后面。
他把照片塞进内袋,沿着原路返回。
手机震动了一下。林美媛发来一条消息:克隆体昨夜03:17再次同步苏醒,持续时间三分钟十二秒。
他删掉信息,关机。
走到路口时,他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那枚母亲留下的袖扣。绿宝石在晨光下泛着暗色光泽。
他低头看了看,又放回去。
远处一辆公交车驶过,扬起一阵尘土。他抬脚上了路边一辆摩托,发动引擎。
车子冲出去的时候,他听见背后传来一声金属落地的响动。
回头望去,疗养院大门旁的捕兽夹被风吹倒了,弹簧卡在地上,咬合口空张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