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第243章 厂长的保证

小说: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作者:苦力鸽 更新时间:2025-11-13 12:51:13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243章 厂长的保证

  国内的在数控工具机的发展上虽然追赶上国际第一梯队,并且凭借价钱优势打了阿美一个措手不及,拿下大批订单。

  但周志强心里清楚,如果阿美的工具机企业要是将价钱降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那恐怕需要工具机的那些国家,都去找阿美买了。

  阿美的技术积累太多了,而且二战后大量的科学家都跑到那个国家,真是给他们无限的发展空间。

  单单工具机这一个领域,周志强都不敢说在十年内超过阿美,一步一步的积累,至少要二十年才超过他们。

  更别说还有其他科研领域。

  周志强在和李书记说完第二工具机厂行政升格的事情后,便忙起了第二工具机厂明年的技术研发规划。

  数控工具机未来的发展,无非是技术突破和加工类型的拓展,但前者需要积累,尤其是数控方面的技术想要突破的话,得半导体、光刻工艺等多领域跟著突破带动才行。

  半导体和光刻工艺,要等他们的数控分厂发展起来后,周志强再带著研发,到时候他还准备多从四机部和大学挖点人。

  明年第二工具机厂成了正厅级大厂,而且还是外贸出口第一厂,挖起人来也底气十足。

  明年的数控工具机研发计划,只能从加工类型拓展方面入手了。

  不过单单丰富加工类型,周志强觉得都不至于他亲自上阵,交给技术科、或者让技术科联络大学里面的教授、技术专家他们都能做到。

  周志强看著写好的发展规划后想了一下,随后又将其放到一旁,开始重新规划起来。

  加工类型再拓展,也是单一功能的数控工具机。

  周志强打算朝复合加工的数控工具机方向研发突破,从集合两种加工类型、到三种最后慢慢发展到多种复合加工的数控工具机。

  这也能解决多工序加工中会出现的重复装夹误差,一次性加工会让成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周志强思索后,便慢慢列举出复合加工数控工具机的研发方向,以及需要突破的技术。

  现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不知道能不能支撑协调多工序控制,需要实验测试一下。

  还有编程方式也需要改进.

  复合加工还需要多轴联动,即使周志强一开始只打算从两种加工工序开始研发,这多功能主轴的突破也让他感觉有些麻烦

  技术可以研发,但研发出来能不能实现就需要测试实验了。

  这两天,周志强又恢复到以前的工作状态,基本上只在办公室规划明年的技术研发。

  有安排就去一趟技术科,让丁科长帮他找些资料。

  除了中午吃饭和必要车间巡视外,基本上不怎么出来了。

  田文国还来过一次,向周志强汇报数控分厂现在的施工进度。

  食堂那边的桌椅已经陆续送来了,再有几天就能满足上课条件。

  现在田文国这位分厂厂长,已经打算联系劳动局,让他们通知来当学徒的技术工人先入厂,然后开始培训。

  人事、财务和后勤的班子已经搭建好了,这三个部门理论上明天就能开工干活。

  周志强闻言后也批准了田文国汇报的事情,让半导体生产技术岗位的学徒赶紧入厂,他这边也联络一九零厂,让他们派人过来。

  赶紧进入教学培训阶段,年后能进入生产岗位就好了。

  汇报完人员培训的事情后,田文国又继续说道:「厂长,那个把施工图纸搞错的技术员,已经被撤走了。

  昨天我还看到他在咱们厂转悠,今天就被喊回去了,而且那位李工还给咱们送来两份通报批评文件。

  一份是那个技术员的,记大过,调离咱们分厂的建设项目监督,然后发回原单位.估计以后想升上来,没个四五年做不到了。」

  「另一份是李工他自己的,也是通报批评然后扣三个月补贴和奖金,四机部技术司的张副主任给我打的电话。」

  周志强闻言后点点头,对田文国说道:「可以,事情到此为止吧,不然他们浪费了咱们半个月和那么多钱,要是什么事都没发生,那就太不应该了。

  以后对他们派来的人员,技术上尊重,但是流程必须卡死,所有人的签字一个都不能少。」

  田文国保证的说道:「书记你放心,我接下来每个流程都盯著,保证不会再出现半点错误。」

  「行,那你回去忙吧,不太重要的事打电话通知我也行,省的你来回跑了。」

  周志强指了指电话说道,现在分厂的电话应该也拉好了,就剩几个集成电路车间还没建好,不然就能正式开工。

  ——————

  没过几天,刘文洲副厂长也回来了。

  他一回来后,便拉著周志强、李有年和厂里其他几位主要领导,在会议室说起了广交会上的事情。

  火、场面是真的火爆。

  数控工具机在展览的时候,基本上没停下来,不断的加工,不断有人围观。

  刘副厂长还上了报纸,前几天的四九城日报和民众日报都刊登了他给外国佬讲解工具机的照片。

  还用了比较夸张的标题和内容,言明国内的工业发展没有停滞,而是潜龙在渊、一飞冲天!

  周志强看到这些内容都有些不好意思,但那些笔杆子偏偏写出来了。

  不过效果也十分斐然,这个内容配上一亿多美元的外贸订单,像是强心针一样注**所有人的心里。

  等说完广交会的事后,刘副厂长的语气还有些激动的说道:

  「咱们现在真是出名到国外了,这次还有不少外国佬,一直问咱们厂的名字,他们应该是记者,估计国外也会报导一些.」

  对于红色大国的事情,西方那些国家自然关心,每次华夏有对外公开的邀请活动时,都会有记者跟著过来。

  平时很难获取的信息,就会在这时候多问一些。

  孙副厂长开口说道:「那也是刘副厂长你名扬国外啊。」

  周志强接话道:「孙副厂长,你要是想的话下次你去,反正广交会一年两次,轮著来谁都有机会。」

  「我就算了,我也不懂这些」

  孙副厂长摇头说道,但他说是这么说,心里却还是有点想去接受采访,甚至登上报纸。

  「想去就去吗,实在不行拉上技术科的丁科长,让他帮你。」

  周志强笑著说道:「我是坐不惯长途汽车,要是他们来四九城采访我,那我也出出风头,不过要是去粤东的话就算了。」

  「厂长你要是这么说的话.」孙副厂长心动的说道:「那明年让我带队吧,我也想为厂里出力。」

  李书记指著孙副厂长笑著说道:「哈哈,那你可得好好跑跑周厂长的关系,让他多研发制造出几种好的工具机。

  要是制造出外国佬都没有的数控工具机,那估计你要是被追著问.」

  李书记说完后,会议室内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这次说开会都谈不上,纯粹是说说广交会上的成绩,而且广交会的成绩大家都从报纸上知道了,就连厂里的工人都知道了。

  现在只不过算是正式和大家交流一下广交会成绩。

  「正好,厂党委主要人员都在这,那咱们就趁机说个事。」

  周志强开口说道:「这事我前几天也和李书记说过」

  「对,本来想拿到年终总结会议上的说的,不过既然厂党委的主要干部都在这里,那咱们就先通个气.」

  李书记心中有点无奈,他知道周志强想先推动敲定下来职工分房和年终奖励的事。

  不过他都答应了,所以不好推辞,便继续说道:「咱们厂的工人辛苦啊,从五九年开始,到到现在也马上四年了。

  一直保持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强度,完全是靠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坚持下来的,这种工作强度,比咱们许多干部都要多,这点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否认.」

  会议室内的众人听到李书记的话后,都不由挺直了腰板,脸上的神情也跟著郑重起来。

  厂里的工人出了大力,在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不然厂里不会每年都额外完成生产任务,给厂里积攒下不少可支配财政。

  「因此我觉得,单单年终奖励的那些物品,不足以体现咱们第二工具机厂对工人们的照顾,也不足以体现**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我和周厂长商议了一下,决定在今年的可支配财政中,拿出一半来盖楼房,然后分给厂里的工人们。」

  「盖楼房?」

  孙副厂长脸上有些意外,随口开口说道:「书记,职工宿舍好像还能加人吧,而且厂里需要住宿的工人应该也不是很多了。」

  分房这块也是后勤,在上次新成立的房管科被整顿后,孙副厂长也抓起了厂里职工宿舍的事情,所以对这方面有些了解。

  「不是盖职工宿舍,是盖楼房分给他们。」

  李书记强调的说道:「这次盖的楼房一旦分给工人们,那就是永久的分给他们。」

  「永久分房?」

  这下不仅仅是孙厂长,就连会议室内其他干部,听到这件事后都面露惊讶。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自从公租房制度实行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分房的事情了。

  他们第二工具机厂没有属于他们的民宅,所以之前连房管科都没有,新的房管科还是盖起职工宿舍后才成立出现的。

  现在四九城内房源紧张的不行,基本不会再出现分房的情况,就连房产过户都不行了.不过要是工厂分的话,还真没人管。

  工厂自己出钱自己盖,也都是分给工人,就跟发自行车和缝纫机没什么区别,厂里的自留可支配财政,本来就是工厂自己做主。

  「分房倒也不是不行,跟自行车以及缝纫机一样嘛,都是给工人们发福利的,而且一线生产的工人们确实辛苦.」

  孙副厂长先是一口同意的说道,他算看出来了,李书记和周厂长都同意的事,现在问他们其他人纯粹是给面子。

  不给面子的话,这俩人能直接宣布通过,他俩一个厂长和一个书记,就能全权代表厂党委。

  孙副厂长又问道:「不过周厂长,分房标准怎么算?只有一线生产的工人,还是加上干部人员?」

  「统一标准啊,不管结没结婚的,都按照三口之家的标准来分,人均十平米。

  厂里的干部也能分房,不过每次分房不能超过百分之十。」

  五几年那会,是有过一段时间分房政策的,不过那时候只给职工分,在八平到十二平之间。

  要是结婚的话,工人家属的话只有在职工人的一半,就是四平左右。

  周志强想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从两个标准考察,资历功绩,和家庭状况.孙副厂长,你们后勤商量出个标准。

  工会那边在收集工人们的意见,到时候你们参考衡量一下,拿出一个让大部分群众满意的分房标准。」

  「这不是第一次,想想前几年咱们厂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以后分房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的。」

  「我这句话可以当个保证,以后我在这个厂里一天,要是发展的不好没分房,那我这个厂长有责任。

  所以现在分房的时候不用小气,以后谁都会分到。」

  周志强最后说话的时候,语气十分自信。

  现在分的房子全是建筑成本,根本不怎么贵;一平米的建筑成本可能就三五十元的,人均三十平也就一千五,寻常一级工三年的工资而已。

  他们一个国营大厂,要是连这点福利都发布下去,那就别让工人们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干了。

  孙副厂长第一个说道:「那行,我支持厂长和书记的提议,分房挺好的。」

  「我也同意。」

  「我同意。」

  刘副厂长和工会主任也跟著说道。

  随后侯副厂长也表示同意,这种事恐怕没人明面反对,顶多提问一下不合理的质疑。

  「行,既然所有人都同意,那就宣布出去吧,也算是年前给工人们一个好消息。」

  周志强说道:「孙副厂长,这件事尽快落实,厂附近要是没地方的话,离远一点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厂里买几辆公车,专门开一条厂内路线也可以。」

  周围确实没什么空地了,要不然数控分厂也不会迁到十二里外区。

  工厂职工楼房估计要建的更远,周志强还想建一个第二工具机厂小区,全当家属院了。

  孙副厂长立刻答应下来,并且保证年前就落实施工计划,年后入夏前,争取将楼房建好。

  这年头家属楼小区顶多五六层,再高的话爬楼也费劲,盖起来也容易,几个月很快就能盖好。

  「刘师傅,工会找你了吗?」

  「找我干什么?」

  「没事,工会前几天找我了,询问住房的问题,可能是刘师傅你家里不是很紧张吧。

  我听说厂里好像要分房子了,到时候住房紧张的可能会分一套.」

  分房的消息很快便在厂里传开,这不是什么保密项目,而且前段时间工会还找工人询问意见呢。

  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有时候上工干活的时候,都会窃窃私语的聊起分房的事情。

  这可比年终全场职工大会的时候分自行车要震撼的多,房子可比自行车要值钱。

  车间主任叮嘱了几句,发现美什么效果,觉得这么下去都要耽误生产效率了,便直接将情况上报。

  最后报到孙副厂长那边,便让厂办出了一份公告,彻底向全厂人员敲定分房这件事的真实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