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片刻后,见将士们体力恢复过来了,刘备下令队伍继续出发。
虽说已经猜到袁谭的用意,对方十有八九不会派兵追杀,但凡事就怕万一,安全起见还是离袁谭的大军远一点好。
“大哥,到了临淄后,我觉得你该去找田楷好好谈一下。”
纠结了一会儿,关羽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咱们现在手上的钱财差不多能招募两千士卒,但是想给新招士卒配齐武器装备就有点难度的,这一点你得让田楷帮帮忙,总不能让咱们手底下的士卒拿着棍棒对战袁军吧。”
“对啊,咱们现在是在替公孙瓒打仗,他就算不给咱们补充兵马,支援点武器钱粮总是应该的吧?”
张飞也早想说这事了,请人做工还得付工钱呢,公孙瓒老想着白嫖算怎么回事?
刘备想了想,点点头:“行,到了临淄后我去找田楷说说,想必问题不大,这个时候他也需要咱们的力量帮忙对抗袁军。”
“大哥,我还有个想法,如果可以的话咱们不要驻扎在临淄城里。”关羽提议道。
刘备闻言瞬间就明白了关羽的意思,试探性的问道:“二弟,你是担心袁军围城?咱们会被困死在城里?”
关羽嗯了一声:“如果袁谭手里只有三万兵马,我倒是不担心这个,可是他如果选择在平原城招募兵马,那后面还真有可能围城。”
“大哥你可别忘了,平原可是有百万人口的大郡,只要钱粮足够,招个几万兵马真没什么难度,作为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应该不会缺钱粮。”
“二哥,正如你所说,如果袁谭选择走围城这个路数,咱们驻扎在城外不是死的快一点?人家几万大军压过来,咱们怎么挡?俺可不认为到时候田楷会冒着破城的风险出城救咱们。”张飞直接说出了他的顾虑。
他是万人敌,但不是真的能打一万人,就算能打一万人,面对几万袁军,他也没招啊。
面对这个问题,一向高傲的关羽低下了他的脑袋:“实在挡不住也只能跑了,反正真要被围困在城里,那才是真的生死难料。”
“就像你不信田楷会冒着破城的风险出城救援咱们一样,我也不信公孙瓒在对抗袁绍的时候还会分出兵力来救援临淄城。”
刘备默默思考了一会儿:“二弟、三弟所言皆有理,大军待在城里,有被围困的风险,待在城外,也有被攻打的风险,但如果我们把步兵换成骑兵呢?”
“嗯?”
二人闻言都是一愣,骑兵?
“大哥?你没得癔症吧,就咱们现在的钱粮养个两三千人的步兵都费劲,哪来的钱粮招募骑兵?”张飞心直口快,直接问了出来。
关羽也是一脸狐疑的看着刘备,明显也是觉得刘备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了。
刘备微微一笑:“咱们没有,但是田楷有啊,你们别忘了,他那一万多大军中可是有两千骑兵部队的。”
关羽眼睛一眯,瞬间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还别说,大哥你这个想法还真有可能实现。”
“你俩在打什么哑谜呢?田楷有骑兵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他难道还能把骑兵交给咱们指挥?”
张飞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们,两人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懂,可是连在一起他就听不懂了。
“三弟,如果面对袁军的攻势,田楷决意守城,那咱们还真有可能从他手里要到骑兵的指挥权,毕竟守城是用不到骑兵的。”关羽笑着解释。
张飞恍然:“明白了,不过他要是不肯给呢?那咱们怎么办?难道还选择驻扎在城外?”
“而且就算咱们要来了两千骑兵的指挥权,就靠这两千骑兵对抗袁谭的数万大军也有点不现实吧?人家手里也是有三千骑兵的,不比咱们少。”
“能不能从田楷手里要到骑兵指挥权,就得看大哥的本事了,至于说骑兵到手后该怎么对抗袁军~”
说到这里,关羽看向刘备:“想必大哥已经想到办法了吧?”
刘备笑着点头:“知我者,二弟也,这办法还是平日里观看白马义从训练得来的。”
“就跟三弟刚才说的那样,指望两千骑兵对抗数万袁军确实不太现实,但是如果只用于骚扰的话就够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一击即退,绝不恋战?”张飞反应过来,试探性的问道。
平日里他也没少观看白马义从的训练,刘备提到这个,他就想到了白马义从的攻击特点,总结起来就一个词——灵活,要是用这招来骚扰敌人,确实挺恶心的。
“没错,田楷手里的骑兵虽然不及白马义从精锐,但是只用于骚扰的话绝对够格了,到时咱们分成三队,多备锣鼓,白天休息,夜晚轮流率领骑兵在敌军营寨外骚扰,时间一长,我就不信袁军扛得住。”
刘备把他的对敌之策简单说了一下。
听到这个办法,关羽、张飞不约而同的把自己代入进袁军,想到自己被骚扰的连续几天睡不着觉,齐齐打了个激灵。
回神后,张飞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大哥,你这个计策太阴损了。”
刘备脸色一黑,瞪了他一眼:“你要是不会说话就别说,我这明明是妙计!”
“你给我好好学着点,以后对敌多动动脑,别整天就知道捅透明窟窿。”
......
时间流逝,平原城的战事很快传播开来。
此战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影响深远,以至于得知此消息的诸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冀州。
明面上这场战争发生在青州地界,但是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袁绍与公孙瓒的前哨战罢了,怕是不用不了多久,这两位就要全面开战了。
一位有着冀州世家的支持,一位有着强大的军力,两方要是打起来,规模一定小不了。
谁能最终胜出,谁就能成为河北的霸主。
自光武以来,大家就有一个共识,得河北者得天下。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甚至决定了天下未来的走势。
那些不甘寂寞的诸侯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可不想等到两人决出胜负然后被胜出的人一口吞掉。
当惯了老大,谁喜欢缩回去当小弟?
虽说已经猜到袁谭的用意,对方十有八九不会派兵追杀,但凡事就怕万一,安全起见还是离袁谭的大军远一点好。
“大哥,到了临淄后,我觉得你该去找田楷好好谈一下。”
纠结了一会儿,关羽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咱们现在手上的钱财差不多能招募两千士卒,但是想给新招士卒配齐武器装备就有点难度的,这一点你得让田楷帮帮忙,总不能让咱们手底下的士卒拿着棍棒对战袁军吧。”
“对啊,咱们现在是在替公孙瓒打仗,他就算不给咱们补充兵马,支援点武器钱粮总是应该的吧?”
张飞也早想说这事了,请人做工还得付工钱呢,公孙瓒老想着白嫖算怎么回事?
刘备想了想,点点头:“行,到了临淄后我去找田楷说说,想必问题不大,这个时候他也需要咱们的力量帮忙对抗袁军。”
“大哥,我还有个想法,如果可以的话咱们不要驻扎在临淄城里。”关羽提议道。
刘备闻言瞬间就明白了关羽的意思,试探性的问道:“二弟,你是担心袁军围城?咱们会被困死在城里?”
关羽嗯了一声:“如果袁谭手里只有三万兵马,我倒是不担心这个,可是他如果选择在平原城招募兵马,那后面还真有可能围城。”
“大哥你可别忘了,平原可是有百万人口的大郡,只要钱粮足够,招个几万兵马真没什么难度,作为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应该不会缺钱粮。”
“二哥,正如你所说,如果袁谭选择走围城这个路数,咱们驻扎在城外不是死的快一点?人家几万大军压过来,咱们怎么挡?俺可不认为到时候田楷会冒着破城的风险出城救咱们。”张飞直接说出了他的顾虑。
他是万人敌,但不是真的能打一万人,就算能打一万人,面对几万袁军,他也没招啊。
面对这个问题,一向高傲的关羽低下了他的脑袋:“实在挡不住也只能跑了,反正真要被围困在城里,那才是真的生死难料。”
“就像你不信田楷会冒着破城的风险出城救援咱们一样,我也不信公孙瓒在对抗袁绍的时候还会分出兵力来救援临淄城。”
刘备默默思考了一会儿:“二弟、三弟所言皆有理,大军待在城里,有被围困的风险,待在城外,也有被攻打的风险,但如果我们把步兵换成骑兵呢?”
“嗯?”
二人闻言都是一愣,骑兵?
“大哥?你没得癔症吧,就咱们现在的钱粮养个两三千人的步兵都费劲,哪来的钱粮招募骑兵?”张飞心直口快,直接问了出来。
关羽也是一脸狐疑的看着刘备,明显也是觉得刘备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了。
刘备微微一笑:“咱们没有,但是田楷有啊,你们别忘了,他那一万多大军中可是有两千骑兵部队的。”
关羽眼睛一眯,瞬间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还别说,大哥你这个想法还真有可能实现。”
“你俩在打什么哑谜呢?田楷有骑兵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他难道还能把骑兵交给咱们指挥?”
张飞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们,两人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懂,可是连在一起他就听不懂了。
“三弟,如果面对袁军的攻势,田楷决意守城,那咱们还真有可能从他手里要到骑兵的指挥权,毕竟守城是用不到骑兵的。”关羽笑着解释。
张飞恍然:“明白了,不过他要是不肯给呢?那咱们怎么办?难道还选择驻扎在城外?”
“而且就算咱们要来了两千骑兵的指挥权,就靠这两千骑兵对抗袁谭的数万大军也有点不现实吧?人家手里也是有三千骑兵的,不比咱们少。”
“能不能从田楷手里要到骑兵指挥权,就得看大哥的本事了,至于说骑兵到手后该怎么对抗袁军~”
说到这里,关羽看向刘备:“想必大哥已经想到办法了吧?”
刘备笑着点头:“知我者,二弟也,这办法还是平日里观看白马义从训练得来的。”
“就跟三弟刚才说的那样,指望两千骑兵对抗数万袁军确实不太现实,但是如果只用于骚扰的话就够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一击即退,绝不恋战?”张飞反应过来,试探性的问道。
平日里他也没少观看白马义从的训练,刘备提到这个,他就想到了白马义从的攻击特点,总结起来就一个词——灵活,要是用这招来骚扰敌人,确实挺恶心的。
“没错,田楷手里的骑兵虽然不及白马义从精锐,但是只用于骚扰的话绝对够格了,到时咱们分成三队,多备锣鼓,白天休息,夜晚轮流率领骑兵在敌军营寨外骚扰,时间一长,我就不信袁军扛得住。”
刘备把他的对敌之策简单说了一下。
听到这个办法,关羽、张飞不约而同的把自己代入进袁军,想到自己被骚扰的连续几天睡不着觉,齐齐打了个激灵。
回神后,张飞下意识咽了咽口水:“大哥,你这个计策太阴损了。”
刘备脸色一黑,瞪了他一眼:“你要是不会说话就别说,我这明明是妙计!”
“你给我好好学着点,以后对敌多动动脑,别整天就知道捅透明窟窿。”
......
时间流逝,平原城的战事很快传播开来。
此战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影响深远,以至于得知此消息的诸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冀州。
明面上这场战争发生在青州地界,但是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袁绍与公孙瓒的前哨战罢了,怕是不用不了多久,这两位就要全面开战了。
一位有着冀州世家的支持,一位有着强大的军力,两方要是打起来,规模一定小不了。
谁能最终胜出,谁就能成为河北的霸主。
自光武以来,大家就有一个共识,得河北者得天下。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甚至决定了天下未来的走势。
那些不甘寂寞的诸侯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可不想等到两人决出胜负然后被胜出的人一口吞掉。
当惯了老大,谁喜欢缩回去当小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