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唯一嘴角微翘。

  照片?太低级了。

  对于这种级别的怪才,必须用他最熟悉,也最引以为傲的东西来敲开他的壳。

  ……

  第二天的下午,是自由讨论的自习课。

  阶梯教室里三三两两地聚着人,讨论着上午的案例。

  汪明和秦秀槐占据着后排的清净角落。

  秦秀槐正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复杂的风控模型上写写画画,时不时地皱起眉头。

  汪明则悠闲地品着茶,目光落在窗外,看着一片流云发呆。

  老鸨子论的余波还在,他乐得清静。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他们的桌旁。

  荆唯一带着温和的笑容,手里托着一台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秦学姐,汪明,打扰一下。我们部里刚收到一个总部研究中心发来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有些地方吃不透,想请你们帮忙看看?”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语气诚恳,让人无法拒绝。

  秦秀槐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她可是省分行风险管理部的技术核心,见到优秀的模型就如同剑客见到了绝世好剑。

  “哦?总部的模型?快打开我看看!”

  荆唯一将笔记本放在桌上,屏幕上,一排排复杂的代码和公式瞬间展现出来。

  只看了一眼,秦秀槐的眼睛就亮了,好似饿狼。

  她的手指在触摸板上飞快地滑动,嘴里发出一连串的惊叹。

  “我的天……这个思路太清奇了!竟然……竟然用的是最基础的逻辑回归模型?”

  “大道至简!这才是真正的高手!现在谁不是拼了命地堆砌复杂的算法,什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生怕别人看不懂。可你看这个,简单,直接,却又精准得可怕!”

  秦秀槐越看越是激动,甚至忍不住上手操作,模拟了几个数据进去,看到那完美贴合的预测曲线,她激动得脸颊都有些泛红。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荆唯一。

  “荆唯一!这个建模的人是谁?快告诉我!这绝对是个神仙级的人物!如果能见到他,我秦秀槐一定当场顶礼膜拜,拜他为师!”

  这一刻,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小的角落。

  然而汪明,却仿佛置身事外。

  从始至终,他的目光只是从那熟悉的模型上淡淡一瞥,便再也没有停留。

  屏幕上正是广东妹委托他做的代码,那些曾让他耗费了无数心血的代码,在他眼中还不如窗外那朵云彩来得有趣。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开漂浮的茶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神情淡漠,波澜不惊。

  那副模样,就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一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表演。

  荆唯一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

  汪明可能会惊讶,可能会故作镇定,甚至可能会露出怀念。

  天才不可能毫无反应,特别是在满场称赞他成果的时候。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汪明会是这种彻底的、发自骨子里的无视。

  而且不像是伪装。

  一个创作者,面对自己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绝不可能有如此冰冷的反应。

  难道……真的只是自己想多了?是巧合?

  这世上,真有如此巧合的同名同姓?

  荆唯一的眼神中,闪过难以掩饰的失望。

  他苦心设计的试探,似乎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落了个空。

  他并不知道。

  在汪明那平静无波的表情之下,内心早已掀起微澜。

  当荆唯一拿出笔记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洞悉了对方的全部意图。

  这个模型,正是他前世亲手构建,并匿名提交给总部研究院的得意之作。

  只是,经历过老鸨子论那场意外的风波后,汪明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南城这个小地方,他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悄无声息地布局自己的财富版图。

  过早地暴露实力,百害而无一利。

  他听着身旁秦秀槐那滔滔不绝、近乎狂热的赞美,听着她嚷嚷着要拜自己为师,心底只觉得有些好笑。

  金秋十月,安京的梧桐大道。

  汪明独自一人,踩着满地碎金般的落叶,漫无目的地走着。

  中山东路两侧,那些历经百年风雨的民国建筑静静矗立,飞翘的檐角和斑驳的墙壁,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厚重。

  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梧桐叶特有的清冽气息。

  刚走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那栋庄严肃穆的建筑前,一阵略带沙哑的歌声,乘着秋风悠悠飘来。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

  是罗文的《尘缘》。

  那略带沧桑的嗓音,唱着人世间的聚散离合,仿佛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汪明两世为人的记忆闸门。

  他停下脚步,驻足聆听。

  前世,他在这座城市打拼,也曾在这条路上走过无数遍,却从未有过此刻这般闲情逸致。

  那时的他,脑子里塞满了KPI、项目报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像一根被拧到极限的发条,不敢有片刻松懈。

  如今,同样的街道,同样的他,心境却已是天壤之别。

  在街角的星巴克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汪明刚点上一杯拿铁,手机便嗡嗡地震动起来。

  是许久未曾响起的大学同学群。

  【中财08金融一班】

  群里此刻正被一条消息刷着屏,气氛异常热烈。

  汪明点开一看,发起人是一个叫李华的同学。

  李华:“兄弟姐妹们,紧急求助!我所在的云州山区小学,想建一个图书阅览室,孩子们渴望读书,但资源实在太匮T乏了。我整理了一份书单和一些教学光盘的清单,有没有在安京或者附近城市的同学,能帮忙代为采购一下?”

  下面附着一个长长的Excel表格。

  汪明随手点开,清单分得很细,一部分是《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之类的儿童启蒙读物,另一部分则是《水稻种植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书籍和光盘。

  总价预估,四万出头。

  李华在消息末尾补充了一句:“采购的钱我后续会立刻转给大家,只是我们这边通讯时好时坏,可能没那么及时,还请帮忙的同学多多担待!”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李华牛啊!去支教还想着给孩子们建图书馆,必须点赞!”

  “四万块……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在安京的同学快站出来!这是行善积德的好机会!”

  “@王强@刘芸,你们俩不是在安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