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一口气堵在胸口,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最后恶狠狠地摁下了挂断键,一把将耳机摔在桌上。
“还玩个屁!”
他愤然退出了游戏。
……
第二天,巴蜀银行南城支行。
汪明顶着两个淡淡的黑眼圈,无精打采地处理着手头的业务。
昨晚的连番轰炸,让他一夜没睡好。
私人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个锦都的陌生号码。
他狐疑地接起电话。
“喂,是汪明小同志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厚重的中年男人声音,不怒自威。
“我是,请问您是?”
“呵呵,我是市金融办的李霄卫。”
汪明的心猛地一沉。
市金融办的副局长?找自己干什么?
“李局长您好!”
“小汪同志,不用紧张嘛。”李霄卫的语气很和善,像是邻家长辈在拉家常。
“昨天央行的消息一出来,我们市里也开了个紧急会议。会上,苏绾同志的分析报告很有水平,很有前瞻性嘛!你们巴蜀银行,出了个人才啊!”
汪明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却滴水不漏:“都是苏行长领导有方。”
“哈哈!”李霄卫爽朗一笑,话锋却陡然一转,语气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
“苏行长是年轻有为,不过……她一个基层支行的负责人,整天忙于业务和人事,哪有那么多心思去琢磨这些国家大事?这份见地,可不像是她能有的。”
李霄卫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说给汪明听。
“这消息,是你给她发的吧?”
这句话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汪明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老狐狸,太敏锐了!
“李局长您真会说笑,我就是个基层小职员,哪有那本事。”他矢口否认。
“呵呵,你小子,还挺稳。”李霄卫也不戳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行了,不为难你。有空来市里,我请你喝茶。”
说完,便干脆地挂了电话。
汪明握着手机,久久没有动弹。
他知道,自己这只重生归来的蝴蝶,扇动的翅膀所掀起的风暴,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小小的南城。
从苏绾的惊叹,到这个素未谋面的李副局长的关注,自己以为的低调,在真正的聪明人眼里,不过是黑夜里的萤火虫,想藏都藏不住。
只是,汪明对此却提不起半分兴趣。
他现在更在意的,是昨晚那三局输掉的竞技场,和那个声音很好听却烦人得要死的广东妹。
午后的阳光有些燥热,透过巴蜀银行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汪明正百无聊赖地转着笔,桌上的座机叮铃铃地响了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来电显示是二叔汪建柱的办公室号码。
“喂,二叔?”
“小明啊!下午有空吗?有件天大的事要你帮忙!”电话那头,二叔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股火烧眉毛的急切。
汪明心里一动,他这位在县财政局当副局长的二叔,向来稳重,能让他说出天大的事,那恐怕就小不了。
“怎么了二叔,慢慢说。”
“县里不是一直在争取省里那笔城乡一体化的专项资金吗?之前一直没门路,今天我打听到,这事最终要市金融办的李霄卫副局长点头!听说……你跟他搭上话了?”
汪明一阵头大。
消息传得可真快!
“二叔,就是今天上午他打了个电话过来,随便聊了两句,算不上什么搭话。”
“那也比我们强啊!”汪建国的声音陡然拔高,又迅速压了下去,带着恳求。
“小明,你就当帮二叔一个忙,陪我们去一趟海市!有你这个准信源在,李局长总得给几分面子吧?这笔钱对咱们南城太重要了,成了,县里几十万老百姓都念你的好!”
汪明揉了揉太阳穴。
他很清楚,这种事情绝不是喝杯茶就能定下来的。
李霄卫那种人精,怎么可能因为自己几句预测就轻易松口?
但二叔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好拒绝。
“……行吧,我试试看。不过二叔,我可不敢保证什么。”
“哎!你肯去就行!你肯去就成功了一半!”
……
下午四点,海市。
一家名为静心阁的茶室,装修得古朴典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茶香。
汪明跟着二叔汪建国,以及县财政局的一把手刘局长,还有一位办公室主任,四人一同走进了约好的包厢。
包厢里,一个地中海发型、面容儒雅的中年男人正襟危坐,亲自摆弄着一套紫砂茶具,正是李霄卫。
看到汪建国一行人进来,李霄卫只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最后的汪明身上时,却明显顿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哟,这不是我们巴蜀银行的汪行长吗?稀客啊!你也来了?”
一声汪行长,让前面的刘局长和汪建国都愣住了,齐刷刷地回头看向汪明,眼神里充满了惊疑不定。
这小子……什么时候背着我们当上行长了?
汪明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面上却挂着谦逊得体的微笑,快步上前。
“李局,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苏行长才是我们行长,您叫我小汪就行。”
“哈哈!小汪,坐!”李霄卫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态度显得格外亲切。
这一下,刘局长和汪建国的眼神就彻底变了。
他们这些基层干部,想见李霄卫一面都得层层预约,哪曾想他会对自己这个侄子如此另眼相看?
茶叙开始,气氛一时有些拘谨。
刘局长和汪建国想开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李霄卫将一杯刚冲泡好的茶汤推到汪明面前,茶汤色泽橙红透亮。
“来,小汪,尝尝这泡大红袍,今年的新茶。”
汪明端起茶杯,没有立刻喝,而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才浅啜一口,让茶汤在舌尖停留了片刻。
一旁的刘局长和汪建国看得心都悬了起来,生怕汪明说错话。
“岩骨花香,确实是正岩核心产区的上品。”
他一口气堵在胸口,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最后恶狠狠地摁下了挂断键,一把将耳机摔在桌上。
“还玩个屁!”
他愤然退出了游戏。
……
第二天,巴蜀银行南城支行。
汪明顶着两个淡淡的黑眼圈,无精打采地处理着手头的业务。
昨晚的连番轰炸,让他一夜没睡好。
私人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个锦都的陌生号码。
他狐疑地接起电话。
“喂,是汪明小同志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厚重的中年男人声音,不怒自威。
“我是,请问您是?”
“呵呵,我是市金融办的李霄卫。”
汪明的心猛地一沉。
市金融办的副局长?找自己干什么?
“李局长您好!”
“小汪同志,不用紧张嘛。”李霄卫的语气很和善,像是邻家长辈在拉家常。
“昨天央行的消息一出来,我们市里也开了个紧急会议。会上,苏绾同志的分析报告很有水平,很有前瞻性嘛!你们巴蜀银行,出了个人才啊!”
汪明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却滴水不漏:“都是苏行长领导有方。”
“哈哈!”李霄卫爽朗一笑,话锋却陡然一转,语气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
“苏行长是年轻有为,不过……她一个基层支行的负责人,整天忙于业务和人事,哪有那么多心思去琢磨这些国家大事?这份见地,可不像是她能有的。”
李霄卫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说给汪明听。
“这消息,是你给她发的吧?”
这句话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汪明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老狐狸,太敏锐了!
“李局长您真会说笑,我就是个基层小职员,哪有那本事。”他矢口否认。
“呵呵,你小子,还挺稳。”李霄卫也不戳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行了,不为难你。有空来市里,我请你喝茶。”
说完,便干脆地挂了电话。
汪明握着手机,久久没有动弹。
他知道,自己这只重生归来的蝴蝶,扇动的翅膀所掀起的风暴,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小小的南城。
从苏绾的惊叹,到这个素未谋面的李副局长的关注,自己以为的低调,在真正的聪明人眼里,不过是黑夜里的萤火虫,想藏都藏不住。
只是,汪明对此却提不起半分兴趣。
他现在更在意的,是昨晚那三局输掉的竞技场,和那个声音很好听却烦人得要死的广东妹。
午后的阳光有些燥热,透过巴蜀银行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汪明正百无聊赖地转着笔,桌上的座机叮铃铃地响了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来电显示是二叔汪建柱的办公室号码。
“喂,二叔?”
“小明啊!下午有空吗?有件天大的事要你帮忙!”电话那头,二叔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股火烧眉毛的急切。
汪明心里一动,他这位在县财政局当副局长的二叔,向来稳重,能让他说出天大的事,那恐怕就小不了。
“怎么了二叔,慢慢说。”
“县里不是一直在争取省里那笔城乡一体化的专项资金吗?之前一直没门路,今天我打听到,这事最终要市金融办的李霄卫副局长点头!听说……你跟他搭上话了?”
汪明一阵头大。
消息传得可真快!
“二叔,就是今天上午他打了个电话过来,随便聊了两句,算不上什么搭话。”
“那也比我们强啊!”汪建国的声音陡然拔高,又迅速压了下去,带着恳求。
“小明,你就当帮二叔一个忙,陪我们去一趟海市!有你这个准信源在,李局长总得给几分面子吧?这笔钱对咱们南城太重要了,成了,县里几十万老百姓都念你的好!”
汪明揉了揉太阳穴。
他很清楚,这种事情绝不是喝杯茶就能定下来的。
李霄卫那种人精,怎么可能因为自己几句预测就轻易松口?
但二叔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好拒绝。
“……行吧,我试试看。不过二叔,我可不敢保证什么。”
“哎!你肯去就行!你肯去就成功了一半!”
……
下午四点,海市。
一家名为静心阁的茶室,装修得古朴典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茶香。
汪明跟着二叔汪建国,以及县财政局的一把手刘局长,还有一位办公室主任,四人一同走进了约好的包厢。
包厢里,一个地中海发型、面容儒雅的中年男人正襟危坐,亲自摆弄着一套紫砂茶具,正是李霄卫。
看到汪建国一行人进来,李霄卫只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最后的汪明身上时,却明显顿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哟,这不是我们巴蜀银行的汪行长吗?稀客啊!你也来了?”
一声汪行长,让前面的刘局长和汪建国都愣住了,齐刷刷地回头看向汪明,眼神里充满了惊疑不定。
这小子……什么时候背着我们当上行长了?
汪明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面上却挂着谦逊得体的微笑,快步上前。
“李局,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苏行长才是我们行长,您叫我小汪就行。”
“哈哈!小汪,坐!”李霄卫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态度显得格外亲切。
这一下,刘局长和汪建国的眼神就彻底变了。
他们这些基层干部,想见李霄卫一面都得层层预约,哪曾想他会对自己这个侄子如此另眼相看?
茶叙开始,气氛一时有些拘谨。
刘局长和汪建国想开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李霄卫将一杯刚冲泡好的茶汤推到汪明面前,茶汤色泽橙红透亮。
“来,小汪,尝尝这泡大红袍,今年的新茶。”
汪明端起茶杯,没有立刻喝,而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才浅啜一口,让茶汤在舌尖停留了片刻。
一旁的刘局长和汪建国看得心都悬了起来,生怕汪明说错话。
“岩骨花香,确实是正岩核心产区的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