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的目光投向了中山装身后的年轻人。
“哦,这是我们省金融办新来的小同志,徐洋,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脑子活泛,我带他来见见世面。”
蒋主任轻描淡写地介绍着,语气中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欣赏。
“徐洋,还不快跟各位领导前辈问好。”
那个叫徐洋的年轻人立刻上前一步,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谦和笑容,对着众人微微鞠躬:“杨行长好,李局好,赵科长好,苏行长好!我叫徐洋,以后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他声音洪亮,态度恭谨,但汪明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目光扫过自己时,那极快的一瞥中,藏着审视与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一番寒暄落座,蒋主任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
包间里的气氛,因为这两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反而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席间,苏绾向汪明低声解释,这位蒋主任是省金融办的一把手,而徐洋,年仅二十六七,就已经是主任科员,享受正科级待遇。
汪明心中掀起波澜。
省金融办的主任科员?二十六七岁?
这晋升速度,简直是坐着火箭。
前世自己在锦都摸爬滚打,快三十了才混到个部门副经理,人比人,气死人。
“对了,汪老弟是这里最年轻的吧?”
徐洋仿佛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到了汪明身上,他端着茶杯,笑吟吟地打量着汪明。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不知道在哪家单位高就?”
这番话听起来是夸赞,但那句汪老弟和高就,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就像前辈在点拨后生。
不等汪明回答,苏绾便替他开了口:“小汪是我学弟,现在是我们巴蜀银行南城支行的业务骨干。”
“哦?巴蜀银行……”徐洋拖长了音调,笑容不变。
“我记得前段时间,你们南城支行好像出了点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说是有两千万的存款不翼而飞了?”
此言一出,桌上的气氛又是一紧。
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儿对苏绾而言,是一块不小的伤疤。
李霄卫立刻皱起了眉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起来,似乎想开口打个圆场。
苏绾却面色不变,坦然地接过了话头:“徐科长消息灵通。确有此事,不过现在已经水落石出了。”
她将事情的原委娓娓道来,从储户如何利用内外勾结、伪造票据,到最后企图栽赃陷害银行的全过程,说得条理清晰,不带个人情绪。
当听到最后是储户自己监守自盗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蒋主任,猛地将手中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
砰的一声,茶水四溅。
“混账东西!”蒋主任声若洪钟,怒气勃发。
“现在的这些民营企业老板,靠着国家的政策红利富起来了,不想着回报社会,反而把心思动到银行头上!胆子也太大了!”
杨军适时地补充了一句:“蒋主任,您有所不知,这件事背后,还有他们原副行长赵文君在推波助澜,要不是苏行长顶住了压力,恐怕……”
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徐洋立刻转向苏绾,脸上露出钦佩的神色:“原来还有这么多内情。学姐真是高人一筹,运筹帷幄,这么快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佩服,佩服!”
这记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苏绾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转向了身旁的汪明,笑一抹意味深长的了。
“你可说错了。识破这个计谋的,并不是我。”
她顿了顿,在所有人好奇的注视下,一字一句地开口。
“是小汪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们所有人。”
一瞬间,包括蒋主任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汪明身上。
汪明心中一紧,没想到苏绾会把这么大的功劳直接推到自己头上。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当时自己如何从储户异常的镇定、过快的报案速度以及不合逻辑的诉求中发现疑点,进行了一番谦逊的复述。
听完之后,李霄卫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不简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想到这些关键环节,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苏绾趁热打铁,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这还不算什么。我们支行之前有个职员挪用公款,也是小汪提出了一个雇员忠诚险的创意,不仅帮我们化解了危机,追回了所有损失,这个方案,现在好像已经在你们建行系统内部开始推广了吧,杨行长?”
杨军闻言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哦!原来那个方案是你提出来的!我说呢,总行那边发文,我还纳闷是谁这么有先见之明!厉害!实在是厉害!”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让众人觉得汪明是个心思缜密的后起之秀,那这第二个故事,则彻底将他打上了有先见之明的标签!
这下,连徐洋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
他原以为汪明只是个靠着学姐关系混饭局的小角色,没想到竟是潜龙。
李霄卫第一个端起了酒杯,郑重其事地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汪明。
“小汪,冲你这份头脑和担当,这杯酒,我必须敬你!”
话音刚落,赵一明也笑着举杯:“算我一个!小汪,以后前途无量啊!”
杨军更是直接:“来,咱们一起,敬我们南城金融界未来的希望一杯!”
一杯接一杯,全是南城官场和金融圈的顶层人物。
最后,连身份最高的蒋主任都破例端起了酒杯,对着汪明微微颔首:“年轻人,好好干。”
汪明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胃里直冲头顶,分不清是酒精还是压力。
他知道,今晚过后,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偏安一隅的小职员了。
苏绾将他推到了台前,是机遇,也是万丈深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个人表演环节结束,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更宏观的层面。
李霄卫给蒋主任满上一杯茶,看似随意地探询:“蒋主任,最近外面都在传,说国家准备改变之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开始放松银根了?您在省里,消息肯定比我们灵通。”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这才是今晚饭局真正的核心议题。
蒋主任呷了口茶,不置可否:“风向确实是在变,但具体怎么变,幅度有多大,还要看高层的决心。不过,对于我们地方来说,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她的目光投向了中山装身后的年轻人。
“哦,这是我们省金融办新来的小同志,徐洋,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脑子活泛,我带他来见见世面。”
蒋主任轻描淡写地介绍着,语气中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欣赏。
“徐洋,还不快跟各位领导前辈问好。”
那个叫徐洋的年轻人立刻上前一步,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谦和笑容,对着众人微微鞠躬:“杨行长好,李局好,赵科长好,苏行长好!我叫徐洋,以后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他声音洪亮,态度恭谨,但汪明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目光扫过自己时,那极快的一瞥中,藏着审视与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一番寒暄落座,蒋主任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
包间里的气氛,因为这两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反而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席间,苏绾向汪明低声解释,这位蒋主任是省金融办的一把手,而徐洋,年仅二十六七,就已经是主任科员,享受正科级待遇。
汪明心中掀起波澜。
省金融办的主任科员?二十六七岁?
这晋升速度,简直是坐着火箭。
前世自己在锦都摸爬滚打,快三十了才混到个部门副经理,人比人,气死人。
“对了,汪老弟是这里最年轻的吧?”
徐洋仿佛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到了汪明身上,他端着茶杯,笑吟吟地打量着汪明。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不知道在哪家单位高就?”
这番话听起来是夸赞,但那句汪老弟和高就,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就像前辈在点拨后生。
不等汪明回答,苏绾便替他开了口:“小汪是我学弟,现在是我们巴蜀银行南城支行的业务骨干。”
“哦?巴蜀银行……”徐洋拖长了音调,笑容不变。
“我记得前段时间,你们南城支行好像出了点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说是有两千万的存款不翼而飞了?”
此言一出,桌上的气氛又是一紧。
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儿对苏绾而言,是一块不小的伤疤。
李霄卫立刻皱起了眉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起来,似乎想开口打个圆场。
苏绾却面色不变,坦然地接过了话头:“徐科长消息灵通。确有此事,不过现在已经水落石出了。”
她将事情的原委娓娓道来,从储户如何利用内外勾结、伪造票据,到最后企图栽赃陷害银行的全过程,说得条理清晰,不带个人情绪。
当听到最后是储户自己监守自盗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蒋主任,猛地将手中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
砰的一声,茶水四溅。
“混账东西!”蒋主任声若洪钟,怒气勃发。
“现在的这些民营企业老板,靠着国家的政策红利富起来了,不想着回报社会,反而把心思动到银行头上!胆子也太大了!”
杨军适时地补充了一句:“蒋主任,您有所不知,这件事背后,还有他们原副行长赵文君在推波助澜,要不是苏行长顶住了压力,恐怕……”
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徐洋立刻转向苏绾,脸上露出钦佩的神色:“原来还有这么多内情。学姐真是高人一筹,运筹帷幄,这么快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佩服,佩服!”
这记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苏绾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转向了身旁的汪明,笑一抹意味深长的了。
“你可说错了。识破这个计谋的,并不是我。”
她顿了顿,在所有人好奇的注视下,一字一句地开口。
“是小汪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们所有人。”
一瞬间,包括蒋主任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汪明身上。
汪明心中一紧,没想到苏绾会把这么大的功劳直接推到自己头上。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当时自己如何从储户异常的镇定、过快的报案速度以及不合逻辑的诉求中发现疑点,进行了一番谦逊的复述。
听完之后,李霄卫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不简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想到这些关键环节,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苏绾趁热打铁,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这还不算什么。我们支行之前有个职员挪用公款,也是小汪提出了一个雇员忠诚险的创意,不仅帮我们化解了危机,追回了所有损失,这个方案,现在好像已经在你们建行系统内部开始推广了吧,杨行长?”
杨军闻言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哦!原来那个方案是你提出来的!我说呢,总行那边发文,我还纳闷是谁这么有先见之明!厉害!实在是厉害!”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让众人觉得汪明是个心思缜密的后起之秀,那这第二个故事,则彻底将他打上了有先见之明的标签!
这下,连徐洋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僵硬了。
他原以为汪明只是个靠着学姐关系混饭局的小角色,没想到竟是潜龙。
李霄卫第一个端起了酒杯,郑重其事地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汪明。
“小汪,冲你这份头脑和担当,这杯酒,我必须敬你!”
话音刚落,赵一明也笑着举杯:“算我一个!小汪,以后前途无量啊!”
杨军更是直接:“来,咱们一起,敬我们南城金融界未来的希望一杯!”
一杯接一杯,全是南城官场和金融圈的顶层人物。
最后,连身份最高的蒋主任都破例端起了酒杯,对着汪明微微颔首:“年轻人,好好干。”
汪明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胃里直冲头顶,分不清是酒精还是压力。
他知道,今晚过后,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偏安一隅的小职员了。
苏绾将他推到了台前,是机遇,也是万丈深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个人表演环节结束,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更宏观的层面。
李霄卫给蒋主任满上一杯茶,看似随意地探询:“蒋主任,最近外面都在传,说国家准备改变之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开始放松银根了?您在省里,消息肯定比我们灵通。”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这才是今晚饭局真正的核心议题。
蒋主任呷了口茶,不置可否:“风向确实是在变,但具体怎么变,幅度有多大,还要看高层的决心。不过,对于我们地方来说,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