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第二十章:百废待兴,备战难题接踵至

小说: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作者:老僧伏枥 更新时间:2025-11-11 09:54:24 源网站:2k小说网
  ();

  次日辰时,新野校场。

  刘备登台,看着台下数千将士和上万名被组织起来的乡勇、百姓代表,神色凝重而坚定。

  “父老乡亲们,将士们!”刘备声如洪钟,“曹操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不仁,涂炭生灵!如今,他又派遣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侵,欲亡我荆州,灭我汉室!”

  “新野,是我们的家!荆州,是我们的国!若曹贼得逞,我们将无家可归,沦为亡国之奴!父母妻儿,将任人宰割!”

  “我刘备,虽不才,但身为汉臣,誓与汉贼不两立!今日,我在此发誓,愿与新野军民,同仇敌忾,共守新野,迎战曹贼!我在,新野在!我亡,亦与新野共存亡!”

  刘备的声音,充满了悲愤与决绝,深深感染了台下众人。

  “杀曹贼!保家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山呼海啸般的口号响彻校场。

  “杀曹贼!保家园!”

  “为主公效命!”

  “保卫新野!”

  看着群情激昂的军民,刘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诸葛彦的计策成功了,新野军民的心,已经凝聚在了一起。

  誓师大会之后,新野军民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

  乡勇们不再抱怨,而是在士兵的带领下,积极地搬运柴草、物资。

  以钱购柴的政策也得到了百姓的热烈响应,柴草源源不断地运往指定地点。

  派人去城外窑场和石矿探查的人也传回了好消息,果然找到了一些可以提炼硫磺和硝石的矿石和土硝。

  虽然困难依旧重重,但新野上下,已经拧成了一股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火烧博望坡的准备工作之中。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诸葛彦的才智,也再次让众人刮目相看。

  连一向自视甚高的关羽,看向诸葛彦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认可。

  火烧博望坡的准备工作,在刘备的誓师动员和诸葛彦的巧妙建议下,虽有起色,但困难依然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首先是兵力调配的问题。

  关羽、张飞、赵云三将带走了大部分精锐,新野城内防务空虚。

  一些新招募的士兵和乡勇,缺乏训练,纪律涣散,一旦夏侯惇大军兵临城下,如何守城,如何防止奸细作乱,都是巨大的考验。

  负责守城的偏将军刘封,是刘备的义子,虽有勇力,但经验不足,对此颇为头疼,只能向刘备和诸葛亮求助。

  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后,也觉得此事棘手。

  诸葛亮道:“可令刘封将军加紧训练新兵,严明军纪。同时,在城内实行宵禁,加强巡逻,严查身份不明之人。”

  但刘封苦着脸说:“军师,新兵训练非一日之功,宵禁又恐引起百姓恐慌,该如何是好?”

  就在诸葛亮思索之际,诸葛彦又献上一策:“主公,叔父,刘将军,属下有一浅见,或可缓解守城压力。”

  刘备道:“思诚请讲。”

  诸葛彦道:“新兵缺乏训练,难以临阵作战,但守城尚可。可将新兵与老兵混编,每队十人中,有两三名老兵带领,负责教授基本的守城技巧和队列纪律。

  “至于宵禁,可不必全城宵禁,只需在城门、主要街道加强守卫和盘查,对出入城人员严格登记。

  “同时,可鼓励百姓相互监督,若发现形迹可疑之人,可向官府举报,查实后给予重赏。如此,既能加强防卫,又不至于引起太大恐慌。”

  “老兵带新兵,百姓互监……”刘备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皆觉得此计可行。

  这不仅解决了新兵训练和守城问题,还能调动百姓参与治安的积极性。

  刘封也松了口气:“思诚先生此计甚妙!末将这就去安排!”

  解决了守城问题,粮草运输又出了岔子。

  从江陵、荆南调运的粮草,本应近日抵达新野,但负责押运粮草的糜芳却派人送来急报,说粮草车队在途中遭遇小股山贼劫掠。

  虽击退了山贼,但粮草有所损失,且耽误了行程,恐难按时抵达。

  粮草乃三军之命根子,若是战时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顿时心急如焚:“这可如何是好?糜芳办事,怎如此不稳妥!”

  诸葛亮也是眉头紧锁:“山贼劫掠?此事蹊跷。夏侯惇大军压境,附近的山贼理应避之不及,怎敢在此刻劫掠我军粮草?”

  诸葛彦闻言,心中一动,道:“主公,叔父,此事恐怕并非普通的山贼劫掠那么简单。侄儿怀疑,这些山贼,或许是夏侯惇派来的细作伪装,目的就是拖延我军粮草运输,动摇我军军心!”

  “细作伪装?”刘备和诸葛亮皆是一惊。

  “极有可能!”诸葛彦肯定道,“夏侯惇深知粮草重要性,派细作伪装山贼,袭扰粮道,是常用的伎俩。若我军因此而慌乱,或分兵剿匪,正中其下怀。”

  刘备急道:“那该如何应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粮草被劫,延误军期!”

  诸葛彦道:“侄儿以为,可双管齐下。一方面,令糜芳将军加强护卫,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尽快将粮草运抵新野。

  “另一方面,可派遣一支精锐小分队,伪装成粮队,引诱‘山贼’再次来袭,然后设下埋伏,将其一网打尽,抓获活口,审问出背后主使,以正视听,同时也能震慑其他可能存在的细作。”

  “引蛇出洞,一网打尽?”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此计甚妙!既可确保粮草安全,又可揪出细作,打击敌人气焰!”

  刘备当即拍板:“好!便依思诚之计!子龙,你刚从博望坡勘察地形回来,辛苦你再率一支精锐,去接应糜芳,并执行引蛇出洞之计!”

  赵云刚回营,听闻粮草有失,正心急如焚,闻言立刻抱拳道:“末将领命!定将粮草安全护回,并将这些鼠辈一网打尽!”

  赵云领命而去。没过几日,便传来捷报:赵云成功接应到糜芳的粮草车队,并在预设地点设伏,将再次来袭的“山贼”尽数歼灭,果然抓获了数名曹操派来的细作。

  经审问,这些细作交代了受夏侯惇派遣,伪装山贼袭扰粮道的任务。

  消息传回新野,军民士气大振。

  刘备下令将抓获的细作在城中示众后斩首,进一步震慑了潜在的敌人。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