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第十七章:兄弟阋墙,刘琦挥泪入襄阳

小说: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作者:老僧伏枥 更新时间:2025-11-11 09:54:24 源网站:2k小说网
  ();

  蔡瑁惨然一笑:“保全性命?我与刘琦,早已势同水火,他怎会放过我?”

  “将军,刘琦公子素有仁名,或许……”

  蔡瑁摆了摆手,打断了老臣的话:“罢了……罢了……传令下去,开城门,迎接大公子入城!”

  随着城门缓缓打开,刘琦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襄阳城。

  城内百姓夹道欢迎,哭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刘琦勒住马缰,看着熟悉的襄阳城,看着城中百姓期盼的目光,眼中含泪。

  他翻身下马,对着百姓拱手道:“多谢父老乡亲支持!刘琦定不负众望,诛杀奸贼,保我荆州安宁!”

  大军直奔州牧府而去。

  州牧府内,蔡瑁、张允等人早已被控制起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刘琮和蔡夫人,则吓得躲在内室,不敢出来。

  刘琦径直来到刘表的病榻前。

  只见刘表面色蜡黄,气息奄奄,早已陷入了昏迷。

  “父亲!”刘琦跪倒在病榻前,失声痛哭。

  然而,刘表只是微微动了动手指,便再也没有了反应。

  “父亲——!”刘琦悲痛欲绝。

  就在这时,一名医官匆匆上前,探了探刘表的鼻息,然后对着刘琦,悲声道:“大公子,节哀……使君他……已经薨了……”

  “轰!”刘琦如遭雷击,眼前一黑,险些晕了过去。

  一代荆州牧刘表,就这样在权力的漩涡中,溘然长逝。

  刘琦在刘表的灵前守孝三日。

  三日之后,在水镜先生、黄承彦等士族名流的拥立下,刘琦于州牧府大堂,正式继位为荆州牧。

  继位大典之上,刘琦身着孝服,面容憔悴,却目光坚定。

  “诸位,”刘琦环视众人,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威严,“父亲新丧,荆州动荡。蔡瑁、张允等奸贼,已被拿下,待查明罪状,再行处置。当务之急,是稳定荆州局势,抵御曹操可能的入侵!”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站在人群中的刘备使者孙乾:“孙参军,还请你转告皇叔,琦感激皇叔仗义相助。琦愿与皇叔结盟,共守荆州,同抗曹操!”

  孙乾躬身道:“大公子英明!我家主公定会欣然应允!”

  就在刘琦继位,荆州局势似乎即将稳定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再次打破了平静。

  “报——!启禀州牧大人!不好了!南阳传来急报,曹操已开始集结大军,号称五十万,准备大举南下,兵锋直指荆州!”

  “什么?!”满堂皆惊!

  刘琦脸色煞白,刚刚稳定下来的荆州,就要面临曹操大军的铁蹄!

  而远在新野的诸葛彦,得知刘琦成功继位,曹操也如期南下的消息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知道,历史的车轮,虽然因为他的出现而发生了一些偏转,但终究还是驶向了那个既定的大方向。

  只是这一次,荆州的掌舵人,换成了刘琦。

  而刘备,也不再是那个寄人篱下的客将,而是拥有了介入荆州事务的正当理由。

  接下来,便是要直面曹操强大的兵锋了。

  曹操大军南下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刚刚稳定下来的荆州再次陷入恐慌。

  刘琦虽然成功继位,但根基未稳,面对曹操这等强敌,心中也是惶恐不安。

  州牧府内,刘琦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刘备也接到了消息,亲自率领关羽、张飞及部分兵马,星夜兼程赶到襄阳,共商抗曹大计。

  诸葛亮和诸葛彦,自然也一同前来。

  “诸位,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危在旦夕!当如何应对,还请诸位畅所欲言!”刘琦神色凝重地说道。

  满堂文武,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有的主张坚决抵抗,有的则面露惧色,主张议和投降。

  刘备起身道:“大公子,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降曹,荆州必亡,我等亦无葬身之地!备愿与公子同心协力,共抗曹贼!”

  关羽、张飞也齐声附和:“我等愿誓死抗曹!”

  刘琦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皇叔仗义,琦感激不尽!只是,曹操势大,我荆州新遭大丧,军心民心未稳,如何能与之抗衡?”

  诸葛亮开口道:“大公子,皇叔所言极是。曹操虽强,但远道而来,粮草不济,且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我等只需坚守城池,联合江东孙权,形成掎角之势,曹操必不能久持。”

  “联合江东孙权?”刘琦有些犹豫,“孙权与我荆州素有摩擦,他会愿意出兵相助吗?”

  诸葛彦适时地开口道:“大公子,孙权虽与荆州有隙,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若荆州落入曹操之手,江东亦危矣。侄儿以为,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江东,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一名将领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启禀州牧大人!不好了!江陵守将,在蔡瑁余党的煽动下,起兵叛乱,声称要拥护二公子刘琮,抗拒大公子!”

  “什么?!”刘琦大惊失色,“江陵乃荆州重镇,粮草军械皆囤积于此,若失江陵,我军将无以为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蔡瑁虽被擒,但他在荆州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此刻终于爆发出来。

  刘备皱眉道:“大公子,江陵绝不能失!备愿率军前往平叛!”

  刘琦看向刘备,眼中充满了感激:“多谢皇叔!若皇叔能夺回江陵,琦愿将荆南四郡,尽数交由皇叔管辖!”

  刘备心中一动,荆南四郡虽然偏远,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若能得到,实力必将大增。

  “大公子放心!备定不辱使命!”刘备慨然应允。

  诸葛亮却道:“主公,江陵叛军,恐不止是蔡瑁余党那么简单。曹操大军压境,难保其中没有曹操的内应。主公此去,务必小心。”

  诸葛彦补充道:“叔父所言极是。属下以为,主公可分兵三路。一路由云长将军率领,固守襄阳,协助大公子稳定局势;

  “一路由翼德将军率领,作为主公的援军,随时待命;

  “主公亲率主力,前往江陵平叛。同时,可请大公子派遣使者,安抚荆南四郡,防止其趁机生乱。”

  刘琦连忙道:“思诚先生所言极是!琦即刻派遣使者前往荆南!”

  计议已定,刘备立刻点兵三万,亲自率军前往江陵平叛。

  关羽则率领一万兵马,留守襄阳,协助刘琦。

  张飞则率领五千兵马,驻扎在襄阳与江陵之间的要道,作为策应。

  刘备大军一路南下,进展顺利。

  江陵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听闻刘备亲自率军前来,又得知蔡瑁已被擒,士气大跌。

  刘备军至江陵城下,尚未攻城,叛军内部便发生了分裂。

  一部分将领斩杀了为首的叛将,开城投降。

  刘备兵不血刃,收复江陵。

  收复江陵之后,刘备并未停留,而是按照诸葛彦的建议,立刻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前往荆南四郡,安抚当地官员和士族。

  荆南四郡本就对蔡瑁专权不满,又见刘备实力强大,且有刘琦的旨意,纷纷表示愿意归顺。

  短短一个月内,刘备便平定了江陵叛乱,掌控了荆南四郡,实力大增。

  与此同时,刘琦在关羽的协助下,也逐渐稳定了襄阳周边的局势。

  曹操大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因为荆州内部迅速稳定,且刘备、刘琦已经联手,不得不放慢了进攻的脚步,在南阳一带集结,观望局势。

  荆州的权力格局,在经历了一番血雨腥风的动荡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刘琦占据襄阳及周边地区,为荆州名义上的共主。

  刘备名义上占据了新野、樊城、夏口三地,实力有了不小的增长。,

  但刚刚平定的江陵和荆南四郡,因为是刘备带兵收服的缘故,早已被刘备派人暗中渗透。

  从真正实力上来说,刘备已经成为荆州实际上的第一大势力。

  而原本的继承人刘琮,则被软禁在襄阳,形同废人。

  蔡瑁、张允等主要叛将,则被处死,家产抄没。

  新野县衙,刘备召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等核心文武,举行庆功宴。

  “诸位,”刘备举杯,满面红光,“此次荆州之变,我军能有今日之局面,全赖孔明先生运筹帷幄,思诚奇谋妙计,以及诸位将士奋勇杀敌!备敬大家一杯!”

  “主公万岁!”众人齐声欢呼,一饮而尽。

  关羽、张飞看向诸葛亮和诸葛彦的目光,也充满了敬佩和信服。

  尤其是诸葛彦,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却屡次在关键时刻,献上奇策,硬生生扭转了局势,让他们不得不服。

  诸葛亮微笑道:“主公谬赞。这一切,都是主公仁德感召,将士用命的结果。思诚,你也立了大功,当浮一大白。”

  诸葛彦连忙起身,谦逊道:“侄儿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全赖叔父指点,主公信任。不敢居功。”

  刘备哈哈大笑:“思诚不必过谦!你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从今日起,便升任你为军师中郎将,参与军机要务!”

  “多谢主公!”诸葛彦躬身谢恩。

  看着眼前其乐融融,实力大增的局面,刘备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但是有人,却似乎并不想给刘备太过开心。

  正在众人推杯换盏间,帐外传来亲兵急促的汇报声。

  “启禀主公,紧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