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那些创世神啊,那怎么杀人家就算了,追着杀呀??是的,又说上深爱世人了,要维护这个世间的和平,然后维护这个世界的均衡正道,所以也把修罗族女帝罚下了界,但我想说呢,那修罗族难道不是这个世间的生灵吗?难道不应该也被这个世间所接纳吗?还有我修罗族女帝,她也不是什么坏人吧??若不是九重天的那群人逼急了,又怎么会把她逼成这样呢??】
【我真的很憋屈啊,这个剧情,说这个剧情你也得亏,就是说第二是把修罗族女帝的天赋给封印住了,要不然还得像第一世一样反上去,我只能说自己被糟蹋成那样,也不反上去,那也委实是个人才。】
【……容我猜一下,不会就是创世神看着修罗族女帝身上的天赋已经被彻底封印了,没有得知一切的来源了,以为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所以就在这里肆意妄为给人虐成这个样子,简直是不把人当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第三世要比第二世更虐?】
【应该是后面每一次要比前面的一次都要虐,主打一个没有最虐,只有更虐,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心情挺复杂的,有一种巴掌伸不进屏幕里的无力感。】
【我要是代入初姐……算了,我也代入不了一点点,我光看着我就闹心,我还憋屈,我代入不了一点点。我感觉让自己代入进去,都是在给自己找苦吃找罪受。】
【我现在甚至庆幸…修罗族女帝每一世都会忘了自己上一世的记忆。让她一个人背负一世的记忆,其实就已经足够痛苦了,如果真是让他背负几十次甚至二十几次,一次比一次更加痛苦的记忆那真的是有些太残忍了,残忍的都没有人性啦!】
【我说怪不得初姐愣住,我还寻思说初姐都看过了修罗族女帝以前的故事,现在还能愣啥,现在一看好家伙直呼好家伙,能想出这样的经历……还能想出这么多次我真的只能说上一句天才,这样难得一见又出类拔萃的天才,真的是幸好不在我身边,否则我将为她献上我十分真诚的一百八十八个大嘴巴!!】
【打少了姐妹往多了打!!】
叶初是真的有点被这个故事里面所蕴含的情绪打得愣住。
如果说弹幕他们都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那叶初刚开始确实只是个旁观者的角度,那么现在当故事结束,进入叶初精神之海的进入叶初灵魂的,就是分属于第二个故事中,修罗族女帝真真实实的情绪,是结结实实用那些命运而产生的情绪。
叶初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作何感想,叶初只觉得自己心头的思绪和情感全都绕成了一团一团的乱麻,叶初有多么怜惜那故事中的人,有多么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开口,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因为叶初害怕自己压不住自己心中的愤怒,压不住自己心中的痛恨。
因为叶初从一开始就没有觉得修罗族女帝有错,就算修罗族女帝有错,那也是被九重天那些人逼成那样,如果说,九重天那些人不是那样的态度,从来没有妄想过将修罗族女帝当作他们手里的刀和工具,也并没有想要完全掌控于她,而且甚至都不用九重天的那些人主动的接纳修罗族女帝和修罗族。
都只需要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仙君们运用自己身上的天地灵气,时不时的去地狱走一走,替地狱的修罗族进化一下地底下的天地浊息,都不用他们每天都守在那里只需要偶尔去一下就可以了,就这样他们就已经把握住了修罗族,那也就相当于把握住了修罗族女帝的命脉。
修罗族女帝是一个多么钟情的人,是当初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人们肯对他有一丝一毫的真心,就算对她没有真心,只对修罗族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真心或者是真情,对修罗族任何一个人有丝毫的怜悯,修罗族女帝都不可能轻易和他们作对。
可是当时,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人哪里能够想到这样的法子,他们只知道用各种的方法,各种的阴谋诡计去留住人,根本就不知道留住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拿捏住那个人的本性和性格。
可九重天的那群人就是没有,不仅对于修罗族人死活完全不重视,甚至没有觉得修罗族是这个事件应该存在着的生物,是真的不把修罗足女帝和修罗族的族人当作人对待,后面竟然还将修罗族女帝的身体硬生生的剖开……
罢了,那些事情不想也罢,再想,叶初就好像心里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越来越旺,越来越旺。
正在这时第三个光团也亮起来了,瞬间陌生的记忆再次进入叶初的脑海。
叶初在看到了前两个故事之后,其实对第三个故事大概是有一些猜想的,至少接下来的故事绝对不可能比第一个和第二个要开心欢乐幸福吧??
或者说直白一点,这些故事里面应该没有哪一个是完全和开心快乐幸福沾的上边的,稍微不那么苦,不那么惨一点,叶初都觉得是谢天谢地是创世神自己写的于心不忍了。
即使叶初心里有了心理准备,可真当她看见那个故事的具体过程时,还是心里一片寒凉。
没了天赋的修罗族女帝,转世之后进入的并不是玄幻世界,而是不知道哪个朝代和第一次的那个故事朝代,还有第二次的故事朝代完全没关系。
这一次,说起来倒也真的不算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故事,至少和权势这种东西扯不上半年关系,但是和财富就很能扯得上关系了。
只说这似乎是一个架空的朝代,背景和历史是不知道从哪儿去追究的,在江南的一个小县城里面,有一户人家姓顾,家财万贯,是做生意的,是当地有名的有钱人,还有大善人。
大家都叫他顾员外,后来发过两次洪水,让旁边县的百姓逃荒,逃到了这个县里,顾员外知晓了,便花自家的钱财开设粥棚,接济了不少灾民。
后来又大公无私的捐银两修桥修路,修寺庙等等,在当时的那个县里十分的具有威望,也是百姓心中所认可的大善人。
后来日子久了,顾员外家的宅子倒也不叫顾宅了,当地的百姓们都叫他百善堂,因为顾家确确实实做了一百件极大的善事。
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按照道理来说,像顾员外那么一个乐善好施,处处帮助百姓,帮助县令大公无私和蔼可亲的人,按照道理来说应当是比较幸运的,也是应该要比较受上天眷顾的。
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惜呢,有时候也会有一句完全相对立的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祸害能不能遗千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好人都不长命也不知道,但是顾员外确实不长命。
只说顾员外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因为一次重大的疾病去世了,而且顾员外在世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夫人一起夫一妻深爱自己的夫人,而且不肯纳妾。
原本顾家本来就是一脉单传,子嗣并不是那么的兴旺,到了顾员外这里就确确实实和自己的夫人都是老来得子了,顾员外那一撒手人寰,直接就把一个偌大的家业,还有不过十岁的儿子全都交给了自己的夫人一个人。
好在顾员外的儿子,十分的懂事,也十分的有出息,有才华自不必说相貌,更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实乃君子之相,而且能文能武,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啊,从小就知道要帮着自家打理生意,从小就学习了做生意也帮了自己母亲不少。
原本那顾员外的儿子是有心想要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为百姓分忧的,可家中,生意实在庞大,若是全交在自己老母亲一个人的手里,他也确实过意不去。
那个时候顾员外的夫人已经五十多岁了,顾员外的儿子刚刚弱冠,便就接过了家里偌大的家业。
这顾老夫人虽说不忍心将所有的事务都压在儿子自己一个人的身上,偶尔也会帮着管一些账目,但其实顾家内宅大大小小的事务也一直在管。
只不过是他们家人丁并不兴旺,人比较少,所以那些腌臜事儿呢,也比其他的豪门大户要少上不少,某种意义上,顾老夫人管着内宅管的也算是比较轻松。
只是顾老夫人这一闲下来就开始琢磨自己,这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年纪也到了,看到别人家的公子手脚快一点的儿子都要打酱油了。
自己儿子却一心忙着家里的生意,无心照顾自己,那一天天的粗糙的实在不行,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于是就生起了要为自己的儿子娶一房贤惠夫人回来的心思。
而且自家儿子长到现在,别说什么青梅竹马了,连个红颜知己都没有,从前更是远离女色,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院子里喂的狗都是公的,顾老夫人寻思着,要是她这个当母亲的不为她这儿子操持,那等她儿子自己开窍,那可是要等到三四十岁去了。
加上顾家本就是一脉单传人丁又不兴旺,顾老夫人自然是希望自己儿子早早娶一个贤内助回来,能够陪在他身边照顾着他,然后自己也好把这顾家内宅的一应事务全都交在自己的儿媳妇身上,然后一家人和和乐乐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虽说不至于多么有权有势嘛,但也算是一家和乐,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儿,又给顾家留了后,想想自己以后百年了,也算是对得起她那早死的老头子。
可娶媳妇儿不是那么容易的,想找一个顾老夫人满意的姑娘,其实不算是太难。
这顾老夫人为人本来就比较开明,也比较和蔼,虽说执掌顾家家业这么多年,但却也没有养成那种趾高气昂的架子。
对自己这个儿媳妇,顾老夫人的要求很简单,首先要能够让自己儿子喜欢,能让自己儿子松口同意娶亲,其次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儿子,为人本分善良有孝心,至于家世和相貌,那都是其次,都不一定要要求的那么严格。
若是性格顶好,自己儿子也真喜欢,那就算是个青楼女子,只要是身家清白,身子清白的娶回来也行。
在那个年代,其实顾老夫人能够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全是对女子规训的年代,要找个为人本分,善良有孝心,识大体长相清秀的姑娘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想要让她儿子喜欢,那确实难度有点大了。
毕竟顾老夫人这个儿子从前不近女色也就罢了,从小到大长这么多年,除了看书读书习武,帮家里料理生意,也没看见过他有其他的什么兴趣爱好,能让这个儿子注意到的女子从来没有,挂在嘴上提到过的,那就更没有了。
就相当于顾老夫人的儿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所以顾老夫人一时其实也没有什么太清楚的头绪,说哪个类型自家儿子一定会喜欢。
若是顾老夫人知道自己儿子喜欢哪种类型的,有了个标准,那也能算得上是好找。
毕竟合乎标准不是最难的。
但是在不知道标准,甚至没有标准的情况下还要合乎标准,这才是最难的。
一时之间顾老夫人可有的忙,一天到晚要见四五家的姑娘,连媒婆都请了全程的整整三个,偏偏就是这么过了一年,还是没能找到一个让顾老夫人满意,又让顾大公子喜欢的。
说实话,顾老夫人喜欢的不少,顾老夫人满意的也不少,但是让顾大公子到现在一个没有。
每次顾老夫人只是将画像摆在那顾大公子面前,还没安排两个人见面的时候,顾大公子就连画像都不肯看一眼了。
这可把顾老夫人难的,请了三个媒婆共聚一堂,讨论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毕竟顾老夫人她擅长的是做生意,擅长的是打理内宅,能够把内宅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对于这种事情,恐怕还是媒婆更有经验。
那三个媒婆同处一堂,都认为顾老夫人这是来问责来了,于是你推我嗓子,把这个责任都扔在了对方的头上,她们自己被扔来的黑锅砸下来那自然不能扔,于是你怪我,我怪她的,说话你来我往,叽叽喳喳的能把整个县城都吵翻了,直把顾老夫人吵得偏头疼都快犯了,也没能够商讨出一个可行的方法。
直到那三个媒婆说累了,从上午说到晚上,直在大堂里说的,顾老夫人睡了一觉起来才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
三个媒婆实在是吵累了,好不容易勉强能够达到一致,都觉得这件事情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出在她们几个媒婆身上,也不是处在那一群姑娘身上,更不是处在顾老夫人身上,而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出在顾大公子身上。
是顾大公子自己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所以并不想要求男女之情,也就不会想要去认识姑娘。
而顾大公子连姑**面都没见过,跟姑娘也没说过话,那又何来喜欢呢,于是几个人一撺掇一琢磨,就让顾老夫人以自己的名义下了封帖子,说是要邀请全县所有适龄的妙龄女子参加一个踏青宴,到时候再请顾老夫人自己寻个由头,把顾大公子骗过去。
到时候那么多姑娘,就往顾大公子的面前一站,往他面前那么一晃悠,那么多的妙龄女子,燕瘦环肥,那是花枝招展,就连穿的衣服那都能凑出一整个色彩盘了,还找不到顾大公子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
对,她们的目的,并不是想要通过那一次的踏青宴,就彻底解决顾大公子的婚姻问题,并不奢求那一次的踏青宴,就能够出现一个让顾大公子一见钟情的女孩子,他们自始至终只是想要了解这个标准在哪,这个择偶标准到底是怎么样的。
毕竟对于她们媒婆来说,没有标准才是最难的问题啊!!
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们再有三寸不烂之舌,那也不可能对着一个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找到吧??
只要知道了顾大公子格外中意哪种类型的,她们就好像是无头苍蝇终于找到了方向了。
这确实也算是一个好主意了,至少顾老夫人自己也想出什么更好的主意了。
但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那一次的踏青宴没有举办成,因为顾老夫人病倒了。
至于顾老夫人病倒的原因那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只说顾老夫人当年生顾大公子的时候,就已经是30岁了,这个年纪不管放在哪个时代来说都能算得上是高龄产妇,大龄生子本来就会对女性的身体产生极大的损害,而且高龄会让身体恢复的速度变得极慢。
加上后来顾员外因病去世,顾老夫人忧思成疾,一天天的以泪洗面又风寒入体,加上之前生育时所留下来的隐患损伤未曾完全恢复,所以之后的数年顾老夫人的身体都比较的单薄,其实一直都是在喝药的,特别是后来顾老夫人要以一己之力掌管整个顾家所有的家业,那更是日夜幽思,辗转反侧,就算没有之前的那些问题,就那样的强度也足够将那么大年纪的顾老夫人累病了。
那一次顾老夫人在踏青宴之前病倒确实是比较严重了,人年轻的时候身体能够抵抗得住,就不会出问题,但并不代表问题不在。
就把人比作一个机器,是存在故障的,也存在隐患的,但是当那个机器足够新足够完整的时候,也是能够照常运转的。
但当那个机器老化了,零件都钝了锈了之后,它之前所存在的故障和隐患稍微一个,就会影响整个机器正常的运转,更别说当机器老化之后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问题也都出现了,那就很难再如从前一样正常运转。
人的身体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一次顾老夫人病得实在是严重,缠绵病榻整整一年,整个县城里所有的大夫,顾大公子全都请过来给母亲治过了,可全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让顾老夫人的气色稍微好一些,可并依旧是在那里。
后来,顾大公子便命人,前往全国各地去寻找医科圣手,又不惜重金寻求名医,只为给老夫人治病。
自古以来钱就是个好东西,有钱人是鬼推磨鬼都能推磨了,更何愁找不到一个名医呢。
只是名医找了不老少,银子也花出去不少,跟流水似的,就是没一个能有什么大作用的。
又这样整整耗过去了两年的时间,顾老夫人的病越拖越重,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五十多岁的人苍老的像是六、七十岁的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从天而降一个神仙医女,倒不是说是个神仙,而是外界称赞她的医术都如神仙一般妙手回春。
没错,这个从天而降的,正是修罗族女帝的转世。
而这位顾大公子也就是…每一世每个故事里面所存在的,那个长得跟宁吾一模一样,还必定会和修罗族女帝的转世产生十分深切十分密集情感羁绊的人。
这一世修罗族女帝的转世,名叫楚如雪。
虽然顾大公子不承认,至少顾大公子一辈子都没承认,但顾大公子自己心里知道,在看见楚如雪的第一眼,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一眼万年的感觉,书里好像将这种感觉称之为一见钟情。
楚如雪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将顾老夫人体内的顽疾全部清除,在楚如雪的悉心照顾下,顾老夫人的身体是日渐好转,越来越康健起来,气色也极好。
也是在这半年里面,顾大公子也算是扎扎实实的栽在了楚如雪的手里。
为什么说的是顾大公子栽呢,因为人楚如雪一心就想着治病救人,妙手回春,没想过那档子事儿,纯粹就顾大公子自己在那儿剃头挑子一头热。
【我真的很憋屈啊,这个剧情,说这个剧情你也得亏,就是说第二是把修罗族女帝的天赋给封印住了,要不然还得像第一世一样反上去,我只能说自己被糟蹋成那样,也不反上去,那也委实是个人才。】
【……容我猜一下,不会就是创世神看着修罗族女帝身上的天赋已经被彻底封印了,没有得知一切的来源了,以为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所以就在这里肆意妄为给人虐成这个样子,简直是不把人当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第三世要比第二世更虐?】
【应该是后面每一次要比前面的一次都要虐,主打一个没有最虐,只有更虐,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心情挺复杂的,有一种巴掌伸不进屏幕里的无力感。】
【我要是代入初姐……算了,我也代入不了一点点,我光看着我就闹心,我还憋屈,我代入不了一点点。我感觉让自己代入进去,都是在给自己找苦吃找罪受。】
【我现在甚至庆幸…修罗族女帝每一世都会忘了自己上一世的记忆。让她一个人背负一世的记忆,其实就已经足够痛苦了,如果真是让他背负几十次甚至二十几次,一次比一次更加痛苦的记忆那真的是有些太残忍了,残忍的都没有人性啦!】
【我说怪不得初姐愣住,我还寻思说初姐都看过了修罗族女帝以前的故事,现在还能愣啥,现在一看好家伙直呼好家伙,能想出这样的经历……还能想出这么多次我真的只能说上一句天才,这样难得一见又出类拔萃的天才,真的是幸好不在我身边,否则我将为她献上我十分真诚的一百八十八个大嘴巴!!】
【打少了姐妹往多了打!!】
叶初是真的有点被这个故事里面所蕴含的情绪打得愣住。
如果说弹幕他们都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那叶初刚开始确实只是个旁观者的角度,那么现在当故事结束,进入叶初精神之海的进入叶初灵魂的,就是分属于第二个故事中,修罗族女帝真真实实的情绪,是结结实实用那些命运而产生的情绪。
叶初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应该作何感想,叶初只觉得自己心头的思绪和情感全都绕成了一团一团的乱麻,叶初有多么怜惜那故事中的人,有多么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开口,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因为叶初害怕自己压不住自己心中的愤怒,压不住自己心中的痛恨。
因为叶初从一开始就没有觉得修罗族女帝有错,就算修罗族女帝有错,那也是被九重天那些人逼成那样,如果说,九重天那些人不是那样的态度,从来没有妄想过将修罗族女帝当作他们手里的刀和工具,也并没有想要完全掌控于她,而且甚至都不用九重天的那些人主动的接纳修罗族女帝和修罗族。
都只需要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仙君们运用自己身上的天地灵气,时不时的去地狱走一走,替地狱的修罗族进化一下地底下的天地浊息,都不用他们每天都守在那里只需要偶尔去一下就可以了,就这样他们就已经把握住了修罗族,那也就相当于把握住了修罗族女帝的命脉。
修罗族女帝是一个多么钟情的人,是当初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人们肯对他有一丝一毫的真心,就算对她没有真心,只对修罗族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真心或者是真情,对修罗族任何一个人有丝毫的怜悯,修罗族女帝都不可能轻易和他们作对。
可是当时,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人哪里能够想到这样的法子,他们只知道用各种的方法,各种的阴谋诡计去留住人,根本就不知道留住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拿捏住那个人的本性和性格。
可九重天的那群人就是没有,不仅对于修罗族人死活完全不重视,甚至没有觉得修罗族是这个事件应该存在着的生物,是真的不把修罗足女帝和修罗族的族人当作人对待,后面竟然还将修罗族女帝的身体硬生生的剖开……
罢了,那些事情不想也罢,再想,叶初就好像心里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越来越旺,越来越旺。
正在这时第三个光团也亮起来了,瞬间陌生的记忆再次进入叶初的脑海。
叶初在看到了前两个故事之后,其实对第三个故事大概是有一些猜想的,至少接下来的故事绝对不可能比第一个和第二个要开心欢乐幸福吧??
或者说直白一点,这些故事里面应该没有哪一个是完全和开心快乐幸福沾的上边的,稍微不那么苦,不那么惨一点,叶初都觉得是谢天谢地是创世神自己写的于心不忍了。
即使叶初心里有了心理准备,可真当她看见那个故事的具体过程时,还是心里一片寒凉。
没了天赋的修罗族女帝,转世之后进入的并不是玄幻世界,而是不知道哪个朝代和第一次的那个故事朝代,还有第二次的故事朝代完全没关系。
这一次,说起来倒也真的不算是一个官宦人家的故事,至少和权势这种东西扯不上半年关系,但是和财富就很能扯得上关系了。
只说这似乎是一个架空的朝代,背景和历史是不知道从哪儿去追究的,在江南的一个小县城里面,有一户人家姓顾,家财万贯,是做生意的,是当地有名的有钱人,还有大善人。
大家都叫他顾员外,后来发过两次洪水,让旁边县的百姓逃荒,逃到了这个县里,顾员外知晓了,便花自家的钱财开设粥棚,接济了不少灾民。
后来又大公无私的捐银两修桥修路,修寺庙等等,在当时的那个县里十分的具有威望,也是百姓心中所认可的大善人。
后来日子久了,顾员外家的宅子倒也不叫顾宅了,当地的百姓们都叫他百善堂,因为顾家确确实实做了一百件极大的善事。
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按照道理来说,像顾员外那么一个乐善好施,处处帮助百姓,帮助县令大公无私和蔼可亲的人,按照道理来说应当是比较幸运的,也是应该要比较受上天眷顾的。
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惜呢,有时候也会有一句完全相对立的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祸害能不能遗千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好人都不长命也不知道,但是顾员外确实不长命。
只说顾员外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因为一次重大的疾病去世了,而且顾员外在世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夫人一起夫一妻深爱自己的夫人,而且不肯纳妾。
原本顾家本来就是一脉单传,子嗣并不是那么的兴旺,到了顾员外这里就确确实实和自己的夫人都是老来得子了,顾员外那一撒手人寰,直接就把一个偌大的家业,还有不过十岁的儿子全都交给了自己的夫人一个人。
好在顾员外的儿子,十分的懂事,也十分的有出息,有才华自不必说相貌,更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实乃君子之相,而且能文能武,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啊,从小就知道要帮着自家打理生意,从小就学习了做生意也帮了自己母亲不少。
原本那顾员外的儿子是有心想要考取功名,报效国家,为百姓分忧的,可家中,生意实在庞大,若是全交在自己老母亲一个人的手里,他也确实过意不去。
那个时候顾员外的夫人已经五十多岁了,顾员外的儿子刚刚弱冠,便就接过了家里偌大的家业。
这顾老夫人虽说不忍心将所有的事务都压在儿子自己一个人的身上,偶尔也会帮着管一些账目,但其实顾家内宅大大小小的事务也一直在管。
只不过是他们家人丁并不兴旺,人比较少,所以那些腌臜事儿呢,也比其他的豪门大户要少上不少,某种意义上,顾老夫人管着内宅管的也算是比较轻松。
只是顾老夫人这一闲下来就开始琢磨自己,这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年纪也到了,看到别人家的公子手脚快一点的儿子都要打酱油了。
自己儿子却一心忙着家里的生意,无心照顾自己,那一天天的粗糙的实在不行,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于是就生起了要为自己的儿子娶一房贤惠夫人回来的心思。
而且自家儿子长到现在,别说什么青梅竹马了,连个红颜知己都没有,从前更是远离女色,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院子里喂的狗都是公的,顾老夫人寻思着,要是她这个当母亲的不为她这儿子操持,那等她儿子自己开窍,那可是要等到三四十岁去了。
加上顾家本就是一脉单传人丁又不兴旺,顾老夫人自然是希望自己儿子早早娶一个贤内助回来,能够陪在他身边照顾着他,然后自己也好把这顾家内宅的一应事务全都交在自己的儿媳妇身上,然后一家人和和乐乐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虽说不至于多么有权有势嘛,但也算是一家和乐,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儿,又给顾家留了后,想想自己以后百年了,也算是对得起她那早死的老头子。
可娶媳妇儿不是那么容易的,想找一个顾老夫人满意的姑娘,其实不算是太难。
这顾老夫人为人本来就比较开明,也比较和蔼,虽说执掌顾家家业这么多年,但却也没有养成那种趾高气昂的架子。
对自己这个儿媳妇,顾老夫人的要求很简单,首先要能够让自己儿子喜欢,能让自己儿子松口同意娶亲,其次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儿子,为人本分善良有孝心,至于家世和相貌,那都是其次,都不一定要要求的那么严格。
若是性格顶好,自己儿子也真喜欢,那就算是个青楼女子,只要是身家清白,身子清白的娶回来也行。
在那个年代,其实顾老夫人能够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全是对女子规训的年代,要找个为人本分,善良有孝心,识大体长相清秀的姑娘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想要让她儿子喜欢,那确实难度有点大了。
毕竟顾老夫人这个儿子从前不近女色也就罢了,从小到大长这么多年,除了看书读书习武,帮家里料理生意,也没看见过他有其他的什么兴趣爱好,能让这个儿子注意到的女子从来没有,挂在嘴上提到过的,那就更没有了。
就相当于顾老夫人的儿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所以顾老夫人一时其实也没有什么太清楚的头绪,说哪个类型自家儿子一定会喜欢。
若是顾老夫人知道自己儿子喜欢哪种类型的,有了个标准,那也能算得上是好找。
毕竟合乎标准不是最难的。
但是在不知道标准,甚至没有标准的情况下还要合乎标准,这才是最难的。
一时之间顾老夫人可有的忙,一天到晚要见四五家的姑娘,连媒婆都请了全程的整整三个,偏偏就是这么过了一年,还是没能找到一个让顾老夫人满意,又让顾大公子喜欢的。
说实话,顾老夫人喜欢的不少,顾老夫人满意的也不少,但是让顾大公子到现在一个没有。
每次顾老夫人只是将画像摆在那顾大公子面前,还没安排两个人见面的时候,顾大公子就连画像都不肯看一眼了。
这可把顾老夫人难的,请了三个媒婆共聚一堂,讨论一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毕竟顾老夫人她擅长的是做生意,擅长的是打理内宅,能够把内宅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对于这种事情,恐怕还是媒婆更有经验。
那三个媒婆同处一堂,都认为顾老夫人这是来问责来了,于是你推我嗓子,把这个责任都扔在了对方的头上,她们自己被扔来的黑锅砸下来那自然不能扔,于是你怪我,我怪她的,说话你来我往,叽叽喳喳的能把整个县城都吵翻了,直把顾老夫人吵得偏头疼都快犯了,也没能够商讨出一个可行的方法。
直到那三个媒婆说累了,从上午说到晚上,直在大堂里说的,顾老夫人睡了一觉起来才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
三个媒婆实在是吵累了,好不容易勉强能够达到一致,都觉得这件事情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出在她们几个媒婆身上,也不是处在那一群姑娘身上,更不是处在顾老夫人身上,而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出在顾大公子身上。
是顾大公子自己似乎还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所以并不想要求男女之情,也就不会想要去认识姑娘。
而顾大公子连姑**面都没见过,跟姑娘也没说过话,那又何来喜欢呢,于是几个人一撺掇一琢磨,就让顾老夫人以自己的名义下了封帖子,说是要邀请全县所有适龄的妙龄女子参加一个踏青宴,到时候再请顾老夫人自己寻个由头,把顾大公子骗过去。
到时候那么多姑娘,就往顾大公子的面前一站,往他面前那么一晃悠,那么多的妙龄女子,燕瘦环肥,那是花枝招展,就连穿的衣服那都能凑出一整个色彩盘了,还找不到顾大公子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
对,她们的目的,并不是想要通过那一次的踏青宴,就彻底解决顾大公子的婚姻问题,并不奢求那一次的踏青宴,就能够出现一个让顾大公子一见钟情的女孩子,他们自始至终只是想要了解这个标准在哪,这个择偶标准到底是怎么样的。
毕竟对于她们媒婆来说,没有标准才是最难的问题啊!!
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们再有三寸不烂之舌,那也不可能对着一个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找到吧??
只要知道了顾大公子格外中意哪种类型的,她们就好像是无头苍蝇终于找到了方向了。
这确实也算是一个好主意了,至少顾老夫人自己也想出什么更好的主意了。
但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那一次的踏青宴没有举办成,因为顾老夫人病倒了。
至于顾老夫人病倒的原因那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只说顾老夫人当年生顾大公子的时候,就已经是30岁了,这个年纪不管放在哪个时代来说都能算得上是高龄产妇,大龄生子本来就会对女性的身体产生极大的损害,而且高龄会让身体恢复的速度变得极慢。
加上后来顾员外因病去世,顾老夫人忧思成疾,一天天的以泪洗面又风寒入体,加上之前生育时所留下来的隐患损伤未曾完全恢复,所以之后的数年顾老夫人的身体都比较的单薄,其实一直都是在喝药的,特别是后来顾老夫人要以一己之力掌管整个顾家所有的家业,那更是日夜幽思,辗转反侧,就算没有之前的那些问题,就那样的强度也足够将那么大年纪的顾老夫人累病了。
那一次顾老夫人在踏青宴之前病倒确实是比较严重了,人年轻的时候身体能够抵抗得住,就不会出问题,但并不代表问题不在。
就把人比作一个机器,是存在故障的,也存在隐患的,但是当那个机器足够新足够完整的时候,也是能够照常运转的。
但当那个机器老化了,零件都钝了锈了之后,它之前所存在的故障和隐患稍微一个,就会影响整个机器正常的运转,更别说当机器老化之后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问题也都出现了,那就很难再如从前一样正常运转。
人的身体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一次顾老夫人病得实在是严重,缠绵病榻整整一年,整个县城里所有的大夫,顾大公子全都请过来给母亲治过了,可全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让顾老夫人的气色稍微好一些,可并依旧是在那里。
后来,顾大公子便命人,前往全国各地去寻找医科圣手,又不惜重金寻求名医,只为给老夫人治病。
自古以来钱就是个好东西,有钱人是鬼推磨鬼都能推磨了,更何愁找不到一个名医呢。
只是名医找了不老少,银子也花出去不少,跟流水似的,就是没一个能有什么大作用的。
又这样整整耗过去了两年的时间,顾老夫人的病越拖越重,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五十多岁的人苍老的像是六、七十岁的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从天而降一个神仙医女,倒不是说是个神仙,而是外界称赞她的医术都如神仙一般妙手回春。
没错,这个从天而降的,正是修罗族女帝的转世。
而这位顾大公子也就是…每一世每个故事里面所存在的,那个长得跟宁吾一模一样,还必定会和修罗族女帝的转世产生十分深切十分密集情感羁绊的人。
这一世修罗族女帝的转世,名叫楚如雪。
虽然顾大公子不承认,至少顾大公子一辈子都没承认,但顾大公子自己心里知道,在看见楚如雪的第一眼,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一眼万年的感觉,书里好像将这种感觉称之为一见钟情。
楚如雪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将顾老夫人体内的顽疾全部清除,在楚如雪的悉心照顾下,顾老夫人的身体是日渐好转,越来越康健起来,气色也极好。
也是在这半年里面,顾大公子也算是扎扎实实的栽在了楚如雪的手里。
为什么说的是顾大公子栽呢,因为人楚如雪一心就想着治病救人,妙手回春,没想过那档子事儿,纯粹就顾大公子自己在那儿剃头挑子一头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