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明白过错,甚好。”
商容终是收起了锋芒。
“看来这些年,你并非虚度光阴。”
“帝乙大限将至,恐不过三日。”
“速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谨遵教诲。”子受神色肃然,整理衣袍,快步朝皇宫深处走去。
待其背影远去,商容伫立原地,轻抚长须,低声呢喃:
“竟有人能教出这般气象……
我所授之礼,竟不及彼之一二。
若有缘相见,必当亲致一礼。”
三日后,朝歌城上空风云骤变。
那盘旋千年的气运金龙仰天长啸,声震九霄,继而哀鸣不止。
漫天金莲自云层坠落,与猩红血雨交织,最终化作点点微光,沉入大地。
人皇帝乙,驾崩。
举世同悲,山河失色。
国丧既毕,半月之后,太子子受于祭坛焚香告天,在百官簇拥中登临帝位,号为“帝辛”。
刹那间,风云再起,苍穹裂变。
数十条新生气运金龙破云而出,环绕帝都,每一条皆比往日粗壮数倍,龙吟震彻寰宇,仿佛天地也为之庆贺。
朝歌城内,文武百官与黎民百姓皆欢欣鼓舞,纷纷跪伏于地,高呼人皇圣德无边!
天际盘旋的金色巨龙,象征着人族命运的兴衰起伏。
金龙昂首,云气翻涌,昭示当世人皇有大作为,族群运势正处鼎盛。
帝辛完成祭天仪式后,抬眼望向苍穹,却发现天象沉寂,毫无感应。他眸光微冷,心底轻嗤一声。
“师尊所言不虚。那天道已被鸿钧掌控,早已偏离本源,存了私欲,妄图借万灵之力补全己身,成就独断之大道。如此,岂容人族强大?”
“我登基为皇,统御人族,却因无人皇印信,天道竟分毫不予功德加持。”
“这分明是拒我不认!”
“呵,既然天道偏斜,那便不必留它!”
脑海中浮现出师尊讲授《神之墓》时的情景——昔日诸神因天道不公而奋起反抗,跨越时空长河,舍身赴死,以自爆之姿冲向天道本源,只为斩灭腐朽法则。
那一战,血染星河,万界共鸣。
无数神王焚尽真灵,只为换来一个由众生信念重塑的新天道——公正、无私、服务于万灵。
那些画面如同刻入灵魂,令帝辛对所谓“天道”毫无敬畏可言。
若天背离公理,那就亲手将它终结。
这并非悖逆,而是正道。
在帝辛看来,天道本当为人族与万物所用,而非凌驾其上作威作福。
一旦它堕落变质,便该被推翻。
唯有如此,洪荒才能永续繁荣。
倘若明知天已腐朽,却不加惩治,反任其肆虐,终将导致众生麻木,天地枯寂,万法俱灭。
祭祀完毕,帝辛返回九节殿,面对群臣,声音铿锵:
“寡人今日得居人皇之位,承万民厚望,必竭尽心力,振兴我族,至死方休!”
“虽眼下人族尚存根基,然自三皇退隐火云洞以来,凝聚气运之宝‘人皇印’便杳无踪迹。”
“自此之后,我族运势日渐衰微。”
“昔年昊天斩断通天梯,断绝天地往来,使人间与天庭隔若云泥。”
“如今此人更妄自称尊,号令三界,竟要我人皇俯首称臣,以天子自居,视之如父!”
“实乃奇耻大辱!”
“他还借口人间有罪,频频降下劫难,致使四方灾疫蔓延,百姓流离失所,尸骨成山!”
“只为震慑我亿万生灵,彰显其暴权!”
“单说灌江口一事,因其妹云华仙子嫁与凡人杨天佑,竟下令四海龙王引洪水淹没全境,百万黎民遭殃,家园化为泽国!”
“此仇此恨,岂能容忍!”
“今寡人既掌人族命脉,立誓重振雄风,再续上古辉煌!”
“重筑天梯,直上天庭,亲面昊天,讨还公道!”
“为天下人族争一席公道!”
……
天地震荡,云层翻涌。
帝辛话音落下之际,朝歌城上空骤然裂开千重光影,数千条由人族气运凝聚而成的金龙腾空而起,盘旋怒啸,龙吟响彻九州大地,震动无数凡人心神。
九节殿内,群臣立于阶下,听闻此言,无不面色惨白,身躯微颤,仿佛灵魂被雷霆击中,久久无法言语。
他们知晓帝辛自幼便有雄心壮志,勇冠三军,才得帝乙亲封太子,承继皇位。
可谁曾想,他竟敢直言逆天,欲重筑通天之梯,直捣凌霄,问责昊天。
“陛下!万万不可!”
“昊天执掌天庭,奉鸿钧道旨统御万灵,四海龙王俯首称臣,地府阴司亦归其辖制,我人间岂能与之抗衡?”
“自三皇退隐,先天人族凋零殆尽,如今天地隔绝,人道衰微,气运日损,如何敌得过天威?”
“若触怒上苍,降下劫罚,黎民将血流成河,人族危在旦夕!”
“恳请陛下息怒,敬奉天庭,以保苍生于太平!”
“那杨天佑私娶仙姬,悖逆天规,正该严惩示众,以慰昊天上神之心!”
……
群臣纷纷跪倒,叩首泣谏,声浪如潮,惶恐溢于言表。
“可笑!”
帝辛猛然起身,双目似电,周身龙气暴涨,整座九节殿仿佛化作真龙之巢,雷光纵横,威压如渊。
“天地初分,人界与天庭并列二界,本无尊卑之别。远古之时,妖族立天庭,巫族镇大地,皆各自为尊,何来天庭统御人间之理?”
“所谓昊天掌三界,不过是一纸虚名!”
“四海龙族,龙凤大劫后失节求生,委身天庭,早已不配称‘龙’!”
“我人族血脉纯正,岂效此等苟且之徒?”
“地府自有后土娘娘镇守,幽冥秩序独立于天外,昊天有何资格染指?”
“一个昔日看门童子,竟敢妄称主宰三界?”
“便是当年妖皇帝俊、东皇太一那般盖世人物,都不敢如此放言!”
“尔等身为朝廷重臣,却奴颜婢膝,甘为人族之耻,辱没先祖血脉!”
“人族欲兴,岂容此等懦弱之辈居庙堂之上?”
“来人——方才所有劝阻者,革去官爵,逐出宫门,永不得录用!”
……
“陛下!不可啊陛下!”
“此举必引天怒人怨!”
“臣一片赤诚,虽死无悔,请陛下明察!”
……
哭喊声此起彼伏,有人捶胸顿足,有人伏地痛嚎,状若忠良蒙冤,悲愤难抑。
唯有殿前一人高呼:
“陛下圣明!”
帝辛话音未落,一道身影已昂然跨出人群,声如洪钟,直指天穹。
“陛下此举,大义凛然!”
说话之人,正是礼乐大夫商容。
此人素来铁面冷言,不趋权贵。帝乙在位之时,朝中常见他执笏进谏,却从未听他赞颂君王半句。
今日一反常态,竟当众高呼圣明,令满殿文武皆为愕然。
他们心中惊疑:这商容,莫非变了性情?竟也学那谄媚之辈,趋炎附势?
可商容目光如炬,字字铿锵:
“陛下方才所言,如惊雷破夜,唤醒沉沦。”
“人间与天庭本为并立之界,何须俯首称臣,以子事父?”
“昊天趁我人族式微,横施威压,残害苍生,其行可诛!”
“人间男儿,岂无资格迎娶天女?”
“彼之所图,不过是借势立规,使世人自认卑**,甘于奴役。”
“若天梯尚存,老臣早已踏云而上,当面斥责昊天虚伪!”
“他妄想统御三界,奴役万灵,此等野心,断不可容!”
“今日,老臣愿以残躯为誓,助陛下重筑天梯,直捣天门,洗刷屈辱,光复人族尊严!”
言语落下,商容白发怒扬,衣袍鼓动如帆,气势如虎啸山林,震慑四方。
“壮哉!”
帝辛猛然起身,眼中精光迸射。
殷商江山,终究未亡忠骨。尚有如此老臣,不惧神威,挺身而出,与他共扛天地重压。
“臣亦同请!”
又一人越列而出,甲胄生辉,正是武成王黄飞虎。
“人间男子,何卑之有?天界又能高我几何?”
“臣愿追随陛下,重开天路!”
亚相比干紧随其后,面色肃然,语气坚定。
“老臣虽老,热血未冷。”
太师闻仲迈步上前,仰天长笑,笑声如钟震九霄。
“杀上天庭又有何惧?昊天不过一纸傀儡,也配主宰众生?老夫先斩其旗,再毁其殿!”
四人立于殿前,如四岳擎天,气贯长虹。
商容、比干、闻仲、黄飞虎皆已明志,余者再不敢妄议。群臣纷纷跪拜,齐声应和。
“吾等愿随陛下,重修天梯,伐天证道!”
帝辛环视诸臣,心潮翻涌。
这些人,未曾负他,亦未负人族血脉。
有此忠勇之士共举大业,何愁天路难通?
“只是……”
他缓缓抬手,声音低沉下来。
“眼下人族之力,尚不及天庭万一。即刻兴兵伐天,恐难成功。”
帝辛神色沉稳,忽然开口:“朕准备拟定一套方略,设定清晰方向,分阶段推进。以二十年为限,划作四个五年周期,步步为营,不容懈怠。”
“二十年后,年轻一代已然成材,人族遍布四海,兵强马壮,再向天庭发起挑战,胜算在握。”
“陛下圣断!”
商容等老臣闻言,眼中纷纷闪过光芒。
他们原本也想劝谏类似之策——宏图大志固好,但需循序渐进。
若强行突破界限,反会折损根基。
未曾料到,帝辛竟已自行领悟此理,且思路分明,规划周全,目标明确。
这位君主自外出归来之后,确有脱胎换骨之变!
究竟是何等高人点拨,竟能令其蜕变至此?
“为人族振兴,抗衡天庭,朕立下六项纲要!”
帝辛端坐龙椅,声音低而有力。
“第一,寻回人皇印。此乃我族气运所系之宝,唯有重归掌控,方可凝聚人心,重启兴盛之路。”
“第二,召集群侯,整合天下之力。对抗天庭虽难,却不可令亿万子民以为人族只能俯首听命。”
“同时设专司之人,昼夜传扬天庭暴政,唤醒人族共愤之情,激发抗争之志。”
“第三,广设学堂,凡人族子女,无论贵**,年满六岁皆须入学。”
“所授内容由朕亲自编纂,涵盖武艺与百工之学,任其择其所长,因才施教。”
“唯有人人得教,方能育出栋梁之才,此为人族昌隆之基。”
“第四,创设天宫院,汇聚巧匠奇人,研造各类器物,助益民生战事。”
“人族先天羸弱,无猛兽之爪牙,无巨灵之筋骨,唯一长处,在于善用外物。”
“故工匠若能造出利器,推动族群进步,不论出身,皆可授爵封土。”
“第五,鼓励垦荒,轻徭薄赋,军功卓著者,破格封赏。”
“凡立战功之人,亦可获爵位、赐田邑,不问门第。”
“第六,政令通达天下,诸侯境内亦须一体遵行。”
“若有违逆,举兵讨之,其地转授新功之士。”
“你能明白过错,甚好。”
商容终是收起了锋芒。
“看来这些年,你并非虚度光阴。”
“帝乙大限将至,恐不过三日。”
“速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谨遵教诲。”子受神色肃然,整理衣袍,快步朝皇宫深处走去。
待其背影远去,商容伫立原地,轻抚长须,低声呢喃:
“竟有人能教出这般气象……
我所授之礼,竟不及彼之一二。
若有缘相见,必当亲致一礼。”
三日后,朝歌城上空风云骤变。
那盘旋千年的气运金龙仰天长啸,声震九霄,继而哀鸣不止。
漫天金莲自云层坠落,与猩红血雨交织,最终化作点点微光,沉入大地。
人皇帝乙,驾崩。
举世同悲,山河失色。
国丧既毕,半月之后,太子子受于祭坛焚香告天,在百官簇拥中登临帝位,号为“帝辛”。
刹那间,风云再起,苍穹裂变。
数十条新生气运金龙破云而出,环绕帝都,每一条皆比往日粗壮数倍,龙吟震彻寰宇,仿佛天地也为之庆贺。
朝歌城内,文武百官与黎民百姓皆欢欣鼓舞,纷纷跪伏于地,高呼人皇圣德无边!
天际盘旋的金色巨龙,象征着人族命运的兴衰起伏。
金龙昂首,云气翻涌,昭示当世人皇有大作为,族群运势正处鼎盛。
帝辛完成祭天仪式后,抬眼望向苍穹,却发现天象沉寂,毫无感应。他眸光微冷,心底轻嗤一声。
“师尊所言不虚。那天道已被鸿钧掌控,早已偏离本源,存了私欲,妄图借万灵之力补全己身,成就独断之大道。如此,岂容人族强大?”
“我登基为皇,统御人族,却因无人皇印信,天道竟分毫不予功德加持。”
“这分明是拒我不认!”
“呵,既然天道偏斜,那便不必留它!”
脑海中浮现出师尊讲授《神之墓》时的情景——昔日诸神因天道不公而奋起反抗,跨越时空长河,舍身赴死,以自爆之姿冲向天道本源,只为斩灭腐朽法则。
那一战,血染星河,万界共鸣。
无数神王焚尽真灵,只为换来一个由众生信念重塑的新天道——公正、无私、服务于万灵。
那些画面如同刻入灵魂,令帝辛对所谓“天道”毫无敬畏可言。
若天背离公理,那就亲手将它终结。
这并非悖逆,而是正道。
在帝辛看来,天道本当为人族与万物所用,而非凌驾其上作威作福。
一旦它堕落变质,便该被推翻。
唯有如此,洪荒才能永续繁荣。
倘若明知天已腐朽,却不加惩治,反任其肆虐,终将导致众生麻木,天地枯寂,万法俱灭。
祭祀完毕,帝辛返回九节殿,面对群臣,声音铿锵:
“寡人今日得居人皇之位,承万民厚望,必竭尽心力,振兴我族,至死方休!”
“虽眼下人族尚存根基,然自三皇退隐火云洞以来,凝聚气运之宝‘人皇印’便杳无踪迹。”
“自此之后,我族运势日渐衰微。”
“昔年昊天斩断通天梯,断绝天地往来,使人间与天庭隔若云泥。”
“如今此人更妄自称尊,号令三界,竟要我人皇俯首称臣,以天子自居,视之如父!”
“实乃奇耻大辱!”
“他还借口人间有罪,频频降下劫难,致使四方灾疫蔓延,百姓流离失所,尸骨成山!”
“只为震慑我亿万生灵,彰显其暴权!”
“单说灌江口一事,因其妹云华仙子嫁与凡人杨天佑,竟下令四海龙王引洪水淹没全境,百万黎民遭殃,家园化为泽国!”
“此仇此恨,岂能容忍!”
“今寡人既掌人族命脉,立誓重振雄风,再续上古辉煌!”
“重筑天梯,直上天庭,亲面昊天,讨还公道!”
“为天下人族争一席公道!”
……
天地震荡,云层翻涌。
帝辛话音落下之际,朝歌城上空骤然裂开千重光影,数千条由人族气运凝聚而成的金龙腾空而起,盘旋怒啸,龙吟响彻九州大地,震动无数凡人心神。
九节殿内,群臣立于阶下,听闻此言,无不面色惨白,身躯微颤,仿佛灵魂被雷霆击中,久久无法言语。
他们知晓帝辛自幼便有雄心壮志,勇冠三军,才得帝乙亲封太子,承继皇位。
可谁曾想,他竟敢直言逆天,欲重筑通天之梯,直捣凌霄,问责昊天。
“陛下!万万不可!”
“昊天执掌天庭,奉鸿钧道旨统御万灵,四海龙王俯首称臣,地府阴司亦归其辖制,我人间岂能与之抗衡?”
“自三皇退隐,先天人族凋零殆尽,如今天地隔绝,人道衰微,气运日损,如何敌得过天威?”
“若触怒上苍,降下劫罚,黎民将血流成河,人族危在旦夕!”
“恳请陛下息怒,敬奉天庭,以保苍生于太平!”
“那杨天佑私娶仙姬,悖逆天规,正该严惩示众,以慰昊天上神之心!”
……
群臣纷纷跪倒,叩首泣谏,声浪如潮,惶恐溢于言表。
“可笑!”
帝辛猛然起身,双目似电,周身龙气暴涨,整座九节殿仿佛化作真龙之巢,雷光纵横,威压如渊。
“天地初分,人界与天庭并列二界,本无尊卑之别。远古之时,妖族立天庭,巫族镇大地,皆各自为尊,何来天庭统御人间之理?”
“所谓昊天掌三界,不过是一纸虚名!”
“四海龙族,龙凤大劫后失节求生,委身天庭,早已不配称‘龙’!”
“我人族血脉纯正,岂效此等苟且之徒?”
“地府自有后土娘娘镇守,幽冥秩序独立于天外,昊天有何资格染指?”
“一个昔日看门童子,竟敢妄称主宰三界?”
“便是当年妖皇帝俊、东皇太一那般盖世人物,都不敢如此放言!”
“尔等身为朝廷重臣,却奴颜婢膝,甘为人族之耻,辱没先祖血脉!”
“人族欲兴,岂容此等懦弱之辈居庙堂之上?”
“来人——方才所有劝阻者,革去官爵,逐出宫门,永不得录用!”
……
“陛下!不可啊陛下!”
“此举必引天怒人怨!”
“臣一片赤诚,虽死无悔,请陛下明察!”
……
哭喊声此起彼伏,有人捶胸顿足,有人伏地痛嚎,状若忠良蒙冤,悲愤难抑。
唯有殿前一人高呼:
“陛下圣明!”
帝辛话音未落,一道身影已昂然跨出人群,声如洪钟,直指天穹。
“陛下此举,大义凛然!”
说话之人,正是礼乐大夫商容。
此人素来铁面冷言,不趋权贵。帝乙在位之时,朝中常见他执笏进谏,却从未听他赞颂君王半句。
今日一反常态,竟当众高呼圣明,令满殿文武皆为愕然。
他们心中惊疑:这商容,莫非变了性情?竟也学那谄媚之辈,趋炎附势?
可商容目光如炬,字字铿锵:
“陛下方才所言,如惊雷破夜,唤醒沉沦。”
“人间与天庭本为并立之界,何须俯首称臣,以子事父?”
“昊天趁我人族式微,横施威压,残害苍生,其行可诛!”
“人间男儿,岂无资格迎娶天女?”
“彼之所图,不过是借势立规,使世人自认卑**,甘于奴役。”
“若天梯尚存,老臣早已踏云而上,当面斥责昊天虚伪!”
“他妄想统御三界,奴役万灵,此等野心,断不可容!”
“今日,老臣愿以残躯为誓,助陛下重筑天梯,直捣天门,洗刷屈辱,光复人族尊严!”
言语落下,商容白发怒扬,衣袍鼓动如帆,气势如虎啸山林,震慑四方。
“壮哉!”
帝辛猛然起身,眼中精光迸射。
殷商江山,终究未亡忠骨。尚有如此老臣,不惧神威,挺身而出,与他共扛天地重压。
“臣亦同请!”
又一人越列而出,甲胄生辉,正是武成王黄飞虎。
“人间男子,何卑之有?天界又能高我几何?”
“臣愿追随陛下,重开天路!”
亚相比干紧随其后,面色肃然,语气坚定。
“老臣虽老,热血未冷。”
太师闻仲迈步上前,仰天长笑,笑声如钟震九霄。
“杀上天庭又有何惧?昊天不过一纸傀儡,也配主宰众生?老夫先斩其旗,再毁其殿!”
四人立于殿前,如四岳擎天,气贯长虹。
商容、比干、闻仲、黄飞虎皆已明志,余者再不敢妄议。群臣纷纷跪拜,齐声应和。
“吾等愿随陛下,重修天梯,伐天证道!”
帝辛环视诸臣,心潮翻涌。
这些人,未曾负他,亦未负人族血脉。
有此忠勇之士共举大业,何愁天路难通?
“只是……”
他缓缓抬手,声音低沉下来。
“眼下人族之力,尚不及天庭万一。即刻兴兵伐天,恐难成功。”
帝辛神色沉稳,忽然开口:“朕准备拟定一套方略,设定清晰方向,分阶段推进。以二十年为限,划作四个五年周期,步步为营,不容懈怠。”
“二十年后,年轻一代已然成材,人族遍布四海,兵强马壮,再向天庭发起挑战,胜算在握。”
“陛下圣断!”
商容等老臣闻言,眼中纷纷闪过光芒。
他们原本也想劝谏类似之策——宏图大志固好,但需循序渐进。
若强行突破界限,反会折损根基。
未曾料到,帝辛竟已自行领悟此理,且思路分明,规划周全,目标明确。
这位君主自外出归来之后,确有脱胎换骨之变!
究竟是何等高人点拨,竟能令其蜕变至此?
“为人族振兴,抗衡天庭,朕立下六项纲要!”
帝辛端坐龙椅,声音低而有力。
“第一,寻回人皇印。此乃我族气运所系之宝,唯有重归掌控,方可凝聚人心,重启兴盛之路。”
“第二,召集群侯,整合天下之力。对抗天庭虽难,却不可令亿万子民以为人族只能俯首听命。”
“同时设专司之人,昼夜传扬天庭暴政,唤醒人族共愤之情,激发抗争之志。”
“第三,广设学堂,凡人族子女,无论贵**,年满六岁皆须入学。”
“所授内容由朕亲自编纂,涵盖武艺与百工之学,任其择其所长,因才施教。”
“唯有人人得教,方能育出栋梁之才,此为人族昌隆之基。”
“第四,创设天宫院,汇聚巧匠奇人,研造各类器物,助益民生战事。”
“人族先天羸弱,无猛兽之爪牙,无巨灵之筋骨,唯一长处,在于善用外物。”
“故工匠若能造出利器,推动族群进步,不论出身,皆可授爵封土。”
“第五,鼓励垦荒,轻徭薄赋,军功卓著者,破格封赏。”
“凡立战功之人,亦可获爵位、赐田邑,不问门第。”
“第六,政令通达天下,诸侯境内亦须一体遵行。”
“若有违逆,举兵讨之,其地转授新功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