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荆州! 第六十章:雨夜鏖兵

小说:荆州,荆州! 作者:巷野 更新时间:2025-11-10 12:46:21 源网站:2k小说网
  民国二十九年(1940)五月的那场夜雨,在许多幸存者的记忆里,下得格外漫长。雨水像是从天穹倾泻而下的瀑布,冲刷着长江两岸焦灼的土地。谢文渊站在观测所的雨檐下,任凭飞溅的雨水打湿军裤。望远镜里,对岸日军阵地如同蛰伏的巨兽,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旅座,各团报告准备就绪。“程启明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只是这雨太大,重机枪阵地积水严重,战士们正在用钢盔舀水。“

  谢文渊放下望远镜,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成串滴落。观测所里那部SCR-284电台正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报务员戴着耳机,手指在电键上快速跳动。

  “告诉郑国栋,“谢文渊的声音沉稳得与这紧张的氛围格格不入,“把炮兵观测点前移五百米。这种天气,日军的飞机来不了,正是我们炮兵发挥的时候。“

  便在这时,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蹚着泥水匆匆而来。老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递过一个竹筒:“旅座,老乡送来的姜汤。“竹筒转手的刹那,一张卷得极细的纸条滑入谢文渊掌心。

  谢文渊不动声色地攥紧拳头,仰头喝了口姜汤。辛辣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雨夜的寒意。待老周转身离去,他借着观测所里马灯的微光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亥时,佯攻左翼,实取右翼。“

  他心中一震。这情报来得太过及时,也太过精准。抬眼望去,老周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雨幕中,只留下蓑衣上的水珠还在空中闪烁。

  “传令兵!“谢文渊的声音让所有人精神一振,“命令右翼二团,立即向第三防线后撤二百米。左翼一团,加强前沿火力点。“

  程启明疑惑道:“旅座,这是?“

  “日军要声东击西。“谢文渊将纸条在马灯上点燃,看着它化作灰烬,“告诉战士们,今夜注定无眠。“

  亥时整,左翼阵地突然枪声大作。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在迫击炮掩护下发起猛攻,曳光弹在雨幕中划出绚烂而致命的轨迹。观测所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传令兵进进出出,溅起的泥水让地面一片狼藉。

  “旅座!一团请求炮火支援!“

  谢文渊盯着地图,头也不抬:“告诉一团,再坚持半小时。炮兵准备覆盖右翼滩头。“

  便在这时,吕特派员带着两个随从闯进观测所。这位军统特派员浑身湿透,金丝眼镜上蒙着水汽,显得颇为狼狈。

  “谢旅长!左翼战事吃紧,为何不立即增援?“

  谢文渊终于抬起头,马灯的光照在他半边脸上,明暗交错:“特派员,打仗最忌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话音刚落,右翼江面上突然亮起无数光点——日军的登陆艇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雨幕中。由于二团提前后撤,日军扑了个空,正好暴露在炮兵的射程之内。

  “开火!“谢文渊一声令下。

  霎时间,隐藏在后方山坳里的火炮齐声怒吼。炮弹撕裂雨幕,在江面上炸起冲天水柱。两艘登陆艇直接被命中,燃起的火光将江面照得如同白昼。

  吕特派员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嘴唇微微颤动。

  “特派员,“谢文渊的声音依然平静,“现在你明白了吗?“

  右翼的战斗持续到子时。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前沿阵地。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巩固工事,提前撤到第三防线的二团就发起了反击。

  谢文渊亲自来到右翼指挥。雨水顺着他的衣领往里灌,军靴早已被泥水浸透。在一个机枪阵地,他看见士兵们正用油布遮挡机枪,以免雨水影响射击。

  “旅座!“一个满脸硝烟的连长猫着腰跑来,“小鬼子占据了我们放弃的阵地,正在架设重机枪!“

  谢文渊举起望远镜,透过雨幕观察着三百米外的日军。那些土黄色的身影正在匆忙构筑工事,显然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迅速的反击。

  “命令迫击炮连,五发急速射。“他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随即又补充道,“告诉炮兵,打完后立即转移。“

  ****精准地落在日军刚刚建立的阵地上。爆炸的火光中,可以看见日军的肢体被抛向空中。然而不过片刻,日军的报复炮火就呼啸而至,正好打在迫击炮连原先的位置。

  “好险!“程启明倒吸一口凉气,“旅座怎么知道日军炮兵反应这么快?“

  “因为他们有观测气球。“谢文渊指了指天空。雨幕中,一个模糊的气球轮廓若隐若现,“通知防空连,把它打下来。“

  就在这时,左翼阵地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观测所打来电话,日军使用了新型的喷火坦克,一团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谢文渊眉头紧锁。喷火坦克的出现,意味着日军的进攻升级了。他略一思索,对程启明说:“命令师属工兵连,在左翼第二防线布设反坦克地雷。告诉一团,逐步后撤,把日军引入雷区。“

  “那右翼?“

  “右翼日军已是强弩之末。“谢文渊看了看怀表,“让二团发起总攻,务必在天亮前收复前沿阵地。“

  战斗进入最惨烈的阶段。左翼一团且战且退,将日军的喷火坦克引入预设雷区。右翼二团则发起决死冲锋,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雨水混合着鲜血,在阵地上汇成一道道红色的小溪。

  谢文渊穿梭在各个阵地之间,不时举枪射击。在一个战壕拐角,他迎面撞上一个日军士兵。两人同时举枪,却都发现枪膛进水无法击发。日军士兵嚎叫着挺起刺刀冲来,谢文渊侧身闪过的同时,拔出腰间的将官短剑,一个突刺结束了战斗。

  “旅座!“郑国栋带着一队炮兵赶来,“他**,炮弹快打光了!“

  “还有多少?“

  “每个炮位不到二十发!“

  谢文渊望向江面,日军的第二批登陆艇正在逼近。没有炮火掩护,这场仗将会打得异常艰难。

  “集中所有炮弹,覆盖江面。“他果断下令,“然后,带着你的炮兵,拿起**上前线。“

  郑国栋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了:“早就该这样了!兄弟们,让小鬼子的尝尝咱们炮兵的刺刀!“

  凌晨三时,雨势稍缓。左翼雷区接连传来爆炸声,两辆日军喷火坦克被炸毁。右翼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收复了前沿阵地。然而日军第三批登陆部队已经逼近江岸,而守军的弹药即将告罄。

  “旅座!“通讯参谋的声音带着绝望,“战区回复,补给船因风浪太大,无法出航!“

  观测所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望向谢文渊。雨水从他的帽檐滴落,在摊开的地图上洇开一团水渍。

  便在这时,老周又一次出现在观测所外。这次他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堆满了用油布包裹的箱子。

  “旅座,“老周的声音依然平静,“老乡们送来的。“

  箱子打开,里面是崭新的子弹和手榴弹,还有一些用油纸包着的干粮。最让人惊讶的是,还有两箱珍贵的****。

  “这...这是从哪来的?“程启明惊讶地问。

  老周笑了笑,脸上的皱纹在灯光下格外深刻:“老百姓知道咱们缺弹药,把藏着的家伙都拿出来了。“

  谢文渊深深看了老周一眼,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敬了个军礼:“代我谢谢乡亲们。“

  有了这批弹药的补充,守军士气大振。当日军第三批登陆部队靠岸时,迎接他们的是更加猛烈的火力。

  天色微明时,日军终于开始撤退。江面上漂浮着登陆艇的残骸和无数尸体,浑浊的江水被染成了暗红色。

  谢文渊拖着疲惫的身躯巡视阵地。雨水还在下,但已经小了很多。在一个机枪阵地前,他看见士兵们正在清理**,用油布仔细擦拭每一个零件。

  “旅座,“一个手臂缠着绷带的士兵站起身,“咱们守住了。“

  谢文渊点点头,目光越过长江,望向对岸的日军阵地。这一夜,他们付出了八百多人的伤亡,但日军付出的代价至少是守军的两倍。

  回到观测所时,吕特派员还在那里。这位特派员的神情复杂,欲言又止。

  “特派员,“谢文渊主动开口,“这一夜,你可看明白了?“

  吕特派员沉默良久,最终轻声道:“谢旅长,我会如实向重庆报告。贵部...都是好样的。“

  谢文渊没有说什么,只是走到观测所门口,望着渐渐亮起的东方。雨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他知道,这场雨夜鏖兵只是开始,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只要这片土地上还有这些舍生忘死的将士,还有那些默默支援的百姓,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长江的涛声依旧,如同这片土地不屈的脉搏,在这雨后的清晨,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