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灯人 第053章:又是一枚活灯芯

小说:执灯人 作者:厘多乌 更新时间:2025-11-10 09:42:41 源网站:2k小说网
  ();

  温毓淡淡颔首,目光却落在赵澜那辆玄色马车的车轮上。

  方才黑马受惊冲撞,车轮已被撞得歪斜变形。

  显然是没法再用了。

  她抬眸看向赵澜,轻声问道:“这马车怕是走不了了,要不要我载你一程?”

  赵澜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车轮,眉头微蹙,却没半分纠结:“不用了。”

  她本就不爱拘在马车里,如今见车子坏了,反倒松快。

  只见她抬手拔出腰间短剑,剑光一闪,利落斩断马身上的绑绳,车身重重坠地。

  黑马瞬间脱了束缚,扬了扬蹄。

  整套动作干脆果决,没有丝毫女儿家的娇柔。

  下一秒,她足尖点地,翻身跃上马背,动作一气呵成,稳稳坐定。

  赵澜低头看着马下的温毓,唇角勾起一抹张扬的笑,眼底满是畅快:“多谢姑娘好意,我还是骑马自在。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温毓。”

  “我叫赵澜。”赵澜勒了勒缰绳,黑马打了个响鼻,“你身手不错,有机会再见,咱们切磋切磋!”

  话音未落,她双腿轻轻一夹马腹,黑马发出一声响亮的嘶鸣,四蹄扬起,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风卷着她墨绿的劲装衣角,身影很快便成了远处一道利落的剪影。

  温毓望着赵澜远去的方向,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指尖轻轻摩挲着腕间渐渐暗淡的金光,低声自语:“又是一枚活灯芯。”

  街道很快便通了。

  温毓回了郑家。

  崔裴的案子又沉寂了两日,大理寺始终没有结案。

  七姑娘郑悠宁在窗边来回踱步,指尖紧紧地绞着锦帕。

  伯安侯府下聘的消息像断了线的风筝。

  年前侯夫人亲口应下的承诺,如今只剩满室焦灼。

  她实在按捺不住,转身拽住白姨**衣袖:“娘,您去问问夫人吧,再拖下去,旁人该笑话了。”

  白姨娘是不肯的。

  可被女儿缠得实在没法,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她特意炖了锅莲子粥,盛在最精致的白瓷碗里,满满一碗透着心意,这才提着食盒往洛氏的院子去。

  洛氏这几天,心里始终沉沉的。

  顾元辞的死,本该给郑嘉欣一记重棒,可女儿这几天太平静了。

  这份平静,反倒让洛氏心里发慌。

  太反常,反常得让她总觉得,女儿是把情绪都压在了心底,早晚要出问题。

  以至于白姨娘借着送粥的由头来问郑悠宁的婚事时,洛氏很是不耐:“哪有姑娘家上赶着问婚事的?传出去倒显得咱们郑家急着攀附,对阿宁也不好。”

  “夫人明鉴,”白姨娘忙欠身解释,“阿宁不是急着嫁,是侯夫人年前就定了的事,如今下聘日子没个准信,嫁妆、宴席都没法预备。她是怕到时候失了礼数,让侯府觉得咱们不把这门亲事放在心上。”

  洛氏这才缓和了语气:“你既知道是侯夫人定的事,便该放心。下聘日子早晚会来,阿宁能嫁进伯安侯府,老爷和我面上也有光,还能亏了她不成?”

  话说到这份上,白姨娘也不好再提了。

  正僵着,邱嬷嬷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木匣,笑着回话:“夫人,京里各家为春日宴递了帖子来,您要不要过目?”

  洛氏点头,接过木匣便低头翻看。

  注意力被帖子引走,显然没再继续聊婚事的意思。

  白姨娘碰了个软钉子,回去只能劝女儿耐着性子等。

  可郑悠宁哪里坐得住?

  当天下午便揣着心思去了华兰院,找郑嘉欣。

  郑嘉欣正在核对账册,见她来,便让丫鬟端了茶:“七妹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七姑娘捧着茶盏,指尖泛白,绕了几圈才把话说出口:“四姐,伯安侯府的事……本该早就下聘了,偏生家里出了顾元辞那事,贵妃娘**人还来搜了府,我怕……”

  她话没说完,眼圈先红了。

  郑嘉欣握着账册的手紧了紧,知道她是担心婚事。

  因顾元辞的事牵连了妹妹,她心里本就有愧,当下沉声道:“七妹放心,伯安侯府若真因这点事退婚,倒显不出侯府的气度。他们不会退婚的。”

  “四姐,我不是怪你,”七姑娘连忙解释。

  却见郑嘉欣已低下头,重新翻对账册。

  她便不再说话,只得讪讪地坐了会儿,起身告辞。

  心里却落了满满的怨。

  没一会,邱嬷嬷来了。

  见郑嘉欣正临窗整理账目,邱嬷嬷将帖子放在桌上:“小姐,这是府里近日收到的春日宴帖子,夫人瞧着春日正好,想着让您出去散散心,便替您接了几家相熟的,特意让老奴送过来,您瞧瞧可有合心意的?”

  话落,邱嬷嬷悄悄抬眼,目光落在郑嘉欣脸上。

  她来探探小姐的心思。

  以往府里递来再多宴帖,郑嘉欣从来都是一眼不看便让退回。

  今日能否松口,全看此刻了。

  郑嘉欣闻言,放下手上的事,拿起那一叠帖子。

  朱砂题字的、洒金描边的,皆是京中贵女常聚的宴局。

  她没有像往常那般摆手拒绝,反倒拿起一本,指尖顺着字迹细细翻看,片刻后才抬眸道:“母亲费心,帖子我先留下,回复的事不急,容我再想想。”

  邱嬷嬷脸上的笑意瞬间深了几分,忙应道:“好!好!老奴这就回去给夫人回话。”说罢,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回到洛氏院里,邱嬷嬷一进门便笑道:“夫人,小姐收下帖子了,还说要仔细挑挑,不急着回复呢。”

  洛氏正眼中满是意外:“她真收了?还说要挑?”

  从前不管是赏花宴还是诗会,女儿都是闭门不接。

  今日竟有了这般转变。

  邱嬷嬷连连点头:“老奴看得真切,小姐翻帖子时也很认真呢!”

  洛氏半晌才轻轻舒了口气。

  这些年压在她心口的石头,如今瞧着,女儿是真的慢慢放下过往了。

  邱嬷嬷倒了杯茶水。

  洛氏抿了一口,只觉得今日的茶水,都比往日清甜了几分。

  转天,京里突然传起一道消息。

  贵妃娘娘从皇上那里求了一道旨意,要大理寺尽快结了崔裴案,将顾元辞的尸身抬出来,当众鞭尸处刑,以儆效尤。

  然而,谢景却在当天提笔写了道奏折,亲自递进了宫。

  奏折里写:请皇上准三司会审,当众审理崔裴案。

  顿时,惊动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