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德宫。

  皇后慕容婉儿震惊无比地看着手里的绢帛。

  她长这么大,都从未读过如此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诗。

  “春儿,你确定写这首诗的人,只是一个少年侍卫?”

  “他叫什么名字?”

  “回娘**话,奴婢听淑妃喊他阴无邪。”

  “奴婢亲眼所见,那少年几乎不假思索,七步成诗,一挥而就。”

  “王思仁跟他打赌输了,跪着从贞淑宫爬了出去。”

  嘶~~

  七步成诗!

  而且还如此年少。

  这字体结构更是龙飞凤舞,铁钩银画,潇洒飘逸,堪称书法大家。

  当真世所罕见的奇才。

  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在场众多大儒无不震惊。

  不要说七步,就是给他们七天,七个月。

  甚至是七年,都别想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诗。

  这已经不是学问造诣深浅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格局与胸襟气魄。

  很多人都在感慨,一把年纪活到狗什么去了。

  阴无邪。

  在场众人都默默记住了这个名字。

  皇后既嫉妒又欣赏,心情十分复杂。

  “没想到淑妃那**人身边,竟然有如此高人,她藏得可够深的。”

  随后,目光一转,看向公孙墨,颇为不服气。

  “烦请老师再赋诗一首,无论如何都要把那**人的气焰给压下去。”

  公孙墨苦笑一声,拱手道。

  “皇后娘娘,这首诗气势恢宏,悲壮雄迈,意境之深远,远非老朽所能企及。”

  “恐怕要让皇后娘娘失望了。”

  慕容皇后脸色变幻,咬着银牙道。

  “不行,本宫绝不能让淑妃得此良才。”

  “不管用什么办法,许以高官厚禄,付出一切代价,都要把那个少年阴无邪给拉拢过来。”

  “本宫要委以重任!”

  “是!”

  消息传得很快。

  秦朗所做的那诗,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被呈到了乾帝的案头上。

  金銮殿内。

  乾帝身着紫金龙袍,头戴龙冠,端坐在龙椅上凝然不动,如北极星般,眼底深处隐藏着深深的疲惫。

  下方文武大臣,分成两列拱卫。

  文臣居左。

  武将居右。

  此外,台阶下方还立着几名匈奴来使。

  骠骑将军魏长青成功将粮草运送到了漠北。

  漠北将士军心大振,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收服多处失地。

  匈奴铁骑损失惨重,一度退守天海关。

  局势发生了根本性扭转,照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取得胜利。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匈奴大军派来使节和谈,其用意耐人寻味。

  双方和谈,本是一件好事。

  能罢免刀兵,避免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但关键问题来了。

  大武王朝懂匈奴话的人,都被派去了天海关在漠北王麾下效力。

  满朝文武,竟然没一个懂匈奴话的。

  面对对方使节呈递上来国书全都傻了眼。

  那上面弯弯曲曲的都是匈奴文字,没一个能看得懂。

  乾帝火速招来公孙墨,希望这位当朝的顶尖大儒,能解燃眉之急。

  “公孙先生,你是文坛泰斗,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匈奴国书给朕翻译过来,朕倒要看看,匈奴拿什么来和谈。”

  “这……”

  公孙墨双手捧着那匈奴国书,颌下的山羊胡子颤抖,面露为难之色。

  “启奏陛下,殊老臣无能。”

  “老臣不懂匈奴文字。”

  “不过,太学宫倒是有几个懂匈奴话的儒生,可以让他们前来一试。”

  很快,几个儒生就被火速召了过来。

  结果一看之下,也是一个头两个。

  他们只是会一些粗浅的生活用语。

  对这些专业性极强的谈判国书,每个字好像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不懂什么意思了。

  更何况,还要留意国书中有没有坑等等。

  兹事体大,众多儒生纷纷摇头,无人敢轻易尝试。

  这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哈哈哈哈!”

  旁边,那领头的匈奴公主洛筝忍不住大笑出声。

  她身着匈奴贵族才有资格穿的貂皮绒坎肩,内套白色长衫,袖口镶嵌麂皮绒,脚踏长筒马靴。

  那特有的小麦色肌肤透露出红润,骨架要比一般女人大出一号,秀发被编成了一条条小辫子。

  身高腿长,腰细臀翘,身材堪称魔鬼般,狭长的眸子彰显出一股野性美,好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

  洛筝昂着下巴,用生硬的中原话说道。

  “大乾王朝号称什么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居然连个懂我们话的人都没有,真是笑死个人。”

  在场文武百官纷纷呵斥。

  “住口!”

  “圣上面前,岂容你放肆。”

  乾帝脸上也挂不住,心中很是郁闷。

  “哼!”

  洛筝双手叉腰,继续道。

  “实在不行,本公主可以给你们翻译,只要乾帝在国书上盖印即可。”

  太尉苏玄冷哼一声道。

  “不行,匈奴人阴险狡诈,我们信不过你。”

  兵部尚书亦摇头拒绝。

  “我们宁可不签,都不会相信你的。”

  洛筝大笑道。

  “不要忘了,战场现在拉到了关内。”

  “每耽搁一会儿功夫,就会死很多无辜的百姓。”

  “乾帝不是向来爱民如子么,现在机会来了,只要你在这份国书上盖印,我们立刻撤兵。”

  洛筝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放肆!”

  乾帝威严呵斥。

  “朕都不知道你这上面写的是些什么,岂会草率盖印。”

  洛筝笑道。

  “连公孙老先生都束手无策,看来大乾王朝的文人不过如此。”

  公孙墨羞愧难当,气得胸口起伏,干枯老脸煞白。

  “你个小丫头片子,不要太嚣张了。”

  “本公主没嚣张,是你们太无能,哈哈。”

  洛筝双手叉腰,哈哈大笑。

  在场诸多武将,无不被激怒。

  “踏马地,这里是大乾,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和谈个鸟,信不信老子一拳把你脑袋砸扁。”

  “把他屎打出来。”

  “艹,还跟他们啰嗦什么,直接增兵天海关,把这帮未经开化的蛮族赶出去。”

  乾帝威严怒目,一拍桌子。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朝廷将最后的三万虎贲军已经交给魏长青。

  上京现在只剩下了不足一万御林军,那是乾帝最后的护身符。

  万万不可轻动。

  这种情况下,和谈是最好的选择,能极大减少战场上的损失。

  只是没曾想,会卡在这关键的环节上。

  忽然,公孙墨脑海闪过一道亮光,躬身上前道。

  “陛下,老臣斗胆保举一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说不定精通匈奴文。”

  “哦,这是他写的一首诗。”

  公孙墨双手呈上绢帛,侍立台阶前的曹公公接过,弓腰恭敬呈放在乾帝面前的桌案上。

  乾帝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瞳孔骤然紧缩,拍案叫绝。

  “好诗!”

  “当真是好诗。”

  “这字也写得如此漂亮,有大家风范。”

  玛德,比朕的字都好看。

  “这是谁写的?他叫什么名字?”

  公孙墨一五一十地将方才皇后跟淑妃斗诗的经过讲述一遍。

  “回陛下,那少年名叫阴无邪,现在应该陪着淑妃泛舟游燕归湖了。”

  在公孙墨看来,如此人才,不应该明珠蒙尘,沦为后宫争斗的牺牲品。

  得让他效忠陛下,为国尽忠才是。

  虽然公孙墨是皇后的老师,但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他拎得清。

  乾帝立即下令。

  “立即派人去燕归湖,召阴无邪速速前来!”

  “是!”

  殿前甲士,立即火速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