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司长带着近乎能掀翻天花板的兴奋劲儿离开了,实验室里再度恢复宁静。

  王建业教授和几位核心工程师,仍沉浸在“鸡生蛋,蛋生鸡”那个简单,却极具震撼力的比喻中,个个眼神发亮。

  仿佛已然看到几十台“先锋一号”在车间里轰鸣运转的壮观场景。

  刘宇将目光从那台线条冷峻的“先锋一号”上收回,望向窗外。

  夜幕已然完全降临,墨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几颗稀疏的星子。

  连续几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在成功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瞬间抽空,只余下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然而此刻,这满足感沉淀下来,却隐隐泛起一丝空落。

  他想起了赵蒙芸,想起了她那双,总是笑意盈盈的眼睛。

  他脱下沾着油污的工作服,换上干净的外套,跟王教授打了声招呼,便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大院。

  晚秋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拂在脸上,让他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他没有径直回家,而是调转车头,朝着**大楼的方向骑去。

  大楼门口的路灯,将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刘宇停好车,便靠在墙边静静地等候着。

  没过多久,一群群下班的人从大门里涌出来,赵蒙芸就在其中。

  她和同事谈笑风生,脸上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倦意。

  当她的目光扫过街角,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你怎么来了?”赵蒙芸快步走过来,惊喜与心疼交织在脸上,她伸手拂去刘宇肩上的一片落叶。

  “项目告一段落,过来接你下班。”刘宇嘴角噙着笑意,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布包,另一只手牵住了她的手。

  她的手有些冰凉,他便用自己的手掌将其整个包裹起来。

  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昏黄的路灯光晕,将他们的身影融合在一起。

  “看你这么高兴,是成功了?”赵蒙芸偏过头看着他,眼里的光芒比天上的星星还要明亮。

  “嗯,成功了。”刘宇点点头,语气平静,却难掩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

  “那台机器,我们叫它‘先锋一号’,所有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还有,部里给我提了级,我现在是七级工程师了。”

  赵蒙芸的脚步猛地停住,她站定,定定地看着刘宇。

  七级工程师,这个词的分量她比谁都清楚。

  她的父亲奋斗了一辈子,退休前也才勉强接近这个级别。

  而她的丈夫,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

  一股难以言表的骄傲和自豪,瞬间填满了她的心房,眼眶都微微发热,她没有说话,只是把他的手臂挽得更紧了。

  回到四合院,家里静悄悄的。刘宇没让赵蒙芸动手,自己卷起袖子钻进了厨房。

  很快,一股番茄炒蛋的酸甜香气,和青椒肉丝的鲜辣味道飘散出来。

  两菜一汤,都是最简单的家常菜,两人坐在桌前,却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刘宇一边洗碗,一边听着赵蒙芸说着部里的一些趣闻。

  夜深了,窗外虫鸣渐渐停歇,屋内的灯光温馨而静谧。

  刘宇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洗发膏清香,这一刻的安宁,是他心中最珍视的宝藏。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机部的大院门口,气氛就变得不同寻常。

  一辆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伏尔加、吉姆轿车接连驶入,车门打开,走下来的都是各个工业部委里声名显赫的人物。

  林司长的办公室里,烟雾弥漫,人声嘈杂,简直比菜市场还要热闹:“老林,你别跟我打马虎眼!”

  “我们冶金部那些从德国进口的轧机,核心的行星齿轮组磨损得厉害,德国人卡着脖子不卖配件,就等你们的机床救命呢!第一批,必须先给我们两台!”

  一个身材魁梧、嗓门洪亮的老者,是冶金部的张副部长,他把茶缸在桌上重重一顿。

  “老张你先别急!”旁边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立刻反驳,他是轻工部的钱司长。

  “我们手表厂的微型齿轮加工设备,还有相机厂的光学镜片模具,那都是要跟外国人抢市场的!这是创汇!是国家的脸面!论紧急程度,我们排前面!”

  “创汇?脸面?”一个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男人冷笑一声,他是航天部的。

  “我们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涡轮泵叶片,关系到卫星能不能上天!你们的手表慢几秒,相机对不上焦,天会塌下来吗?”

  “这事没得商量,第一台必须给我们!”

  一时间,船舶总公司说潜艇的大侧斜螺旋桨等着开工,兵器工业部说新式火炮的闭锁结构需要精密加工……

  一个个都理由充分,个个都急得像火烧眉毛一样。

  林司长坐在主位上,慢悠悠地给众人续着茶水,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

  他享受着这种被“围攻”的幸福烦恼,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才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

  “各位老总,各位专家,稍安勿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百闻不如一见,我带大家去现场看看,如何?”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跟随着林司长,穿过几道岗哨,来到那栋独立的实验楼前。

  当厚重的铁门被推开,一股机油与金属混合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车间正中央,一台通体闪烁着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静静地矗立着。

  它有着流畅且充满力量感的线条,复杂的结构充满了科幻般的工业美感,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

  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一众领导和专家,在看到“先锋一号”的刹那,齐刷刷地沉默了。

  他们仿佛被施了定身咒,全都呆呆地立在原地,眼神中满是震撼、渴望与难以置信。

  “我的老天爷……”冶金部的张副部长喃喃低语。

  他伸出手,想要触碰那冰冷的机身,手伸到半空却又停住了,生怕自己的触碰会亵渎了这件工业艺术品。

  就在这时,刘宇从机床后面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身干净的工作服,神色平静地跟众人打了招呼。

  他没有说多余的话,径直走到控制台前,将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拳头大小的钛合金方块稳稳地固定在卡盘上。

  在场的专家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种材料以极高的硬度和韧性闻名,是公认的最难加工的金属之一。

  随着刘宇输入指令,机床的主轴开始高速旋转,五根坐标轴以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复杂轨迹联动起来。

  刀头精准地切入钛合金,没有刺耳的尖啸声,只有一种令人愉悦的“嘶嘶”声。

  银色的金属碎屑仿佛有生命一般,被冷却液冲刷着,流畅地飞溅出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飞速舞动的刀头。

  十分钟后,机床缓缓停下,刘宇取下那个零件,放在展示台上。

  原本方方正正的钛合金块,此刻已变成了一个,结构异常复杂的微缩版涡轮叶盘。

  上面布满了精细的曲面和流道,表面光滑如镜,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航天部的那位专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戴上白手套,拿起专业的游标卡尺和量规,双手颤抖着开始测量。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声音因极度激动而变了调:“所有曲面轮廓度,全部在零点零零五毫米以内!这比我们从西德买的样件精度还要高!”

  “轰”的一声,现场彻底沸腾了。

  所有人都围了上去,如同在欣赏一件绝世珍宝。

  林司长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专家和领导们围在中间、从容解答着各种问题的刘宇,腰杆挺得笔直。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们一机部的腰杆,乃至整个国家工业的脊梁,都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