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掌家,全家逆袭 第23章 不速之客

小说:阿娘掌家,全家逆袭 作者:糖油粑粑真好吃 更新时间:2025-11-11 15:23:30 源网站:2k小说网
  “我和娘商量好了,也和二太爷说了;

  这免税的田赋,将来就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来在村中寻一块儿空地建造学堂,请个先生来李家村,让村中适龄的孩童尽可免费进学;

  不拘是识些字儿不做那睁眼瞎,还是有同我一样好读书的,将来能去考功名都好;

  再抽出一些来,给族中的鳏寡孤独一口饭吃;

  最后若是能有剩的,则攒下来,用来给未来有族中子弟能读出名堂来的赶考路费。

  如此,也算是我今日报答大伙儿的心意了。”

  李明达看着李柒柒手心上的那两个小元宝,对着众人如此解释。

  灶屋内,在李明达停口之后,只余灶口烧着的柴禾爆起的“噼啪”声零星响起。

  李明光他在旁听着李明达说得这一句句,那是他真的没想到的,他从没考虑过,这其中竟是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来。

  柳红她更是抱着秋姐儿在旁不敢言语,她也不知道自己个儿该说些什么去。

  倒是赵春娘和李明薇两人低下头去,在心里琢磨着李明达说得这些话。

  “老四若是考上了秀才,对咱们一家子的好处多多,对族里更是能沾上光去。

  而且,二爷爷他心里又何尝不知道,若是将来,老四还能考上举人,更甚考中进士,那对族中的好处只多不少!

  举人可是有三百亩地可免税,而成了进士,则是要有六百亩地能免税!”

  李柒柒的话,令满屋子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满意的看着众人眼中的惊讶,李柒柒她直接笑出了声儿来。

  李明达在旁瞧着李柒柒那畅快的笑,就也跟着随后说:“不止这些,若是我成了举人,可优免的劳役就可有十人;

  若是将来,我中了进士,则能达到二十人!

  到时候,不仅仅是大兄和二兄可免于劳役了,族中与我沾亲带故的族亲,他们难道不想免役么?”

  他们当然想!

  家中壮劳力不必服劳役,那就是为家庭解放劳动力,就可以去为自家去做活,或是去镇上乃至县城打上一份短工,都可多挣一份银钱来!

  谁家又会不缺钱?

  这等好事,他们自然是想要的!

  而且,这其中的隐形好处,还有呢!

  李家村里若是出了个当官的,村中子孙三代那都是有撑腰的了!

  到时候,儿郎不愁娶,女娘不愁嫁!

  就是里长,乃至吴县县令,说不得都得高看李家村一眼!

  这里头隐形的好处,像是交秋税、服劳役、婚丧嫁娶乃至其他大事小情,可都是有说道的了。

  瞧够了李明光他们脸上惊讶的神色,李柒柒这才把手中那两块儿银锭往众人眼前一放,“所以,这等有利益可取的好事儿,他们自是要先‘讨好’了老四来。”

  把这桩桩件件的事儿,都一一给众人从根底上解释了一番后,一家子这才围聚在灶屋里头吃了晚食。

  李柒柒看着李明光要端着那粟米粥往李明远的屋子里头送,就喊住了他。

  “这段时日,你不在家,不知道我给老二立了规矩。”

  面对好大儿的满脸疑问,李柒柒直接上手把那碗粟米粥给“抢”了回来,转手递给了一旁收拾桌子的柳红。

  “他犯下错事,欠家里一百三十两银子。

  他的腿是被我打断了,那只被我打断的手也不是还没好;

  如今已经要有两个月了,那手已是能动了。

  我给他立了规矩,一天编五双草鞋出来,编不到数,就没饭吃。

  今天他才编了两双来,不够五双,不能吃饭。”

  把自己给逆子李明远新立的规矩说予李明光听了后,李柒柒他就催着李明光赶紧舀了热水洗过脚,就回屋躺下。

  “莫管他,若是他能饿死自己个儿,倒是也算有骨气!”

  李明达在旁听着李柒柒说得这些话,他顿了顿身子,最后就还是没说什么,只舀了热水打算去洗脚。

  李明达在家的日子,其实也不过月余。

  他在家过了年,尚未到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正月初八,李柒柒他们就送李明光和李明达出村,好往宁海州赶考去。

  院试于二月在宁海州举办,虽说宁海州离着他们吴县算不上多远;

  但这未免路上耽搁,以及水土不服的意外发生,每年去参加院试的学子多半都是提前月余就出发了的。

  这一天,不仅仅是有背着李明达书箱的李明光跟随李明达一起去往宁海州,李余庆他还从族里喊了一个十七岁的机灵小子,跟着两人一起去。

  其实,若不是李明远这个逆子犯了错,被李柒柒打断了腿;

  按理来说,陪伴李明达去赶考的人该是李明远和李明光这两个亲亲的兄弟来的。

  毕竟,这最亲不过亲兄弟!

  但这不是李明远的腿断了么?

  本来,李明达的意思只要李明光跟着一块儿去就够了,但李余庆这个族长唯恐李明光这么个老实汉子不够使唤的,最后就还是从族中挑了个身高体壮的小子跟着一块儿去了。

  这小子从辈分上来说,是李明达的族弟,名唤李明山,小名叫大壮。

  有了大壮,那自是也有小壮的了。

  只不过,小壮今年不过才十三,个头还没长起来,算不上当用。

  李余庆这挑的这人也是有讲究的。

  大壮和小壮的爹娘早年接连得病去了,大壮在十岁出头,小壮还不到十岁的时候,两兄弟就是靠着族里这家一把米,那家一捧麦的给养活大的。

  幸好大壮自小就长得高大,李余庆这个村长兼族长也算是尽责,虽说不可能让兄弟俩顿顿饱饭,但总归是糊弄着长大了,没饿死,没冻死。

  这不,眼看着李明达将来有大出息;

  这个时候,大壮这般既是有血脉族亲的关系,人还长得高大当用,心眼子也少,是个老实听话的,可不就是最好的跟随李明达去赶考的人选了么?

  那一日,李明达离开,村口上,近乎所有的李氏族人都出来给李明达送行了。

  该说的话都说了,临离开前,李柒柒只对李明达说了三句话:“放宽心,家中有娘在。

  若是时运不济,考不上,那便等下次再考就是。

  我儿优秀且年轻,莫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送走了李明达、李明光和大壮,李柒柒一家子重新过上了按部就班的生活。

  只这日子过了还不到半月,一个令李柒柒意想不到的不速之客来到了李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