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心思敏锐的朝臣已经猜测到了天武帝的想法。

  或许不理解其深意,但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天武帝准备力捧楚河。

  “【武安县男】勇冠三军之名,当今在京都可谓人人传唱,纵是三岁孩童,亦能随口说道,而在北境边疆五百万将士,【武安县男】已然成为我军年轻一代的领军标杆。”

  “故此,臣以为应当重赏,大赏!唯此才能昭告天下陛下的武帝之名,激励北境边疆五百万将士的士气!”

  在一众大臣中,柳翰林走出,虽老迈却激昂,字字肺腑,句句入心。

  “丞相所言极是,【武安县男】自运送粮草辎重至今,赫赫战功不可计数,如今更是斩将数人,其中维吾尔骨作为戮天部落的五长老,在整个北莽也享有盛名,领地纵横百里,相当于我天武的伯爵!”

  “依照我天武律法,战功叠加,应当封赏【武安县男】为【武安伯】!”

  唰!

  【武安伯】三个字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寂静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已经站起身的天武帝。

  世袭罔替的【县男】,已经是普通人的天花板,按照天武王朝的规矩,【县男】的阶层已经相当于正三品的文武臣!

  享有千户食禄,但并无封地,自然也没有自主的**权和军事权。

  所以很多官员大臣也愿意做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

  但是【武安伯】可就完全不同了!

  公侯伯子男,伯爵位列第三等。

  国公之荣,除了皇室子弟以外,便是开国之时立下天功的几人。

  天武王朝已经有几百年没有出现新的国公了。

  纵是镇国大将军,目前依旧只是侯爵。

  如今整个天武王朝的侯爵,个个身居高位,战功赫赫。

  国公与侯爵,皆不可世袭,后世子嗣继承爵位之时自动降一级。

  公为侯,侯为伯。

  在天武帝继位时,先前的那些国公侯爵子嗣,大多都已经降为伯爵。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立下不世之功的不在少数,可纵是丞相,柳翰林,也只是【翰林候】,前朝帝君所封。

  六部尚书,也只有吏部尚书与兵部尚书是伯爵,其余皆是子爵。

  “爱卿此言,确有道理,其他爱卿可还有其他看法?”

  天武帝的声音,宛若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响起。

  众多文武百官此刻哪还不知道情况,天武帝摆明了就是要硬捧楚河!

  至于其中缘由,恐怕唯有天武帝自己知道。

  丞相开口,天武帝拍板之下,偌大的朝堂,其他人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也没有不长眼的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此般天功,以一人之力定乾坤,更是年轻将领的翘楚,赤胆忠心,铁血手段,【武安伯】实至名归!”

  “如今凛冬将至,北莽虎视眈眈,此刻重赏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对于北境边疆的战士们,也有极大的鼓舞。”

  “先前便有听闻,【武安伯】与新兵们同生共死,死战不退,以个人的神勇魅力,激发起全军低垂的士气,此般领军天赋,可称帅才!”

  “如今京都内外,【武安伯】杀神之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陛下此时重重封赏,也是向天下表明,只要奋勇杀敌,谁都可以封侯拜相!”

  “武帝圣明!”

  柳翰林带头跪下高呼,朝堂百官群臣齐齐跪下高呼。

  “武帝圣明!”

  屹立于九龙台阶之上,俯瞰着下方文武百官,听着传到耳边的“武帝圣明”,天武帝内心也不由生出一丝激荡。

  他对北境边疆的战事,可谓极为关心,这才特意派出骠骑大将军亲自前往!

  江万海是他的绝对心腹,更是大手一挥,往北境再次拨兵百万!

  如今北境边疆,足有五百万精锐!

  他要的,可不仅仅只是守护边疆,而是要大破北莽诸部!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他的时日已经不多,若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灭掉北莽五大部落中的一二,那也是百世之名!

  文绩,他矜矜业业,呕心沥血,早已足够。

  武绩,他小功无数,大功稀疏,天功毫无。

  北莽,就是他最后的机会!

  “拟旨!”

  “【武安县南】楚河,窥敌先机,护城有功,斩将无数,以一人之力定乾坤,让天八镇以极少的伤亡,杀敌数万,重伤戮天族长王腾,斩杀五长老维吾尔骨,立下不世之功!”

  “今朕,封【武安县南】楚河,为【武安伯】,封地百里,食禄百万,世袭罔替!”

  “武帝圣明!”

  “武帝圣明!”

  ……

  天高云淡,吃了熊心,熊掌之后。

  第二天一早楚河便醒了,只感觉气血充沛,浑身都是力量。

  早早的便拉着手下的骑兵开始晨练,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骑兵们对于楚河的指令,已经完全熟悉了。

  晨练过后,楚河想起来时间也差不多了,便带着亲卫来到了兵库。

  “你们暂且在外面等着。”

  “是!”

  孤身一人踏入兵库,对记录信息的男子摆摆手,示意自己一个人就行,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兵库陪李师傅一会儿。

  期间还碰到了白老爷子,原来白老爷子和李老头早就认识,两老一少便坐在一起品茶闲聊。

  一来二去,三人的关系也熟络了许多,同时楚河对白老爷子和李老头的情况也更加熟悉了。

  李老头原名李光旭,出生在天武南方一小村中,从小便跟着村里面的铁匠学锻造,被发现极有天赋,便深钻锻造。

  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如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岁,但身子骨依旧硬朗,早已成为天武王朝诸多锻造师的祖师爷。

  门下记名弟子无数,亲传子弟,寥寥无几。

  一生未婚,至于原因…

  “小子,你切记,遇到喜欢的女孩,就大胆去追,切勿犹豫不前,等到最后追悔莫及。”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选择了锻造,因为我当时身上只有一把铁锤,我给不了她任何,许诺不了她分毫,我想着等我成为名扬天下的锻造师,就回来红妆百里,当着天下人的面,迎娶她,可…唉,如果,唉,世间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