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同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面前平板电脑上,一篇篇的文章,配着精心挑选的图片和煽动性极强的文字,正像病毒一样,在整个汉东的互联网上疯狂蔓延。

  舆论,已经彻底沸腾。

  “厅长,舆情监测中心刚刚报上来的数据,省厅官网的服务器,在半小时前就因为访问量过大,已经宕机了两次。”

  李晓站在办公桌前,脸上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跟在祁同伟身边这么久,见过无数大风大浪,但像今天这样,整个公安系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还是第一次。

  这股力量,太可怕了。

  它无影无形,却又铺天盖地。

  它能将黑的说成白的,也能把一个犯罪嫌疑人,塑造成一个受尽委屈的圣女。

  “我们的官方账号下面,已经全是谩骂和攻击。技术部门的同志正在全力删帖,但是……根本删不过来。”李晓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力和挫败。

  祁同伟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翻看着那些所谓的爆料和下面的评论。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愤怒或者焦虑。

  甚至,嘴角还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这,不正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吗?

  如果梁晓晓背后的人,连这点能量都没有,那这场游戏,未免也太无趣了些。

  只是,这手段,未免也太粗糙了点。

  除了煽动民粹,绑架舆论,他们似乎也想不出什么更高明的招数了。

  这更像是一种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一种因为恐惧而发出的咆哮。

  同时也是一个破绽。

  “厅长,我们是不是要立刻启动舆论管控,让宣传部门介入,进行正面引导?”李晓试探性地问道。

  “引导?”祁同伟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为什么要引导?”

  “他们不是喜欢说吗?”

  “那就让他们说。”

  “我倒想看看,他们还能编出什么样的花来。”

  这不是自信。

  这是绝对的掌控。

  “厅长,这是典型的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水军攻击,背后有专业的公关团队在操盘。”

  “如果继续放任舆论发展下去,恐怕……”

  祁同伟抬手打断了他。

  “李晓,你去一趟网安。”

  李晓愣了一下。

  “厅长,您的意思是……”

  “把他们这些跳梁小丑找出来。”祁同伟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那些发布文章的媒体账号,运营这些账号的公司实体,背后拿钱发帖的每一个水军头目,以及,给他们打钱的资金来源。”

  “我要一张完整的网络。”

  “从发布者,到传播者,再到出资者,一个都不能漏。”

  李晓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工作量,堪称海量!

  “厅长,技术上没有问题!”李晓立刻立正,大声回答,“我们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时内,锁定大部分目标!”

  “很好。”祁同伟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找到他们之后,你亲自带队,去跟这些媒体的负责人,谈一谈。”

  他刻意加重了谈一谈三个字。

  “告诉他们,汉东省公安厅正在依法侦办梁晓晓涉嫌敲诈勒索一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捏造、散布不实信息,干扰司法公正。”

  “这只是开胃菜。”

  祁同伟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接下来,你要给他们,每人送一份‘厚礼’。”

  “一份由我们省厅法制总队起草的,具备法律效力的《事实确认与法律风险告知函》。”

  李晓的眼睛,瞬间亮了。

  法制总队!

  告知函!

  高!实在是太高了!

  “告知函里,要明确写清楚。我们要求他们,对自己发布的所有关于梁晓晓案的文章内容,进行事实确认。如果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报道的是事实,那么,就请他们在告知函上签字。”

  “签字,就意味着他们愿意为自己报道的每一个字,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

  “如果将来,司法机关查明,梁晓晓确实构成包庇罪以外其它犯罪,那么他们这些发布不实信息、严重妨碍司法公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媒体和个人,就不仅仅是民事侵权的问题了。”

  “他们将作为这起案件的共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狠!

  太狠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告知函,这分明就是一份生死状!

  签,就等于把自己的脖子,主动套进了法律的绞索里,赌祁同伟这边拿不到梁晓晓的铁证。

  不签,就等于当场承认了自己是在造谣,是在胡说八道!

  同样要负责任

  之前营造的所有舆论优势,瞬间土崩瓦解!

  这简直就是一招绝杀!

  一招光明正大,却又让所有人都无法破解的阴谋!

  用法律,来对付舆论。

  “我明白了,厅长!”李晓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崇拜,“我保证完成任务!”

  “去吧。”

  祁同伟挥了挥手。

  李晓转身,快步离去。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就在这时,桌上那部红色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铃声急促,刺耳。

  程度走过去,接起了电话。

  “您好,省公安厅。”

  只听了半句,他的脸色就微微一变,立刻捂住了话筒,压低声音对祁同伟说:“厅长,是京州市委办公室,李达康的秘书。”

  祁同伟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

  该来的,总会来。

  他平静地接过电话,声音无波无澜。

  “石秘书,你好。”

  电话那头,传来石兆华那标志性的,带着些许焦虑的客气声音。

  “祁厅长,您好您好。我这边,是奉李书记的指示,向您转达一下京州市委的态度。”

  石兆华顿了顿,清了清嗓子,似乎是在回忆李达康的原话。

  “李书记说,京州市委,对省公安厅依法办案,表示坚决支持。”

  “但是,”

  果然,重点永远在但是后面。

  “也请祁厅长务必加快办案进度。京州的经济发展,等不起。京州的老百姓,也等不起。”

  “如果因为一桩所谓的陈年旧案,影响了汉东省和京州市的经济发展大局,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石兆华小心翼翼地,将李达康这番软中带硬,压力十足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说完,电话那头陷入了安静。

  他在等。

  等着祁同伟的回应,或者说,妥协。

  一个省常委的市委书记,用整个京州的经济大局来施压,换做任何一个省厅的厅长,恐怕都得掂量掂量。

  然而,祁同伟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石兆华那边,都开始有些沉不住气的时候,他才缓缓开口。

  “石秘书,请你转告达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