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五点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
滨江花园基地的外围公路上。
一支小规模的车队缓缓驶来。
当希望城的技术专家们透过车窗。
看到那座由无数移动基地车和钢铁堡垒组成的庞大营地时。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高大的围墙,巡逻的装甲车,还有那些静静矗立的移动基地车。
这一切带来的视觉冲击,远比任何言语都来得震撼。
“这……这就是破晓军团的基地?”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喃喃自语,镜片下的双眼满是惊叹。
“这规模,都快赶上我们希望城了……”
“他们……他们真强啊!”
车队在基地门口停下。
早已等候在此的沈晚晴带着几名后勤人员迎了上来。
“各位专家,一路辛苦了,我是破晓军团后勤管理中心的主管,沈晚晴。”
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晚餐已经准备好了,请随我来。”
技术专家们有些拘谨地跟着沈晚晴。
走进了一栋被改造成大型食堂的居民楼。
食堂内灯火通明,干净整洁。
长长的餐台上,摆满了各种香气扑鼻的菜肴。
大闸蟹,糖醋排骨,红烧肉,清蒸鱼,还有大盆的白米饭和冒着热气的馒头。
闻着那久违的肉香。
技术专家们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废土,能吃饱就是一种奢望,更别提这种丰盛的晚餐了。
“大家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沈晚晴笑着招呼道。
专家们也不再客气,道了声谢,便拿起餐盘,狼吞虎咽起来。
就连那位最年长的老工程师。
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形象,端着一碗红烧肉吃得满嘴是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然而,这顿风卷残云的晚餐。
仅仅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
老工程师第一个放下碗筷。
他用餐巾擦了擦嘴,一脸正色地站了起来。
“沈主管,我们吃好了。”
沈晚晴愣了一下,看了看他那几乎没动过的第二碗饭。
“老先生,不多吃点吗?”
“不了不了!”
老工程师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迫不及待的表情。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但搞科研更积极,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沈主管,我们能现在就开始工作吗?一想到那些图纸,我这心里就跟有猫在挠一样,坐不住啊!”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其他技术员的共鸣。
“是啊是啊,沈主管,让我们开始吧!”
“我已经等不及要进行研究了!”
看着这群比谁都急的技术宅。
沈晚晴哭笑不得,但心中也充满了敬佩。
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
“当然可以,各位请跟我来,你们的‘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
她带着一群兴奋的专家走出食堂,来到了小区基地的一片开阔地。
当看清眼前景象的瞬间。
所有技术专家都停下了脚步,集体石化。
只见空地上,四辆崭新的、体型异常庞大的移动基地车,正静静地并排停放着。
它们的外形与普通的基地车截然不同。
车身上几乎看不到武器平台,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散热口、复杂的管线接口和可以向两侧展开的巨大舱壁。
这分明就是四座移动的超级工厂!
而在四辆车的前方,数百名穿着统一**的破晓军团成员,正排着整齐的队列,安静地等候着。
他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正是昨天从全军团筛选出的“天选之子”。
老工程师看着这震撼的一幕,嘴唇哆嗦着。
他指着那四辆庞大的移动工厂,又指了指那数百名精神抖擞的年轻人,声音都变了调。
“沈……沈主管,这些……这些都是为我们准备的?”
沈晚晴看着老工程师那副震惊到失语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她轻轻颔首,声音清晰而自豪。
“是的,老先生。”
“这四辆,是我们团长连夜改造出的‘移动工厂’。”
“从左到右,分别对应‘生态农场’、‘消辐宁制药’、‘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动力装甲’的生产线。”
“而这些队员,则是我们从全团数万名成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在各个领域有天赋、有基础的学员。”
“从今天起,他们将作为你们的助手,全程协助你们的工作,学习你们的技术。”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所有技术专家的脑海中炸响。
连夜改造出四座移动工厂?
数万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学员?
这是何等恐怖的执行力和资源调动能力!
他们本以为。
所谓的实验室。
可能就是几间腾出来的空房间。
或者几辆改装的房车。
可眼前这阵仗。
这哪里是实验室。
这分明是要直接开启工业革命的节奏!
“大手笔……真是天大的手笔啊!”
老工程师喃喃自句,浑浊的老眼里,已经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最疯狂的梦想,将要在这里实现了。
沈晚晴没有给他们太多感慨的时间。
她拿出平板,开始进行人员分配。
“王教授,您是能源专家,核聚变反应堆的生产线,就由您和您的团队负责。”
“李工,您对精密制造最有研究,动力装甲生产线交给您。”
“还有张博士,您是生物学专家,生态农场那边需要您。”
……
随着沈晚晴的安排。
破晓学员很快就分队伍站好。
老工程师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又看了看眼前那四座钢铁巨兽,只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工业帝国,即将在这片废土之上,冉冉升起。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沈晚晴,也对着那些未来的学员们,重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交给我们吧!”
“所有设备都已经按照类别,提前搬运到了对应的车间内部。”
沈晚晴指着那几辆庞大的移动基地车。
“接下来,就要辛苦各位专家,指导我们的学员,将这些设备重新组装起来了。”
“没问题!包在我们身上!”
老工程师大手一挥,率先朝着标记着“三号车间”的移动基地车走去。
那里,将是制造小型核聚变反应堆的地方,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地方。
其他的技术专家也根据各自的专长。
带着一批批兴奋的破晓学员。
登上了不同的移动基地车。
梁宽作为工程维修部的部长。
自然而然地被分到了负责制造动力装甲的四号车间。
他带着那个机械工程的博士。
还有那个蓝翔毕业的挖掘机小哥。
以及其他几十名有机械制造基础的队员,走进了车间。
车门打开,内部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整个车间内部是一个挑高超过七米的巨大空间。
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
焊接区、打磨区、精密组装区……
各种大型的工业机床和设备一应俱全。
而在车间的正中央。
那几台从避难所里拆回来的工业级3D打印机。
以及其他核心制造设备。
正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地上。
下午五点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
滨江花园基地的外围公路上。
一支小规模的车队缓缓驶来。
当希望城的技术专家们透过车窗。
看到那座由无数移动基地车和钢铁堡垒组成的庞大营地时。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高大的围墙,巡逻的装甲车,还有那些静静矗立的移动基地车。
这一切带来的视觉冲击,远比任何言语都来得震撼。
“这……这就是破晓军团的基地?”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喃喃自语,镜片下的双眼满是惊叹。
“这规模,都快赶上我们希望城了……”
“他们……他们真强啊!”
车队在基地门口停下。
早已等候在此的沈晚晴带着几名后勤人员迎了上来。
“各位专家,一路辛苦了,我是破晓军团后勤管理中心的主管,沈晚晴。”
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晚餐已经准备好了,请随我来。”
技术专家们有些拘谨地跟着沈晚晴。
走进了一栋被改造成大型食堂的居民楼。
食堂内灯火通明,干净整洁。
长长的餐台上,摆满了各种香气扑鼻的菜肴。
大闸蟹,糖醋排骨,红烧肉,清蒸鱼,还有大盆的白米饭和冒着热气的馒头。
闻着那久违的肉香。
技术专家们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废土,能吃饱就是一种奢望,更别提这种丰盛的晚餐了。
“大家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沈晚晴笑着招呼道。
专家们也不再客气,道了声谢,便拿起餐盘,狼吞虎咽起来。
就连那位最年长的老工程师。
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形象,端着一碗红烧肉吃得满嘴是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然而,这顿风卷残云的晚餐。
仅仅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
老工程师第一个放下碗筷。
他用餐巾擦了擦嘴,一脸正色地站了起来。
“沈主管,我们吃好了。”
沈晚晴愣了一下,看了看他那几乎没动过的第二碗饭。
“老先生,不多吃点吗?”
“不了不了!”
老工程师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迫不及待的表情。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但搞科研更积极,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沈主管,我们能现在就开始工作吗?一想到那些图纸,我这心里就跟有猫在挠一样,坐不住啊!”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其他技术员的共鸣。
“是啊是啊,沈主管,让我们开始吧!”
“我已经等不及要进行研究了!”
看着这群比谁都急的技术宅。
沈晚晴哭笑不得,但心中也充满了敬佩。
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
“当然可以,各位请跟我来,你们的‘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
她带着一群兴奋的专家走出食堂,来到了小区基地的一片开阔地。
当看清眼前景象的瞬间。
所有技术专家都停下了脚步,集体石化。
只见空地上,四辆崭新的、体型异常庞大的移动基地车,正静静地并排停放着。
它们的外形与普通的基地车截然不同。
车身上几乎看不到武器平台,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散热口、复杂的管线接口和可以向两侧展开的巨大舱壁。
这分明就是四座移动的超级工厂!
而在四辆车的前方,数百名穿着统一**的破晓军团成员,正排着整齐的队列,安静地等候着。
他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正是昨天从全军团筛选出的“天选之子”。
老工程师看着这震撼的一幕,嘴唇哆嗦着。
他指着那四辆庞大的移动工厂,又指了指那数百名精神抖擞的年轻人,声音都变了调。
“沈……沈主管,这些……这些都是为我们准备的?”
沈晚晴看着老工程师那副震惊到失语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她轻轻颔首,声音清晰而自豪。
“是的,老先生。”
“这四辆,是我们团长连夜改造出的‘移动工厂’。”
“从左到右,分别对应‘生态农场’、‘消辐宁制药’、‘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动力装甲’的生产线。”
“而这些队员,则是我们从全团数万名成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在各个领域有天赋、有基础的学员。”
“从今天起,他们将作为你们的助手,全程协助你们的工作,学习你们的技术。”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所有技术专家的脑海中炸响。
连夜改造出四座移动工厂?
数万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学员?
这是何等恐怖的执行力和资源调动能力!
他们本以为。
所谓的实验室。
可能就是几间腾出来的空房间。
或者几辆改装的房车。
可眼前这阵仗。
这哪里是实验室。
这分明是要直接开启工业革命的节奏!
“大手笔……真是天大的手笔啊!”
老工程师喃喃自句,浑浊的老眼里,已经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最疯狂的梦想,将要在这里实现了。
沈晚晴没有给他们太多感慨的时间。
她拿出平板,开始进行人员分配。
“王教授,您是能源专家,核聚变反应堆的生产线,就由您和您的团队负责。”
“李工,您对精密制造最有研究,动力装甲生产线交给您。”
“还有张博士,您是生物学专家,生态农场那边需要您。”
……
随着沈晚晴的安排。
破晓学员很快就分队伍站好。
老工程师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又看了看眼前那四座钢铁巨兽,只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工业帝国,即将在这片废土之上,冉冉升起。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沈晚晴,也对着那些未来的学员们,重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交给我们吧!”
“所有设备都已经按照类别,提前搬运到了对应的车间内部。”
沈晚晴指着那几辆庞大的移动基地车。
“接下来,就要辛苦各位专家,指导我们的学员,将这些设备重新组装起来了。”
“没问题!包在我们身上!”
老工程师大手一挥,率先朝着标记着“三号车间”的移动基地车走去。
那里,将是制造小型核聚变反应堆的地方,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地方。
其他的技术专家也根据各自的专长。
带着一批批兴奋的破晓学员。
登上了不同的移动基地车。
梁宽作为工程维修部的部长。
自然而然地被分到了负责制造动力装甲的四号车间。
他带着那个机械工程的博士。
还有那个蓝翔毕业的挖掘机小哥。
以及其他几十名有机械制造基础的队员,走进了车间。
车门打开,内部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整个车间内部是一个挑高超过七米的巨大空间。
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
焊接区、打磨区、精密组装区……
各种大型的工业机床和设备一应俱全。
而在车间的正中央。
那几台从避难所里拆回来的工业级3D打印机。
以及其他核心制造设备。
正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地上。
